第741章 故人前来
甄云继续补充道:“如今的我们,光是薛延陀的二十万大军便极难应对,若是大唐再横插一脚提兵来犯,即便甄云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是回天乏术。”
余长宁猛然一敲桌案肃然正色道:“汗王,微臣觉得大唐绝对不会放弃这次机会,待到我们与薛延陀两败俱伤之日,便是唐军北征之时。”
甄云点头道:“国师说得不错,李世民文韬武略善于把握时机,对于漠南,那肯定是志在必得,目前本王心头有两个办法,供大家参详议论。”
虽然说有两个办法,但甄云却是忧愁为减,娓娓而论道:“第一个办法,两虎相争之计。薛延陀与大唐为之觊觎者,乃漠南草原而已,薛延陀得之可以成为进攻大唐的跳板,而大唐得之则可以将薛延陀抵御于国门之外,汗国夹在两个大国中间,实在如履薄冰两相为难,因此而已,不如放弃漠南草原遗祸大唐,汗国主力军队西去鏖战小可汗拔灼,得胜之后迁所有帐户暂时驻于金山之下,真珠可汗眼见漠南无兵驻守,必定会称势而来攻占全境,这是大唐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让薛延陀得到了漠南,对于大唐的威胁会比昔日的东~突厥更甚,届时大唐一定会尽快出兵,与薛延陀争夺漠南,而我们则可以坐山观虎斗,置身与两国大战之外。”
“好主意!”甄云刚刚说完,黒穆尔已是高声地赞叹了一句,满脸都是崇拜之色。
余长宁心头一凛,暗暗嘀咕道:甄云不愧是智虑深远,胸有韬略,如此危局之下竟能想到此等妙计,若按照此计实施,大唐岂不是要吃一个大亏?不行,我得想个办法让汗王否决这条计略才是,否者归程又只能遥遥无期了。”
正在余长宁思忖间,芷云出言问道:“此妙计实乃目前最好的办法,为何汗王你却还是犹豫不决,莫非还有什么忧虑不成?”
“对,此计最难一点,乃是说服长期生活在漠南的突厥部落,若要他们放弃家园跟随我们背井离乡,想必很多头人一定会不情不愿,加之大唐以前乃是他们的旧主,秉持的仁政也一直深受这些头人们的认同,如果实行此计,本王担心会激起哗变,使汗国为之分裂,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听完甄云的讲解,耶律宁已是明白了过来,叹息道:“可惜这么一条绝妙的计策,竟是一个下计。”
甄云淡淡笑道:“不错,这是最后万不得已的法子,若不是到了山穷水尽之时,是不用考虑实施的。”
及至甄云说完,余长宁心头不由微微一松,开口道,“敢问汗王下一个办法?”
“第二个办法,乃引虎逐狼之计。如今薛延陀与汗国已是势同水火,从真珠可汗东征的声势来看,除非万不得已,他是肯定不会与汗国和解的,眼下唯一能做的,便是拉拢大唐共同抵抗薛延陀。但是这样一来,免不了与大唐虚与委蛇做出一定利益牺牲,得胜之后说不定还会暂时成为大唐附庸,这也是本王不愿意看到的。”
余长宁顿时意识到了此乃自己绝佳的机会,慨然进言道:“启禀汗王,微臣倒是认为此计可行!为何?常言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凭借一国之力抗击薛延陀二十万大军,不论胜败都是注定失败的结局,倒不如投靠大唐将唐军提前拉入战圈,这样一来不能能够保护自己实力不受到致命性的伤害,而且还能摆脱眼下蚌鹤相争渔翁得利的困局。”
话音落点,甄云正在思忖考虑之中,耶律宁突然皱眉插言道:“昔日我们煽动东~突厥反叛大唐,又在漠南剿杀唐军十五万,李世民会同意我们提出的和解依附的提议么?”
余长宁还未回答,甄云已是长吁一口气道:“若是其他人我不敢保证,但如果是李世民,我相信他会的。”
“啊,为何?”耶律宁顿时惊讶一问。
“历来英明之主,虽然不会遗忘邦国仇恨,但也绝对不会睚眦必报,纠缠不休。国与国之间时而为敌,时而结盟的情况太多太普遍了,为了利益,即便有着刻苦铭心的深仇大恨,两国君主也能坐在一起抛弃前嫌和好如初,否者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之流,怎能凭借合众连横之道改变天下格局?对于大唐来说,最好的局面无非是薛延陀与汗国两败俱伤后再行出兵,但是我一定不会遂了李世民的心意,要么答应汗国的依附出兵相助共同抵抗薛延陀,要么汗国举国迁往金山之下,将漠南草原让出来送给薛延陀与大唐,让他们两虎相争,我相信凭借李世民的智慧,他一定懂得该如何决断。”
及至甄云说完,大帐中唯闻一片喘息,众人的双目都是为之亮了。
冷静的算计,精确的剖析,狡诈的对策,敌我互换的思虑,利害纠葛能够权衡算计到如此地步,在此等危局之下亦能反客为主,变被动为主动,甄云的智谋实在惊绝天下,堪称天下大器局,即便身为女子,也诚为雄杰之冠。
而且,这样让天下人都为之惊艳的奇女子,竟对自己有着深深的爱恋。想到此点,余长宁便不禁有些得意的飘飘然。
见大家都是良久未言,甄云忍不住开口询问道:“国师,你认为这两个计划,我们该如何决策?”
余长宁正容道:“汗王,不管是两虎相争,还是引虎逐狼,当以汗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微臣认为拉拢大唐共同抵抗薛延陀,乃是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微臣倾向于第二种。”
甄云转头问道:“耶律将军,你的意思如何?”
耶律宁心悦诚服地抚胸道:“微臣赞同国师之言。”
“芷云将军?”
“微臣亦赞同国师!”
“黒穆尔将军?”
黒穆尔憋直一笑道:“权衡算计这些我都不太懂,既然大家都倾向于第二种办法,那我也随波直流地同意。”
“好,”甄云霍然起身道,“那就先向唐朝派出密使,将我们的条件带给李世民,看看这位伟大的天可汗要如何决断了。”
向大唐派出密使的同时,甄云也没有闲着,各项战前准备紧锣密鼓地进行了起来。
首先面对由拔灼带领的薛延陀右路大军,甄云派出骑兵两万迎敌,这支骑兵主帅由耶律宁担任,耶律宁乃是甄云麾下首屈一指的大将,将西面战事交给他,甄云还是较为放心。
至于东面进攻室韦的曳莽大军,甄云责令契丹可汗大贺固哥引兵支援,不求获胜但求不败,以减缓真珠可汗对正面战场的压力。
而对于真珠可汗带领的十万中军,甄云则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敌不攻我不动,将剩余的四万骑兵固守在阴山一线,好在真珠可汗越过边界便扎下营寨,并没有乘势攻来,反倒是东西战场大战已经拉开了帷幕。
期间,远赴薛延陀去寻找余长宁的苏紫若与秦清归来了,眼见余长宁安然无恙,两女都是激动不已,特别是苏紫若,与爱郎已经大半年未见的她更是流下了欣喜的泪水。
目前苏紫若的伤势已经彻底痊愈,武功也恢复了昔日的巅峰状态,即便是瑶瑶与秦清合力攻来,也只能堪堪与之打个平手而已,好在这段时间三女关系甚笃,在远离江湖是非的薛延陀关系已是亲如姐妹,不由让余长宁老怀大慰。
而有三女保护,丝毫不会武功的余长宁顿时变得安如泰山,除非遇到欧宁羽、武不破那般高手,否者外人极难取他性命。
……
秋风肆掠,吹黄了摇曳的苇草,一支马队正在草浪中飞速前进着。
疾行一夜,马队骑士已是疲惫不堪,当领军校尉下令休息一个时辰的命令传来,骑士们顿时欢呼了一声,翻下马背倒头便睡,不小片刻便已经鼾声大作。
望着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骑士们,领军的折冲都尉薛仁贵露出了无奈的笑容,暗暗叹息道:国事紧急,余兄弟身在突厥汗国危机丛丛,不得已日夜赶路,真是幸苦这些弟兄们了。”
两年的时间,原本有些青涩木讷的薛仁贵已经改变了许多,跟随李靖修习兵法结束之后,他又跟随大唐西征大军征讨西突厥,屡立战功多有功绩,目前已成为了大唐岐州折冲府的折冲都尉。
虽然只是一个从四品下的武职,但现在的薛仁贵正值人生颠峰时期,有勇有谋能征善战,这次更被李世民钦点成为护送使臣前往突厥汗国的护卫校尉。
原本对于这次任务,薛仁贵是有些不情不愿的,但听到使臣乃是朝廷新任的鸿胪少卿狄知逊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因为在并州的时候,狄知逊与余长宁可是有着很好的交情,余长宁的朋友便是薛仁贵的朋友,所以他接下了任务。
当李世民告诉两人,这次不仅要争取与突厥汗国达成盟约外,还要接回假意投敌的余长宁驸马时,薛仁贵又惊又喜,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了。
余长宁猛然一敲桌案肃然正色道:“汗王,微臣觉得大唐绝对不会放弃这次机会,待到我们与薛延陀两败俱伤之日,便是唐军北征之时。”
甄云点头道:“国师说得不错,李世民文韬武略善于把握时机,对于漠南,那肯定是志在必得,目前本王心头有两个办法,供大家参详议论。”
虽然说有两个办法,但甄云却是忧愁为减,娓娓而论道:“第一个办法,两虎相争之计。薛延陀与大唐为之觊觎者,乃漠南草原而已,薛延陀得之可以成为进攻大唐的跳板,而大唐得之则可以将薛延陀抵御于国门之外,汗国夹在两个大国中间,实在如履薄冰两相为难,因此而已,不如放弃漠南草原遗祸大唐,汗国主力军队西去鏖战小可汗拔灼,得胜之后迁所有帐户暂时驻于金山之下,真珠可汗眼见漠南无兵驻守,必定会称势而来攻占全境,这是大唐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让薛延陀得到了漠南,对于大唐的威胁会比昔日的东~突厥更甚,届时大唐一定会尽快出兵,与薛延陀争夺漠南,而我们则可以坐山观虎斗,置身与两国大战之外。”
“好主意!”甄云刚刚说完,黒穆尔已是高声地赞叹了一句,满脸都是崇拜之色。
余长宁心头一凛,暗暗嘀咕道:甄云不愧是智虑深远,胸有韬略,如此危局之下竟能想到此等妙计,若按照此计实施,大唐岂不是要吃一个大亏?不行,我得想个办法让汗王否决这条计略才是,否者归程又只能遥遥无期了。”
正在余长宁思忖间,芷云出言问道:“此妙计实乃目前最好的办法,为何汗王你却还是犹豫不决,莫非还有什么忧虑不成?”
“对,此计最难一点,乃是说服长期生活在漠南的突厥部落,若要他们放弃家园跟随我们背井离乡,想必很多头人一定会不情不愿,加之大唐以前乃是他们的旧主,秉持的仁政也一直深受这些头人们的认同,如果实行此计,本王担心会激起哗变,使汗国为之分裂,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听完甄云的讲解,耶律宁已是明白了过来,叹息道:“可惜这么一条绝妙的计策,竟是一个下计。”
甄云淡淡笑道:“不错,这是最后万不得已的法子,若不是到了山穷水尽之时,是不用考虑实施的。”
及至甄云说完,余长宁心头不由微微一松,开口道,“敢问汗王下一个办法?”
“第二个办法,乃引虎逐狼之计。如今薛延陀与汗国已是势同水火,从真珠可汗东征的声势来看,除非万不得已,他是肯定不会与汗国和解的,眼下唯一能做的,便是拉拢大唐共同抵抗薛延陀。但是这样一来,免不了与大唐虚与委蛇做出一定利益牺牲,得胜之后说不定还会暂时成为大唐附庸,这也是本王不愿意看到的。”
余长宁顿时意识到了此乃自己绝佳的机会,慨然进言道:“启禀汗王,微臣倒是认为此计可行!为何?常言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凭借一国之力抗击薛延陀二十万大军,不论胜败都是注定失败的结局,倒不如投靠大唐将唐军提前拉入战圈,这样一来不能能够保护自己实力不受到致命性的伤害,而且还能摆脱眼下蚌鹤相争渔翁得利的困局。”
话音落点,甄云正在思忖考虑之中,耶律宁突然皱眉插言道:“昔日我们煽动东~突厥反叛大唐,又在漠南剿杀唐军十五万,李世民会同意我们提出的和解依附的提议么?”
余长宁还未回答,甄云已是长吁一口气道:“若是其他人我不敢保证,但如果是李世民,我相信他会的。”
“啊,为何?”耶律宁顿时惊讶一问。
“历来英明之主,虽然不会遗忘邦国仇恨,但也绝对不会睚眦必报,纠缠不休。国与国之间时而为敌,时而结盟的情况太多太普遍了,为了利益,即便有着刻苦铭心的深仇大恨,两国君主也能坐在一起抛弃前嫌和好如初,否者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之流,怎能凭借合众连横之道改变天下格局?对于大唐来说,最好的局面无非是薛延陀与汗国两败俱伤后再行出兵,但是我一定不会遂了李世民的心意,要么答应汗国的依附出兵相助共同抵抗薛延陀,要么汗国举国迁往金山之下,将漠南草原让出来送给薛延陀与大唐,让他们两虎相争,我相信凭借李世民的智慧,他一定懂得该如何决断。”
及至甄云说完,大帐中唯闻一片喘息,众人的双目都是为之亮了。
冷静的算计,精确的剖析,狡诈的对策,敌我互换的思虑,利害纠葛能够权衡算计到如此地步,在此等危局之下亦能反客为主,变被动为主动,甄云的智谋实在惊绝天下,堪称天下大器局,即便身为女子,也诚为雄杰之冠。
而且,这样让天下人都为之惊艳的奇女子,竟对自己有着深深的爱恋。想到此点,余长宁便不禁有些得意的飘飘然。
见大家都是良久未言,甄云忍不住开口询问道:“国师,你认为这两个计划,我们该如何决策?”
余长宁正容道:“汗王,不管是两虎相争,还是引虎逐狼,当以汗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微臣认为拉拢大唐共同抵抗薛延陀,乃是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微臣倾向于第二种。”
甄云转头问道:“耶律将军,你的意思如何?”
耶律宁心悦诚服地抚胸道:“微臣赞同国师之言。”
“芷云将军?”
“微臣亦赞同国师!”
“黒穆尔将军?”
黒穆尔憋直一笑道:“权衡算计这些我都不太懂,既然大家都倾向于第二种办法,那我也随波直流地同意。”
“好,”甄云霍然起身道,“那就先向唐朝派出密使,将我们的条件带给李世民,看看这位伟大的天可汗要如何决断了。”
向大唐派出密使的同时,甄云也没有闲着,各项战前准备紧锣密鼓地进行了起来。
首先面对由拔灼带领的薛延陀右路大军,甄云派出骑兵两万迎敌,这支骑兵主帅由耶律宁担任,耶律宁乃是甄云麾下首屈一指的大将,将西面战事交给他,甄云还是较为放心。
至于东面进攻室韦的曳莽大军,甄云责令契丹可汗大贺固哥引兵支援,不求获胜但求不败,以减缓真珠可汗对正面战场的压力。
而对于真珠可汗带领的十万中军,甄云则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敌不攻我不动,将剩余的四万骑兵固守在阴山一线,好在真珠可汗越过边界便扎下营寨,并没有乘势攻来,反倒是东西战场大战已经拉开了帷幕。
期间,远赴薛延陀去寻找余长宁的苏紫若与秦清归来了,眼见余长宁安然无恙,两女都是激动不已,特别是苏紫若,与爱郎已经大半年未见的她更是流下了欣喜的泪水。
目前苏紫若的伤势已经彻底痊愈,武功也恢复了昔日的巅峰状态,即便是瑶瑶与秦清合力攻来,也只能堪堪与之打个平手而已,好在这段时间三女关系甚笃,在远离江湖是非的薛延陀关系已是亲如姐妹,不由让余长宁老怀大慰。
而有三女保护,丝毫不会武功的余长宁顿时变得安如泰山,除非遇到欧宁羽、武不破那般高手,否者外人极难取他性命。
……
秋风肆掠,吹黄了摇曳的苇草,一支马队正在草浪中飞速前进着。
疾行一夜,马队骑士已是疲惫不堪,当领军校尉下令休息一个时辰的命令传来,骑士们顿时欢呼了一声,翻下马背倒头便睡,不小片刻便已经鼾声大作。
望着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骑士们,领军的折冲都尉薛仁贵露出了无奈的笑容,暗暗叹息道:国事紧急,余兄弟身在突厥汗国危机丛丛,不得已日夜赶路,真是幸苦这些弟兄们了。”
两年的时间,原本有些青涩木讷的薛仁贵已经改变了许多,跟随李靖修习兵法结束之后,他又跟随大唐西征大军征讨西突厥,屡立战功多有功绩,目前已成为了大唐岐州折冲府的折冲都尉。
虽然只是一个从四品下的武职,但现在的薛仁贵正值人生颠峰时期,有勇有谋能征善战,这次更被李世民钦点成为护送使臣前往突厥汗国的护卫校尉。
原本对于这次任务,薛仁贵是有些不情不愿的,但听到使臣乃是朝廷新任的鸿胪少卿狄知逊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因为在并州的时候,狄知逊与余长宁可是有着很好的交情,余长宁的朋友便是薛仁贵的朋友,所以他接下了任务。
当李世民告诉两人,这次不仅要争取与突厥汗国达成盟约外,还要接回假意投敌的余长宁驸马时,薛仁贵又惊又喜,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