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漠南战事
苏紫若轻叹一声解释道:“刚才甄云发箭之前,已将箭簇偷偷折断,所以射向余驸马的长箭空有箭杆,而无箭簇,他胸口的伤口,乃是被箭杆巨大的力道所伤,眼下虽然昏迷不醒,但并无什么大碍。”
狄知逊闻言长吁了一口气,终于放下了心来,一番忙前忙后的救治,余长宁也是悠悠转醒。
他茫然地望着一脸关切的狄知逊等人,虚弱地问道:“我……怎么还活着,汗王……她到哪去呢?”
狄知逊轻声解释道:“刚才射中你的乃是无簇之箭,突厥汗王早就已经走了。”
“原来她还是不忍心杀我……”余长宁喃喃自语了一句,眼泪又是不自禁地滑落而下。
狄知逊叹息道:“你最后的那番话如此经典绝伦,即便是我等男儿听了,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何况是对你情根深种的突厥汗王。”
余长宁露出了苦涩无比的笑容,那番话乃是他从一部经典电影中偷师剽窃而来,小时候总是将它当作一个笑话来说,然而当他长大经历感情的折磨,才知道那番话是多么地沉重而无奈。
水因受阻而出声,人因挫折而成熟,经历得越多,才会明白放手也是一种幸福,有些时候并非是我们忘记了笑,而是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
……
回到王庭,原本失魂落魄的甄云已经恢复了正常,思虑清冷果决,有条不絮,立即下达突厥汗国举国西迁的王命。
草原民族并非如中原百姓一般固定而居,也没有一辈子非得在一个地方生活终生的想法。
他们逐草而居,牛羊马匹便是他们的家当,王命一下,不少部落便收拾营帐,准备马车,约束牛羊,准备跟随汗王举国西迁。
当然,也有部分部落不愿意离开漠南草原,想要选择留下,甄云秉持走留自愿的原则,并没有强制要求,倒是让不少留下的头人心生愧疚之情。
枯黄的草原上,突厥汗国的牧民们犹如一条条长龙一般向西而去,甄云亲自率领四万骑兵殿后,保护国民的安全。
得知甄云离开漠南,真珠可汗与大唐天子李世民都是脸色一沉,不由佩服此女的决断狠毒,如今漠南一空,两国都是不约而同地下达进驻的军令。
薛延陀方面由真珠可汗亲自率领,领军十万压向阴山一线,同时东线战场的曳莽也是回师策应。
而大唐方面,则是迁并州都督府长史李绩为平夷道行军大总管,左威卫大将军李客师副之,麾下步骑十万,向漠南草原挺进。
唐军主帅李绩虽没有李靖那般声名显赫,也没有侯君集那般功勋卓著,但从用兵对敌来讲,却是狠而刁,勇而韧,诡而诈,在李靖致仕,侯君集受到冷落的当下,已是成为大唐数一数二的名将。
而副帅李客师乃李靖之弟,与李靖的儒将风度不同,李客师喜好骑射,善于弓马,以武力见长,乃是不可多得的勇将,一智一力搭配正是天衣无缝。
两军决战于阴山之下,整个天地为之色变。
由于四野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无险可守的双方只能展开隆隆大阵,决一雌雄。
一边是毡帽皮袄弯刀闪亮,一边是红缨软甲长剑生光,敌我辨别丝毫不费吹灰之力。
薛延陀凄厉的牛角号和大唐如雷的战鼓同时轰鸣了起来,两军大阵隆隆启动,如雷似潮的厮杀呐喊湮没了一切的声音。
这个时期的唐军经历了隋末天下大乱以及唐初对周边诸国的战事,久经锤炼,对酷烈搏杀如家常便饭,军事战斗力极强,十万大军只留下一万预备队,其余诸军以万人为单位,分为九个战区对薛延陀骑兵开始绞杀,飞扬呼喝全无生死畏惧,刀枪弓矢迎面招呼,犹如无边无际的红潮一般没入了白色的浪潮之中。
薛延陀虽是草原部族,但战斗力远远赶不上以前的匈奴、突厥,加之真珠可汗虽是不可多得的智将,但却缺乏指挥这种大兵团作战的机会,全军上下指挥缓慢,各个部落各自为战,军令传达极难及时准确,不到一个时辰便在大唐如浪似潮的攻势渐渐成不支之势。
真珠可汗见识不对想要撤退,然而唐军犹如蜜糖一般紧紧地将薛延陀军队缠住黏住,就如两人搏架一般按住就打,根本得不到喘息的机会。
站在云车上远观战局遥遥瞭望的李绩眼见敌阵溃败在即,立即果断地劈下了手中的令旗,鼓号声立即又是如雷似潮地鸣响开来。
鼓号一响,西南方向突然杀声大起,一股红色海浪如怒潮破岸突袭而来,正是李绩当作预备队的一万精锐骑兵,汹涌直逼薛延陀骑兵群中央的可汗大旗,不用问一定是想直捣中枢生擒真珠可汗。
薛延陀军队立即为之大乱,头人们有的想要前去保护可汗,有的想要领兵逃跑,有的又想扑向唐军,乱哄哄一片不成阵势。
真珠可汗眼见败局已定,悲叹一声便下达撤退的指令,急促的牛角号顿时凄厉响起。
眼见薛延陀骑兵撤退,唐军将士根本不需主帅的命令,立即聚成了一股股红色洪流,遥遥从薛延陀两翼展开包抄追杀,直是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是役,真珠可汗十五万骑兵死者十之七八,狼狈地朝着漠北逃窜,唐军取得了漠南大胜。
也不知是否噩运喜欢眷顾真珠可汗,归程的薛延陀残兵在浑义河遭到了早已埋伏在此的突厥骑兵的进攻。
当看见漫无边际的突厥骑兵从草原河谷中杀出来,雪亮的弯刀裹挟着急风骤雨的箭镞,眨眼之间便狠狠铆进了已方军阵,真珠可汗已是绝望了。
一方以逸待劳等候多时,一方军心涣散不成建制,战役完全成了一边倒的屠杀,从午时杀到黄昏,河谷中尸横遍地,鲜血汩汩,另一面的滚滚浑义河被鲜血染成了血河。
冬日的太阳无力地垂在西方天际,照耀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杀戮战场,浓郁的血腥味顺着空气弥漫开来。
狄知逊闻言长吁了一口气,终于放下了心来,一番忙前忙后的救治,余长宁也是悠悠转醒。
他茫然地望着一脸关切的狄知逊等人,虚弱地问道:“我……怎么还活着,汗王……她到哪去呢?”
狄知逊轻声解释道:“刚才射中你的乃是无簇之箭,突厥汗王早就已经走了。”
“原来她还是不忍心杀我……”余长宁喃喃自语了一句,眼泪又是不自禁地滑落而下。
狄知逊叹息道:“你最后的那番话如此经典绝伦,即便是我等男儿听了,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何况是对你情根深种的突厥汗王。”
余长宁露出了苦涩无比的笑容,那番话乃是他从一部经典电影中偷师剽窃而来,小时候总是将它当作一个笑话来说,然而当他长大经历感情的折磨,才知道那番话是多么地沉重而无奈。
水因受阻而出声,人因挫折而成熟,经历得越多,才会明白放手也是一种幸福,有些时候并非是我们忘记了笑,而是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
……
回到王庭,原本失魂落魄的甄云已经恢复了正常,思虑清冷果决,有条不絮,立即下达突厥汗国举国西迁的王命。
草原民族并非如中原百姓一般固定而居,也没有一辈子非得在一个地方生活终生的想法。
他们逐草而居,牛羊马匹便是他们的家当,王命一下,不少部落便收拾营帐,准备马车,约束牛羊,准备跟随汗王举国西迁。
当然,也有部分部落不愿意离开漠南草原,想要选择留下,甄云秉持走留自愿的原则,并没有强制要求,倒是让不少留下的头人心生愧疚之情。
枯黄的草原上,突厥汗国的牧民们犹如一条条长龙一般向西而去,甄云亲自率领四万骑兵殿后,保护国民的安全。
得知甄云离开漠南,真珠可汗与大唐天子李世民都是脸色一沉,不由佩服此女的决断狠毒,如今漠南一空,两国都是不约而同地下达进驻的军令。
薛延陀方面由真珠可汗亲自率领,领军十万压向阴山一线,同时东线战场的曳莽也是回师策应。
而大唐方面,则是迁并州都督府长史李绩为平夷道行军大总管,左威卫大将军李客师副之,麾下步骑十万,向漠南草原挺进。
唐军主帅李绩虽没有李靖那般声名显赫,也没有侯君集那般功勋卓著,但从用兵对敌来讲,却是狠而刁,勇而韧,诡而诈,在李靖致仕,侯君集受到冷落的当下,已是成为大唐数一数二的名将。
而副帅李客师乃李靖之弟,与李靖的儒将风度不同,李客师喜好骑射,善于弓马,以武力见长,乃是不可多得的勇将,一智一力搭配正是天衣无缝。
两军决战于阴山之下,整个天地为之色变。
由于四野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无险可守的双方只能展开隆隆大阵,决一雌雄。
一边是毡帽皮袄弯刀闪亮,一边是红缨软甲长剑生光,敌我辨别丝毫不费吹灰之力。
薛延陀凄厉的牛角号和大唐如雷的战鼓同时轰鸣了起来,两军大阵隆隆启动,如雷似潮的厮杀呐喊湮没了一切的声音。
这个时期的唐军经历了隋末天下大乱以及唐初对周边诸国的战事,久经锤炼,对酷烈搏杀如家常便饭,军事战斗力极强,十万大军只留下一万预备队,其余诸军以万人为单位,分为九个战区对薛延陀骑兵开始绞杀,飞扬呼喝全无生死畏惧,刀枪弓矢迎面招呼,犹如无边无际的红潮一般没入了白色的浪潮之中。
薛延陀虽是草原部族,但战斗力远远赶不上以前的匈奴、突厥,加之真珠可汗虽是不可多得的智将,但却缺乏指挥这种大兵团作战的机会,全军上下指挥缓慢,各个部落各自为战,军令传达极难及时准确,不到一个时辰便在大唐如浪似潮的攻势渐渐成不支之势。
真珠可汗见识不对想要撤退,然而唐军犹如蜜糖一般紧紧地将薛延陀军队缠住黏住,就如两人搏架一般按住就打,根本得不到喘息的机会。
站在云车上远观战局遥遥瞭望的李绩眼见敌阵溃败在即,立即果断地劈下了手中的令旗,鼓号声立即又是如雷似潮地鸣响开来。
鼓号一响,西南方向突然杀声大起,一股红色海浪如怒潮破岸突袭而来,正是李绩当作预备队的一万精锐骑兵,汹涌直逼薛延陀骑兵群中央的可汗大旗,不用问一定是想直捣中枢生擒真珠可汗。
薛延陀军队立即为之大乱,头人们有的想要前去保护可汗,有的想要领兵逃跑,有的又想扑向唐军,乱哄哄一片不成阵势。
真珠可汗眼见败局已定,悲叹一声便下达撤退的指令,急促的牛角号顿时凄厉响起。
眼见薛延陀骑兵撤退,唐军将士根本不需主帅的命令,立即聚成了一股股红色洪流,遥遥从薛延陀两翼展开包抄追杀,直是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是役,真珠可汗十五万骑兵死者十之七八,狼狈地朝着漠北逃窜,唐军取得了漠南大胜。
也不知是否噩运喜欢眷顾真珠可汗,归程的薛延陀残兵在浑义河遭到了早已埋伏在此的突厥骑兵的进攻。
当看见漫无边际的突厥骑兵从草原河谷中杀出来,雪亮的弯刀裹挟着急风骤雨的箭镞,眨眼之间便狠狠铆进了已方军阵,真珠可汗已是绝望了。
一方以逸待劳等候多时,一方军心涣散不成建制,战役完全成了一边倒的屠杀,从午时杀到黄昏,河谷中尸横遍地,鲜血汩汩,另一面的滚滚浑义河被鲜血染成了血河。
冬日的太阳无力地垂在西方天际,照耀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杀戮战场,浓郁的血腥味顺着空气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