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权势
十月间,朝廷封赏终于到了大同,大同将士各个加官进爵,能够进入朝廷录功名单的将士,赏赐尤为丰厚,新帝登基,不吝爵赏的意思,表达的很是清楚。一时间,大同秦军上下,欢腾一片,大将军赵石随即下令,全军好酒好肉,大贺三日,大同整个算是沸腾了起来。
这样的赏功酬劳在景帝年间是罕有的,前方将士浴血敌前,最后所得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前方将士,早有微词,这在赵石率兵征战河中,返京之前,表现的尤为突出。
不过,这样犒赏三军,也算是新朝新气象,新帝到底登位有些仓促,其间变故太多,用这样的手段,来安抚前方将士,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而这也并不算附和朝廷规制,属于像大赦天下那样的法外之恩,听着让人心潮澎湃,其实将来,也不会太过多见,还得按照秦军的规矩来,那才是长远之计。
说起来,这一年烽火遍地,征伐不休,虽说战果辉煌,但大秦也有些筋疲力尽了,新皇登基,本应该大赦天下,开取恩科。
大赦天下不用说了,开始时杀的人头滚滚,朝堂上下,胆战心惊,然后才赦免了一些人,效果还算不错,在吐蕃低地内附的大势之下,朝堂上没有多少异声传出。
但那一晚的变乱,景帝突然驾崩,到底是留下了首尾,现在没人说,将来可说不准,铲除王氏一族的后遗症,也开始慢慢显现,朝堂之上的空缺现在还没有补齐,尤其是一些至关重要的位子。
需要才干,需要资历,不是什么人都能坐上去的,这般一来,朝堂上未免有些混乱。私底下的角力也渐渐多了起来。
而军中折家失势的苗头和影响在慢慢发酵,折家在军中势力根深蒂固,简直就是另一个军中的王氏,虽在张培贤,赵石联手打压之下。没生出什么乱子来。但折氏肯定是不满意如今的情形的,现在隐忍不发,只不过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这样的军中隐患,最让人头疼不过。就像是种家,失势那么多年,崛起却也只在几年之间,世家大族的底子,根本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到的。而折氏尤胜种家一筹,将来如何,真的不太好说。
大将军赵石又给人开了个坏头,谁知道大将军折汇会不会照猫画虎来上一次,帝王与臣下,臣下与臣下之间的较量,还长远着呢,如今看上去,更像是开了个头儿而已。
再说开恩科的事情。因为这一年征战连连,朝堂不稳,恩科也没开成,西北,河东都打下了大片的疆域。需要很多的低阶官吏来主理民务。
这对于大秦官场来说,本来是一件好事,各家门阀豪族,也欢欣鼓舞。但人才的匮乏也开始困扰着大秦上下,尤其是金人的地方官吏多不堪用。更不敢用,贪渎受贿,横行不法,这样的官吏,在大秦早就掉了脑袋,在金人这里却已经是常态。
所以降顺的金国官吏,能用来治理地方的,可谓少之又少,多数都是以其降顺有功,遂不计前嫌,撵了回家了事。
这样一来,官吏的缺口可就大了去了,当初平蜀之后,很是让大秦朝堂上下焦头烂额了一番,其中最头疼的便是低阶官吏的任用,如今十年过去,这个问题显然还是未曾很好的解决。
一统天下,说起来简单,但其中故事,却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说的明白,想的周全,这事军中将士,是帮不了忙的,还得看朝廷怎么来处置,不过到如今,河东一些地方还是军人在暂时代管着,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大同知府,太原知府的府衙,都还只是空架子,属吏寥寥,大同府知府大人仗着与大将军赵石相谈甚得的关系,涎着脸,向大将军府请援,主要就是一个意思,要人,朝廷派人过来的时日遥遥无期,治政却是只争朝夕,所以也只能请求大将军援手。
大将军赵石也是无奈,这样的人才他手底下也没几个,于是乎,一些国武监出身的将领就成了首选,借给了知府大人。
还真别说,国武监出身的这些将领,并未给大将军丢脸,处理民事虽是生疏有加,却上手的很快,一个个又是允文允武,与大同守军上下,又极为熟悉,办起事来,那叫一个麻利,一个多月下来,已是将大同府知府衙门给撑了起来。
知府大人大喜之下,甚至想上书朝廷,将这些人从军职转为文官,这样的情形并不算少见,但对于这些军中将领来说,却都不甚情愿。
知府大人又一次到了大将军赵石面前,商谈的便是此事,赵石想了想,最终摇头道了一句,此事断然不可,于军心不利。
知府大人自然不甚满意,不过等他回到居所一想,差点扇自己个耳光,这都什么事啊,真是犯了糊涂了。
大将军已是河东宣抚使,军民统管,若再让手下军兵,由武职转文职,这是想干什么?真的想在河东另起炉灶不成?想到这个,他这冷汗是一下子就冒出来了,自己的话有些多,可不要让大将军以为自己要设谋于人才好。
他这里之后算是彻底偃旗息鼓下去了,不过是偶尔感叹,如今这些属吏不能常于属下效力,为民造福,实在是令人颇为的可惜,这些年轻人,一个个朝气蓬勃,办事干净利落,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大秦能有这样的人才为国效力,可贺可贺,但却不能造福于民,可惜可惜他这里没了多少旁的心思,但正为属吏缺缺而头疼的太原府知府知晓了此事,当即是一拍桌子,大骂大同知府只知道近水楼先得月,却为什么不知会自己一声,让自己苦恼如此之久,更是对几个幕僚,恼火儿万分。
要知道,如今的大将军赵石可是还管着民政的,向他要人,可不是正好,何必一天一封奏章的向朝廷讨要,让陛下以及朝堂的大人们心烦不说,还道自己无能呢。
这样的事情,就没人提醒自己一声,何其的可恶。
于是,太原府知府大人顶风冒雪的亲自赶到了大同,求见大将军,为的就是一个,要人。
赵石日子过的很是清闲,听了这个,苦笑着道了两句,大同边镇重地,让军人梳理民务也就罢了,太原那里,你让军中将校过去,岂非是添乱吗。
但太原府知府大人被此事已是困扰良久,竟是不肯松口,这人虽非东宫旧人,在朝中的根基却比大同府知府还要深上几分,更与李士芳交好,性情耿直,又不脱秦川之人豪爽。
当即便道了一句,大将军可不能厚此薄彼,下官临行之前,李文华还曾交予下官书信一封以为引荐,但下官未曾交予大将军,想的是凭我才干,必有一番作为,何用这等手段,以博前程?
大将军若再是推脱,下官也只能厚着脸皮,让李文华再修书一封于大将军了。
赵石一听,得,这位也是有来历的,不然底气不会如此之足,官场中事,他参与的并不算太多,这样交通往来的故事,经历的也是少之又少,其实追根究底,还是他于朝堂之事,比较疏离的缘故。
而今情势不同于景帝在时了,他的权势,也已更上层楼,若非他这次匆匆离京,上门请托的人将不会再如以往,寥寥无几不说,来的也多是军中故交了,如今想要托庇于其门下的,可不是一位两位。
若景帝在时,这两位知府大人都要顾忌三分,与大将军交通往来,让人捉住把柄,应景的时候,可就很是不妙了,但现在两人上门,却都干脆的很,潜移默化之间,赵石的地位和权势,实际上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从这两位知府大人的姿态间,其实就可见一般了。
赵石将太原府知府大人送了出门,又叫亲兵护送其回太原,回到府中不由暗想,这么下去,军中将校,都成了治理地方的小官小吏,那还得了这还只是两位知府,等到消息传开,来要人的可就不知道是些什么人了,这个宣抚使,当来当去,别当成了光杆大将军,这么巧妙的削夺兵权之法,不是李全寿那小子故意的吧?
当然,这只是个玩笑了,不过他没经历过这个阵仗,难免觉着不好应付,和这些地方官吏打交道,完全不能等同于领兵打仗,让他感觉有些棘手。
不免更是觉着,大将军府改成宣抚使府,威严淡了几分,不能阻人上门了,这么下去可不成。要不,出去走走好像也是不错。
两位知府大人可是不知道,就这么几次下来,竟是让出了名不好冒犯的大将军赵石生出了躲避之心,若是知道了,还不得惊掉了下巴。
这样的赏功酬劳在景帝年间是罕有的,前方将士浴血敌前,最后所得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前方将士,早有微词,这在赵石率兵征战河中,返京之前,表现的尤为突出。
不过,这样犒赏三军,也算是新朝新气象,新帝到底登位有些仓促,其间变故太多,用这样的手段,来安抚前方将士,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而这也并不算附和朝廷规制,属于像大赦天下那样的法外之恩,听着让人心潮澎湃,其实将来,也不会太过多见,还得按照秦军的规矩来,那才是长远之计。
说起来,这一年烽火遍地,征伐不休,虽说战果辉煌,但大秦也有些筋疲力尽了,新皇登基,本应该大赦天下,开取恩科。
大赦天下不用说了,开始时杀的人头滚滚,朝堂上下,胆战心惊,然后才赦免了一些人,效果还算不错,在吐蕃低地内附的大势之下,朝堂上没有多少异声传出。
但那一晚的变乱,景帝突然驾崩,到底是留下了首尾,现在没人说,将来可说不准,铲除王氏一族的后遗症,也开始慢慢显现,朝堂之上的空缺现在还没有补齐,尤其是一些至关重要的位子。
需要才干,需要资历,不是什么人都能坐上去的,这般一来,朝堂上未免有些混乱。私底下的角力也渐渐多了起来。
而军中折家失势的苗头和影响在慢慢发酵,折家在军中势力根深蒂固,简直就是另一个军中的王氏,虽在张培贤,赵石联手打压之下。没生出什么乱子来。但折氏肯定是不满意如今的情形的,现在隐忍不发,只不过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这样的军中隐患,最让人头疼不过。就像是种家,失势那么多年,崛起却也只在几年之间,世家大族的底子,根本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到的。而折氏尤胜种家一筹,将来如何,真的不太好说。
大将军赵石又给人开了个坏头,谁知道大将军折汇会不会照猫画虎来上一次,帝王与臣下,臣下与臣下之间的较量,还长远着呢,如今看上去,更像是开了个头儿而已。
再说开恩科的事情。因为这一年征战连连,朝堂不稳,恩科也没开成,西北,河东都打下了大片的疆域。需要很多的低阶官吏来主理民务。
这对于大秦官场来说,本来是一件好事,各家门阀豪族,也欢欣鼓舞。但人才的匮乏也开始困扰着大秦上下,尤其是金人的地方官吏多不堪用。更不敢用,贪渎受贿,横行不法,这样的官吏,在大秦早就掉了脑袋,在金人这里却已经是常态。
所以降顺的金国官吏,能用来治理地方的,可谓少之又少,多数都是以其降顺有功,遂不计前嫌,撵了回家了事。
这样一来,官吏的缺口可就大了去了,当初平蜀之后,很是让大秦朝堂上下焦头烂额了一番,其中最头疼的便是低阶官吏的任用,如今十年过去,这个问题显然还是未曾很好的解决。
一统天下,说起来简单,但其中故事,却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说的明白,想的周全,这事军中将士,是帮不了忙的,还得看朝廷怎么来处置,不过到如今,河东一些地方还是军人在暂时代管着,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大同知府,太原知府的府衙,都还只是空架子,属吏寥寥,大同府知府大人仗着与大将军赵石相谈甚得的关系,涎着脸,向大将军府请援,主要就是一个意思,要人,朝廷派人过来的时日遥遥无期,治政却是只争朝夕,所以也只能请求大将军援手。
大将军赵石也是无奈,这样的人才他手底下也没几个,于是乎,一些国武监出身的将领就成了首选,借给了知府大人。
还真别说,国武监出身的这些将领,并未给大将军丢脸,处理民事虽是生疏有加,却上手的很快,一个个又是允文允武,与大同守军上下,又极为熟悉,办起事来,那叫一个麻利,一个多月下来,已是将大同府知府衙门给撑了起来。
知府大人大喜之下,甚至想上书朝廷,将这些人从军职转为文官,这样的情形并不算少见,但对于这些军中将领来说,却都不甚情愿。
知府大人又一次到了大将军赵石面前,商谈的便是此事,赵石想了想,最终摇头道了一句,此事断然不可,于军心不利。
知府大人自然不甚满意,不过等他回到居所一想,差点扇自己个耳光,这都什么事啊,真是犯了糊涂了。
大将军已是河东宣抚使,军民统管,若再让手下军兵,由武职转文职,这是想干什么?真的想在河东另起炉灶不成?想到这个,他这冷汗是一下子就冒出来了,自己的话有些多,可不要让大将军以为自己要设谋于人才好。
他这里之后算是彻底偃旗息鼓下去了,不过是偶尔感叹,如今这些属吏不能常于属下效力,为民造福,实在是令人颇为的可惜,这些年轻人,一个个朝气蓬勃,办事干净利落,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大秦能有这样的人才为国效力,可贺可贺,但却不能造福于民,可惜可惜他这里没了多少旁的心思,但正为属吏缺缺而头疼的太原府知府知晓了此事,当即是一拍桌子,大骂大同知府只知道近水楼先得月,却为什么不知会自己一声,让自己苦恼如此之久,更是对几个幕僚,恼火儿万分。
要知道,如今的大将军赵石可是还管着民政的,向他要人,可不是正好,何必一天一封奏章的向朝廷讨要,让陛下以及朝堂的大人们心烦不说,还道自己无能呢。
这样的事情,就没人提醒自己一声,何其的可恶。
于是,太原府知府大人顶风冒雪的亲自赶到了大同,求见大将军,为的就是一个,要人。
赵石日子过的很是清闲,听了这个,苦笑着道了两句,大同边镇重地,让军人梳理民务也就罢了,太原那里,你让军中将校过去,岂非是添乱吗。
但太原府知府大人被此事已是困扰良久,竟是不肯松口,这人虽非东宫旧人,在朝中的根基却比大同府知府还要深上几分,更与李士芳交好,性情耿直,又不脱秦川之人豪爽。
当即便道了一句,大将军可不能厚此薄彼,下官临行之前,李文华还曾交予下官书信一封以为引荐,但下官未曾交予大将军,想的是凭我才干,必有一番作为,何用这等手段,以博前程?
大将军若再是推脱,下官也只能厚着脸皮,让李文华再修书一封于大将军了。
赵石一听,得,这位也是有来历的,不然底气不会如此之足,官场中事,他参与的并不算太多,这样交通往来的故事,经历的也是少之又少,其实追根究底,还是他于朝堂之事,比较疏离的缘故。
而今情势不同于景帝在时了,他的权势,也已更上层楼,若非他这次匆匆离京,上门请托的人将不会再如以往,寥寥无几不说,来的也多是军中故交了,如今想要托庇于其门下的,可不是一位两位。
若景帝在时,这两位知府大人都要顾忌三分,与大将军交通往来,让人捉住把柄,应景的时候,可就很是不妙了,但现在两人上门,却都干脆的很,潜移默化之间,赵石的地位和权势,实际上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从这两位知府大人的姿态间,其实就可见一般了。
赵石将太原府知府大人送了出门,又叫亲兵护送其回太原,回到府中不由暗想,这么下去,军中将校,都成了治理地方的小官小吏,那还得了这还只是两位知府,等到消息传开,来要人的可就不知道是些什么人了,这个宣抚使,当来当去,别当成了光杆大将军,这么巧妙的削夺兵权之法,不是李全寿那小子故意的吧?
当然,这只是个玩笑了,不过他没经历过这个阵仗,难免觉着不好应付,和这些地方官吏打交道,完全不能等同于领兵打仗,让他感觉有些棘手。
不免更是觉着,大将军府改成宣抚使府,威严淡了几分,不能阻人上门了,这么下去可不成。要不,出去走走好像也是不错。
两位知府大人可是不知道,就这么几次下来,竟是让出了名不好冒犯的大将军赵石生出了躲避之心,若是知道了,还不得惊掉了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