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新书完成(800月票加更)
沈隆没有回省城,如今天天有人来找他,那还有什么清闲的时候可以写作,于是他索性让文联安排自己来黄原挂职,依旧是在工商联,好为他那本《黄土高天》积累素材。
科幻文学的影响在于将来,而现实文学的影响则是现在,星辰大海固然重要,那些遍布全国的农民企业家则是根本,要是他们能少走些弯路,中国的经济就能更好些,距离星辰大海也就能更进一步。
沈隆到了黄原工商联之后,也不掺和具体的工作,参加会议只带着耳朵和笔,然后经常去各地进行调研,了解那些农民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思考从政府和他们自身的角度出发,又该如何解决问题。
沈隆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又跟随连敬教授进行过深入的经济学学习,自己还当过商人,身边又有少安这样的农民企业家哥哥,可以说放眼全国,也找不出几个能如此全面、如此脚踏实地了解这些问题的人了。
他不仅自己琢磨,还会和晓霞通信了解这些问题,甚至偶尔还会去黄原地位家属院坐一坐,和田福军进行深入地探讨,双方都觉得收获颇丰。
沈隆从田福军那里了解到了如今政府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与顾虑,而田福军则从沈隆这儿开阔了眼界,得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聊到深入的时候,田福军忍不住感慨道,“少平啊,没想到你对农村商业经济了解地这么透彻,你光写书实在是太屈才了,你有没有从政的打算?如果有的话,我可以给你找个合适的、能够发挥你才华的位置。”
现在沈隆和晓霞的事儿基本已经定下了,以田福军的为人自然想避免任人唯亲这回事儿,可沈隆表露出来的才华又有些让他不舍,让他产生了内举不避亲的冲动,他也相信这个未来的女婿不会辜负自己的期望。
那怕最早会有人说些闲话,但最多几个月的功夫,自己的女婿就能拿出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的成绩来,为了黄原的老百姓,田福军甘愿承担这点小小的政治风险。
“倒是没有这个打算。”沈隆笑了笑,他要是想从政,就不会走现在这条路了,想进入政坛的办法多得是,完全用不着借助田福军的影响力,再说自己在《人民的名义》世界里早就当官当腻了,要知道那时候他的级别可比田福军高多了。
“写书一样可以造福百姓么!我在黄原当干部,只能顾得了自己那一片儿的百姓,要是把这本书写好了,全国的农民企业家都能看到,如果他们能稍微有点收获,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因此而受益。”沈隆解释道。
“这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啊!现在的农民企业家固然有闯劲,但文化水平还是低了些,专业书籍很少有人能看得进去,小说或许能强一些;要是能把小说改编成电视剧,那看的人就更多了!”田福军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明的,一瞬间就想到了这么多。
“等你这本书完稿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拿给我看,要是合适,我帮你联系电视台,让他们尽快制作这部电视剧。”田福军没有继续劝说沈隆从政。
“没问题,到时候还要您帮忙斧正呢!”沈隆答应下来,其实要拍电视剧的话他也有门路,陈凯歌和张艺谋现在已经在国外拿了好几个奖项,吴天明的《老井》已经通过了前期审查,等张艺谋回来就可以开始拍摄了。
他在影视圈也有人脉,拍个电视剧什么的完全不成问题,甚至他觉得要是田福军出面肯定找的是省台,还不如通过自己在京城结识的那些人找朝廷台合作制作电视剧呢,毕竟朝廷台的影响力要大得多,电视剧拍出来全国人都能看到。
临走的时候,沈隆还从田福军这弄到了些好东西,比如黄原高层关于农民企业发展的一些讨论和建议,这些将作为宝贵的资料添加到他的新书里。
这就是体制内作家的便利了,要是普通作家那能拿到这些第一手的资料,专职作家有时候也未尝不是好事,并非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不堪。
沈隆在黄原工商联一直挂职到八二年底,白天开会、调研,晚上回去写作,经过几个月的创作、修改,有时候甚至还要推倒重来,终于将这部反应改开初期农民企业家和农村企业的小说——《黄土高天》的第一部完成了。
当最后一个句号画上的时候,沈隆心中涌起了一阵儿无法抑制的成就感,这部作品和之前的作品不同,之前那些都是抄袭优秀作家的作品,而这部作品则是他自己全新的创作,成就感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他把这部小说的稿子拿去给田福军、贾冰、晓霞等人看了一遍,他们都对这部作品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沈隆这才放下心来,这说明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已经成功了。
于是沈隆返回省城,将稿子送到文联,文联的大佬们见到这部书稿,终于松了一口气,有这部作品在,空闲了这么长时间,孙少平终于又拿出重量级的作品了。
他们马上开始研究讨论该把这部小说交给那个出版社出版,又该如何进行推广,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传来,再次让沈隆的名字响彻文坛。
十二月十日下午,瑞典文学院宣布,来自哥伦比亚的作家、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这让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一跃成为文坛关注的焦点,而文学工作者们在研究这一文学流派的时候,忽然想起了沈隆的那部《红高粱》,这不正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么?原来早在马尔克斯获奖之前,就有国内作家开始这一流派的文学创作了。
而且还将魔幻现实主义完美的同中国的现实相结合,顿时,各种交流会、演讲会的邀请再次向沈隆袭来。
科幻文学的影响在于将来,而现实文学的影响则是现在,星辰大海固然重要,那些遍布全国的农民企业家则是根本,要是他们能少走些弯路,中国的经济就能更好些,距离星辰大海也就能更进一步。
沈隆到了黄原工商联之后,也不掺和具体的工作,参加会议只带着耳朵和笔,然后经常去各地进行调研,了解那些农民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思考从政府和他们自身的角度出发,又该如何解决问题。
沈隆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又跟随连敬教授进行过深入的经济学学习,自己还当过商人,身边又有少安这样的农民企业家哥哥,可以说放眼全国,也找不出几个能如此全面、如此脚踏实地了解这些问题的人了。
他不仅自己琢磨,还会和晓霞通信了解这些问题,甚至偶尔还会去黄原地位家属院坐一坐,和田福军进行深入地探讨,双方都觉得收获颇丰。
沈隆从田福军那里了解到了如今政府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与顾虑,而田福军则从沈隆这儿开阔了眼界,得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聊到深入的时候,田福军忍不住感慨道,“少平啊,没想到你对农村商业经济了解地这么透彻,你光写书实在是太屈才了,你有没有从政的打算?如果有的话,我可以给你找个合适的、能够发挥你才华的位置。”
现在沈隆和晓霞的事儿基本已经定下了,以田福军的为人自然想避免任人唯亲这回事儿,可沈隆表露出来的才华又有些让他不舍,让他产生了内举不避亲的冲动,他也相信这个未来的女婿不会辜负自己的期望。
那怕最早会有人说些闲话,但最多几个月的功夫,自己的女婿就能拿出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的成绩来,为了黄原的老百姓,田福军甘愿承担这点小小的政治风险。
“倒是没有这个打算。”沈隆笑了笑,他要是想从政,就不会走现在这条路了,想进入政坛的办法多得是,完全用不着借助田福军的影响力,再说自己在《人民的名义》世界里早就当官当腻了,要知道那时候他的级别可比田福军高多了。
“写书一样可以造福百姓么!我在黄原当干部,只能顾得了自己那一片儿的百姓,要是把这本书写好了,全国的农民企业家都能看到,如果他们能稍微有点收获,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因此而受益。”沈隆解释道。
“这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啊!现在的农民企业家固然有闯劲,但文化水平还是低了些,专业书籍很少有人能看得进去,小说或许能强一些;要是能把小说改编成电视剧,那看的人就更多了!”田福军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明的,一瞬间就想到了这么多。
“等你这本书完稿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拿给我看,要是合适,我帮你联系电视台,让他们尽快制作这部电视剧。”田福军没有继续劝说沈隆从政。
“没问题,到时候还要您帮忙斧正呢!”沈隆答应下来,其实要拍电视剧的话他也有门路,陈凯歌和张艺谋现在已经在国外拿了好几个奖项,吴天明的《老井》已经通过了前期审查,等张艺谋回来就可以开始拍摄了。
他在影视圈也有人脉,拍个电视剧什么的完全不成问题,甚至他觉得要是田福军出面肯定找的是省台,还不如通过自己在京城结识的那些人找朝廷台合作制作电视剧呢,毕竟朝廷台的影响力要大得多,电视剧拍出来全国人都能看到。
临走的时候,沈隆还从田福军这弄到了些好东西,比如黄原高层关于农民企业发展的一些讨论和建议,这些将作为宝贵的资料添加到他的新书里。
这就是体制内作家的便利了,要是普通作家那能拿到这些第一手的资料,专职作家有时候也未尝不是好事,并非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不堪。
沈隆在黄原工商联一直挂职到八二年底,白天开会、调研,晚上回去写作,经过几个月的创作、修改,有时候甚至还要推倒重来,终于将这部反应改开初期农民企业家和农村企业的小说——《黄土高天》的第一部完成了。
当最后一个句号画上的时候,沈隆心中涌起了一阵儿无法抑制的成就感,这部作品和之前的作品不同,之前那些都是抄袭优秀作家的作品,而这部作品则是他自己全新的创作,成就感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他把这部小说的稿子拿去给田福军、贾冰、晓霞等人看了一遍,他们都对这部作品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沈隆这才放下心来,这说明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已经成功了。
于是沈隆返回省城,将稿子送到文联,文联的大佬们见到这部书稿,终于松了一口气,有这部作品在,空闲了这么长时间,孙少平终于又拿出重量级的作品了。
他们马上开始研究讨论该把这部小说交给那个出版社出版,又该如何进行推广,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传来,再次让沈隆的名字响彻文坛。
十二月十日下午,瑞典文学院宣布,来自哥伦比亚的作家、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这让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一跃成为文坛关注的焦点,而文学工作者们在研究这一文学流派的时候,忽然想起了沈隆的那部《红高粱》,这不正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么?原来早在马尔克斯获奖之前,就有国内作家开始这一流派的文学创作了。
而且还将魔幻现实主义完美的同中国的现实相结合,顿时,各种交流会、演讲会的邀请再次向沈隆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