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原来不想死
“母后若想礼佛,儿子为您在宫中开辟佛堂,儿子保证绝不让人来打扰母后。”皇帝忙道。
“这皇宫哀家住腻了,它像个牢笼一样,关了哀家几十年,哀家累了。哀家只想寻个山清水秀之处,一心礼佛便是。”圣德太后道。
“母后,阿难陪你去。”静平立即道。
“阿重才满月没多久,阿团才两岁有余,他们也不便跟随去那佛门之地。再说了子玖还在外征战,你怎么可以随意走动?哀家谁也不用陪,有阿赤和阿白在身边足矣。”太后道。
仁武帝凝视着太后:“既然母后决意如此,儿子一切依从母后。母后这次去,定要带足人才可。太医,服侍的宫人,还有阿赤阿白的启蒙老师。朕让萧院正父子随母后同去,萧院正的老家正是南阳。他多次言及想辞官回老家。这次,朕就当随了他,只让他就近侍候母后。”
如此皇帝又提到弟弟妹妹的启蒙及陪读等等,思虑极为周到。
“三哥,我这次回来带回来少年阿木,他性子稳重,是子玖收养的,在掖城跟着春情读了几年书。他比阿赤阿白长几岁,可做阿赤的陪读,让他跟着一块去五观山。”静平道。
“也好。”仁武皇帝看着母后,“母后去礼佛也不可住太久,待儿子有空了,便去接您回来。”
圣德太后看皇帝如此说话行事,已经十分放心。
昨日恒老亲王来见来,说起新帝,亦说新帝行事稳重得当,又有帝王凌厉果断之风,全然不输于先帝当年。
其实从佑儿登基到现在,可以处理所以事,她也完全放心,也想带小儿和小女去过些自在日子。
“好。”圣德太后轻拍皇帝的手,“哀家这几日就搬到慈寿宫去住吧!自古皇后皆应住坤宁宫,总不能让皇后一直和你挤在朵颐殿才是。”
仁武帝却轻轻一笑:“儿子倒觉得无妨,兮儿说,坤宁宫便是空出来都可以,她暂且就跟儿子先住着,长乐倒是很喜欢朵颐殿。”
帝后感情现在也极好,太后十分放心。
很快就是皇帝的继位大典,去太庙祭告祖宗,再举行祭天之礼,正式宣告天下,登基为帝,同时这一年为仁武元年。
静平被封为静平长公主,阿赤仍为恭亲王,阿白为柔嘉长公主。
静平看到兄长一步步坐上那至尊之位时,他神态威仪,身着龙袍尽显天子霸气。在这一刻,她突然想,也许这一世注定了三哥要坐上这个位置。他,可以带领大安走上新的阶段。
之后是先帝丧仪,先帝庙号为太宗,谥号文帝,葬于西陵。
葬完先帝,皇帝才腾出手,来处置逆臣。
元祺及王政君、柳仕元等大臣被关进死牢后,竟一直好吃好喝的被供着。也没有人说要审他们,更不知道外头发生何事?
元祺心里还想,元佑这人素来软弱仁善,说到底还是不敢杀人,最后想必也不会怎么样自己?
但日复一日,他都不知道被关了多久,仍没有人理会他们。他甚至想,难道元佑要关自己一辈子吗?
就在这个时候,死牢门开了,一道强光打了进来。他看到一个极高的身影,那身影带进来的强光,让他眼前一花。
“皇上,您小心,臣领着您往前走。”紧接着听到一个极恭敬的声音。
皇上?
是父皇吗?
难道父皇没死?元祺心突突的跳。
直到仁武帝进来,他身着明黄龙袍,头戴龙冠站在自己面前。元祺一时间竟不敢认眼前这人。
他仿佛是元佑,仿佛又不是元佑,元佑不该是这气势,这模样才是。可是元佑,真的成了皇帝,这个帝国至高无上的人。
“打开门。”仁武帝缓缓道。
牢门被打开,仁武帝缓缓步入进去,临高临下看着还坐在地上的元祺。
“你们都出去吧!”
皇帝身边的臣子皆出去,只留下来禁一在身侧。
“朕还记得皇祖母弥留之际,还央求父皇,要善待你们。朕这些日偶尔亦在想,要不要念及骨肉兄弟放过你。”仁武帝道。
元祺抬头看着皇帝,心突突的跳。
“朕突然想到,当年惠太嫔是如何害我母后难产,母后艰难之中生下阿产阿白,伤了身体本原时,朕觉得不能饶你。朕又想到你当年是如何陷害朕,如何让张宏文一次次的陷朕于艰难之地,甚至欲谋害朕性命,朕觉得必须杀你。”
“朕更想到,当年朕心存仁善,放你一马,放张家一马,你如今还联合王政君等谋夺帝位,陷朕与母后于不义,你真的应该要死一百遍。”
元祺冷笑:“成王败寇,如今你又坐上帝位,你要如何处置皆随你。”
“王?”仁武帝嘲讽一笑,“你不配为王,你如今尽钻营些蝇营狗苟,把歪门邪道之术带到宫里,父皇会早死,拜你所赐。凡此总总,朕觉得不杀你,难以祭告先帝之灵。”
“你不要忘了太后有遗旨,要你善待从兄弟。”元祺道。
“相信皇祖母知道你所做所为,亦会认为你不可饶恕。”仁武帝道。
他说完,禁一上前拿出圣旨:“信王听旨!”
元祺心突突跳,跪到了皇帝面前。
“信王伪造先帝圣旨,引邪道士子加害文帝,欲图谋夺帝位,罪不可赦。即日起褫夺亲王封号,贬为奴,赐毒洒一杯。”禁一道。
元祺身体一软,看到阿吉端着一杯酒过来。
“元佑,你不可以这么对我……”他以为自己已经豁出去了,他以为自己真的不怕死的,可是死到临头,原来他还是怕的,他不想死!
“……”仁武帝眸光无比冰冷,“当年你们离开东安城去封地前,在洋湖别苑。朕曾经给你们一个选择,喝茶还是喝酒?元祺,这杯酒是你自己选的。”
“另外,此时此刻惠太嫔面前也有一杯这样的酒。不过你放心,忆儿还是皇家子孙,朕会让他做个闲散人,好生照看他。至于你府中所有门人士子,皆随你同下地府。”
“这皇宫哀家住腻了,它像个牢笼一样,关了哀家几十年,哀家累了。哀家只想寻个山清水秀之处,一心礼佛便是。”圣德太后道。
“母后,阿难陪你去。”静平立即道。
“阿重才满月没多久,阿团才两岁有余,他们也不便跟随去那佛门之地。再说了子玖还在外征战,你怎么可以随意走动?哀家谁也不用陪,有阿赤和阿白在身边足矣。”太后道。
仁武帝凝视着太后:“既然母后决意如此,儿子一切依从母后。母后这次去,定要带足人才可。太医,服侍的宫人,还有阿赤阿白的启蒙老师。朕让萧院正父子随母后同去,萧院正的老家正是南阳。他多次言及想辞官回老家。这次,朕就当随了他,只让他就近侍候母后。”
如此皇帝又提到弟弟妹妹的启蒙及陪读等等,思虑极为周到。
“三哥,我这次回来带回来少年阿木,他性子稳重,是子玖收养的,在掖城跟着春情读了几年书。他比阿赤阿白长几岁,可做阿赤的陪读,让他跟着一块去五观山。”静平道。
“也好。”仁武皇帝看着母后,“母后去礼佛也不可住太久,待儿子有空了,便去接您回来。”
圣德太后看皇帝如此说话行事,已经十分放心。
昨日恒老亲王来见来,说起新帝,亦说新帝行事稳重得当,又有帝王凌厉果断之风,全然不输于先帝当年。
其实从佑儿登基到现在,可以处理所以事,她也完全放心,也想带小儿和小女去过些自在日子。
“好。”圣德太后轻拍皇帝的手,“哀家这几日就搬到慈寿宫去住吧!自古皇后皆应住坤宁宫,总不能让皇后一直和你挤在朵颐殿才是。”
仁武帝却轻轻一笑:“儿子倒觉得无妨,兮儿说,坤宁宫便是空出来都可以,她暂且就跟儿子先住着,长乐倒是很喜欢朵颐殿。”
帝后感情现在也极好,太后十分放心。
很快就是皇帝的继位大典,去太庙祭告祖宗,再举行祭天之礼,正式宣告天下,登基为帝,同时这一年为仁武元年。
静平被封为静平长公主,阿赤仍为恭亲王,阿白为柔嘉长公主。
静平看到兄长一步步坐上那至尊之位时,他神态威仪,身着龙袍尽显天子霸气。在这一刻,她突然想,也许这一世注定了三哥要坐上这个位置。他,可以带领大安走上新的阶段。
之后是先帝丧仪,先帝庙号为太宗,谥号文帝,葬于西陵。
葬完先帝,皇帝才腾出手,来处置逆臣。
元祺及王政君、柳仕元等大臣被关进死牢后,竟一直好吃好喝的被供着。也没有人说要审他们,更不知道外头发生何事?
元祺心里还想,元佑这人素来软弱仁善,说到底还是不敢杀人,最后想必也不会怎么样自己?
但日复一日,他都不知道被关了多久,仍没有人理会他们。他甚至想,难道元佑要关自己一辈子吗?
就在这个时候,死牢门开了,一道强光打了进来。他看到一个极高的身影,那身影带进来的强光,让他眼前一花。
“皇上,您小心,臣领着您往前走。”紧接着听到一个极恭敬的声音。
皇上?
是父皇吗?
难道父皇没死?元祺心突突的跳。
直到仁武帝进来,他身着明黄龙袍,头戴龙冠站在自己面前。元祺一时间竟不敢认眼前这人。
他仿佛是元佑,仿佛又不是元佑,元佑不该是这气势,这模样才是。可是元佑,真的成了皇帝,这个帝国至高无上的人。
“打开门。”仁武帝缓缓道。
牢门被打开,仁武帝缓缓步入进去,临高临下看着还坐在地上的元祺。
“你们都出去吧!”
皇帝身边的臣子皆出去,只留下来禁一在身侧。
“朕还记得皇祖母弥留之际,还央求父皇,要善待你们。朕这些日偶尔亦在想,要不要念及骨肉兄弟放过你。”仁武帝道。
元祺抬头看着皇帝,心突突的跳。
“朕突然想到,当年惠太嫔是如何害我母后难产,母后艰难之中生下阿产阿白,伤了身体本原时,朕觉得不能饶你。朕又想到你当年是如何陷害朕,如何让张宏文一次次的陷朕于艰难之地,甚至欲谋害朕性命,朕觉得必须杀你。”
“朕更想到,当年朕心存仁善,放你一马,放张家一马,你如今还联合王政君等谋夺帝位,陷朕与母后于不义,你真的应该要死一百遍。”
元祺冷笑:“成王败寇,如今你又坐上帝位,你要如何处置皆随你。”
“王?”仁武帝嘲讽一笑,“你不配为王,你如今尽钻营些蝇营狗苟,把歪门邪道之术带到宫里,父皇会早死,拜你所赐。凡此总总,朕觉得不杀你,难以祭告先帝之灵。”
“你不要忘了太后有遗旨,要你善待从兄弟。”元祺道。
“相信皇祖母知道你所做所为,亦会认为你不可饶恕。”仁武帝道。
他说完,禁一上前拿出圣旨:“信王听旨!”
元祺心突突跳,跪到了皇帝面前。
“信王伪造先帝圣旨,引邪道士子加害文帝,欲图谋夺帝位,罪不可赦。即日起褫夺亲王封号,贬为奴,赐毒洒一杯。”禁一道。
元祺身体一软,看到阿吉端着一杯酒过来。
“元佑,你不可以这么对我……”他以为自己已经豁出去了,他以为自己真的不怕死的,可是死到临头,原来他还是怕的,他不想死!
“……”仁武帝眸光无比冰冷,“当年你们离开东安城去封地前,在洋湖别苑。朕曾经给你们一个选择,喝茶还是喝酒?元祺,这杯酒是你自己选的。”
“另外,此时此刻惠太嫔面前也有一杯这样的酒。不过你放心,忆儿还是皇家子孙,朕会让他做个闲散人,好生照看他。至于你府中所有门人士子,皆随你同下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