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忘记的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游也不敢往秦怒天的伤口里撒盐,宽慰几句,话题重新提回到了自己的条件上来。
  兹事体大,秦怒天虽然可以代表天凤族与李游交涉,但也不意味着他可以一言而决。当下表示,要回山里和其他的长老们商量妥当,才能够决定是否答应李游的条件。
  秦怒天这样的回答,并不让李游感到意外。如果秦怒天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的话,那才有鬼,八成是想把他骗到山里去,按照招呼李博今的待遇,设下什么恶毒的阵法,再集中高手,群而攻之。
  只是有一点李游心中好生郁闷。对自己所提出的回报,秦怒天竟然没有一丝的质疑,似乎十分相信自己的人品,仿佛九鼎就埋在自己家的后院似的,随时能够给天凤族带过来。
  见到对方如此信任,李游心中反而生出些许的愧疚,只是为了能够回到自己的时代,李游只得昧着良心,找到徐偃王再说。
  于是双方约定,三日后在此把天凤族的决定告诉李游。
  此时天边的月亮已经西沉,唯有天边的启明星越发明亮。天亮之前的漆黑已经到来。再过一会,道观里的道士们便会起来洒扫庭院,煮饭修行。为了不让人发现自己的行踪,李游匆匆忙忙告别了秦怒天,离开了山谷,返回青牛观。
  回到道观,道观四处悄静,并没有道士已经醒过来的迹象。李游忽然想起,自己似乎还没去查看三清神像背后是否留有李博今的字迹。想到这里,李游脸色又骤然变色。
  “糊涂!”李游狠狠地往自己的脸上甩了一巴掌。自己估计一开始被秦怒天一刀吓傻了,竟然没有问秦怒天,昨夜天凤族之人昨夜是否下山杀人了。
  但有些话不问不说,不代表不能从其他的方面得到答案。秦怒天从头到尾都没提及这一件事,很可能意味着,这一件事情并不是对方所为,甚至很可能,对方并不知道青牛观里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不然言语之中必然会出现挑衅或者嘲讽。这毕竟是一场胜利啊。
  对方的反常让李游心中疑窦丛生。劲松子和莫方圆背后是有古族撑腰,而劲松子更是古族长老的身份,李游也已经清楚。从钱三观那里得到的部分消息消化之后,李游更明白了一件事,从头到尾,古族都在利用不准的间歇性失忆大肆利用不准为古族服务。不准究竟为古族做了多少事情,李游根本不知道。
  但古族所想做的事情,李游却是清楚的,无非是冲着阴符而去罢了。李游想不明白的是,不准所筹划的一切,却有是为何。有资料表明,鬼网可能是不准所建立起来的组织,但因为失忆的缘故,鬼网被古族所控制,不准自己也因为这个原因,被古族安排下来的莫方圆玩弄于股指之间。
  脑海里纷杂的问题让李游有着深深的疲惫感。这十万个没答案的为什么,让他自己感觉自己已经有快精神分裂的征兆,要这么继续下去,看来迟早都有得进精神病院的惨况。
  强行压制下脑海里的诸多疑问,李游已经出现在供奉三清的道堂,对这个地方已然轻车路熟,李游再三确认周围无人之后,蹑手蹑脚地爬山了神台,挪下一座神像,眯着眼睛聚拢光线,开始了观察。
  “果然有字迹!”看到神像后面的字迹,李游心中小小激动一把。这些字迹他已经看过一次,里面的内容也熟悉无比。但在时间超越了一千多年之前看到,心情自然不同。
  但很快,李游的心情从激动变成了震惊。
  神像背后的字刻,十分清晰,一看就知道,是不久之前刻下来的,而且手指摸过,指间还带上一些木屑和神像檀木质地的独特香味。
  李游好歹是学土木建筑出身的。木材也是建筑材料的一种,虽然现代用得少,但不代表李游没学过相关的知识,对一些名贵木材的质地还是十分清楚的。把手指上的檀木屑放鼻子上闻了一下,檀香的味道入鼻,李游险些便哭了出来。
  他已经判断出来,这些痕迹,出现的时间,不会超过24小时,出入误差不会超过五个小时。
  这意味着什么。很久之前他便知道,这些字刻是不准留下来的。
  李游更清晰一点。他的灵魂穿越千年,依附在了西晋时期的盗墓贼不准的身上。身边的人,实际上一直拿他当不准。
  而昨天晚上,他被小三踹下冰髓寒玉后见到了司马空,司马空称他为李博今,随着大雨滂沱,阴兵混战,他失去了记忆。最后醒过来的时候,他便坐在距离三清神像不远的大门门槛之中。
  睁开眼睛,李游便看到了满地的尸体,震惊于眼前的发现,李游忽略了自己身上可能沾有的木屑或者其他气味,但在处理一路过来的同伴尸体之时,李游还是发现,自己指甲缝里面似乎沾有一些粉屑,只是不以为意,后来又混淆了泥水,清洗之后便没了痕迹。
  李游随即得出了一个令自己悚然的结论。在昨天夜里,在他失忆的那一段时间里,不准恢复了意识。时间虽然不算很多,但肯定出现过,并且留下了这些文字。
  然而再次看到这些文字,李游实际上从一样的内容里,却解读出了更多的信息。
  第一次阅读这些文字,李游只是读出了不准盗了魏王墓,盗取了《竹书纪年》这一部千古奇书。不准的其他感慨,李游只是唏嘘了一阵,便没放心里。
  但穿越过来之后,不准盗发魏安僖王墓的时候,意识却变成他的,他也明白这其中还有猫腻。不准是从魏襄王的墓里盗出了竹书纪年,然后拿到魏安僖王墓里面换了更加古老版本的《竹书纪年》。
  这其中是否另有深意李游不知。但李游却从中获利不浅,那些出现在脑海里的籀文,便是最好的注解。或许,这才是不准的真正目的,但却便宜了李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