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勾个鬼(上)
很多女孩子都爱化妆。其实没有人知道,在你化妆的时候,或许正带着风险。
这是一个关于化妆的恐怖故事,但故事的主线却并不是化妆。
而是其它的某种更可怕的东西。
引子一
玉马河很宽广,从岸的这边望过去,远远地看不到边际。说它是大河,不如说是江更显得贴切。
玉马河的河水浑浊无比,由于上游全都是山地,河流从山中带来了大量的泥土,所以河水的颜色在当地人的记忆里永远都是褐色。
黑褐色的水养育了河岸千千万万的居民。也由于河水带来的富含营养的泥土,河岸周围的土质特别丰沃,当地有句土话曾经说,就是把一口袋稻子丢到土上,秋天也能长出稻谷累累的丰收。
不过,这和故事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民国十六年,初秋。
一队穿着老旧衣裳的人正沿着玉马河的河岸走着。他们这队人马大概有15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10个,富有经验的老人5个。看样子是准备顺着河流向上游走。
当先做向导的就是这队人中最老的那个。他满脸都是被岁月磨砺出的风霜,双手手心茧老厚,应该是个做惯了繁重体力活的人。
这行人每个背上都背着不大的包裹,腰间挂着砍刀,默默地在大太阳下跟着那位老人走。仔细看不难发现,他们都是本地人,看身形和手上的伤痕茧巴,或许是开山工,或许是采石工,却不知他们为什么跑到了这里来。又为什么要沿着河岸向上游走。
不过看老向导走一步便会捡起一颗石头端详的模样,应该是在寻找某样东西。
“停,休息一下。”向导挥了挥手,吩咐所有人原地休息。
于是一行十五个人全都停住了,他们从身后的包裹中拿出硬得如屁股下坐着的石头一般的干粮,就着身边河里的褐色肮脏河水简单地吃了午饭。
老向导也吃了一点,又忍不住在河岸边捡起几颗石头仔细打量,最后还不死心地将石头敲碎看内胆,可是看他的神情,恐怕又是一无所获。这位老人不禁叹了口气,脸色更加死沉起来。
“村长,还是找不到吗?”一个脸上带着机灵的十九岁出头的小伙子走了上来问。
村长缓缓地摇了摇头:“鸭蛋,难道是天要亡了我们玉石村吗?玉石矿都消失了快三年了,如果再找不到新的矿脉,恐怕村子里的人也会走的走散的散,祖辈们生活了几百年的风水宝地就没了!我们村人几百年来都在采矿加工玉石,早就不会务农。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真的不知道会有几个人能活下来。”
这个叫鸭蛋的年轻人摸了一把肮脏的脸,又将脸上摸下来的油脂灰尘擦在了裤腿上,笑了笑道:“村长,村里的那位教书先生不是常说天无绝人之路吗?既然玉石矿几百年来都是从玉马河的上游冲积下来的,那上游的某个地方就肯定有矿脉。只要找到了,村子也就不会灭亡了。村里人的生活又会好起来的。”
“希望如此吧。唉。”村长又叹了口气,浑浊的眼睛望向了玉马河奔腾咆哮的河水。玉马河的河水仿佛一头凶猛的怪兽,这只怪兽在千百年来都保护着玉石村,为村子带来了无尽的玉石矿,让村子里的人不论在哪个年代都过着还不错的日子。
可,从什么时候开始,河水没有再带来一丝一毫的玉石矿的呢?
休息了片刻后,这行人又开始继续向上游搜寻,漫无目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所收获地寻找起来。
沿着河岸的搜索进行了十多天,平原渐渐消失,一行人开始走进了起伏不定的丘陵地带。由于为了轻便,每个人都没有带太多的干粮,十多天时间早就已经让每个人背后的干粮袋越来越干瘪,最后只剩下了两天的口粮。
可是,依然一无所获。
鸭蛋看着愁眉不展的村长,用力抖了抖自己空空的干粮袋,将最后一个硬邦邦的咸菜馒头递给村长道:“村长,我一直都觉得奇怪。同样是上游冲击下来的石头,为什么偏偏就只有我们玉石村能够找到玉石矿呢?”
村长收回不知道穿越到哪里去的视线,慈爱地摸了摸他的脑袋:“所以祖辈们才说咱们玉石村是风水宝地。”
“那为什么玉石矿会突然消失的?”
村长的脸上顿时阴暗了下来,沉吟了许久也没有开口,只是自言自语道:“干粮已经快没有了。我婆娘还在等着我们回去呢。要是空手回去的话,恐怕她也没办法活了。家里最后的粮食已经全部拿来做了干粮,没有玉石矿,不能开工,村里也没有几户人家能拿钱出来买粮食。大家不离开村子的话,恐怕真的都会饿死。唉。”
“不会的,我们一定能找到玉石矿消失的原因。这一次出来的都是村里最好的探矿工和经验最丰富的玉工,只要坚持下去肯定没有问题。”鸭蛋满脸坚定。
村长看到他这副模样,不禁笑了起来:“哈哈,看来我是真的老了,还是你们年轻人有胆量,有冲劲。这一次能挺过去,我这个村长也该让位了。”
说完,他将手中的石头扔掉,拍了拍手,喊道:“走,继续找。”
寻找玉石矿的第十五天,干粮早已经耗尽。一行人只能通过采集野菜和打猎捕鱼维持生存。每个人都提着一口气在向前走,没有人有退路。如果找不到玉石矿,村子,就会灭亡。他们的家人,在这个军阀割据、兵荒马乱的世道里,也没有几个人能在迁徙途中生存下来。
他们从丘陵走进了山区,周围全都是险峻的高山。还好玉马河依然是宽广无比,河岸因为河水千万年来的冲击而形成了一条小路,所以走得并不算艰难。
第十七天,带来的盐巴已经用完了,寻找玉石脉矿的人只能捕捉小动物,靠着喝动物的血保持营养以及摄入盐分。长途跋涉,身体缺盐造成的体力下降是很可怕的,动辄就会丢掉性命。
十七天来,每个人都从以前的乐观逐渐变成了绝望,如果不是村长催促着他们前进,恐怕他们早就放弃了。就连开朗的鸭蛋也阴沉起了脸孔,第一次感觉,恐怕这次的任务没有办法完成了。
一个充满绝望的队伍里,通常会从某个人的嘴里冒出杂音。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起村长的决策,甚至怀疑起他对于这次寻找决议的正确性。
就在这个时候,终于一个峰回路转的事情发生了。
分配去打猎的人从小溪中抓住了一条蛇,那条蛇很长,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但足足有十多公斤重,有足够的食物能够饱餐一顿的时刻,一般饥肠辘辘的人都是能够放下一切的。
于是人们将这条长相怪异的蛇的肚子剖开,挖出内脏,准备做一个烧烤大餐,可没想到却从这条蛇的胃中掏出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这个东西像是一团肉,又像是一团石头,总之就连见多识广的老村长都认不出来这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抛开这玩意儿不谈,接着掏出来的一样东西却让所有人都沸腾起来。
是一团玉石矿,不论是形状还是翠绿的颜色都很极品的玉石矿。
老村长立刻激动起来,他猛地抓住打猎那行人的其中一个,急声问:“这蛇是从哪里抓来的?”
“从山涧的小河那里。”打猎的人被吓了一跳。
“走!”村长大手一挥,就要向那个地方走去。看着他手中那块蒙着粗糙皮肤的玉石矿,原本的杂音顿时消失殆尽,所有人都很有默契地跟着他走了。
没有人知道,他们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
引子二
本报讯:
14日玉马河中发现一具无名尸体,尸体已经被泡浮肿。
自从12日朱玉的父母到警局报案自己的女儿失踪以来,案情有了突破。相关部门认为14日发现的年轻女尸极有可能就是失踪的十六岁女孩朱玉。
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昨日早上玉石乡警方通知朱玉家属赶往玉石乡殡仪馆,说是日前一具被淹死的无名尸体等待确认,朱玉父母认尸后得到了一个无法面对的噩耗:这具尸体正是自己的女儿朱玉!
昨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朱玉母亲痛不欲生,她表示不相信朱玉会自杀。
事情开始回放一下,回放到14日下午二时许。
那一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是个出外郊游的好天气。玉石乡的刘大爷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拿着自己的渔具赶往离乡大约有两公里左右的马家陀钓鱼。
刘大爷放下渔具,将鱼线放到平常的位置,那天他的运气特别好,一放鱼钩立刻就有鱼咬住了。一拉勾就钓上了一只一斤多的土鲢鱼。继续放勾没多久又钓上来了一条。刘大爷开心得止不住偷乐。
再一次放勾的时候,又有东西上钩了。这一次不论刘大爷怎么拉,都没有将鱼钩拉上来。
这是一个关于化妆的恐怖故事,但故事的主线却并不是化妆。
而是其它的某种更可怕的东西。
引子一
玉马河很宽广,从岸的这边望过去,远远地看不到边际。说它是大河,不如说是江更显得贴切。
玉马河的河水浑浊无比,由于上游全都是山地,河流从山中带来了大量的泥土,所以河水的颜色在当地人的记忆里永远都是褐色。
黑褐色的水养育了河岸千千万万的居民。也由于河水带来的富含营养的泥土,河岸周围的土质特别丰沃,当地有句土话曾经说,就是把一口袋稻子丢到土上,秋天也能长出稻谷累累的丰收。
不过,这和故事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民国十六年,初秋。
一队穿着老旧衣裳的人正沿着玉马河的河岸走着。他们这队人马大概有15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10个,富有经验的老人5个。看样子是准备顺着河流向上游走。
当先做向导的就是这队人中最老的那个。他满脸都是被岁月磨砺出的风霜,双手手心茧老厚,应该是个做惯了繁重体力活的人。
这行人每个背上都背着不大的包裹,腰间挂着砍刀,默默地在大太阳下跟着那位老人走。仔细看不难发现,他们都是本地人,看身形和手上的伤痕茧巴,或许是开山工,或许是采石工,却不知他们为什么跑到了这里来。又为什么要沿着河岸向上游走。
不过看老向导走一步便会捡起一颗石头端详的模样,应该是在寻找某样东西。
“停,休息一下。”向导挥了挥手,吩咐所有人原地休息。
于是一行十五个人全都停住了,他们从身后的包裹中拿出硬得如屁股下坐着的石头一般的干粮,就着身边河里的褐色肮脏河水简单地吃了午饭。
老向导也吃了一点,又忍不住在河岸边捡起几颗石头仔细打量,最后还不死心地将石头敲碎看内胆,可是看他的神情,恐怕又是一无所获。这位老人不禁叹了口气,脸色更加死沉起来。
“村长,还是找不到吗?”一个脸上带着机灵的十九岁出头的小伙子走了上来问。
村长缓缓地摇了摇头:“鸭蛋,难道是天要亡了我们玉石村吗?玉石矿都消失了快三年了,如果再找不到新的矿脉,恐怕村子里的人也会走的走散的散,祖辈们生活了几百年的风水宝地就没了!我们村人几百年来都在采矿加工玉石,早就不会务农。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真的不知道会有几个人能活下来。”
这个叫鸭蛋的年轻人摸了一把肮脏的脸,又将脸上摸下来的油脂灰尘擦在了裤腿上,笑了笑道:“村长,村里的那位教书先生不是常说天无绝人之路吗?既然玉石矿几百年来都是从玉马河的上游冲积下来的,那上游的某个地方就肯定有矿脉。只要找到了,村子也就不会灭亡了。村里人的生活又会好起来的。”
“希望如此吧。唉。”村长又叹了口气,浑浊的眼睛望向了玉马河奔腾咆哮的河水。玉马河的河水仿佛一头凶猛的怪兽,这只怪兽在千百年来都保护着玉石村,为村子带来了无尽的玉石矿,让村子里的人不论在哪个年代都过着还不错的日子。
可,从什么时候开始,河水没有再带来一丝一毫的玉石矿的呢?
休息了片刻后,这行人又开始继续向上游搜寻,漫无目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所收获地寻找起来。
沿着河岸的搜索进行了十多天,平原渐渐消失,一行人开始走进了起伏不定的丘陵地带。由于为了轻便,每个人都没有带太多的干粮,十多天时间早就已经让每个人背后的干粮袋越来越干瘪,最后只剩下了两天的口粮。
可是,依然一无所获。
鸭蛋看着愁眉不展的村长,用力抖了抖自己空空的干粮袋,将最后一个硬邦邦的咸菜馒头递给村长道:“村长,我一直都觉得奇怪。同样是上游冲击下来的石头,为什么偏偏就只有我们玉石村能够找到玉石矿呢?”
村长收回不知道穿越到哪里去的视线,慈爱地摸了摸他的脑袋:“所以祖辈们才说咱们玉石村是风水宝地。”
“那为什么玉石矿会突然消失的?”
村长的脸上顿时阴暗了下来,沉吟了许久也没有开口,只是自言自语道:“干粮已经快没有了。我婆娘还在等着我们回去呢。要是空手回去的话,恐怕她也没办法活了。家里最后的粮食已经全部拿来做了干粮,没有玉石矿,不能开工,村里也没有几户人家能拿钱出来买粮食。大家不离开村子的话,恐怕真的都会饿死。唉。”
“不会的,我们一定能找到玉石矿消失的原因。这一次出来的都是村里最好的探矿工和经验最丰富的玉工,只要坚持下去肯定没有问题。”鸭蛋满脸坚定。
村长看到他这副模样,不禁笑了起来:“哈哈,看来我是真的老了,还是你们年轻人有胆量,有冲劲。这一次能挺过去,我这个村长也该让位了。”
说完,他将手中的石头扔掉,拍了拍手,喊道:“走,继续找。”
寻找玉石矿的第十五天,干粮早已经耗尽。一行人只能通过采集野菜和打猎捕鱼维持生存。每个人都提着一口气在向前走,没有人有退路。如果找不到玉石矿,村子,就会灭亡。他们的家人,在这个军阀割据、兵荒马乱的世道里,也没有几个人能在迁徙途中生存下来。
他们从丘陵走进了山区,周围全都是险峻的高山。还好玉马河依然是宽广无比,河岸因为河水千万年来的冲击而形成了一条小路,所以走得并不算艰难。
第十七天,带来的盐巴已经用完了,寻找玉石脉矿的人只能捕捉小动物,靠着喝动物的血保持营养以及摄入盐分。长途跋涉,身体缺盐造成的体力下降是很可怕的,动辄就会丢掉性命。
十七天来,每个人都从以前的乐观逐渐变成了绝望,如果不是村长催促着他们前进,恐怕他们早就放弃了。就连开朗的鸭蛋也阴沉起了脸孔,第一次感觉,恐怕这次的任务没有办法完成了。
一个充满绝望的队伍里,通常会从某个人的嘴里冒出杂音。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起村长的决策,甚至怀疑起他对于这次寻找决议的正确性。
就在这个时候,终于一个峰回路转的事情发生了。
分配去打猎的人从小溪中抓住了一条蛇,那条蛇很长,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但足足有十多公斤重,有足够的食物能够饱餐一顿的时刻,一般饥肠辘辘的人都是能够放下一切的。
于是人们将这条长相怪异的蛇的肚子剖开,挖出内脏,准备做一个烧烤大餐,可没想到却从这条蛇的胃中掏出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这个东西像是一团肉,又像是一团石头,总之就连见多识广的老村长都认不出来这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抛开这玩意儿不谈,接着掏出来的一样东西却让所有人都沸腾起来。
是一团玉石矿,不论是形状还是翠绿的颜色都很极品的玉石矿。
老村长立刻激动起来,他猛地抓住打猎那行人的其中一个,急声问:“这蛇是从哪里抓来的?”
“从山涧的小河那里。”打猎的人被吓了一跳。
“走!”村长大手一挥,就要向那个地方走去。看着他手中那块蒙着粗糙皮肤的玉石矿,原本的杂音顿时消失殆尽,所有人都很有默契地跟着他走了。
没有人知道,他们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
引子二
本报讯:
14日玉马河中发现一具无名尸体,尸体已经被泡浮肿。
自从12日朱玉的父母到警局报案自己的女儿失踪以来,案情有了突破。相关部门认为14日发现的年轻女尸极有可能就是失踪的十六岁女孩朱玉。
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昨日早上玉石乡警方通知朱玉家属赶往玉石乡殡仪馆,说是日前一具被淹死的无名尸体等待确认,朱玉父母认尸后得到了一个无法面对的噩耗:这具尸体正是自己的女儿朱玉!
昨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朱玉母亲痛不欲生,她表示不相信朱玉会自杀。
事情开始回放一下,回放到14日下午二时许。
那一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是个出外郊游的好天气。玉石乡的刘大爷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拿着自己的渔具赶往离乡大约有两公里左右的马家陀钓鱼。
刘大爷放下渔具,将鱼线放到平常的位置,那天他的运气特别好,一放鱼钩立刻就有鱼咬住了。一拉勾就钓上了一只一斤多的土鲢鱼。继续放勾没多久又钓上来了一条。刘大爷开心得止不住偷乐。
再一次放勾的时候,又有东西上钩了。这一次不论刘大爷怎么拉,都没有将鱼钩拉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