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蜜蜂窝
灵羊没有笑,嘴里对白彩姑说到:“观音岭上,有两个不大的小土坡,那就是观音岭风水宝地的两个女乳,在两个女乳的北面,有一片开阔地,开阔地的中间,有一块大石,大石的中心,有一小凹,形如小盆,终年积水,雨天不溢,晴天不干,那就是观音岭风水宝地的心穴。”
……
第二天,白彩姑起床之后,便邀请李木子和自己一起上观音岭去看风水。
李木子等的就是这一刻!能和白彩姑一起上山去看风水,是他最梦寐以求的事。
两人出了观音村不远,就到了观音河边。
白彩姑惊奇的发现,观音的河的水,已经变清了,虽然还没有达到清澈能见河底的程度,但比起昨天来,已经是完全不同,河水里,已经看不到浑浊的红泥了。
“再过两天,先生再来看这里,就能看到水里的游鱼了。”李木子说。
自从昨晚开始,李木子就一直称白彩姑为先生。
开始白彩姑有些不太适应,但李木子一直坚持着,白彩姑也就不出声了。
反正自己在观音村的时间不会长,李木子爱怎么称呼自己,就由他去好了,太过于在意这些,反而不好。
两人没有向观音洞走去,而是从观音岭下绕到西边,才上观音岭。
观音岭的西边,更加的陡峭,岭子的半腰往上,全是悬崖峭壁。
白彩姑向岭上走去时,果然看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花间,有不少的蜜蜂飞来飞去。
“看到那些蜜蜂了吗?”白彩姑问身边的李木子。
“看到了。”李木子回答说到。
蜜蜂那么多,李木子没看到那不是眼瞎了么?
“跟着这些蜜蜂上山,看到它们的巢穴了,你想要的风水宝地也就找到了。”白彩姑浅浅的笑了一下,对李木子说到。
“先生是说这些密蜂的巢穴,就是风水宝地?”李木子一听白彩姑的话,立即双眼发亮了起来。
白彩姑点了点头:“从这里往上走,有一个石壁,石壁的中间,有一个不大的小山洞,小山洞的洞口,有一块大石头堵着,里面是一窝很大的野蜜蜂,那是观音的右耳朵,也是一首不错的风水宝地。你若能找得到这首风水宝地,那就是你的福气了。”
李木子一听完白彩姑的话,脸上立即就闪起了亮光,两只眼睛,更是紧紧的盯着那些正在采蜜的小蜜蜂。
白彩姑所说的这一些,全都是昨晚上灵羊告诉他的,白彩姑就知道,想让李木子带自己上山,不给他一点好处,他是不会有精神的。
再说这个李木子,人很善良又乐于助人,对这样的人,白彩姑最愿意看到他们得到好处了。
果然,在听了白彩姑的话之后,李木子的脸上立即就放出了光彩,人更是在刹那间精神抖擞起来了。
李木子是个老农民,别的不一定行,但捉个野鸟找个蜜蜂怎么的,那是不在话下。
当李木子得知这山上就有着一首风水宝地时,脚步立即变得比燕子还要轻快起来。
看到那些蜜蜂向山上飞时,李木子就紧跟在后面跑,没多久就把白彩姑扔在了半山腰上。
“先生,你走快点呀!”看到一只蜜蜂又飞远了,李木子在二三十丈开外的地方着急的对着白彩姑说到。
白彩姑已经走得很快了,他不着急,嘴里对李木子说到:“我不着急,你走你的,不用管我,找到了蜜蜂窝,就在蜜蜂窝旁边等我。”
李木子先是犹豫了一下,没多久就开始跟着那些蜜蜂在山上乱跑了起来。把白彩姑远远的扔在了身后。
好在两人都还能相互看到对方。
走了一阵子之后,跑在白彩姑前面的李木子忽然向山下跑去了。
原来李木子看到好几只蜜蜂向山下飞去了,他也跟着向山下跑……
过了一阵子,蜜蜂采完密之后,又向山上飞去,李木子又跟着向山上跑,把白彩姑弄得直想笑。
这样跑来跑去,没到一个时辰,白彩姑就走到李木子的前面去了。
李木子追着密蜂跑了很久,还是一无所获。
回到了白彩姑的身边,李木子累得气喘吁吁的坐到了一块石头上喘气。
喝了几口水之后,李木子立即就有了新的招数,只见他脱下了身上的灰衬衣,“叽”的一声,把一只袖子给撕了下来。
“你撕自己的衣服干怎么?”白彩姑有些不解的问李木子。
李木子嘿嘿一笑,他从那撕下来的衣袖上扯了好一些纱线,放到了衣兜里,然后把撕下来的衣袖子撕成一块布。
看到一朵小小的野花上,有一只小蜜蜂正在采密,李木子把手里的布块扔了过去,就把正采着密的小蜜蜂罩住了。
小蜜蜂被布块罩住之后,想飞走,却没法飞得走,李木子很容易的就把它抓住了。
把小蜜蜂抓住之后,李木子从身上取出一条细小的纱线,那正是刚才从衣服上弄下来的东西。
李木子把纱线弄成一个小套,不松不紧的套在小蜜蜂的细腰上,又在细纱的另一头,绑上一片又轻又小的小枯叶,做完这些之后,他再把蜜蜂放飞。
蜜蜂是飞走了,但那细小的枯叶跟着它一起飞动,李木子在十多丈之外就能看到它。
绑着小树叶的蜜蜂飞到不远处,又接着采密,采完蜜之后,便向山上飞去。
白彩姑和李木子,在远远的地方就能看到绑在小蜜蜂身上的小枯叶在风中飞舞着。
看着小蜜蜂身上的枯叶在远处消失,李木子也大概的弄清了一个方位,人站了起来,和白彩姑一起向山上走去。
越是向山上走,蜜蜂的数量就越多,李木子又再次捉蜜蜂,绑纱线绑树叶,等到蜜蜂向山上飞时,他又跟着走上去……
中午过去之后,太阳慢慢的偏西了。
这时,白彩姑和李木子也快爬到了观音岭的最高处。
两人来到了一处悬崖下,看到悬崖有五六丈高,在悬崖的正中间,有很多蜜蜂飞来飞去。
“那里一定是蜜蜂窝了!”李木子指着悬崖上最窝进去的一个地方说。
白彩姑顺着李木子的手指看去,看到那地方有很多的蜜蜂飞来飞去,看来还真像是蜜蜂的巢穴。
李木子没有再说话,人又向石崖上爬去。
“蜜蜂窝在这里!”没多久,爬到悬崖中间的李木子兴奋的叫了起来。
话语声过去之后,李木子人贴到了悬崖上,手脚并用,去推一块巨大的石头。
那石头很大,至少有五六吨重,竖在悬崖上有些摇摇欲坠。
白彩姑也爬到了悬崖上,和李木子一起合力去推那块大石头。
二十来分钟之后,巨石在两人半摇半推中弄掉了。
巨石掉落下去之后,一个三四尺高的小石洞露了出来。
小石洞里,全是蜜蜂,一片片橙黄色的蜂巢,挂在石壁上,十分的诱人。
蜂巢间,无法计数的蜜蜂,不停的飞来飞去,发出嗡嗡的声响。
“李木子,我要恭喜你了,这个小石洞,是一个风水宝地,也是一首富地,寅时葬地卯时发的富地,你切记不可为富不仁,不然会被这风水宝地所弃。”白彩姑对李木子说:“这首地的特点,是只富不贵,切记凡事不可强求,邯郸学步,失去自我,反而不美。”
“谢谢先生教导,我一定会记下你的话的……”李木子十分的激动,嘴唇哆嗦着差一点说不出话来。
别的不说,光是山洞里的这些蜂蜜,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白彩姑摇了摇手:“不必多说了,择日不如撞日,你现在就回去,做好安葬先祖的准备,这些蜂蜜,看来不到一吨也差不多,这是你从这首风水宝地里得到的第一笔财富,用来它投资,定能得到巨额回报。”
听了白彩姑的话之后,李木子又是好一阵千恩万谢,人和白彩姑一起从悬崖上爬了下来。
“你现在就回去吧,这石洞一露出来,就得尽快处理才行。”白彩姑又对李木子说到。
“先生你不和我一起回去吗?”看到白彩姑不动,李木子有些奇怪,嘴里问到。
“我不和你回去了,我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白彩姑摆了摆手说:
“我知道这么多年来,你不求回报,不辞辛劳,为观音村做了不少的好事,帮你找到这首风水宝地,也算是应验了那一句古话,好人必有好报,你心地善良,应该得到这样的回报。”
听了白彩姑的话之后,李木子又是好一阵千恩万谢之后才下山去了。
有一种风水宝地,能快速的发财,人称寅时葬卯时发,意思就是说发财发得很快,就如同眼前的这首地一样,带有着值钱的东西在风**里,一找到穴位就得一笔不小的财富,自然是应了寅时葬卯时发的兆头了。
李木子从山洞里把蜂蜜弄回去之后,果然发了一笔不小财,后来他就用这笔钱去买股票,又连连有赚,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他一生听从白彩姑对他的教诲,并把白彩姑的话当成传家宝,世代传承。他的子孙,也全都成了乡里的富裕人家,这是后话,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
第二天,白彩姑起床之后,便邀请李木子和自己一起上观音岭去看风水。
李木子等的就是这一刻!能和白彩姑一起上山去看风水,是他最梦寐以求的事。
两人出了观音村不远,就到了观音河边。
白彩姑惊奇的发现,观音的河的水,已经变清了,虽然还没有达到清澈能见河底的程度,但比起昨天来,已经是完全不同,河水里,已经看不到浑浊的红泥了。
“再过两天,先生再来看这里,就能看到水里的游鱼了。”李木子说。
自从昨晚开始,李木子就一直称白彩姑为先生。
开始白彩姑有些不太适应,但李木子一直坚持着,白彩姑也就不出声了。
反正自己在观音村的时间不会长,李木子爱怎么称呼自己,就由他去好了,太过于在意这些,反而不好。
两人没有向观音洞走去,而是从观音岭下绕到西边,才上观音岭。
观音岭的西边,更加的陡峭,岭子的半腰往上,全是悬崖峭壁。
白彩姑向岭上走去时,果然看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花间,有不少的蜜蜂飞来飞去。
“看到那些蜜蜂了吗?”白彩姑问身边的李木子。
“看到了。”李木子回答说到。
蜜蜂那么多,李木子没看到那不是眼瞎了么?
“跟着这些蜜蜂上山,看到它们的巢穴了,你想要的风水宝地也就找到了。”白彩姑浅浅的笑了一下,对李木子说到。
“先生是说这些密蜂的巢穴,就是风水宝地?”李木子一听白彩姑的话,立即双眼发亮了起来。
白彩姑点了点头:“从这里往上走,有一个石壁,石壁的中间,有一个不大的小山洞,小山洞的洞口,有一块大石头堵着,里面是一窝很大的野蜜蜂,那是观音的右耳朵,也是一首不错的风水宝地。你若能找得到这首风水宝地,那就是你的福气了。”
李木子一听完白彩姑的话,脸上立即就闪起了亮光,两只眼睛,更是紧紧的盯着那些正在采蜜的小蜜蜂。
白彩姑所说的这一些,全都是昨晚上灵羊告诉他的,白彩姑就知道,想让李木子带自己上山,不给他一点好处,他是不会有精神的。
再说这个李木子,人很善良又乐于助人,对这样的人,白彩姑最愿意看到他们得到好处了。
果然,在听了白彩姑的话之后,李木子的脸上立即就放出了光彩,人更是在刹那间精神抖擞起来了。
李木子是个老农民,别的不一定行,但捉个野鸟找个蜜蜂怎么的,那是不在话下。
当李木子得知这山上就有着一首风水宝地时,脚步立即变得比燕子还要轻快起来。
看到那些蜜蜂向山上飞时,李木子就紧跟在后面跑,没多久就把白彩姑扔在了半山腰上。
“先生,你走快点呀!”看到一只蜜蜂又飞远了,李木子在二三十丈开外的地方着急的对着白彩姑说到。
白彩姑已经走得很快了,他不着急,嘴里对李木子说到:“我不着急,你走你的,不用管我,找到了蜜蜂窝,就在蜜蜂窝旁边等我。”
李木子先是犹豫了一下,没多久就开始跟着那些蜜蜂在山上乱跑了起来。把白彩姑远远的扔在了身后。
好在两人都还能相互看到对方。
走了一阵子之后,跑在白彩姑前面的李木子忽然向山下跑去了。
原来李木子看到好几只蜜蜂向山下飞去了,他也跟着向山下跑……
过了一阵子,蜜蜂采完密之后,又向山上飞去,李木子又跟着向山上跑,把白彩姑弄得直想笑。
这样跑来跑去,没到一个时辰,白彩姑就走到李木子的前面去了。
李木子追着密蜂跑了很久,还是一无所获。
回到了白彩姑的身边,李木子累得气喘吁吁的坐到了一块石头上喘气。
喝了几口水之后,李木子立即就有了新的招数,只见他脱下了身上的灰衬衣,“叽”的一声,把一只袖子给撕了下来。
“你撕自己的衣服干怎么?”白彩姑有些不解的问李木子。
李木子嘿嘿一笑,他从那撕下来的衣袖上扯了好一些纱线,放到了衣兜里,然后把撕下来的衣袖子撕成一块布。
看到一朵小小的野花上,有一只小蜜蜂正在采密,李木子把手里的布块扔了过去,就把正采着密的小蜜蜂罩住了。
小蜜蜂被布块罩住之后,想飞走,却没法飞得走,李木子很容易的就把它抓住了。
把小蜜蜂抓住之后,李木子从身上取出一条细小的纱线,那正是刚才从衣服上弄下来的东西。
李木子把纱线弄成一个小套,不松不紧的套在小蜜蜂的细腰上,又在细纱的另一头,绑上一片又轻又小的小枯叶,做完这些之后,他再把蜜蜂放飞。
蜜蜂是飞走了,但那细小的枯叶跟着它一起飞动,李木子在十多丈之外就能看到它。
绑着小树叶的蜜蜂飞到不远处,又接着采密,采完蜜之后,便向山上飞去。
白彩姑和李木子,在远远的地方就能看到绑在小蜜蜂身上的小枯叶在风中飞舞着。
看着小蜜蜂身上的枯叶在远处消失,李木子也大概的弄清了一个方位,人站了起来,和白彩姑一起向山上走去。
越是向山上走,蜜蜂的数量就越多,李木子又再次捉蜜蜂,绑纱线绑树叶,等到蜜蜂向山上飞时,他又跟着走上去……
中午过去之后,太阳慢慢的偏西了。
这时,白彩姑和李木子也快爬到了观音岭的最高处。
两人来到了一处悬崖下,看到悬崖有五六丈高,在悬崖的正中间,有很多蜜蜂飞来飞去。
“那里一定是蜜蜂窝了!”李木子指着悬崖上最窝进去的一个地方说。
白彩姑顺着李木子的手指看去,看到那地方有很多的蜜蜂飞来飞去,看来还真像是蜜蜂的巢穴。
李木子没有再说话,人又向石崖上爬去。
“蜜蜂窝在这里!”没多久,爬到悬崖中间的李木子兴奋的叫了起来。
话语声过去之后,李木子人贴到了悬崖上,手脚并用,去推一块巨大的石头。
那石头很大,至少有五六吨重,竖在悬崖上有些摇摇欲坠。
白彩姑也爬到了悬崖上,和李木子一起合力去推那块大石头。
二十来分钟之后,巨石在两人半摇半推中弄掉了。
巨石掉落下去之后,一个三四尺高的小石洞露了出来。
小石洞里,全是蜜蜂,一片片橙黄色的蜂巢,挂在石壁上,十分的诱人。
蜂巢间,无法计数的蜜蜂,不停的飞来飞去,发出嗡嗡的声响。
“李木子,我要恭喜你了,这个小石洞,是一个风水宝地,也是一首富地,寅时葬地卯时发的富地,你切记不可为富不仁,不然会被这风水宝地所弃。”白彩姑对李木子说:“这首地的特点,是只富不贵,切记凡事不可强求,邯郸学步,失去自我,反而不美。”
“谢谢先生教导,我一定会记下你的话的……”李木子十分的激动,嘴唇哆嗦着差一点说不出话来。
别的不说,光是山洞里的这些蜂蜜,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白彩姑摇了摇手:“不必多说了,择日不如撞日,你现在就回去,做好安葬先祖的准备,这些蜂蜜,看来不到一吨也差不多,这是你从这首风水宝地里得到的第一笔财富,用来它投资,定能得到巨额回报。”
听了白彩姑的话之后,李木子又是好一阵千恩万谢,人和白彩姑一起从悬崖上爬了下来。
“你现在就回去吧,这石洞一露出来,就得尽快处理才行。”白彩姑又对李木子说到。
“先生你不和我一起回去吗?”看到白彩姑不动,李木子有些奇怪,嘴里问到。
“我不和你回去了,我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白彩姑摆了摆手说:
“我知道这么多年来,你不求回报,不辞辛劳,为观音村做了不少的好事,帮你找到这首风水宝地,也算是应验了那一句古话,好人必有好报,你心地善良,应该得到这样的回报。”
听了白彩姑的话之后,李木子又是好一阵千恩万谢之后才下山去了。
有一种风水宝地,能快速的发财,人称寅时葬卯时发,意思就是说发财发得很快,就如同眼前的这首地一样,带有着值钱的东西在风**里,一找到穴位就得一笔不小的财富,自然是应了寅时葬卯时发的兆头了。
李木子从山洞里把蜂蜜弄回去之后,果然发了一笔不小财,后来他就用这笔钱去买股票,又连连有赚,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他一生听从白彩姑对他的教诲,并把白彩姑的话当成传家宝,世代传承。他的子孙,也全都成了乡里的富裕人家,这是后话,在这里就不多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