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敬酒罚酒】(下)
胡中阳道:“大人若是一意孤行,恐怕会让东梁郡的百姓心冷,我等也没有留在这里的必要了。”
胡小天微笑道:“如果我没听错,胡财东好像在威胁我?”
胡中阳脸色凝重道:“草民不敢!”
胡小天漫不经心道:“胡财东在东梁郡有多少年了?”
胡中阳道:“生于斯长于斯,我们胡家在此经营已经历经七代人了,算起来也有一百多年。”
胡小天点了点头道:“想必胡财东对这里一定有着特殊的感情了?”
胡中阳点了点头道:“故土难离,不瞒胡大人说,在草民心中已经将东梁郡当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胡小天道:“我能够理解你这种感情,若非对家乡有着这样真挚的感情,也不会留恋至今,据说东梁郡半数以上的商人都已经迁入大雍,胡财东若是仅仅为了保持自身利益,只怕早已像其他商人一样北迁了。”
胡中阳道:“多谢胡大人体恤,草民之所以不愿走的确是因为这个缘故。”
胡小天道:“知不知道咱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胡中阳没说话,心中却想到,你是官我是民,这就是咱们之间最大的区别。
胡小天道:“在你心中东梁郡是你的故乡,感情深挚,而我的故乡却不在这里,也就是说我对东梁郡没有你那么深的感情,皇上将东梁郡赐给永阳公主作为封邑,并不代表皇上重视这里,现在的时局你们应该能够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虽然咱们是第一次见面。可我相信胡财东是个聪明人,东梁郡于大康并没有特殊的意义。”
胡中阳道:“草民记得当初还是大人从大雍将东梁郡带了回来。”他心中暗自警惕,胡小天这番话分明在告诉他,东梁郡在胡小天的心中没那么重要,必要时他可以采取任何极端的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东梁郡的利益。
胡小天点了点头道:“安平公主于雍都遇害。所以才有了大雍皇帝用东梁郡作为补偿的这件事,我也清楚东梁郡的百姓心中对大康已经没有了归属感,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既然民心不在这里,留着这些人也没什么用处,明日我就会颁布一道命令,谁想回归大雍我绝不阻拦。但是人可以走,大康的一草一木决不允许带走。”
胡中阳头皮一阵发麻,胡小天这是在威胁自己,想走可以,必须要将钱财全都留在这里。这小子够狠,他低声道:“大人不要忘了,民乃国之根本,若是东梁郡的老百姓全都走了。东梁郡就会沦为一座空城,也许这座城池就会不复存在了。”
胡小天微笑道:“不是说东梁郡已经有了三万难民。我想他们不会介意成为东梁郡的常驻居民的。“
胡中阳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位新来的城主无论智谋还是手段超出太守李明成实在太多,跟他的交锋中自己很难占到便宜。
胡小天道:“不过现在大雍边境已经封锁,没有大雍方面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踏足大雍境内,或许胡财东有办法打通关节重归大雍,我看多半的百姓却没这个本事,若是抛弃了东梁郡却又得不到大雍方面的接受,岂不是进退两难?”他端起茶盏饮了口茶,静静等待着胡中阳的回答。
胡中阳道:“胡大人,能够留在东梁郡的百姓大都是对这里有感情的,如果能有一丝一毫的办法,大家也不会选择离去,对大康前来的难民我等也不是没有同情心,可是难民无休无止地涌入东梁郡,已经超出了东梁郡的承受能力,如果一味接收下去,东梁郡会被拖垮,到时候大家一起完了。”
胡小天道:“依你之见我们应当如何解决这件事?”
胡中阳道:“草民不才,此前和同行估算过东梁郡面临的形势,东梁郡因为地理的缘故,并未受到大康的天灾波及,可是城内存粮有限,以东梁郡目前的情况最多可以接纳三万难民,而现在已经接近饱和。这些难民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调度,来到东梁郡之后为了生存采取一切手段,最近城内作奸犯科杀人放火的事情层出不穷,正是因为这种状况下我们才出资组建了护卫队。”
胡小天道:“你认为东梁郡目前最缺少的是什么?”
胡中阳道:“一支维护东梁郡稳定的军队。”他停顿了一下又道:“其实东梁郡的多半百姓心中都明白,大雍早晚会将这里收回的,东梁郡在大雍治下已经接近百年,多半百姓心中都认为自己是雍人了。”
胡小天道:“胡财东认为自己是雍人还是康人呢?”
胡中阳叹了口气道:“不瞒大人,胡某曾经得罪了大雍的某位权贵,这也是草民不敢返回大雍的原因之一,再加上草民祖上世代都以康人自居,从未放弃过回归大康的愿望,所以草民至今不愿离开。”
胡小天对胡中阳的这个理由表示满意,点了点头道:“护卫队必须要解散,至于来自大康方面的难民,以后我们可以有条件的接受,对于入城者要严格遴选。”
胡中阳道:“若是取消了护卫队,何人来控制眼前的局面。”
胡小天将手中茶盏缓缓放下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将难民治理好,还要从他们的内部着手。”
胡中阳眨了眨眼睛,似乎并不明白胡小天的意思。
胡小天道:“东梁郡一直都是你们的故乡,对我而言,从今日始,这里就是我生存发展之地,若是想让这块土地在乱世之中得以保存,东梁郡的每个人就应该携手共进,而非相互拆台,三万难民之中应该可以遴选出一支过得去的军队,若是你们已经做好接纳这些人的准备,那么不妨放下戒心,以同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胡小天当然明白区区一座东梁郡根本无法接纳太多的难民,他来到东梁郡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东梁郡西二十里的地方划出了一块区域,专供难民暂时容身之用,同时颁布命令,向难民征兵,这样做的原因,一是给难民一个机会让他们得以名正言顺地成为东梁郡的一员,二是因为胡小天对东梁郡本身的原住民不敢报以太多的信任,这群人多半对大康并没有归属感,很难依靠他们和大雍作战。
在胡小天颁布征兵令之后,难民营内报名踊跃,短短三日之内就有近两万人报名,根据胡小天的条件,如果符合条件被征召入伍之后,可以带领一名家人进入东梁郡生活,对这些难民来说就意味着暂时摆脱了困境。当然随着训练的展开,在军营之中随着职位的提升,或者是建功立业,可以获得更优惠的条件。
虽然有近两万人报名,可是真正通过层层筛选,符合条件的只有五千人,初期训练之后,又筛选掉三千人,最终剩下的只有两千人,这两千人一边训练一边开始布防,下沙港成为防守的重点,随着天气的转冷,大康方面仍然有难民源源不断地偷渡前来,胡小天虽然同情这些难民的遭遇,可是在现实面前不得不狠心选择拒绝,对于其中前来投军符合条件者予以接纳,在东梁郡内特地开辟了一座童子堂,用来接纳逃难的儿童,至于老弱妇人,他们已经无力兼顾。既便如此,在胡小天抵达东梁郡一个月后,难民营和童子堂已经完全饱和,根本没可能接纳更多的难民了。
他严令手下抓捕偷运难民渡江的船夫,这些船夫通过这种方式运送难民从中牟取暴利,算得上是趁机发国难财,对于这些人必须要严惩。通过对组织偷渡者的惩处,从源头上减少偷渡现象的发生,让许多偷渡者开始选择其他的地方作为落脚点,偷渡前来下沙城的难民果然减少了许多。
梁英豪和熊天霸两人走入议事堂,看到胡小天正背身朝门站着,静静观看着墙上的一幅地图,两人不敢打扰,就在胡小天身后静静等着。
胡小天点了点头转过身去:“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
熊天霸笑道:“好消息,我过去在仓木的那些兄弟找过来了,两百多人个个都是好手,其中还有一百名神射手。”最近虽然征兵不断,可是因为条件苛刻,到现在人数也只是刚刚突破三千,这些人过去大都没有接触过实战,熊天霸为了训练这些人也是好不头疼,有了他过去的二百名弟兄,非但战斗力方面会有一个突飞猛进,而且在训练方面他的压力也减轻了许多。
胡小天向梁英豪道:“你有什么消息?”
梁英豪道:“我观察了一下东梁郡附近的地形,除了城墙以外就是庸江,和大雍接壤之处再无天险可守,想要增强防御力就必须在城墙上下功夫。”
胡小天摇了摇头道:“暂时没那个必要,就算将城墙加高加阔,一旦大雍军队南下,将东梁郡团团围困,早晚都会粮草耗尽。”
梁英豪道:“最近倒没有听说大雍要发兵的消息,看来他们正忙于内部的事情,短时间内没有精力考虑南下的事情。”(未 完待续 ~^~)
胡小天微笑道:“如果我没听错,胡财东好像在威胁我?”
胡中阳脸色凝重道:“草民不敢!”
胡小天漫不经心道:“胡财东在东梁郡有多少年了?”
胡中阳道:“生于斯长于斯,我们胡家在此经营已经历经七代人了,算起来也有一百多年。”
胡小天点了点头道:“想必胡财东对这里一定有着特殊的感情了?”
胡中阳点了点头道:“故土难离,不瞒胡大人说,在草民心中已经将东梁郡当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胡小天道:“我能够理解你这种感情,若非对家乡有着这样真挚的感情,也不会留恋至今,据说东梁郡半数以上的商人都已经迁入大雍,胡财东若是仅仅为了保持自身利益,只怕早已像其他商人一样北迁了。”
胡中阳道:“多谢胡大人体恤,草民之所以不愿走的确是因为这个缘故。”
胡小天道:“知不知道咱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胡中阳没说话,心中却想到,你是官我是民,这就是咱们之间最大的区别。
胡小天道:“在你心中东梁郡是你的故乡,感情深挚,而我的故乡却不在这里,也就是说我对东梁郡没有你那么深的感情,皇上将东梁郡赐给永阳公主作为封邑,并不代表皇上重视这里,现在的时局你们应该能够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虽然咱们是第一次见面。可我相信胡财东是个聪明人,东梁郡于大康并没有特殊的意义。”
胡中阳道:“草民记得当初还是大人从大雍将东梁郡带了回来。”他心中暗自警惕,胡小天这番话分明在告诉他,东梁郡在胡小天的心中没那么重要,必要时他可以采取任何极端的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东梁郡的利益。
胡小天点了点头道:“安平公主于雍都遇害。所以才有了大雍皇帝用东梁郡作为补偿的这件事,我也清楚东梁郡的百姓心中对大康已经没有了归属感,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既然民心不在这里,留着这些人也没什么用处,明日我就会颁布一道命令,谁想回归大雍我绝不阻拦。但是人可以走,大康的一草一木决不允许带走。”
胡中阳头皮一阵发麻,胡小天这是在威胁自己,想走可以,必须要将钱财全都留在这里。这小子够狠,他低声道:“大人不要忘了,民乃国之根本,若是东梁郡的老百姓全都走了。东梁郡就会沦为一座空城,也许这座城池就会不复存在了。”
胡小天微笑道:“不是说东梁郡已经有了三万难民。我想他们不会介意成为东梁郡的常驻居民的。“
胡中阳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位新来的城主无论智谋还是手段超出太守李明成实在太多,跟他的交锋中自己很难占到便宜。
胡小天道:“不过现在大雍边境已经封锁,没有大雍方面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踏足大雍境内,或许胡财东有办法打通关节重归大雍,我看多半的百姓却没这个本事,若是抛弃了东梁郡却又得不到大雍方面的接受,岂不是进退两难?”他端起茶盏饮了口茶,静静等待着胡中阳的回答。
胡中阳道:“胡大人,能够留在东梁郡的百姓大都是对这里有感情的,如果能有一丝一毫的办法,大家也不会选择离去,对大康前来的难民我等也不是没有同情心,可是难民无休无止地涌入东梁郡,已经超出了东梁郡的承受能力,如果一味接收下去,东梁郡会被拖垮,到时候大家一起完了。”
胡小天道:“依你之见我们应当如何解决这件事?”
胡中阳道:“草民不才,此前和同行估算过东梁郡面临的形势,东梁郡因为地理的缘故,并未受到大康的天灾波及,可是城内存粮有限,以东梁郡目前的情况最多可以接纳三万难民,而现在已经接近饱和。这些难民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调度,来到东梁郡之后为了生存采取一切手段,最近城内作奸犯科杀人放火的事情层出不穷,正是因为这种状况下我们才出资组建了护卫队。”
胡小天道:“你认为东梁郡目前最缺少的是什么?”
胡中阳道:“一支维护东梁郡稳定的军队。”他停顿了一下又道:“其实东梁郡的多半百姓心中都明白,大雍早晚会将这里收回的,东梁郡在大雍治下已经接近百年,多半百姓心中都认为自己是雍人了。”
胡小天道:“胡财东认为自己是雍人还是康人呢?”
胡中阳叹了口气道:“不瞒大人,胡某曾经得罪了大雍的某位权贵,这也是草民不敢返回大雍的原因之一,再加上草民祖上世代都以康人自居,从未放弃过回归大康的愿望,所以草民至今不愿离开。”
胡小天对胡中阳的这个理由表示满意,点了点头道:“护卫队必须要解散,至于来自大康方面的难民,以后我们可以有条件的接受,对于入城者要严格遴选。”
胡中阳道:“若是取消了护卫队,何人来控制眼前的局面。”
胡小天将手中茶盏缓缓放下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将难民治理好,还要从他们的内部着手。”
胡中阳眨了眨眼睛,似乎并不明白胡小天的意思。
胡小天道:“东梁郡一直都是你们的故乡,对我而言,从今日始,这里就是我生存发展之地,若是想让这块土地在乱世之中得以保存,东梁郡的每个人就应该携手共进,而非相互拆台,三万难民之中应该可以遴选出一支过得去的军队,若是你们已经做好接纳这些人的准备,那么不妨放下戒心,以同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胡小天当然明白区区一座东梁郡根本无法接纳太多的难民,他来到东梁郡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东梁郡西二十里的地方划出了一块区域,专供难民暂时容身之用,同时颁布命令,向难民征兵,这样做的原因,一是给难民一个机会让他们得以名正言顺地成为东梁郡的一员,二是因为胡小天对东梁郡本身的原住民不敢报以太多的信任,这群人多半对大康并没有归属感,很难依靠他们和大雍作战。
在胡小天颁布征兵令之后,难民营内报名踊跃,短短三日之内就有近两万人报名,根据胡小天的条件,如果符合条件被征召入伍之后,可以带领一名家人进入东梁郡生活,对这些难民来说就意味着暂时摆脱了困境。当然随着训练的展开,在军营之中随着职位的提升,或者是建功立业,可以获得更优惠的条件。
虽然有近两万人报名,可是真正通过层层筛选,符合条件的只有五千人,初期训练之后,又筛选掉三千人,最终剩下的只有两千人,这两千人一边训练一边开始布防,下沙港成为防守的重点,随着天气的转冷,大康方面仍然有难民源源不断地偷渡前来,胡小天虽然同情这些难民的遭遇,可是在现实面前不得不狠心选择拒绝,对于其中前来投军符合条件者予以接纳,在东梁郡内特地开辟了一座童子堂,用来接纳逃难的儿童,至于老弱妇人,他们已经无力兼顾。既便如此,在胡小天抵达东梁郡一个月后,难民营和童子堂已经完全饱和,根本没可能接纳更多的难民了。
他严令手下抓捕偷运难民渡江的船夫,这些船夫通过这种方式运送难民从中牟取暴利,算得上是趁机发国难财,对于这些人必须要严惩。通过对组织偷渡者的惩处,从源头上减少偷渡现象的发生,让许多偷渡者开始选择其他的地方作为落脚点,偷渡前来下沙城的难民果然减少了许多。
梁英豪和熊天霸两人走入议事堂,看到胡小天正背身朝门站着,静静观看着墙上的一幅地图,两人不敢打扰,就在胡小天身后静静等着。
胡小天点了点头转过身去:“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
熊天霸笑道:“好消息,我过去在仓木的那些兄弟找过来了,两百多人个个都是好手,其中还有一百名神射手。”最近虽然征兵不断,可是因为条件苛刻,到现在人数也只是刚刚突破三千,这些人过去大都没有接触过实战,熊天霸为了训练这些人也是好不头疼,有了他过去的二百名弟兄,非但战斗力方面会有一个突飞猛进,而且在训练方面他的压力也减轻了许多。
胡小天向梁英豪道:“你有什么消息?”
梁英豪道:“我观察了一下东梁郡附近的地形,除了城墙以外就是庸江,和大雍接壤之处再无天险可守,想要增强防御力就必须在城墙上下功夫。”
胡小天摇了摇头道:“暂时没那个必要,就算将城墙加高加阔,一旦大雍军队南下,将东梁郡团团围困,早晚都会粮草耗尽。”
梁英豪道:“最近倒没有听说大雍要发兵的消息,看来他们正忙于内部的事情,短时间内没有精力考虑南下的事情。”(未 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