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矩几番上门,给识人不少的李时珍留下不错的印象。但他知道对方多次打搅的缘由是什么,态度可以好,但口却不能松。
  “李公。”陈矩拱手,也不顾院中黄土灰尘,就在李时珍身旁坐下,“看来李公出门一趟,颇有斩获。”
  李时珍捋着胡子,呵呵笑道:“不求甚解,非行医之道。”他望着满院晒着的药材,“行医数十载,疑难杂症举不胜举,许多尚无法医治。我到底上了年纪,终有一日故去。只望能替子孙留下点东西,盼着后来人能解百姓之苦。”
  陈矩听出李时珍话中之意,心中略有猜测,越发仔细起来,“李公德高,咱家佩服。”
  李时珍摆摆手,将竹篓仔细收好,摆在墙根下,“陈公公几番上门,我都不曾好好招待,今日不妨留下吃个便饭。”
  “善。”陈矩眼尖地看到李时珍手中纸张一角露出的字来,轻声念道,“本草……”
  李时珍见陈矩留心到,大方地拿给他看,“我欲著书,取名为本草纲目。”
  陈矩皱眉,“李公本意大善,只书商重利,此书怕是难以刊发。”
  李时珍长叹,他何尝不知道呢。“罢,不提这些,陈公公随我一同进屋吧。”
  李家今日的午膳吃得尤为畅快。李时珍与陈矩二人性格相合,一人走南闯北,见识非凡,一人有心奉承,真心钦佩。兴浓时,李时珍叫儿子拿出存了多年的药酒,与陈矩饮。
  膳罢,陈矩归家。
  药酒有些冲头,连陈矩这个千杯不醉之人都有些上头。但他神智还是清醒的。想起临出京前,张宏对他说的话,不禁暗下决心,定要请得李时珍进京。
  张宏近来觉得自己年岁渐长,该是要退了。后继之人倒叫他有些犯难。以他的脾性,断容不得奸佞小人身居高位,留在圣上身旁。多年观察下来,只有史宾和陈矩二人可堪大任。史宾与翊坤宫关系不错,张宏原是更偏向他,可到底在司礼监的年份不长,岁数也小,恐压不住人。
  最后,选定的乃是陈矩。
  此次让他出京请李时珍出山,也是有意让人在朱翊钧跟前露脸。
  烦乱思绪搅得一时睡不着,陈矩索性起来去院中的贵妃榻上躺着。
  晴空碧朗,白云飘浮而过,繁茂的枝叶挡去大部分的阳光,在树叶间隙洒下细碎的光芒。
  微风习习,吹散了陈矩身上的几分酒意。
  本草纲目。
  陈矩沉吟几分,最终决定写书一封,叫人快马送回京城。若可行,自己说服李时珍的把握就大多了。
  京城与湖北两地迢迢,书信往来甚久,过了月余,陈矩才收到张宏的回信。信上只有一个字。
  可。
  陈矩信心大增,推开门就上李家去。
  这一个月里,他和李家上下打成一片。原本最反对父亲上京的李建元,最后竟也成了陈矩的说客。只李时珍还犹豫不定。
  “李公若愿进京替殿下诊治,咱家可帮李公刊行《本草纲目》。”陈矩目光灼灼,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
  李时珍狐疑地看着他,“陈公公何出此言?”
  陈矩笑道:“我月前修书入京,已得陛下首肯。待李公整改完后,便由翰林院与李公一同纂修《本草纲目》,而后由宫中内府刊行。李公,意下如何?”
  极大的诱惑,从天而降,就摆在李时珍的面前。
  日思夜想的美梦触手可及。
  李时珍大喘了一口气,摆摆手,喃喃道:“容我想想,容我想想……”
  陈矩又道:“即便李公对殿下之疾束手无策,书还是照样刊发的。”再加一把火,“李公,医者父母心,中宫为着殿下的病日日以泪洗面,李公于心何忍。”
  李时珍一咬牙,“待我收拾好书稿,即日启程。”
  陈矩大喜,朝李时珍行一大礼,“多谢李公!”
  李时珍摇摇头,将人搀起来,“担不起此礼,担不起。”他整了整仪容,肃然道,“有劳陈公公为某费心。”
  “李公行医,心系百姓。咱家不过举手之劳,当不得。”
  二人商议了出发日期,李时珍就着手整理行囊,将所有书稿小心翼翼地装在香樟木箱中。
  李建元在窗边看了会儿,推开门进来,“爹,你真的要去京城?”
  李时珍点点头,既然已经答应了陈矩,那这趟是必去无疑。
  先前父亲咬死不点头的时候,李建元一直当着说客。但如今见父亲真的即将踏上行程,李建元又有些希望父亲可以留下来。他对自己没有自信,无法管好父亲留下的医馆。
  再者,李建元细思后,觉得父亲北上入宫,难免会卷入纷争之中。
  李时珍一边收拾,一边道:“为父总是入宫做过太医的人,你无须过多担心。”他直起身子,走到李建元的身边,语重心长地道,“你自幼随我学医,至今已有数十载,要对自己有信心,凡事依凭本心而为便好。”
  李建元眼眶微红,“父亲。”
  “此次上京,如能顺利刊行《本草纲目》,我的心愿便了了。”为了自己的心愿,李时珍愿意做出一些妥协。
  “儿会努力,不辱父亲之名。”
  李时珍摸了摸李建元的头,“为父想听旁人说,此乃李建元之父,而非李东璧之子。”
  望儿日后成就在为父之上。
  李建元重重地点头。
  王喜姐自知李时珍北上入京后,便日日数着日子,盼着他早些入宫。
  郑梦境没在踏入坤宁宫,多说无益,反而会招致王喜姐的疑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