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序幕丰收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格物院出来,郭浩有些无奈,但科技发展需要时间,这个他从一开始就已经预料到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考核结果出来了,四人的表现都不错,但最好的竟然是卢多逊和沈义伦。
  对于这个结果,郭浩没有说什么,虽然卢多逊的风评不太好,可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郭浩也不能言而无信。
  李昉和宋琪没能入选,郭浩也把他们留在了翰林院,这二人都是政务方面的人才,留着以后也许有用。
  得到通知的卢多逊喜出望外,当晚就去了安国公府,他此时满脑子都是升迁的喜悦,根本没有注意到有人在盯着他。
  “多谢老国公的提拔,这次要是没有国公爷,下官也许就进不了内阁,这是下官的一点心意,还请国公爷笑纳。”
  说罢卢多逊从袖子里取出一个书简,李安看都没看,卢多逊索性直接放在桌子上。
  “你能从众翰林中脱颖而出,说明你是有一定的才能的,如今既然进了内阁,就好好为朝廷办事。
  还有你答应老夫的事,希望你不要忘了,老夫既然能让你上位,也能让你下台!”
  “是,下官不敢忘,国公请放心!”
  卢多逊走后,李安拿起书简打开看了看,竟然是一份礼单,看到礼单上的内容,李安嘴角微微上扬。
  春和宫,一个侍卫来像秋南报告,秋南得知后笑了,这个卢多逊胆子真够大的,他以为一切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都在秋南掌握之中。
  “暂且不要动,继续盯着,如今这点事还动摇不了安国公,继续收集证据!”
  “是!”
  第二天下午,秋南秘密会见了王溥。
  “那个卢多逊,应该已经进入内阁了吧!”
  “按照娘娘的旨意,已经让他通过考核。”
  “很好,昨晚他已经坐不住了,给安国公送了一份厚礼,不过,光凭这些还不够!”
  王溥闻言皱眉,眼前这个女子太聪明了,光凭一点线索,就能猜到对方想干什么。
  卢多逊答应李安帮李芙争取皇后的位置,但秋南又何尝不想要这个位置,他们不像郭浩来自后世,有些事情要想开没那么容易。
  周薇的出现给他们敲了一个警钟,岁月是一把刀,无情的摧残她们的容貌,女人终究会老,而男人却可以不在意这个。
  所以他们想凭借姿色永远受宠是不可能的,只能趁现在她们还有些资本的时候,努力提升自己的地位。
  这一点秋南想到了,李安也想到了,这也是他一直为女儿争取的原因之一。
  也许再过几年,她们都老了,郭浩有了新欢忘记旧爱,这不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秋南辜负了郭浩的信任,暗中以一些大臣的把柄要挟,让他们听命于她。
  虽然她还没做什么对不起郭浩的事,也没有损害国家的利益,但这是一个不好的开始,郭浩现在却没有察觉。
  内阁评选已成定局,很多有抱负的人继续蛰伏,官场就是这样,虽然郭浩想四年换一届,可是人选是大问题,所以他只能让这些人连任。
  寝宫之中,郭浩放下奏折伸了个懒腰,回想历史上那些名人,像范仲淹、王安石这些人,此时还没有出生呢。
  这个时期的华夏,真的是人才凋零,虽然这几年科举一直在进行,可杰出的人才却没有几个。
  如今国子监已经开始建设,这只是一个开始,天下还有几家不错的书院,郭浩到时候也要给他们打上标签。
  ……
  斗转星移,就到了秋天。
  郭浩得知日子差不多了,就迫不及待跑到郊外的试验田,看着满地的地瓜秧,郭浩直接蹲下开始刨土,功夫不大几个拳头大小的地瓜出现在眼前。
  “你们看,成了!这一颗秧上就有几个地瓜,那这片地里会有多少!”
  跟在他身后的大臣也有些惊讶,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地瓜,纷纷找地方查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让人找来这种新作物,实乃是大宋的祥瑞,陛下之功堪比圣人,有了这种作物,百姓们以后就都可以吃饱饭了!”
  卢多逊这几个月表现的不错,好像和传闻中的不一样,和其他人不同的是,这家伙擅长溜须拍马,郭浩也知道这样不好,但谁不喜欢听好听的呢。
  “哈哈哈,来啊,快让人来挖,统计出产量报与朕!”
  “是!”
  李辉一挥手,立刻有二十个人进到地里,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郭浩站在旁边,看着一框框地瓜摆过来,心里真的很高兴。
  “陛下,产量出来了,一共三十二石,果然和陛下说的一样,恭喜陛下!”
  三十二石,也就是三千多斤,这可要比其他谷物产量大多了,官员们脸上都露出了笑意。
  “走,咱们再去看看土豆!”
  郭浩说着起身就走,临走还不忘了拿起一个地瓜,擦干净上面的泥土,直接咬了一口。
  满口都是香甜的汁水,香香脆脆的很好吃,郭浩心情大好,对众人道:“诸位爱卿,这地瓜可以生吃,做熟了口感更好。
  做法和山药差不多,可蒸可煮,可当菜可当粮,回头你们都拿回去一点尝尝,最好吃的还是拔丝地瓜!”
  “多谢陛下!”
  大臣们看出郭浩心情不错,这一点很好理解,无论什么时候,粮食都是好东西,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充足,不但百姓安乐,军队也很强大!
  土豆田就在旁边,此时已经有人在挖掘,功夫不大产量统计出来了,四十石!
  而玉米那边也有消息传来,虽然只有十石,可也比谷物多了十倍,在官员们看来简直是神迹!
  “天佑大宋啊!”
  王溥望天长叹,老泪纵横,其他人也很有感触,郭浩心中则十分骄傲。
  “诸位爱卿,你们当中,有些人也许体会不到,挨饿是什么滋味,朕小时候就经常挨饿,甚至不得不向人乞讨。
  朕还记得当年的一场蝗灾,饿死了无数人,汴梁城外饿殍遍野,朕是靠吃蝗虫活下来的。
  如果当时要是能有土豆和地瓜,也不会饿死那么多人,这两样很好保存,只要温度事宜,放上一年都不会坏。
  诸位爱卿,民以食为天,有朝一日,我们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吃饱饭,让他们不在挨饿受冻,作为大宋的官员,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今天新作物地丰收,寓意着大宋真正的崛起,只要我们国力强大,就没有我们办不到的事!”
  郭浩一番慷慨激昂地演讲,让官员们热泪盈眶,后面的武官不知如何表达感情,干脆唱起了军歌!
  狼烟起,江山北望……
  有人这一起头,郭浩索性跟着一起唱,他是马上皇帝,虽然文武双全,可平定天下的还是他手中的长枪!
  一直唱到最后一句:堂堂大宋要让四方来贺!
  情感最深处,有人大笑,有人大哭,目睹的百姓也受到感染,自发的跪拜,感谢上天赐予他们一位伟大的皇帝!
  官员们斗志昂昂,满怀激情,远远望去有些滑稽,堂堂大宋皇帝竟然带着官员们集体抽风,只有近距离接触,才能体会他们的感受。
  “万岁!”
  “万岁!”
  “万岁!”
  官员们和护卫的将士三呼万岁,郭浩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手里拿着却不是剑,而是地瓜和土豆。
  这一幕被史官记录下来:建隆五年九月,郊外皇家试验田内,西洋新作物大丰收,太祖与民同乐,君臣共庆。
  而郭浩的形象也被做成了雕塑,屹立在试验田上,一代明君的形象终于形成,造福了华夏后世千百代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