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6 章
是日, 宫内颁了两道圣旨, 昭告天下。
其一, 便是恢复赵黼的身份, 并册封为皇太子。——对于皇宫内的那桩旧事做了解释, 言明因“宫内走水”, 混乱中将小皇子丢了, 阴差阳错被赵庄收留,视作己出等话。
乃是天佑大舜,才让合浦珠还, 皇子重回皇室。
其二,却是云鬟女扮男装,在朝为官一节旧案, 也终于尘埃落定。——旨意上说明本该严惩, 然而“谢凤”从小小典史做起,一步步成为刑部主事, 期间断案无数, 立功无数, 满朝文武亦为其感念求情。
故而皇帝圣明, 非但不追究其逾矩破格之行径, 反特赦其罪,并嘉许表彰, 赞其巾帼不让须眉之行。
这两道旨意飞快地传遍京城,又自京城遍飞天下。
先前因太子“急病”殡天, 皇太孙无故失踪……以及后来那些漫天遍地的流言蜚语, 民间对此也一直都并不清楚,各色传闻甚嚣尘上,民心颇有些惶惶不安。
如此一来,总算似玉宇澄清,尘埃落定。
从朝臣到百姓们,在震惊之余,都深以为异,议论纷纷。
正是大节下,天下太平,臣民无事,民众彼此走亲访友,游山玩水,因此一时之间街头巷尾,处处皆是在议论这两件奇事。
对于头一件儿,臣民们多半都是知好歹的,当初传说被萧利天“带走”之后,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担忧,想赵黼从此归了辽国,辽舜之间自然又无法安生。
而就算是最无知的百姓,却也知道赵黼的功劳之高。这样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又是皇室,若是归顺了辽国,对大舜自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今听说赵黼归来,又认祖归宗,被册封为皇太子,顿时就如人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般,节下更加欢欣鼓舞,多放了几挂爆竹。
虽有少数人质疑赵黼的辽人半血,可一旦敢提出异议,其他人便说:“大伙儿都知道,辽国皇帝把皇位捧在掌心里给殿下,殿下还正眼也不瞧一瞧,为此还被辽国皇帝囚禁了呢。他若真想不利于大舜,以他的能为,即刻登基成了辽帝,那云州又是他的地盘,于是先取云州,再拿京城,又有什么难的?但他并未如此,而是九死一生,千里迢迢地回来,可见心仍在我大舜。”
又说:“当初也多亏了殿下,才能将辽人打的落花流水,两国才签订了议和,实在是个有功有德的好殿下,我大舜得此皇子君主,乃是天佑。”
也有人道:“既然皇上都肯认了,自然是万无一失,不管如何,殿下回归,成为太子都是好事,倘若他真的留在大辽,两国又起争端,我等小民还不知骸骨丢弃何处,又哪里能似如今般安安乐乐地过太平年?”
因此民众竟是喜闻乐见,十分快活。
而对云鬟一事,却并不似赵黼身世昭示天下般众望所归了,有些各执一词。
毕竟大舜民风迂正,尤其是那些理法学家,高名大儒等,最看不惯女子抛头露面之举,何况竟还混迹朝堂,身居高位?
有人说崔云鬟胡作非为,祸乱朝纲,也有说她胆大包天,不似个女子,深辱妇德。种种罪名,不可胜数。
那些见过云鬟、同她打过交道的,比如杨大人,夏御史,林国公府等,自然心里有数,见皇帝特赦,也为她喜欢。
民间倒也罢了,不过是感叹惊疑于世间竟有这般胆大肆意的女儿家,细细打听她经手的案情,以及南边儿的种种……才知的确是个极有来历能为的。
于是又纷纷说女孩儿尚且如此,那起大官很该汗颜羞愧,间或因为云鬟的女子身份,暗中不免又传些近绯色的小小猜测。
只说朝中,仍有一些朝臣们对此腹诽纷纷。虽然如今正是年下大节,群臣也正是处于年节之时,不宜上书直谏,但却也有人暗中谋划,想要等年节过后,即刻弹劾此事。
最为高兴的,除了那些听了奇事的升斗小民,则是那些梨园以及书肆等。
听闻本朝出了这等奇异之事:明明是个花容月貌,娇生惯养的侯门贵小姐,打小儿经历坎坷,投水自尽却死里逃生,阴差阳错成为刑官,从此屡破奇案,步步高升……且据说又跟恢复身份的皇太子有些干系……
听来竟比花木兰,杜丽君等更加曲折数倍,竟又是活生生地一则好戏文本子。
因此不多时……竟编纂出好些戏文书画本子等暗中流传,暂且不提。
只是这日,另还有一件大事发生,那就是沈相府被抄查之事。
刑部门口的侍卫们,远远地见到一队人马飙风似的来到近前。
细看不是别人,正是赵黼,身后跟着三四个禁军侍卫——乃是赵世怕他有失,吩咐近身跟随。
其他几个,却是雷扬等人。
众侍卫忙上前,又惊又喜,正有些不知如何称呼应对,赵黼早已经翻身下马,往内而去。
里面儿也有侍官看见了,便飞奔入内通报。
赵黼往内而行,雪后的刑部,白雪凛凛反光,威煞之气越重,他且走且看,不由想起昔日的种种情形。
譬如他带云鬟第一次来到刑部的时候。
那时他因记起鸳鸯杀一节,便强把云鬟留在身边儿,让她扮作自己的小书童,然而这无心之举,却仿佛跟此后之事不谋而合了——她竟女扮男装,进入刑部为官。
心中恍惚之际,忽地见迎面两人走来,见了他,面色各异。
赵黼定睛看时,不是别人,一个是季陶然,另一个却是阿泽。
阿泽先冲到身边儿,抓住叫道:“六爷!我听说您回来了,还不敢当真呢。”又见赵黼好端端地,便笑道:“六爷倒果然是个福星,不管再怎么风大雨大,这不仍是过来了么?”
想到当日在鄜州时候的初次相见,直到如今,又怎能是一句“风大雨大”可以形容的,心中感慨万千。
季陶然也走了过来,拱手行了个礼,又歪头含笑看他。
赵黼因见了故人,便暂时按捺心情,也向着季陶然笑了笑,道:“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季陶然道:“我知道六爷是个天生的魔星,就算再怎么七灾八难,也是打不死压不倒的……也不枉费妹妹为你受得那些辛苦。”
阿泽在旁听了一声“妹妹”,触动心事。
先前听闻“谢凤”乃是个女儿身,阿泽惊疑之下,不敢相信,待细细想通,却又捶胸顿足。
想到昔日跟云鬟种种相处,怪道不管他如何丧谤,她都是默默地看着他,丝毫也不愠怒。有时候还会对他微微含笑……当时不解其意,现在想想,那笑里自是一种宽和了然之意,只怕她心里暗暗无奈地笑他呢。
阿泽摸着额头,嘀咕道:“羞臊死人,你们都知道,我怎么却没看出来,还当面儿为难嘲讽,真是白长了这双眼睛……”
其实当时在夜宿太子府那次,无意看见赵黼深吻云鬟的时候,就很该想到。
只可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阿泽默默后悔。赵黼却对季陶然道:“你说什么?”
季陶然道:“什么什么,一言难尽罢了。对了,你如何这会儿来刑部,可是有事?”
赵黼道:“我是来找白尚书的,他人何在?”
季陶然道:“来的不巧了,这会儿大概正和监察院镇抚司的人在沈府,应该还要过会儿才回。”
赵黼这才想起来此节。
可偌大的沈府,要查抄明白估摸着也要晌午了。以他的急性子,恨不得立刻奔去沈府找寻白樘,可白樘此刻毕竟是奉旨行事,沈正引又不是好对付的。
赵黼心念转动,却并不前往,只抓着季陶然道:“你把方才的那句,解释给我。”
季陶然道:“哪句?沈府?”
赵黼道:“你说阿鬟受苦的事,自打我走了,到底都发生了些什么,你从头都跟我细细说一遍。”
一来因回京时间太短,要谋划的事却太多,就算在宫内见了云鬟,也竟无暇理会别的……虽从赵世口中得知云鬟受伤非轻,其中详细却并不明白。
白樘又不在,正好是个时间。
季陶然哼了声,道:“六爷想知道么?好,我跟你说无妨。但你不如先告诉我,那睿亲王死了不曾!”
赵黼道:“怎么?”
季陶然道:“不怎么,我就是想在他身上戳个十七八刀而已!”
三人进了厅中,季陶然含愠带怒地将发生之事跟赵黼说明。
薛君生如何救援,两人如何落水,如何死里逃生……回到宫中,又因身份暴露被下狱之类,起起伏伏,尽数告知。
季陶然曾给云鬟料理过伤口,是最清楚那凶险的,换了几盆血水,缝了多少针,说的最是明白。
赵黼听着,只觉着头皮发麻,双手颤抖。
阿泽虽知道,从头听了一回后,又忍不住红了双眼,也咬牙切齿说:“千万也别让我再见到那萧利天,不然我也要戳他十七八刀报仇。”
季陶然说罢之后,又问宫内的情形,赵黼因听了云鬟的遭遇,心神不属,勉强回答了两句。
他本是一心要来质问白樘那忘忧散的事,更是火烧眉毛般着急,可因听了这番话,却竟无心在此逗留了。
正起身欲先回宫,门口却有一人踱步出门,转身间,两人目光相对。
门口处,白樘的眼神依旧沉静如许,人也如故,在雪色反光里,越发显出一种明洁干净,疏离淡然之意。
多少年了,每次见他,却都如初见似的。
白樘上前拱手:“参见殿下。”他身后跟着的是巽风,任浮生等,也各自见礼。
赵黼只得止步:“大年初一,尚书却不得在府里过节,实在辛劳的很。”
白樘绝早同一干重臣出宫后,又着手抄查沈府捉拿沈正引之事,自然如临大敌,不敢怠慢。
只是,沈相跟满府之人虽被拿下,他的两个儿子却早不知所踪。又因这案子要紧急料理,哪里得闲回府,才将人拘押回来,就听说赵黼来见。
季陶然阿泽见白樘已经回来,便暂且先退,巽风跟刑部的随官等都在外间儿。
屋内只他两个人,赵黼也并不落座,只从怀中掏出那个锦囊,扔给白樘。
白樘举手接过,——当初他送药给云鬟的时候,不曾有此物,因此竟不知是什么物件。便打开来往手心倒出。
当看见那颗药的时候,白樘皱眉:“这个怎么在殿下手中?”
赵黼问道:“你承认是你送给阿鬟的?”
白樘道:“是。”
赵黼道:“这是什么?”
白樘道:“调理身子的良药。”
他的语气仍淡,脸色平静,并无异样。赵黼细细打量,又想起云鬟的话,心中也是疑窦丛生。
白樘问道:“殿下来此就是为了此事?不知有什么不妥?”
这般神情自若,若非是他的城府极至深沉,那就是毫不知情。
赵黼道:“尚书可听说过忘忧散?”
白樘的脸色略见变化:“隐约知晓,从未见过。”
赵黼目光下移,看向那颗药。
白樘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静了片刻,道:“殿下你……总不会说这颗药,是……”
向来淡然如水似他,此刻竟也微澜横生。
极慢的说话,乃是为掩饰底下的震惊。
赵黼听了这般口吻,就明白云鬟所说没错,白樘的确是不知情的。
察觉此点后,他竟无端地松了口气。
白樘却盯着那药,眼神有些冷愕意外,又看赵黼。
赵黼道:“不错,这个就是无忧。”
白樘的喉头微动:“这不……”那“不可能”还未说完,就紧闭双唇,目光闪烁。
赵黼原本气冲牛斗,因云鬟的安抚,便勉强遏制怒火,来路上也曾细细寻思过,便问:“尚书果然是不知情的?那么,这药到底是从何而来?”
既然白樘也被瞒住了,那最大的嫌疑者,就是送药之人。
白樘默然垂眸。
赵黼道:“你自然是知道的,到底是谁这样不知死活?”
顷刻,白樘才道:“请殿下恕罪。我暂且不能告知。”
赵黼拧眉:“给我一个理由。”
白樘的脸色比先前略有些白,道:“此事或有内情,我只能告诉殿下,我会进一步查明。”
赵黼才放松的那口气又提了起来,几乎按捺不住:“你莫非还不知这其中的厉害?若不是阿鬟没有服下,此时此刻又是个什么情形,难道你会不知?还是说,你巴不得她早就服下,你原本就对她……”
戛然而止,赵黼缓缓吸气,压制心头那股怒火,同时隐约有些后悔。
自始至终,白樘都只静静地听着。
赵黼摇了摇头,道:“总之,我不能放过这居心叵测之人。”他心念转动,问道:“莫非是静王?”
白樘摇头。
赵黼又问:“是钦天司?”
白樘道:“殿下请恕罪,我自会给你和……她一个交代。”
心头如油火交煎,赵黼凝视白樘双眸,道:“以四爷的为人,服用的丸药这等性命攸关的东西,必然是从极信重的人手中得到,故而你才丝毫疑心也无;同时,这人想必是跟你极亲近的,必然……是窥知你的心意才肯如此……”
白樘暗中微微拢握了手掌,只听赵黼道:“所以……你、你喜欢阿鬟。是不是?”
其一, 便是恢复赵黼的身份, 并册封为皇太子。——对于皇宫内的那桩旧事做了解释, 言明因“宫内走水”, 混乱中将小皇子丢了, 阴差阳错被赵庄收留,视作己出等话。
乃是天佑大舜,才让合浦珠还, 皇子重回皇室。
其二,却是云鬟女扮男装,在朝为官一节旧案, 也终于尘埃落定。——旨意上说明本该严惩, 然而“谢凤”从小小典史做起,一步步成为刑部主事, 期间断案无数, 立功无数, 满朝文武亦为其感念求情。
故而皇帝圣明, 非但不追究其逾矩破格之行径, 反特赦其罪,并嘉许表彰, 赞其巾帼不让须眉之行。
这两道旨意飞快地传遍京城,又自京城遍飞天下。
先前因太子“急病”殡天, 皇太孙无故失踪……以及后来那些漫天遍地的流言蜚语, 民间对此也一直都并不清楚,各色传闻甚嚣尘上,民心颇有些惶惶不安。
如此一来,总算似玉宇澄清,尘埃落定。
从朝臣到百姓们,在震惊之余,都深以为异,议论纷纷。
正是大节下,天下太平,臣民无事,民众彼此走亲访友,游山玩水,因此一时之间街头巷尾,处处皆是在议论这两件奇事。
对于头一件儿,臣民们多半都是知好歹的,当初传说被萧利天“带走”之后,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担忧,想赵黼从此归了辽国,辽舜之间自然又无法安生。
而就算是最无知的百姓,却也知道赵黼的功劳之高。这样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又是皇室,若是归顺了辽国,对大舜自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今听说赵黼归来,又认祖归宗,被册封为皇太子,顿时就如人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般,节下更加欢欣鼓舞,多放了几挂爆竹。
虽有少数人质疑赵黼的辽人半血,可一旦敢提出异议,其他人便说:“大伙儿都知道,辽国皇帝把皇位捧在掌心里给殿下,殿下还正眼也不瞧一瞧,为此还被辽国皇帝囚禁了呢。他若真想不利于大舜,以他的能为,即刻登基成了辽帝,那云州又是他的地盘,于是先取云州,再拿京城,又有什么难的?但他并未如此,而是九死一生,千里迢迢地回来,可见心仍在我大舜。”
又说:“当初也多亏了殿下,才能将辽人打的落花流水,两国才签订了议和,实在是个有功有德的好殿下,我大舜得此皇子君主,乃是天佑。”
也有人道:“既然皇上都肯认了,自然是万无一失,不管如何,殿下回归,成为太子都是好事,倘若他真的留在大辽,两国又起争端,我等小民还不知骸骨丢弃何处,又哪里能似如今般安安乐乐地过太平年?”
因此民众竟是喜闻乐见,十分快活。
而对云鬟一事,却并不似赵黼身世昭示天下般众望所归了,有些各执一词。
毕竟大舜民风迂正,尤其是那些理法学家,高名大儒等,最看不惯女子抛头露面之举,何况竟还混迹朝堂,身居高位?
有人说崔云鬟胡作非为,祸乱朝纲,也有说她胆大包天,不似个女子,深辱妇德。种种罪名,不可胜数。
那些见过云鬟、同她打过交道的,比如杨大人,夏御史,林国公府等,自然心里有数,见皇帝特赦,也为她喜欢。
民间倒也罢了,不过是感叹惊疑于世间竟有这般胆大肆意的女儿家,细细打听她经手的案情,以及南边儿的种种……才知的确是个极有来历能为的。
于是又纷纷说女孩儿尚且如此,那起大官很该汗颜羞愧,间或因为云鬟的女子身份,暗中不免又传些近绯色的小小猜测。
只说朝中,仍有一些朝臣们对此腹诽纷纷。虽然如今正是年下大节,群臣也正是处于年节之时,不宜上书直谏,但却也有人暗中谋划,想要等年节过后,即刻弹劾此事。
最为高兴的,除了那些听了奇事的升斗小民,则是那些梨园以及书肆等。
听闻本朝出了这等奇异之事:明明是个花容月貌,娇生惯养的侯门贵小姐,打小儿经历坎坷,投水自尽却死里逃生,阴差阳错成为刑官,从此屡破奇案,步步高升……且据说又跟恢复身份的皇太子有些干系……
听来竟比花木兰,杜丽君等更加曲折数倍,竟又是活生生地一则好戏文本子。
因此不多时……竟编纂出好些戏文书画本子等暗中流传,暂且不提。
只是这日,另还有一件大事发生,那就是沈相府被抄查之事。
刑部门口的侍卫们,远远地见到一队人马飙风似的来到近前。
细看不是别人,正是赵黼,身后跟着三四个禁军侍卫——乃是赵世怕他有失,吩咐近身跟随。
其他几个,却是雷扬等人。
众侍卫忙上前,又惊又喜,正有些不知如何称呼应对,赵黼早已经翻身下马,往内而去。
里面儿也有侍官看见了,便飞奔入内通报。
赵黼往内而行,雪后的刑部,白雪凛凛反光,威煞之气越重,他且走且看,不由想起昔日的种种情形。
譬如他带云鬟第一次来到刑部的时候。
那时他因记起鸳鸯杀一节,便强把云鬟留在身边儿,让她扮作自己的小书童,然而这无心之举,却仿佛跟此后之事不谋而合了——她竟女扮男装,进入刑部为官。
心中恍惚之际,忽地见迎面两人走来,见了他,面色各异。
赵黼定睛看时,不是别人,一个是季陶然,另一个却是阿泽。
阿泽先冲到身边儿,抓住叫道:“六爷!我听说您回来了,还不敢当真呢。”又见赵黼好端端地,便笑道:“六爷倒果然是个福星,不管再怎么风大雨大,这不仍是过来了么?”
想到当日在鄜州时候的初次相见,直到如今,又怎能是一句“风大雨大”可以形容的,心中感慨万千。
季陶然也走了过来,拱手行了个礼,又歪头含笑看他。
赵黼因见了故人,便暂时按捺心情,也向着季陶然笑了笑,道:“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季陶然道:“我知道六爷是个天生的魔星,就算再怎么七灾八难,也是打不死压不倒的……也不枉费妹妹为你受得那些辛苦。”
阿泽在旁听了一声“妹妹”,触动心事。
先前听闻“谢凤”乃是个女儿身,阿泽惊疑之下,不敢相信,待细细想通,却又捶胸顿足。
想到昔日跟云鬟种种相处,怪道不管他如何丧谤,她都是默默地看着他,丝毫也不愠怒。有时候还会对他微微含笑……当时不解其意,现在想想,那笑里自是一种宽和了然之意,只怕她心里暗暗无奈地笑他呢。
阿泽摸着额头,嘀咕道:“羞臊死人,你们都知道,我怎么却没看出来,还当面儿为难嘲讽,真是白长了这双眼睛……”
其实当时在夜宿太子府那次,无意看见赵黼深吻云鬟的时候,就很该想到。
只可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阿泽默默后悔。赵黼却对季陶然道:“你说什么?”
季陶然道:“什么什么,一言难尽罢了。对了,你如何这会儿来刑部,可是有事?”
赵黼道:“我是来找白尚书的,他人何在?”
季陶然道:“来的不巧了,这会儿大概正和监察院镇抚司的人在沈府,应该还要过会儿才回。”
赵黼这才想起来此节。
可偌大的沈府,要查抄明白估摸着也要晌午了。以他的急性子,恨不得立刻奔去沈府找寻白樘,可白樘此刻毕竟是奉旨行事,沈正引又不是好对付的。
赵黼心念转动,却并不前往,只抓着季陶然道:“你把方才的那句,解释给我。”
季陶然道:“哪句?沈府?”
赵黼道:“你说阿鬟受苦的事,自打我走了,到底都发生了些什么,你从头都跟我细细说一遍。”
一来因回京时间太短,要谋划的事却太多,就算在宫内见了云鬟,也竟无暇理会别的……虽从赵世口中得知云鬟受伤非轻,其中详细却并不明白。
白樘又不在,正好是个时间。
季陶然哼了声,道:“六爷想知道么?好,我跟你说无妨。但你不如先告诉我,那睿亲王死了不曾!”
赵黼道:“怎么?”
季陶然道:“不怎么,我就是想在他身上戳个十七八刀而已!”
三人进了厅中,季陶然含愠带怒地将发生之事跟赵黼说明。
薛君生如何救援,两人如何落水,如何死里逃生……回到宫中,又因身份暴露被下狱之类,起起伏伏,尽数告知。
季陶然曾给云鬟料理过伤口,是最清楚那凶险的,换了几盆血水,缝了多少针,说的最是明白。
赵黼听着,只觉着头皮发麻,双手颤抖。
阿泽虽知道,从头听了一回后,又忍不住红了双眼,也咬牙切齿说:“千万也别让我再见到那萧利天,不然我也要戳他十七八刀报仇。”
季陶然说罢之后,又问宫内的情形,赵黼因听了云鬟的遭遇,心神不属,勉强回答了两句。
他本是一心要来质问白樘那忘忧散的事,更是火烧眉毛般着急,可因听了这番话,却竟无心在此逗留了。
正起身欲先回宫,门口却有一人踱步出门,转身间,两人目光相对。
门口处,白樘的眼神依旧沉静如许,人也如故,在雪色反光里,越发显出一种明洁干净,疏离淡然之意。
多少年了,每次见他,却都如初见似的。
白樘上前拱手:“参见殿下。”他身后跟着的是巽风,任浮生等,也各自见礼。
赵黼只得止步:“大年初一,尚书却不得在府里过节,实在辛劳的很。”
白樘绝早同一干重臣出宫后,又着手抄查沈府捉拿沈正引之事,自然如临大敌,不敢怠慢。
只是,沈相跟满府之人虽被拿下,他的两个儿子却早不知所踪。又因这案子要紧急料理,哪里得闲回府,才将人拘押回来,就听说赵黼来见。
季陶然阿泽见白樘已经回来,便暂且先退,巽风跟刑部的随官等都在外间儿。
屋内只他两个人,赵黼也并不落座,只从怀中掏出那个锦囊,扔给白樘。
白樘举手接过,——当初他送药给云鬟的时候,不曾有此物,因此竟不知是什么物件。便打开来往手心倒出。
当看见那颗药的时候,白樘皱眉:“这个怎么在殿下手中?”
赵黼问道:“你承认是你送给阿鬟的?”
白樘道:“是。”
赵黼道:“这是什么?”
白樘道:“调理身子的良药。”
他的语气仍淡,脸色平静,并无异样。赵黼细细打量,又想起云鬟的话,心中也是疑窦丛生。
白樘问道:“殿下来此就是为了此事?不知有什么不妥?”
这般神情自若,若非是他的城府极至深沉,那就是毫不知情。
赵黼道:“尚书可听说过忘忧散?”
白樘的脸色略见变化:“隐约知晓,从未见过。”
赵黼目光下移,看向那颗药。
白樘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静了片刻,道:“殿下你……总不会说这颗药,是……”
向来淡然如水似他,此刻竟也微澜横生。
极慢的说话,乃是为掩饰底下的震惊。
赵黼听了这般口吻,就明白云鬟所说没错,白樘的确是不知情的。
察觉此点后,他竟无端地松了口气。
白樘却盯着那药,眼神有些冷愕意外,又看赵黼。
赵黼道:“不错,这个就是无忧。”
白樘的喉头微动:“这不……”那“不可能”还未说完,就紧闭双唇,目光闪烁。
赵黼原本气冲牛斗,因云鬟的安抚,便勉强遏制怒火,来路上也曾细细寻思过,便问:“尚书果然是不知情的?那么,这药到底是从何而来?”
既然白樘也被瞒住了,那最大的嫌疑者,就是送药之人。
白樘默然垂眸。
赵黼道:“你自然是知道的,到底是谁这样不知死活?”
顷刻,白樘才道:“请殿下恕罪。我暂且不能告知。”
赵黼拧眉:“给我一个理由。”
白樘的脸色比先前略有些白,道:“此事或有内情,我只能告诉殿下,我会进一步查明。”
赵黼才放松的那口气又提了起来,几乎按捺不住:“你莫非还不知这其中的厉害?若不是阿鬟没有服下,此时此刻又是个什么情形,难道你会不知?还是说,你巴不得她早就服下,你原本就对她……”
戛然而止,赵黼缓缓吸气,压制心头那股怒火,同时隐约有些后悔。
自始至终,白樘都只静静地听着。
赵黼摇了摇头,道:“总之,我不能放过这居心叵测之人。”他心念转动,问道:“莫非是静王?”
白樘摇头。
赵黼又问:“是钦天司?”
白樘道:“殿下请恕罪,我自会给你和……她一个交代。”
心头如油火交煎,赵黼凝视白樘双眸,道:“以四爷的为人,服用的丸药这等性命攸关的东西,必然是从极信重的人手中得到,故而你才丝毫疑心也无;同时,这人想必是跟你极亲近的,必然……是窥知你的心意才肯如此……”
白樘暗中微微拢握了手掌,只听赵黼道:“所以……你、你喜欢阿鬟。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