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傅书言一路小跑到老太太屋里, 傅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封书信, 傅家的人都围在老太太左右。
傅书言冲进屋里问;“大伯父他们有消息了吗?”
傅老太太神情怅然, 愁叹声, “是你大嫂叫人送来的书信, 你看看吧!”
傅书言伸手接过书信, 迫不及待地一目十行, 想寻找大房和四房人活着的消息。
这封书信是大嫂江氏派人捎来的,详细叙述破城之日,自己跟婆家人走散了, 随着难民逃出城,不久遇见娘家一个旧识,本来是贩货经过京城, 还没进城, 京城危机,绕道要去江南乡下暂避一时, 江氏得到消息, 自己娘家也已从河间府往江南乡下躲避, 江氏想去山东找傅家人, 可一个少妇, 沿途难民匪患怕不安全,就随着娘家这个旧识去江南寻娘家人, 信上说,已经安全找到娘家人, 等国难一平, 娘家人送她回京城傅家,江氏字里行间很惦记婆家这边的人,丈夫傅明华也走散了,信上询问丈夫傅明华到山东没有,大公子傅明华和江氏夫妻关系冷淡,傅明华平常为人冷漠,总是夫妻,一日夫妻百日恩,古时候,女子以夫为天,依靠丈夫过日子。
傅书言本来满心欢喜,看完江氏的书信很失落,傅老太太叹口气,“能多活下来一个人总算是喜事。”
对孙媳吕嫱道;“你给你大嫂回一封信,告诉她我们平安不用惦记。”
吕嫱答应一声,阖府就三房和二房人齐全。
冯姨娘闷不做声,女儿傅书湄没消息,不知是死是活。
这几日,县城街上到处张贴荣亲王大军要与夷人开战的檄文,百姓不少参加荣亲王军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傅书言看见百姓拥护荣亲王的军队,支持打回京师。
东府里的大伯父傅威果然拿出白银十万两,给大军做饷银,荣亲王亲自打了借条,盖了私章,一言九鼎,保证日后归还。
这半月来,陆续不少京城及其附近州县逃难的百姓到山东境内,街上不时有衣衫褴褛扶老携幼的难民,二公子傅明仁官府衙门腾出来,安置这些难民,东府大爷开仓赈济施舍粥,一个小小的县城涌入不少难民,一时无处容身,大街小巷里到处是席地而卧的难民,北夷军追赶皇帝往东南沿海方向,留下部分军队驻守京城,有小股部队,往京城附近州府县突袭,京城附近州府县的百姓,纷纷外逃,没有车马,水路船供不应求,只好逃到最近的山东,暂时落脚。
荣亲王的军队有不少难民加入,他们家园被夷人占领,迫切想把夷人赶出去,重返家乡,另外大批难民吃住困难,当地衙门难以解决,唯有参加荣亲王的军队,管吃管住,发放饷银,有个安身之所。
傅书言每日看视傅书锦的脚伤,怕影响以后行走,定期给她换药,精心照顾。
傅明轩要去打仗,杜氏和吕嫱夜以继日给傅明轩做鞋,傅书言每日在母亲房中,帮着做鞋,月桂趴在炕上描鞋样子,知儿端茶递水,八姑娘脚不能动,坐在炕上,帮忙做鞋,杜氏一边纳鞋底,边道:“你三哥穿着咱们做的千层底的布鞋,走路有力气,才能打胜仗。”
吕嫱做了几副鞋垫,鞋垫上细心地绣几朵精致的小花,一针一线寄托思念之情。
东南沿海不断传来消息,理亲王组织了一支队伍,援救皇帝,郑亲王带兵前往护驾,北夷大军凶悍,然三路人马合力抗击,夷人被迫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两军胶着,各有死伤,战局始终不见明朗,皇帝突然听到奏报,北夷另一支军队离开北地,赶往中原增援斡儿汗大军,形势转入危机状态。
荣亲王的军队已整装待发,荣亲王的军队驻扎在离傅家住的县城仅十几里路,傅鸿要亲自送儿子出征,杜氏把一包换洗衣物递给跟傅鸿的小厮,嘱咐道:“这里面有我们亲手做的几双鞋,行军打仗,费鞋子,还有些银两,留待急用。”
傅书言对母亲道;“我也要去送三哥。”
杜氏道:“从咱们住的县城到军队驻地来回几十里路,你不怕吃辛苦。”
傅书言笑了,“母亲,跟三哥上前线杀敌比,这点苦算什么,我跟三哥还有话说。”
杜氏笑道;“去就去吧!你跟你三哥要好,不让你去,你也不甘心。”
吕嫱鼓起勇气道;“母亲,我也要去军营看看夫君。”
杜氏闻言,反对,道;“城外道路坑洼不平,坐轿子颠簸,一个来回要折腾半日,你身子娇贵,怕身体吃不消,倒让轩哥惦记,不安心。”
吕嫱见婆母反对,想想也是,乘轿路途太远,往回赶,路上明轩惦记自己,不如老实在家呆着,别让他牵挂,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了。
傅鸿跟女儿各自骑马,家丁小厮跟随,县城的街道没有京城官道宽,街道两旁做生意的小商贩,人来人往,一派繁荣景象,县城里父女二人打马慢行,怕撞到百姓,直到出了城,城外来往人寥寥,父女二人才打马跑起来。
不消一个时辰,到了军营驻扎地,兵士通报荣亲王,父女二人被请入大帐,礼毕,荣亲王亲自走下座椅,携傅鸿的手,表示亲近,声音郎朗,“本王有幸能得庆国公相助,庆国公兄长傅威助我大军饷银十万两,本王感激不尽。”
吩咐人道;“给国公爷设座。”
傅鸿谦辞,“傅鸿乃一文臣,战乱之年,无用之人,我兄弟经商多年,历来豪爽,赈济饥民,此等复国大事,稍尽绵薄之力。”
一个军士搬来一把椅子,傅鸿告罪,谢座,在下首椅子里坐下,傅书言站在父亲身后。
荣亲王和傅鸿聊前线战事,傅书言侧耳细听,荣亲王扫了眼站在傅鸿身后的傅书言一眼,问;“这就是国公爷的女儿?”
傅鸿道;“正是小女。”
傅书言蹲身,“臣女傅书言拜见王爷。”
荣亲王和蔼地看着傅书言道;“听说是你提出向百姓借粮饷的提议,你这个主意出的不错,本王采纳,你的提醒我已慎重考虑过了,本王既然承诺,日后分文不少,一粒米不差的归还,百姓们大可放心。”
傅书言又拜了拜,“王爷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军纪严明,王爷大军深受百姓爱戴,王爷乃仁义之师,必然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荣亲王哈哈大笑,“好,既然傅姑娘说本王是仁义之师,本王一定不辜负傅姑娘这句话。”
傅鸿听得糊涂,荣亲王笑过之后,对傅鸿道;“庆国公,你养了个好女儿,乍听着是奉承本王,实则是告诫本王,本王记住傅姑娘今日说的话,军纪严明,仁义之师。”
傅鸿赶紧站起身,告罪,“小女没见过世面,口无遮拦,小女孩的话王爷千万别放在心上,王爷深受臣民拥戴,深得人心,百姓信赖王爷,愿意跟着王爷,说明王爷仁厚,爱民如子,王爷亲自住在大营跟士兵同甘共苦,令微臣钦佩。”
傅书言听她爹溜须拍马功夫到家,荣亲王明知傅鸿油滑,可这样奉承话谁都爱听,荣亲王心情不错,荣亲王和傅鸿说话间隙,荣亲王世子高璟和傅明轩走进大帐。
傅明轩先给荣亲王行礼,才见过父亲。
荣亲王亲切地朝傅明轩道;“明轩,你父亲和妹妹来看你,一会你们找地方说说话,告个别。”
高璟朝傅鸿身后的傅书言看过去,傅书言的目光正好扫过他,微微颔首。
荣亲王善解人意,特意安排了一个空帐,父子女三人说话。
傅鸿说一些忠君爱国的大道理,古代的男人,忠孝节义思想影响深刻。
傅书言拿出杜氏交给的包袱,递给傅明轩,道:“三哥,这是母亲让交给你的,里面是衣物和鞋子,是母亲和嫂子还有我和八妹妹给你做的,三哥跟北夷人开战,设法打听一下廷昶哥的消息,还有大伯父他们。”
傅明轩接过包袱,“回去告诉母亲不用担心,我会小心的,妹妹,廷昶那么好的人,相信不会有事的,等把夷人打败,咱傅家失散的人慢慢寻找。”
父子女说了一会话,傅鸿拜辞荣亲王,荣亲王亲自送到大营外,荣亲王跟傅鸿说着话。
傅书言牵马等在前面,高璟跟她并肩相送,微微侧目,傅书言偶一流盼,盈盈双瞳似会说话般。
夕阳下,高璟白袍如雪,一尘不染。落日余晖在他脸上留下斑驳的光影,冲淡了他冷漠的气息。
少女纤柔的倩影落在他眼底,一双深潭里跳跃几点亮色。
傅书言几度开口,话到嘴边,欲言又止,终鼓起勇气道;“世子爷如果方便帮我打听一下高昀的下落。”
深潭里跳跃的几点亮色倏忽暗了,“傅姑娘真乃重情重义之人。”高璟抿紧唇,冷漠声音,不带一丝温度,傅书言脊背一僵,这人喜怒琢磨不透,她倒忘了。
傅书言往前走了几步,回身扬眉,清脆一如珠玉之声,“愿世子爷成功夺取京师,赶走夷人。”
高暻微微一怔,脱口道:“傅姑娘请留步。”
傅书言本来转身预走,听高暻唤她,停住离去的脚步。高暻走到她身旁,探究的目光看着她,“傅姑娘怎么知道我勤王之师不是去东南沿海救驾,而去攻打京师?”
高暻的十指在衣袖里弯曲,他面部表情没有波动,内心却掀起波澜,攻打京师这个战略决策,只有高级将领极少数几个人知道,连傅明轩他都没告诉,难道走漏了风声?敌军探听到消息,有所防备,京城严加防守,如果拖十几日不能攻克,北夷援军一到,我军处于不利,战事就会拖延很久,三五个月,一两年,也未可知,战局发生变化,到时没人能预料。
傅书言看高暻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心想这人真无趣,平淡声道:“我军攻打京师,围魏救赵,切断北夷人后路,北夷军心不稳,皇帝还有二位王爷的军队趁机发动进攻,北夷人失去后方补给,必然军心大乱,挥师后退,我朝大军正好趁势追击,荣王爷夺取京师,出兵,两路夹击,北夷军队必败。”
其实,这是前世高暻出兵京师的策略,傅书言残留这段记忆。
高暻袖子里的十指舒展开,暗自松口气,傅书言看父亲傅鸿已经拜辞荣亲王,先行上马。
高暻目送父女俩策马奔驰,少女轻薄的罗衣,随风飘扬,消失在金色晚霞的天际。
荣亲王大军次日开拔,虚张声势先往东南方向行进,走到离京城附近的地方,突然掉转头,快速朝京城挺进,由于是夜晚,北夷留在京城守将疏忽大意,没有察觉到,等听到探报发现荣亲王大军已兵临城下。
荣亲王的部队拂晓前开始攻城,北夷人正在睡梦中,就被攻城的炮火惊醒,仓促应战,睡得迷迷糊糊,丢盔卸甲,荣亲王的军队围城强攻,北夷守城将士人数不多,京城里来得及跑的男丁,已被夷人杀尽,京城孤立无援。
三日后,东面城墙被炮火炸开一个缺口,荣亲王的部队沿着缺口涌入京城,没有斩杀的妇孺,没有武器,愤恨地拿起砖头瓦块、石头,帮助荣亲王部队打夷人。
第四日凌晨,荣亲王发下通告,我朝大军已夺回京师,迎皇帝还朝。果然,追赶皇帝到东南沿海的北夷人听闻后路被截断,军心涣散,英亲王率朝廷三大营主力兵马发起猛攻,另外两路理亲王和郑亲王部两面夹击,北夷人一败涂地,只好后撤,英亲王乘胜追击,北夷人乱了阵脚,慌忙后退中不少士兵被战马踩踏而死,战斗力严重削弱。
荣亲王大军占领京城后,开南城门,大军出城,拦截后退的北夷军队,四面夹击,北夷军几乎全军覆没,少数北夷部绕过京城,仓皇逃走,半路遇见增援部队,然败局已定,北夷残部在抚同遭遇杜仲清率部拦击,又损失不少兵将,最后一小部分北夷部退到北地,大漠深处。
老皇帝这阵子有惊无险,在英亲王的护卫下,返回京城,荣亲王打开京城南门,率领所部跪在城外,迎接圣驾回京。
北夷人已被赶出中原,逃出家园的百姓,纷纷归家,京城及附近州县百姓十亭死了五亭。
皇宫被夷人洗劫,北夷人仓皇逃出京城时,抢劫的财物没来得及带走,减小了战时的损失。
皇帝搬回皇宫,跟随皇帝出逃的后妃皇子公主回宫。
傅家人打听得夷人退回大漠,恐是谣传,不敢轻信,等了七八日,接到英亲王妃傅书琴的捎来的书信,得知皇帝已回到京城,危机已经过去。
傅家的人这才整理行装,准备上路。傅书言屋里,月桂和知儿听闻回京城,高兴地收拾衣物东西,月桂道:“这段日子就像流浪,没有根基的浮萍,总算可以回家了。”
傅书言思乡心切,笑道;“没想到这么快回家,我以为要等段日子。”
知儿叠衣物,边道;“荣亲王大军速战速决,听说三日收复京师,璟世子为先锋,骁勇善战,智谋过人,立下奇功一件。”
皇家如此重视子孙教育,后辈子嗣不乏优秀军事指挥官,然皇子皇孙们各个英才,未见得是个好事。
傅家出门时,十几辆马车,回去时,剩下六七辆马车,傅书锦的脚伤日渐痊愈。
同傅书言乘坐一辆马车,傅家人上路了,二公子傅明仁率领衙役送出四五十里地,傅鸿催促着方回县衙。
山东地段百姓生活安逸,没受到战火影响,马车出了山东,越走越荒凉,傅书言看一路田地已被军队践踏,大路上逃难的人衣衫褴褛,扶老携幼三五成群,返回家乡。
不日,到了京城外,傅书言抬头望向高耸的城墙,被炮火炸开一个个缺口,士兵正在修补城墙。
傅家的车子进城,京城到处满目疮痍,战争死了的人早已拉出城外掩埋,京城到处残垣断壁,大街小巷清理残砖瓦砾,触目惊心。
傅家的马车到了庆国公府门前,庆国公府大门紧闭,一个小厮上前扣门,高喊;“老太太、老爷太太们回府。”
里面一个老家人颤颤巍巍的扒着门缝朝外看,见是自家老爷太太的马车,才把门打开。
见到三老爷傅鸿和二老爷傅哲,哭着唤了声,“二老爷、三老爷,你们可回来了。”
傅书言的车子驶进来府门,傅书言从车窗朝外看,府里像是被军队洗劫过,深秋,花草树木提早凋零,府里到处一片狼藉,像是久旷,无人清理,见这情形,傅书锦害怕地小声道;“北夷士兵来过,大伯母和二娘不知道怎么样了?”
大太太陈氏和四房小太太梅氏如果还活着,怎么不见人影?傅书言有种不祥的预感。
傅书言冲进屋里问;“大伯父他们有消息了吗?”
傅老太太神情怅然, 愁叹声, “是你大嫂叫人送来的书信, 你看看吧!”
傅书言伸手接过书信, 迫不及待地一目十行, 想寻找大房和四房人活着的消息。
这封书信是大嫂江氏派人捎来的,详细叙述破城之日,自己跟婆家人走散了, 随着难民逃出城,不久遇见娘家一个旧识,本来是贩货经过京城, 还没进城, 京城危机,绕道要去江南乡下暂避一时, 江氏得到消息, 自己娘家也已从河间府往江南乡下躲避, 江氏想去山东找傅家人, 可一个少妇, 沿途难民匪患怕不安全,就随着娘家这个旧识去江南寻娘家人, 信上说,已经安全找到娘家人, 等国难一平, 娘家人送她回京城傅家,江氏字里行间很惦记婆家这边的人,丈夫傅明华也走散了,信上询问丈夫傅明华到山东没有,大公子傅明华和江氏夫妻关系冷淡,傅明华平常为人冷漠,总是夫妻,一日夫妻百日恩,古时候,女子以夫为天,依靠丈夫过日子。
傅书言本来满心欢喜,看完江氏的书信很失落,傅老太太叹口气,“能多活下来一个人总算是喜事。”
对孙媳吕嫱道;“你给你大嫂回一封信,告诉她我们平安不用惦记。”
吕嫱答应一声,阖府就三房和二房人齐全。
冯姨娘闷不做声,女儿傅书湄没消息,不知是死是活。
这几日,县城街上到处张贴荣亲王大军要与夷人开战的檄文,百姓不少参加荣亲王军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傅书言看见百姓拥护荣亲王的军队,支持打回京师。
东府里的大伯父傅威果然拿出白银十万两,给大军做饷银,荣亲王亲自打了借条,盖了私章,一言九鼎,保证日后归还。
这半月来,陆续不少京城及其附近州县逃难的百姓到山东境内,街上不时有衣衫褴褛扶老携幼的难民,二公子傅明仁官府衙门腾出来,安置这些难民,东府大爷开仓赈济施舍粥,一个小小的县城涌入不少难民,一时无处容身,大街小巷里到处是席地而卧的难民,北夷军追赶皇帝往东南沿海方向,留下部分军队驻守京城,有小股部队,往京城附近州府县突袭,京城附近州府县的百姓,纷纷外逃,没有车马,水路船供不应求,只好逃到最近的山东,暂时落脚。
荣亲王的军队有不少难民加入,他们家园被夷人占领,迫切想把夷人赶出去,重返家乡,另外大批难民吃住困难,当地衙门难以解决,唯有参加荣亲王的军队,管吃管住,发放饷银,有个安身之所。
傅书言每日看视傅书锦的脚伤,怕影响以后行走,定期给她换药,精心照顾。
傅明轩要去打仗,杜氏和吕嫱夜以继日给傅明轩做鞋,傅书言每日在母亲房中,帮着做鞋,月桂趴在炕上描鞋样子,知儿端茶递水,八姑娘脚不能动,坐在炕上,帮忙做鞋,杜氏一边纳鞋底,边道:“你三哥穿着咱们做的千层底的布鞋,走路有力气,才能打胜仗。”
吕嫱做了几副鞋垫,鞋垫上细心地绣几朵精致的小花,一针一线寄托思念之情。
东南沿海不断传来消息,理亲王组织了一支队伍,援救皇帝,郑亲王带兵前往护驾,北夷大军凶悍,然三路人马合力抗击,夷人被迫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两军胶着,各有死伤,战局始终不见明朗,皇帝突然听到奏报,北夷另一支军队离开北地,赶往中原增援斡儿汗大军,形势转入危机状态。
荣亲王的军队已整装待发,荣亲王的军队驻扎在离傅家住的县城仅十几里路,傅鸿要亲自送儿子出征,杜氏把一包换洗衣物递给跟傅鸿的小厮,嘱咐道:“这里面有我们亲手做的几双鞋,行军打仗,费鞋子,还有些银两,留待急用。”
傅书言对母亲道;“我也要去送三哥。”
杜氏道:“从咱们住的县城到军队驻地来回几十里路,你不怕吃辛苦。”
傅书言笑了,“母亲,跟三哥上前线杀敌比,这点苦算什么,我跟三哥还有话说。”
杜氏笑道;“去就去吧!你跟你三哥要好,不让你去,你也不甘心。”
吕嫱鼓起勇气道;“母亲,我也要去军营看看夫君。”
杜氏闻言,反对,道;“城外道路坑洼不平,坐轿子颠簸,一个来回要折腾半日,你身子娇贵,怕身体吃不消,倒让轩哥惦记,不安心。”
吕嫱见婆母反对,想想也是,乘轿路途太远,往回赶,路上明轩惦记自己,不如老实在家呆着,别让他牵挂,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了。
傅鸿跟女儿各自骑马,家丁小厮跟随,县城的街道没有京城官道宽,街道两旁做生意的小商贩,人来人往,一派繁荣景象,县城里父女二人打马慢行,怕撞到百姓,直到出了城,城外来往人寥寥,父女二人才打马跑起来。
不消一个时辰,到了军营驻扎地,兵士通报荣亲王,父女二人被请入大帐,礼毕,荣亲王亲自走下座椅,携傅鸿的手,表示亲近,声音郎朗,“本王有幸能得庆国公相助,庆国公兄长傅威助我大军饷银十万两,本王感激不尽。”
吩咐人道;“给国公爷设座。”
傅鸿谦辞,“傅鸿乃一文臣,战乱之年,无用之人,我兄弟经商多年,历来豪爽,赈济饥民,此等复国大事,稍尽绵薄之力。”
一个军士搬来一把椅子,傅鸿告罪,谢座,在下首椅子里坐下,傅书言站在父亲身后。
荣亲王和傅鸿聊前线战事,傅书言侧耳细听,荣亲王扫了眼站在傅鸿身后的傅书言一眼,问;“这就是国公爷的女儿?”
傅鸿道;“正是小女。”
傅书言蹲身,“臣女傅书言拜见王爷。”
荣亲王和蔼地看着傅书言道;“听说是你提出向百姓借粮饷的提议,你这个主意出的不错,本王采纳,你的提醒我已慎重考虑过了,本王既然承诺,日后分文不少,一粒米不差的归还,百姓们大可放心。”
傅书言又拜了拜,“王爷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军纪严明,王爷大军深受百姓爱戴,王爷乃仁义之师,必然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荣亲王哈哈大笑,“好,既然傅姑娘说本王是仁义之师,本王一定不辜负傅姑娘这句话。”
傅鸿听得糊涂,荣亲王笑过之后,对傅鸿道;“庆国公,你养了个好女儿,乍听着是奉承本王,实则是告诫本王,本王记住傅姑娘今日说的话,军纪严明,仁义之师。”
傅鸿赶紧站起身,告罪,“小女没见过世面,口无遮拦,小女孩的话王爷千万别放在心上,王爷深受臣民拥戴,深得人心,百姓信赖王爷,愿意跟着王爷,说明王爷仁厚,爱民如子,王爷亲自住在大营跟士兵同甘共苦,令微臣钦佩。”
傅书言听她爹溜须拍马功夫到家,荣亲王明知傅鸿油滑,可这样奉承话谁都爱听,荣亲王心情不错,荣亲王和傅鸿说话间隙,荣亲王世子高璟和傅明轩走进大帐。
傅明轩先给荣亲王行礼,才见过父亲。
荣亲王亲切地朝傅明轩道;“明轩,你父亲和妹妹来看你,一会你们找地方说说话,告个别。”
高璟朝傅鸿身后的傅书言看过去,傅书言的目光正好扫过他,微微颔首。
荣亲王善解人意,特意安排了一个空帐,父子女三人说话。
傅鸿说一些忠君爱国的大道理,古代的男人,忠孝节义思想影响深刻。
傅书言拿出杜氏交给的包袱,递给傅明轩,道:“三哥,这是母亲让交给你的,里面是衣物和鞋子,是母亲和嫂子还有我和八妹妹给你做的,三哥跟北夷人开战,设法打听一下廷昶哥的消息,还有大伯父他们。”
傅明轩接过包袱,“回去告诉母亲不用担心,我会小心的,妹妹,廷昶那么好的人,相信不会有事的,等把夷人打败,咱傅家失散的人慢慢寻找。”
父子女说了一会话,傅鸿拜辞荣亲王,荣亲王亲自送到大营外,荣亲王跟傅鸿说着话。
傅书言牵马等在前面,高璟跟她并肩相送,微微侧目,傅书言偶一流盼,盈盈双瞳似会说话般。
夕阳下,高璟白袍如雪,一尘不染。落日余晖在他脸上留下斑驳的光影,冲淡了他冷漠的气息。
少女纤柔的倩影落在他眼底,一双深潭里跳跃几点亮色。
傅书言几度开口,话到嘴边,欲言又止,终鼓起勇气道;“世子爷如果方便帮我打听一下高昀的下落。”
深潭里跳跃的几点亮色倏忽暗了,“傅姑娘真乃重情重义之人。”高璟抿紧唇,冷漠声音,不带一丝温度,傅书言脊背一僵,这人喜怒琢磨不透,她倒忘了。
傅书言往前走了几步,回身扬眉,清脆一如珠玉之声,“愿世子爷成功夺取京师,赶走夷人。”
高暻微微一怔,脱口道:“傅姑娘请留步。”
傅书言本来转身预走,听高暻唤她,停住离去的脚步。高暻走到她身旁,探究的目光看着她,“傅姑娘怎么知道我勤王之师不是去东南沿海救驾,而去攻打京师?”
高暻的十指在衣袖里弯曲,他面部表情没有波动,内心却掀起波澜,攻打京师这个战略决策,只有高级将领极少数几个人知道,连傅明轩他都没告诉,难道走漏了风声?敌军探听到消息,有所防备,京城严加防守,如果拖十几日不能攻克,北夷援军一到,我军处于不利,战事就会拖延很久,三五个月,一两年,也未可知,战局发生变化,到时没人能预料。
傅书言看高暻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心想这人真无趣,平淡声道:“我军攻打京师,围魏救赵,切断北夷人后路,北夷军心不稳,皇帝还有二位王爷的军队趁机发动进攻,北夷人失去后方补给,必然军心大乱,挥师后退,我朝大军正好趁势追击,荣王爷夺取京师,出兵,两路夹击,北夷军队必败。”
其实,这是前世高暻出兵京师的策略,傅书言残留这段记忆。
高暻袖子里的十指舒展开,暗自松口气,傅书言看父亲傅鸿已经拜辞荣亲王,先行上马。
高暻目送父女俩策马奔驰,少女轻薄的罗衣,随风飘扬,消失在金色晚霞的天际。
荣亲王大军次日开拔,虚张声势先往东南方向行进,走到离京城附近的地方,突然掉转头,快速朝京城挺进,由于是夜晚,北夷留在京城守将疏忽大意,没有察觉到,等听到探报发现荣亲王大军已兵临城下。
荣亲王的部队拂晓前开始攻城,北夷人正在睡梦中,就被攻城的炮火惊醒,仓促应战,睡得迷迷糊糊,丢盔卸甲,荣亲王的军队围城强攻,北夷守城将士人数不多,京城里来得及跑的男丁,已被夷人杀尽,京城孤立无援。
三日后,东面城墙被炮火炸开一个缺口,荣亲王的部队沿着缺口涌入京城,没有斩杀的妇孺,没有武器,愤恨地拿起砖头瓦块、石头,帮助荣亲王部队打夷人。
第四日凌晨,荣亲王发下通告,我朝大军已夺回京师,迎皇帝还朝。果然,追赶皇帝到东南沿海的北夷人听闻后路被截断,军心涣散,英亲王率朝廷三大营主力兵马发起猛攻,另外两路理亲王和郑亲王部两面夹击,北夷人一败涂地,只好后撤,英亲王乘胜追击,北夷人乱了阵脚,慌忙后退中不少士兵被战马踩踏而死,战斗力严重削弱。
荣亲王大军占领京城后,开南城门,大军出城,拦截后退的北夷军队,四面夹击,北夷军几乎全军覆没,少数北夷部绕过京城,仓皇逃走,半路遇见增援部队,然败局已定,北夷残部在抚同遭遇杜仲清率部拦击,又损失不少兵将,最后一小部分北夷部退到北地,大漠深处。
老皇帝这阵子有惊无险,在英亲王的护卫下,返回京城,荣亲王打开京城南门,率领所部跪在城外,迎接圣驾回京。
北夷人已被赶出中原,逃出家园的百姓,纷纷归家,京城及附近州县百姓十亭死了五亭。
皇宫被夷人洗劫,北夷人仓皇逃出京城时,抢劫的财物没来得及带走,减小了战时的损失。
皇帝搬回皇宫,跟随皇帝出逃的后妃皇子公主回宫。
傅家人打听得夷人退回大漠,恐是谣传,不敢轻信,等了七八日,接到英亲王妃傅书琴的捎来的书信,得知皇帝已回到京城,危机已经过去。
傅家的人这才整理行装,准备上路。傅书言屋里,月桂和知儿听闻回京城,高兴地收拾衣物东西,月桂道:“这段日子就像流浪,没有根基的浮萍,总算可以回家了。”
傅书言思乡心切,笑道;“没想到这么快回家,我以为要等段日子。”
知儿叠衣物,边道;“荣亲王大军速战速决,听说三日收复京师,璟世子为先锋,骁勇善战,智谋过人,立下奇功一件。”
皇家如此重视子孙教育,后辈子嗣不乏优秀军事指挥官,然皇子皇孙们各个英才,未见得是个好事。
傅家出门时,十几辆马车,回去时,剩下六七辆马车,傅书锦的脚伤日渐痊愈。
同傅书言乘坐一辆马车,傅家人上路了,二公子傅明仁率领衙役送出四五十里地,傅鸿催促着方回县衙。
山东地段百姓生活安逸,没受到战火影响,马车出了山东,越走越荒凉,傅书言看一路田地已被军队践踏,大路上逃难的人衣衫褴褛,扶老携幼三五成群,返回家乡。
不日,到了京城外,傅书言抬头望向高耸的城墙,被炮火炸开一个个缺口,士兵正在修补城墙。
傅家的车子进城,京城到处满目疮痍,战争死了的人早已拉出城外掩埋,京城到处残垣断壁,大街小巷清理残砖瓦砾,触目惊心。
傅家的马车到了庆国公府门前,庆国公府大门紧闭,一个小厮上前扣门,高喊;“老太太、老爷太太们回府。”
里面一个老家人颤颤巍巍的扒着门缝朝外看,见是自家老爷太太的马车,才把门打开。
见到三老爷傅鸿和二老爷傅哲,哭着唤了声,“二老爷、三老爷,你们可回来了。”
傅书言的车子驶进来府门,傅书言从车窗朝外看,府里像是被军队洗劫过,深秋,花草树木提早凋零,府里到处一片狼藉,像是久旷,无人清理,见这情形,傅书锦害怕地小声道;“北夷士兵来过,大伯母和二娘不知道怎么样了?”
大太太陈氏和四房小太太梅氏如果还活着,怎么不见人影?傅书言有种不祥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