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关乐和的怀疑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段时间杜锦宁考上了府案首,这是好事,杜寅生和章光义在村子里宣扬了一通,姚氏和杜锦寿自然知道了。再加上今天杜寅生和杜辰生要过来给杜锦宁贺喜,浩浩荡荡地一群人,哪里瞒得住姚氏母子两人?
  姚氏想着自己跟儿子好久没吃顿好的了。今天小三房宴客,没准还要摆流水席,她是杜锦宁的伯母,当着外人的面,杜锦宁再不待见她也不好赶她走吧?遂带着儿子准备过来蹭一顿好的。如果杜锦宁和陈氏肯原谅她,那就更好了,以后可以常来常往。
  有杜锦宁撑腰,想来那两个老东西也不好不理会她们母子了。
  姚氏打的算盘倒挺好,可到了这里,却发现小三房并没有摆酒,屋子里团团围坐着的,全都是杜家那些不待见她的人。
  不过桌上摆的鸡鸭鱼肉却让她直咽唾沫,杜锦寿更是不管不顾地冲了进来,她顺水推舟地便也跟进来了。
  “出去,给我滚出去。”牛氏见赶不走这母子两个,直接指挥杜云翼和两个孙子,“你们赶紧去拿扁担来,给我把他们打出去。”
  牛氏是个貔貅性子,钱财只进不出,拿出一点就跟要了她的命似的。姚氏把杜家的田地卖了,还把那么多的钱全都挥霍光,被姚家人也骗去了那么多,现如今最恨姚氏的就是牛氏了。要不是休了姚氏,姚氏再找个人嫁了过好日子,杜锦寿没准也会跟着去,杜云年回来妻子儿子全没了,她都想直接把姚氏给休了。
  所以她哪里看得了姚氏坐在她面前大吃大喝?见杜云翼几个犹疑着半天没动静,她提起地上的小板凳就往姚氏身上砸去。
  “娘,我知道错了,我真知道错了,您了就原谅我吧。”姚氏用胳膊挡着脑袋,一个劲儿地嚷嚷,“我今儿个是过来给宁哥儿贺喜的,您怎么能赶我走呢?我好歹是宁哥儿的伯母。要是被人知道我被人打出去,不定怎么说宁哥儿呢。”
  张氏实在听不下去了。
  她正不知如何才能讨好杜锦宁呢,现在正是表现的机会,她推了推儿子,示意他们去拉杜锦寿,自己则上前去,一把抓住姚氏的胳膊,对牛氏道:“娘,您也来,咱们把她扔出庄子去。也告诉告诉庄子上的人,以后别放她进来。”
  杜辰生跟张氏一样的心思,闻言也忙道:“对对,老婆子,把他们赶出去,告诉庄子上的人,这娘儿俩都不是什么好人,以后别放他们进来。”
  这年代的人成亲生孩子都早,牛氏即便是做曾祖母的人了,也不过才五十出头,身体倒比先前好吃懒做、之后又一顿饥一顿饱的姚氏要健壮。听得老头子发了话,她二话不说,跟张氏一人架一边,把姚氏往屋子外面拖。
  杜锦程和杜锦德也把杜锦寿架着,跟在她们身后。
  “娘,我知道错了,我再不敢了。”
  “祖母,您让我吃一口吧,我都两天没吃饭了。”
  姚氏母子两人一路嚎叫着,被拖了出去,声音越来越远。
  小三房的人看着这一幕,神色都极为复杂。
  “卖祖产的人,不值得原谅。”杜寅生摇头叹息,对杜锦宁道,“行了,别让这种人扫了兴致,吃菜,吃菜。”
  ……
  第二日,杜锦宁便带着从府城买的礼物,去书院拜谢关乐和。
  关乐和问了一下她回程是否顺便,便问道:“那周东平后来没有再为难你吧?”
  “没有。”杜锦宁道,“我在府城这几日,都很平静,并没有谁针对我。”
  “这就好,这就好。”关乐和提起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这几日杜锦宁没有回来,他可是一直提着一颗心呢,就担心周东平丧心病狂,对杜锦宁下手。
  他张了张嘴,很想问问周东平落得那样的下场,是不是杜锦宁动的手脚,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怎么可能呢?眼前这孩子虽然长高了许多,脸庞却依然稚嫩,脸上的婴儿肥都还挂着呢。他一无权二无太多钱财三无社会经验,有什么能力把一个知府给从官位上给踢走?
  他摇了摇头,把自己心底那荒诞的猜想晃开,对杜锦宁道:“往后你不必天天来书院里上学了。但要学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每天练十篇字,隔五日拿来给我看看;袁先生那里的制艺课,你仍要去听,布置的作业,不光袁先生看,我也是要看的。黄先生在府城买了一些书,你要也把它们看完……”
  “是,先生。”杜锦宁恭声应道。
  布置完作业,关乐和提起了另一件事:“我听黄先生说,祁先生很赏识你?”
  杜锦宁获得府案首后,黄澄明领着她又去了一趟祁先生处,祁先生对杜锦宁的两首试帖诗很是欣赏,对她写的策论也执肯定态度。
  杜锦宁笑笑:“祁先生也是本着勉励后辈的想法,这才夸赞了我几句,并不是我写的诗文真有多好。”
  “虽说咱们不能自满,却也不能枉自菲薄。你们见面的情景,我都听黄先生说了。”
  关乐和看着杜锦宁道:“如果祁先生愿意收你为徒,你可想拜他为师?”
  不待杜锦宁说话,他就一摆手:“你不必顾及我。即便是我自己,也有许多老师的。跟着一个老师,没准这个老师的思想就禁锢了你,学识也不够全面。只有接触更多的人,跟更多的人学习,才会让你的眼界更开阔,学识更渊博。你资质是如此之好,多拜几个老师,会让你的路走得更远也更顺。”
  因袁修竹提起过拜师的事;祁先生最后一次见她的时候,也流露出想收她为徒的意思。对于这个问题,杜锦宁也早思考过。为此她还趁着方少华在府城时去拜访过他,问及他们这些世家子弟的拜师情况。
  确实如关乐和所说,像方少华他们这些人,从最开始的启蒙老师,到后面教授四书五经的老师,到跟着某人学制艺,再跟另一个老师学作诗,还有琴棋书画……他们一辈子会有无数的老师。即便她拜祁先生为师,也并不是对关乐和不敬。
  但她也有她自己的考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