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李璟纯粹是贪上面的画精巧好玩凑个热闹,当然不知道里面的故事到底在讲些什么了。
见他犹豫着摇摇头,吴议继续忽悠下去:“所以你爹其实是想让你多认几个字,然后才能读懂这里面的故事呀!”
李璟颇怀疑地往外探了探头,似乎在确认老爹的脸色。
李素节知道自己不是哄小孩的材料,也顺着吴议的话勉强点一点头,含混过去。
吴议趁热打铁,把手伸向李璟:“要不然你把书给我,我替你留着,也不怕你爹没收了,怎么样?”
李素节从来没有软言细语地哄过自家儿子,因此李璟尚未意识到这句话和“我不打你”其实是一种程度上的空口白条。
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本宝贝的《山海经》塞到吴议手里,慎之又慎地小心交代他:“你一定要帮我保管好,等我学会了认字就来拿。”
吴议笑眯眯把书揣到怀里,心道,如果你长大以后还记得这一出的话。
等这出闹剧收场,天都已经大白了,连萧氏都梳妆完毕,过来催李璟快上学堂。
李福忙道:“吴公子要出门找事做,夫人快劝一劝。”
萧氏本在内屋梳妆,外面的风声却全落在耳里,她心思一动,倒想出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吴公子要是觉得闲来无事,倒不妨陪璟儿去学堂转一转,袁州的官学设在城西,这孩子独来独往,妾身与老爷也都放心不下。”
萧氏本是萧淑妃娘家里选出来一等一出挑的女子,进退之间皆有分寸,既不让吴议闲得不自在,也不显得李府气度狭隘。
吴议倒也不多推诿,他早就想找个机会学习繁体字的写法,护送李璟上下学也可以顺带偷点学问。
唐代虽然不像明清那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知识分子的待遇也远胜过睁眼瞎的大老粗,不管在哪个时代,会读书写字总是不会吃亏的。
袁州官学倚立在城西边上,门口一扇斑驳朱门笼着一树槐花,漏下几束秋阳,斜斜落入院内。
门内传来一阵朗朗读书声。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教书的夫子负手而立,脑袋一摇,背出半段文章。
底下垂髫之年的小公子们也跟着一起摇头晃脑,小鸡啄米似的乱晃着。
李璟在这群懵懂无知的幼童里显得格外出挑,脸上神采全不像那些如在梦里的茫然表情,那双左顾右盼的眼睛映着三两斜阳,碎成一潭晶亮眸光。
吴议在偷师学艺的间隙里扫一眼底下这群小萝卜头,不禁也生出一种我家孩子特别可爱的骄傲感。
隔壁小院就是特设的医科官学,孔夫子的谆谆教导里不时传来一二声《黄帝内经》的晦涩内容,吴议左右兼顾,到处偷学一点,自个儿趴在窗柩上,以手代笔,在铺满的灰尘上头一笔一划模仿着繁体字的写法。
正学得有意思,突然飒的一声,不知从哪里掷来一颗硕大的槐角,直直飞射到吴议额头上。
吴议脑门一痛,疼倒是其次的,倒给吓了一跳。
里头的生徒顿时哄堂大笑。
堂前的老先生山羊胡子,佝偻着背,从头到脚弓得仿佛要蜷进书里。比纸厚不了几寸的身板哪里镇得住这群官二三四代,发了脾气连胡子都吹不起来,只能由着他们胡混海玩。
带头的偏巧不巧,正是他早就划清关系的嫡长兄。
旁侧有个尖瘦的生徒,对着吴议笑问:“这不是栩哥的弟弟吗,巴巴地来看望兄长,怎么不进来坐坐?”
吴栩骄矜一笑,冷飕飕地回他一句:“你这话可错了,这位吴公子鄙府可高攀不起,人家现下早登了郡王府的堂,就不知道,入了谁的室了。”
这话含沙射影地把李府上下都骂上了,吴议听得心头冷笑,却咬住了唇角没露出表情,手指在尘面上滑动几笔,便冷呵一声拂袖而去。
吴栩不动声色地一抬手,旁侧那生徒便悄悄凑过去往上一探,面色顿时难看起来。
吴栩眉头一扬:“他写了什么?”
那生徒畏畏缩缩地支吾两声,吴栩不耐烦地走过去,把人往旁边一拎,俯身看去,上头只端端正正四个大字——
淫者见淫。
吴议刚从一堆小萝卜头里揪出他家的那一只,便见吴栩杵在窗前,满脸阴郁地盯着自己。
他笑眼眯眯地牵起李璟软乎乎的小手,吴家那养得娇贵的嫡子实在是不会吵架,一句反弹就被怼得说不出话来。
他在心中点评一番,才拉起李璟,悠悠然踏上回家的路。
第10章
脚步刚落进门槛,一阵酥香的味道便扑鼻而来。
李璟鼻子一抽,循香而动:“胡饼!”
萧氏才从厨房忙活出来,端出一笼金黄油亮的炸饼,饼子都还没晾凉开,就被李璟半路打劫,偷偷摸走两个。
李璟嘴里叼着一个,另一个大方地给分吴议。
被李璟心心念念牵挂的胡饼,通俗地讲,就是包子。
只不过唐朝的包子还保留着胡人剽悍豪爽的风格,厚实的面皮里塞着满满当当的大块羊肉,在滚烫的油锅里炸得皮脆肉软,油滋滋地一锅捞出来,吃一个酣畅爽快。
这种胡风美食固然别有风韵,但吃两口就腻得喉咙发油,萧氏早有准备,把胡饼放在桌上晾开油气,另从厨房端出一道清爽解腻的茼蒿蛋花汤。
“这道汤还是在长安时宫里时兴的,多年不做,恐怕是没有从前的味道了。”萧氏虽是贵族女子,却也很有苦中作乐的精神,把李璟抱在膝上,垂首细语讲着那些大明宫里的趣事。
“这道菜还有个故事呢,当初御厨于三海在宴会上陈上这道汤,被那些王公大臣嫌弃太素净,于三海却说,‘天下大旱,民生疾苦,唯有茼蒿耐寒耐干,还能端上平常百姓家的饭桌,这道菜正是陛下心系万民,与天下同甘共苦的决心’。”
“然后呢,陛下有没有生气呀?”
“没有,陛下听了非常高兴,说于三海讲的正是他的心思,还给这道汤赐了御名,叫‘千秋雪’。从此以后,千秋雪就在长安时兴起来了。”
吴议咬一口胡饼喝一口汤,听故事听得比李璟还要津津有味。
武后实在赫赫有名,她的丈夫李治反被显得过于仁弱,但从这个时代的老百姓看,这个爱民如子的皇帝还是非常可敬可爱的。
一桌人正吃得有滋有味,一家之主才姗姗来迟。
萧氏替他拂去肩角的落叶,李素节在妻儿面前素无架子,随手捡个位置坐下,不讲究座次。
“茼蒿有菜里君子的美誉,因为它耐得严寒,凌得风霜。”他抓住机会就要教育李璟,“你要学习它这样的品格,知道吗?”
李璟一张小脸被塞成硕大一个包子,两只耳朵呼啦一扇,听不见听不见。
冬天里还有一地窖白菜呢,也没见谁称赞白菜有傲雪凌霜的风范。
吴议在心底微嘲一句,这果然是个连菜都要看脸的时代。
吃过晚饭,天色渐渐黯淡下去,满天繁星从夜幕中一闪一闪钻了出来,如一双双睨着的眼睛,悄无声息地俯瞰着人间晚色。
吴议和李璟并排坐在李府院里的台阶上,淡淡星辉落地便结成一地寒霜,吴议在上头横一笔竖一笔,歪歪扭扭画出个北斗七星。
“你画的是什么呀?”李璟撑着下巴,抬头望望天,又低头看看地,最终不解地望着吴议。
“这个嘛……”吴议自己也知道这印象派的画作实在入不得眼,笑眯眯地往后一躺,“这是神仙舀汤用的勺子。”
李璟有样学样地往后一躺:“那神仙都吃什么呢?”
“当然是吃丸子啦。”吴议有模有样地编下去,“你看旁边的那枚星星,就是神仙的眼睛,他只要看到你这样皮肉嫩嫩的小孩,就伸出勺子一舀,然后喂进嘴巴里……”
“不要不要,我不要被神仙吃掉!”李璟马上一咕隆滚到吴议身边,紧紧挨着他的手臂,大一副要死一起死的壮烈架势。
吴议给他逗得嘴角一颤,强忍着没笑出来:“你要不被神仙吃掉,就只有快点长大啰。”
“我有办法叫神仙不吃我!”依偎在身边的小团子马上跳了起来,从地上抹上一手的灰,往自个儿脸上左右一涂,得意洋洋地叉起腰。
“你瞧,我现在这么脏,神仙肯定不想吃脏东西!”
借着清朗星光一打量,李璟白乎乎的小脸上猫爪子挠过似的,左三撇又三撇,还挺对称。
嗯……这个思路虽然清奇了点,好像也不能反驳。
小脏猫歪着脖子和天公斗智斗勇了一会,很快给磨光了精神头,缩成一团偎在吴议腿上,睡眼朦胧地望着靛紫的夜空。
眼皮都上下打架了,嘴里还迷迷糊糊地念着“别吃我”。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可以照相的玩意儿,不然把这场景拍下来,李璟绝对能一睡成名。
吴议把手掌盖在李璟的眼睛上,学着长辈哄小孩的童谣:“呼撸呼撸毛,吓不着……”
很快,便传来一阵小水泡似的鼾声,吴议揭开手掌一看,小家伙嘴角挂着几颗口水豆子,不知道梦里又在吃什么好吃的了。
——
日头在渐冷的秋风里渐渐缩短,吴议日日护着李璟去上学,闲暇时便趴在窗柩上偷学一二。
袁州官学窗柩上的灰尘很快被他的食指挨着擦遍,一划盖过一划,孔夫子的大道理和神农氏的百草论笔画交织,也唯有吴议自己还能看出其中的文字。
四书五经、医科典籍常用的字大多都烂熟于心,其余生僻怪字就只有遇一个学一个,遇到先生也不会读写的,就只有认字认半边混过去。
唐朝用的字典基本还是许慎那本《说文解字》,只是价格颇为昂贵,吴议摸摸包里那几颗祖传的银碎,还是按住了躁动的手指头。
这一日,吴议方把李璟送进学堂,便听见远远传来一阵车马喧嚣的声音。
几匹神气十足的黑马拖着一架马车慢慢碾过来,后头遥遥跟着一队人马,马蹄和车轮几乎都要把路旁的野草踏平。
一位锦衣玉带的年轻武官骑在前头,翻身下马,对吴议一扬下巴:“命医科官学的夫子出来接见博士。”
话音刚落,便听得马车里的人轻咳一声:“不可无礼,我们是客,自该我们登门。”
那武官一边应了声“是”,一边往后一退,撩开帘子,小心翼翼地把马车里的人请下来。
吴议在旁悄悄望去,只见马车里慢慢伸出一支坚硬结实的红木手杖,生根般稳稳拄在地上,挺直的线条上闪过一丝凛冽的寒光,威仪万分地展示着主人不可撼动的地位。
手杖的主人探出身来,周遭许多围观群众早已惊叫出声:“张博士!”
吴议心下一震,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个姓张的名字。
东宫太医,张起仁。
张起仁颇有涵养地缓缓一笑,侧身对那青年吩咐:“你去知会这里的夫子,我要亲自考查生徒。”
青年领命而去,只一炷香的功夫,全体生徒便被赶羊似的吆进院里,时不时有人偷偷抬眼窥去,猜度着这位名满天下的老太医究竟是什么脾气。
“《神农本草经》中经里对茅根一药是如何讲的?”
低沉稳重的声音如萧瑟秋风里的一道高墙,把周遭数双仰望的目光与一院纷飞落叶分隔开来。
一阵目目相觑的沉寂之后,终于有人缓缓举起了手。
张起仁拿书点了点他的指尖。
“茅根味甘,寒。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其苗,主下水。一名兰根,一名茹根。生山谷、田野。”
吴栩逐字逐句地背完,又略一思忖,补充道:“茅根一名地管,一名地筋,一名兼杜。生楚地,六月采根。”
见他犹豫着摇摇头,吴议继续忽悠下去:“所以你爹其实是想让你多认几个字,然后才能读懂这里面的故事呀!”
李璟颇怀疑地往外探了探头,似乎在确认老爹的脸色。
李素节知道自己不是哄小孩的材料,也顺着吴议的话勉强点一点头,含混过去。
吴议趁热打铁,把手伸向李璟:“要不然你把书给我,我替你留着,也不怕你爹没收了,怎么样?”
李素节从来没有软言细语地哄过自家儿子,因此李璟尚未意识到这句话和“我不打你”其实是一种程度上的空口白条。
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本宝贝的《山海经》塞到吴议手里,慎之又慎地小心交代他:“你一定要帮我保管好,等我学会了认字就来拿。”
吴议笑眯眯把书揣到怀里,心道,如果你长大以后还记得这一出的话。
等这出闹剧收场,天都已经大白了,连萧氏都梳妆完毕,过来催李璟快上学堂。
李福忙道:“吴公子要出门找事做,夫人快劝一劝。”
萧氏本在内屋梳妆,外面的风声却全落在耳里,她心思一动,倒想出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吴公子要是觉得闲来无事,倒不妨陪璟儿去学堂转一转,袁州的官学设在城西,这孩子独来独往,妾身与老爷也都放心不下。”
萧氏本是萧淑妃娘家里选出来一等一出挑的女子,进退之间皆有分寸,既不让吴议闲得不自在,也不显得李府气度狭隘。
吴议倒也不多推诿,他早就想找个机会学习繁体字的写法,护送李璟上下学也可以顺带偷点学问。
唐代虽然不像明清那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知识分子的待遇也远胜过睁眼瞎的大老粗,不管在哪个时代,会读书写字总是不会吃亏的。
袁州官学倚立在城西边上,门口一扇斑驳朱门笼着一树槐花,漏下几束秋阳,斜斜落入院内。
门内传来一阵朗朗读书声。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教书的夫子负手而立,脑袋一摇,背出半段文章。
底下垂髫之年的小公子们也跟着一起摇头晃脑,小鸡啄米似的乱晃着。
李璟在这群懵懂无知的幼童里显得格外出挑,脸上神采全不像那些如在梦里的茫然表情,那双左顾右盼的眼睛映着三两斜阳,碎成一潭晶亮眸光。
吴议在偷师学艺的间隙里扫一眼底下这群小萝卜头,不禁也生出一种我家孩子特别可爱的骄傲感。
隔壁小院就是特设的医科官学,孔夫子的谆谆教导里不时传来一二声《黄帝内经》的晦涩内容,吴议左右兼顾,到处偷学一点,自个儿趴在窗柩上,以手代笔,在铺满的灰尘上头一笔一划模仿着繁体字的写法。
正学得有意思,突然飒的一声,不知从哪里掷来一颗硕大的槐角,直直飞射到吴议额头上。
吴议脑门一痛,疼倒是其次的,倒给吓了一跳。
里头的生徒顿时哄堂大笑。
堂前的老先生山羊胡子,佝偻着背,从头到脚弓得仿佛要蜷进书里。比纸厚不了几寸的身板哪里镇得住这群官二三四代,发了脾气连胡子都吹不起来,只能由着他们胡混海玩。
带头的偏巧不巧,正是他早就划清关系的嫡长兄。
旁侧有个尖瘦的生徒,对着吴议笑问:“这不是栩哥的弟弟吗,巴巴地来看望兄长,怎么不进来坐坐?”
吴栩骄矜一笑,冷飕飕地回他一句:“你这话可错了,这位吴公子鄙府可高攀不起,人家现下早登了郡王府的堂,就不知道,入了谁的室了。”
这话含沙射影地把李府上下都骂上了,吴议听得心头冷笑,却咬住了唇角没露出表情,手指在尘面上滑动几笔,便冷呵一声拂袖而去。
吴栩不动声色地一抬手,旁侧那生徒便悄悄凑过去往上一探,面色顿时难看起来。
吴栩眉头一扬:“他写了什么?”
那生徒畏畏缩缩地支吾两声,吴栩不耐烦地走过去,把人往旁边一拎,俯身看去,上头只端端正正四个大字——
淫者见淫。
吴议刚从一堆小萝卜头里揪出他家的那一只,便见吴栩杵在窗前,满脸阴郁地盯着自己。
他笑眼眯眯地牵起李璟软乎乎的小手,吴家那养得娇贵的嫡子实在是不会吵架,一句反弹就被怼得说不出话来。
他在心中点评一番,才拉起李璟,悠悠然踏上回家的路。
第10章
脚步刚落进门槛,一阵酥香的味道便扑鼻而来。
李璟鼻子一抽,循香而动:“胡饼!”
萧氏才从厨房忙活出来,端出一笼金黄油亮的炸饼,饼子都还没晾凉开,就被李璟半路打劫,偷偷摸走两个。
李璟嘴里叼着一个,另一个大方地给分吴议。
被李璟心心念念牵挂的胡饼,通俗地讲,就是包子。
只不过唐朝的包子还保留着胡人剽悍豪爽的风格,厚实的面皮里塞着满满当当的大块羊肉,在滚烫的油锅里炸得皮脆肉软,油滋滋地一锅捞出来,吃一个酣畅爽快。
这种胡风美食固然别有风韵,但吃两口就腻得喉咙发油,萧氏早有准备,把胡饼放在桌上晾开油气,另从厨房端出一道清爽解腻的茼蒿蛋花汤。
“这道汤还是在长安时宫里时兴的,多年不做,恐怕是没有从前的味道了。”萧氏虽是贵族女子,却也很有苦中作乐的精神,把李璟抱在膝上,垂首细语讲着那些大明宫里的趣事。
“这道菜还有个故事呢,当初御厨于三海在宴会上陈上这道汤,被那些王公大臣嫌弃太素净,于三海却说,‘天下大旱,民生疾苦,唯有茼蒿耐寒耐干,还能端上平常百姓家的饭桌,这道菜正是陛下心系万民,与天下同甘共苦的决心’。”
“然后呢,陛下有没有生气呀?”
“没有,陛下听了非常高兴,说于三海讲的正是他的心思,还给这道汤赐了御名,叫‘千秋雪’。从此以后,千秋雪就在长安时兴起来了。”
吴议咬一口胡饼喝一口汤,听故事听得比李璟还要津津有味。
武后实在赫赫有名,她的丈夫李治反被显得过于仁弱,但从这个时代的老百姓看,这个爱民如子的皇帝还是非常可敬可爱的。
一桌人正吃得有滋有味,一家之主才姗姗来迟。
萧氏替他拂去肩角的落叶,李素节在妻儿面前素无架子,随手捡个位置坐下,不讲究座次。
“茼蒿有菜里君子的美誉,因为它耐得严寒,凌得风霜。”他抓住机会就要教育李璟,“你要学习它这样的品格,知道吗?”
李璟一张小脸被塞成硕大一个包子,两只耳朵呼啦一扇,听不见听不见。
冬天里还有一地窖白菜呢,也没见谁称赞白菜有傲雪凌霜的风范。
吴议在心底微嘲一句,这果然是个连菜都要看脸的时代。
吃过晚饭,天色渐渐黯淡下去,满天繁星从夜幕中一闪一闪钻了出来,如一双双睨着的眼睛,悄无声息地俯瞰着人间晚色。
吴议和李璟并排坐在李府院里的台阶上,淡淡星辉落地便结成一地寒霜,吴议在上头横一笔竖一笔,歪歪扭扭画出个北斗七星。
“你画的是什么呀?”李璟撑着下巴,抬头望望天,又低头看看地,最终不解地望着吴议。
“这个嘛……”吴议自己也知道这印象派的画作实在入不得眼,笑眯眯地往后一躺,“这是神仙舀汤用的勺子。”
李璟有样学样地往后一躺:“那神仙都吃什么呢?”
“当然是吃丸子啦。”吴议有模有样地编下去,“你看旁边的那枚星星,就是神仙的眼睛,他只要看到你这样皮肉嫩嫩的小孩,就伸出勺子一舀,然后喂进嘴巴里……”
“不要不要,我不要被神仙吃掉!”李璟马上一咕隆滚到吴议身边,紧紧挨着他的手臂,大一副要死一起死的壮烈架势。
吴议给他逗得嘴角一颤,强忍着没笑出来:“你要不被神仙吃掉,就只有快点长大啰。”
“我有办法叫神仙不吃我!”依偎在身边的小团子马上跳了起来,从地上抹上一手的灰,往自个儿脸上左右一涂,得意洋洋地叉起腰。
“你瞧,我现在这么脏,神仙肯定不想吃脏东西!”
借着清朗星光一打量,李璟白乎乎的小脸上猫爪子挠过似的,左三撇又三撇,还挺对称。
嗯……这个思路虽然清奇了点,好像也不能反驳。
小脏猫歪着脖子和天公斗智斗勇了一会,很快给磨光了精神头,缩成一团偎在吴议腿上,睡眼朦胧地望着靛紫的夜空。
眼皮都上下打架了,嘴里还迷迷糊糊地念着“别吃我”。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可以照相的玩意儿,不然把这场景拍下来,李璟绝对能一睡成名。
吴议把手掌盖在李璟的眼睛上,学着长辈哄小孩的童谣:“呼撸呼撸毛,吓不着……”
很快,便传来一阵小水泡似的鼾声,吴议揭开手掌一看,小家伙嘴角挂着几颗口水豆子,不知道梦里又在吃什么好吃的了。
——
日头在渐冷的秋风里渐渐缩短,吴议日日护着李璟去上学,闲暇时便趴在窗柩上偷学一二。
袁州官学窗柩上的灰尘很快被他的食指挨着擦遍,一划盖过一划,孔夫子的大道理和神农氏的百草论笔画交织,也唯有吴议自己还能看出其中的文字。
四书五经、医科典籍常用的字大多都烂熟于心,其余生僻怪字就只有遇一个学一个,遇到先生也不会读写的,就只有认字认半边混过去。
唐朝用的字典基本还是许慎那本《说文解字》,只是价格颇为昂贵,吴议摸摸包里那几颗祖传的银碎,还是按住了躁动的手指头。
这一日,吴议方把李璟送进学堂,便听见远远传来一阵车马喧嚣的声音。
几匹神气十足的黑马拖着一架马车慢慢碾过来,后头遥遥跟着一队人马,马蹄和车轮几乎都要把路旁的野草踏平。
一位锦衣玉带的年轻武官骑在前头,翻身下马,对吴议一扬下巴:“命医科官学的夫子出来接见博士。”
话音刚落,便听得马车里的人轻咳一声:“不可无礼,我们是客,自该我们登门。”
那武官一边应了声“是”,一边往后一退,撩开帘子,小心翼翼地把马车里的人请下来。
吴议在旁悄悄望去,只见马车里慢慢伸出一支坚硬结实的红木手杖,生根般稳稳拄在地上,挺直的线条上闪过一丝凛冽的寒光,威仪万分地展示着主人不可撼动的地位。
手杖的主人探出身来,周遭许多围观群众早已惊叫出声:“张博士!”
吴议心下一震,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个姓张的名字。
东宫太医,张起仁。
张起仁颇有涵养地缓缓一笑,侧身对那青年吩咐:“你去知会这里的夫子,我要亲自考查生徒。”
青年领命而去,只一炷香的功夫,全体生徒便被赶羊似的吆进院里,时不时有人偷偷抬眼窥去,猜度着这位名满天下的老太医究竟是什么脾气。
“《神农本草经》中经里对茅根一药是如何讲的?”
低沉稳重的声音如萧瑟秋风里的一道高墙,把周遭数双仰望的目光与一院纷飞落叶分隔开来。
一阵目目相觑的沉寂之后,终于有人缓缓举起了手。
张起仁拿书点了点他的指尖。
“茅根味甘,寒。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其苗,主下水。一名兰根,一名茹根。生山谷、田野。”
吴栩逐字逐句地背完,又略一思忖,补充道:“茅根一名地管,一名地筋,一名兼杜。生楚地,六月采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