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会开幕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所有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的代表团都安全抵达休斯敦之后,这项在灾难后首度举办的学术盛会便在众人的期待中开始了。
  科研界中各国的精英代表都汇聚一堂,休斯敦为这次盛会的召开准备了一个足够宽敞的室内场地,这里面环境舒适,设备也十分齐全。
  巨大的屏幕投影在会场最前方的墙面上亮了起来,刚才还在小声交谈的科研学者们一瞬间都停止了说话,大家突然开始保持安静,一方面是出于礼貌的本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光已经被投影中的画面所吸引。
  这是一些怪诞的图画,在整面巨墙上,这种图画有十数个之多。
  在短暂的安静之后,台下的人又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这是什么?”赵康朝张可达问道,两人都是来自崇明区,而且之前也都是在东滩国际会议中大楼中办公,彼此之间相较其他同伴要更熟络一些。
  陈斌和孟捷等人无法进入会场大厅,因为他们都属于非科研编制的人员,所以只能留在代表团驻地。
  “我感觉是一种文字,”张可达盯着那些怪诞的图看了半天,心里虽然还有些拿捏不准,但是这种想法带来的感觉却很强烈。
  “据说交流大会的内容是和外星文明有关,”赵康想了想,脑海里又浮现出之前在刘嘉俊带回的数据中看到的信息,“米国人这次到底愿意抖多少东西出来?”
  “先看看情况。”张可达看到会议大厅的讲台上,已经出现了一名东道主方的学。
  “诸位,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休斯敦,”站到讲台上来的这名学者是一个精神奕奕的老年男子,从他的衣着打扮上来看,你会发现和普通的科研人员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台下来自世界各国的精英们却无人敢轻视这个男人,因为他正是天文学界的巨擘、高级天体物理学家乔治·马瑟。
  “是他!”赵康看清台上的学者后,心里大吃一惊,“乔治·马瑟啊,这位大拿竟然在灾难中活了下来。”
  “他是干嘛的,很厉害吗?”张可达对乔治·马瑟不太了解,因为这个人并非语言学领域的人。
  “米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德航天中心的高级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的发现者,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赵康给张可达科普道,“他的研究和发现帮助人类了解了宇宙的开始以及星系、恒星的起源,并进一步支撑了宇宙形成的大爆炸理论。”
  “米国人拿的诺贝尔奖有点多,”张可达咂了咂嘴,对台上那名戴着眼镜且高高瘦瘦的老人心生敬佩之情。
  “休斯敦藏龙卧虎,”赵康继续说道,“那个从坦帕研究所过来的马里奥博士也是诺奖得主,在生物和基因学上造诣颇深,少有人能望其项背。”
  “咱们华国啥时候也能有这么多牛逼的人就好了,”张可达点了点头,米国的硬实力其实从诺奖得主的人数上就可见一斑。
  “会的,说不定张哥你就是下一个呢,”赵康笑道。
  “哈哈,我倒是想,不过怕还是没那本事,”张可达知道赵康是开玩笑,“我搞的是语言学的研究,在这个领域貌似还没有人获得过诺奖,因为语言学无法给社会带来特别大的贡献,相比自然科学有明显的不足,相比文学也无法让大众熟悉和了解。它必须协同其他学科一起,揭示包括语言在内的‘智慧’奥秘。”
  “比如?”赵康问道。
  “比如计算机技术,还有生物技术,”张可达想了想,将自己的理解说了出来。
  “这么说咱俩有机会得‘双剑合璧’一下,”赵康调侃道。
  “各位对这些图有什么看法?” 乔治·马瑟没有跟大家过多的客套,而是直奔主题。他指着巨墙上投影里面的那些图画,朝台下的人问道。
  大家楞了一下,没想到乔治·马瑟会以提问的方式来揭开这次学术交流大会的帷幕。
  “星云的描图?”
  “外星文明的艺术作品。”
  ……
  台下说什么的都有,看着众人议论起来一副闹哄哄的样子,乔治·马瑟笑了笑,打算多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
  “各位如果有想好的答案,可以举手示意,”他朝台下说道。
  “我还是认为这些怪诞的图画是一种文字,我的直觉告诉我,它们就是。”张可达再次确认了自己的想法,“这次大会的主题和外星文明挂钩,那这些文字十有八九就是外星人的文字。”
  “张哥,那你举手说啊,”赵康见他已经有了答案却又不向大家表达出来,不由得急道。
  “啊,我来说?”张可达有些缺乏底气,整个会议大厅里人才济济、精英荟萃,其他人都没有发言,他心里有些怯场。
  “对,我觉得你判断没有问题,你就举手站起来说,让他们了解了解我们华国人的想法。”
  张可达想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举起手来。
  “是华国代表团的学者,欢迎您发表自己的看法,”乔治·马瑟看到终于有人举手,他根据举手之人的样貌以及这个人所在的位置推断出是来自华国的代表。
  会场工作人员将话筒迅速送到张可达的手里,赵康也在一旁小声地给他鼓劲。
  “我的看法是,这些图案是文字,外星文明的文字,”张可达的话在会场中惊起一阵呼声,周围的人都开始议论起来,有的人在讨论张可达的这个观点,有的人则在讨论他这个人。
  乔治·马瑟的目光亮了起来,饶有兴致地盯着张可达,“请您继续说。”
  “大家都能看到,这些图画是在动的,而且是不停地在动。”张可达边说边组织其语言来,“这些图画,我暂且把他们称作符号,为什么不把他们称作为画,我的理由如下。”
  “语言符号系统和绘画是有区别的,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表达意思的维度。”
  “这么说吧,语言是通过时间顺序来表达意思,而图画是通过空间组织来表达意思。”
  “举个简单的例子,语言符号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是会引起意思的变化,比如:斯密斯和琼结婚了;琼和斯密斯结婚了。”
  张可达的这句话让有些人犯起了迷糊,“斯密斯和琼结婚了;琼和斯密斯结婚了”这两句话不是同一个意思吗?
  就在众人大多不解的时候,乔治·马瑟笑了起来,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而且双手也微微地为他鼓了鼓掌,显然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已经听出了张可达话里的逻辑。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根本就是一个意思嘛。当然如果你只考虑语言的‘表意功能’,那它们的确是相同的意思。但是我刚才说了,语言是通过时间顺序来表达意思的,所以它不仅仅只有‘经验功能,’还有‘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说话总是说给人听的,所以我们的用词和语序也会反映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比如亲疏、感情等等。”
  随着张可达的解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能理解他的意思,台下有的人开始鼓掌,而华国代表团的团长庞志科在这一刻对自己的这位团员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各位可以仔细想一想,你就会意识到,斯密斯的朋友更倾向于用第一句,而琼的朋友则更倾向于用第二句,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总是会优先把自己更亲近的人放在前面,这就是我所说的语言是通过时间顺序来表达意思。”
  “接着回到我们刚才的话题,我说这些图是一种语言而不是画,还有一些来自直觉的因素。这些图案都在不停地动,或者说变化着,它们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群虫子在飞,请允许我把图案中密集的光点称作虫子。”
  “这些飞动中的光点让我有一种在看时光流动的感觉,我有一种想法,那就是这些文字和我们地球上的文字类似但是却也不同,我们的文字表达的是意思,而这种文字或许表达的是场景。”
  “文字或语言的表意和时间序列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我们对文字的解读也只能是线性的。我们在阅读中,要么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不可能倒着读,也不可能任意选取一个点往两边读。在‘阅读’图画时,我们却不受这一限制。”
  “面对一幅图像,我们既可以从左上往右下看,也可以从右上往左下看,还可以从中往周围看,甚至从周围往中间看也行。换句话说,图画的解读与时间顺序无关,只与空间位置有关,图画意义的变化是由组成图像的元素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造成的,也只会受这个因素影响。”
  一名台下的科研人员举起手来,看似有什么事情需要发言。
  张可达见有人举手,便停了下来,朝那人望了过去。
  举手的人是一位信度的学者,他的头上缠着头巾,脸部是浓密的络腮胡子。
  “我想请问一下,这些图案为什么不能是一些类似于人类世界的视频文件这样的东西?”这位学者朝张可达问道。
  “您的这个问题和我刚才的描述没有任何冲突,先生,”张可达说道,“文字也可以描绘一个场景,一段剧情,甚至一个故事。而且我不知道你在记录东西的时候,是只用视频记录,还是用视频加上文字描述一起记录,亦或者只用文字记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