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仵作所谓的不是新伤, 意指这具尸体落水之前就缺少这个关键部位, 至于是天阉还是后天阉割所致, 以尸体的毁损程度, 其实已不能确定。
但这不难推断。
因为如果是天阉, 凶徒犯不着费这么大力气百般遮掩, 这对凶徒来说应该算不上什么绝对不能泄露的机密。
这具尸体至今才打捞上来, 其面目长相已完全湮没,亲爹娘来也不可能认得出来,只凭天阉这一个特征, 指不出什么查探方向。
但凶徒的这一把火告诉了于星诚等人——凶徒认为能指出来。
那么,就只剩下了后一个可能,他是人为阉割。
一个好好的男人, 当然不会这么跟自己过不去, 这么干,恰恰是为了讨一口饭吃。
天下用得起并且有权利用这类自残以投身的特殊人群不多, 大概就两处地方, 一是皇宫内禁, 二是诸藩王府。
如此, 目标一下子缩小到了一个极小的范围内。
在仵作说出那句话以后, 于星诚立刻就下令不用再查了——从这么具尸体身上,实在也不可能再查出别的来了, 能有这一个发现,都算是奇迹。
他命薛嘉言领人留下把尸体看管好, 然后带着仵作和方寒霄, 直接往后衙走。
他要去见延平郡王。
这个时辰延平郡王本该安歇了,但前衙起了火,他哪里还敢睡,撑着爬起来,在下人的搀扶下站到门边去张望,恰见到于星诚匆匆前来,忙问道:“宪台,火势控制住了吗?”
于星诚点头:“郡王放心,还要多谢郡王派去的人,火势没蔓延开来,应该再过一阵就好了。”
延平郡王松了口气:“哎,这就好。”
两边进了屋,延平郡王回到了罗汉床上,也命人搬椅子请于星诚坐下,然后道:“这么晚了,宪台还带了人来,可是查出什么端倪了?”
于星诚也不瞒,简洁明了地把自己这两天一夜查案的经过说了一下以后,再示意仵作说话。
仵作跪着,一五一十把之前那番话又重复了一遍,延平郡王听着,脸色极为意外又震惊:“居然如此——”
以他心中猜测,害他的不是韩王就是试图嫁祸的潞王,但猜测做不得准,他喊出来也没用,没想到于星诚却是厉害,来的隔日就寻到了新证据,且比旧证据长/枪要硬实得多。
毕竟找支长/枪丢下容易,于星诚从入手到最终查到尸身蹊跷的一连串经过却是各有人证物证事实互为倚证,丝丝入扣,不是人为造假造得出来的。
当然,如果有心人要抬杠,那现在这个局面其实是加重了韩王的嫌疑——现场有他府上的长/枪,凶徒里还有王府这个级别才配使用的内侍。
延平郡王震惊过后,目光闪烁了一下,就略带含蓄地提出了这一点。
于星诚痛快地道:“这不难办。我来是问一问郡王,可由此想到新的线索,既然郡王仍旧认为是以韩王嫌疑为重——”
延平郡王忙道:“我没这么说,只是——这也太巧了些。”
于星诚面色不变,道:“郡王说的是。所以,我明日便要上书,请皇上下令诸藩当地官府协同王府长史,彻查各王府名册,看近期可有失踪内侍人口,如若有,那就要请该藩做出解释了。”
延平郡王的脸色相反,立刻变了,他勉强压抑着,笑道:“宪台的意思,难道连我们蜀王府也要查?”
于星诚道:“当然,郡王不要见怪,本官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焉知不知外鬼来,串通了家贼呢?都查一查,去个疑,王爷和郡王以后住着也放心些。”
“——宪台真是勤勉认真之人,”过好一会儿,延平郡王才挤出来句话,“不过,何必如此大动干戈,为我一人,搅得天下不宁,王叔们知道,都该怪罪我了。”
查别人还罢了,连他家都查,谁愿意啊?各藩争储,谁府里没点不好说的,不怕被查出这个,也怕被查出那个啊。
于星诚向北拱了拱手:“只要皇上首肯下令,不费多少事,官府就地查证便可,不需另行从京里遣人出去。”
延平郡王听他说得真真的,额头上不由冒出点汗——急的,皇帝怎么可能不同意?有个借口摸一摸诸藩的底,他巴不得,于星诚这封奏章只要一上,就没有不准的理。
他急得道:“不用,真的不用——”
一时连韩王也不敢咬了,转而道:“这阉人也未必是从王府出来的,说不定是谁家私蓄的,诸如有些地方豪强,胆大包天,朝廷严令禁止的事,他们买通官府,照行不误。他们干出这样的事,更有可能。而不说我们府里,就是我两位王叔,我听闻也都是慈善暄和之人,我虽不曾见过,我父王常日夸赞,想来断不至于残害我一个晚辈。”
于星诚听了道:“郡王当真如此想吗?本官觉得,还是查一查的好,到皇上跟前,本官也更好回话——”
延平郡王忙道:“当真,当真,宪台还是去查别的途径,说不定另有收获。”
于星诚见他态度坚决,这才点了头,道:“郡王说的也有道理,如此,本官再想想。天这样晚了,我就不打搅了,请郡王早些安歇。”
延平郡王亲自下床把他送出去,路上又敲两句边鼓,让他不用想了,赶紧把上这种奏章的念头彻底打消掉。
于星诚不置可否,在他不放心的目光中领着人走了。
**
“镇海,依你之见,蜀王可有贼喊捉贼的可能?”
回到房里后,于星诚一边脱衣服,一边问方寒霄。
延平郡王那个反应正经还挺可疑的,一副很怕被查到些什么的模样,不过方寒霄摇了摇头,写:他如行此招,与其陷害韩王,不如陷害潞王。
韩王本来就是弱势的那个,以亲儿子为筹码不打压更强劲的对手潞王,去折腾本来几乎都不算入局的韩王?从情理上说不通。
于星诚见了赞同:“此言有理。那么,是潞王了?”
如果动手的是潞王,那他是一次搞两个,杀蜀王子嫁祸韩王,撇开那把他们都没放在心上的长/枪不算,从受益人上来说,潞王所得好处最多,他的嫌疑也就最大。
方寒霄想了想,仍旧摇头,伸手点了点自己的喉咙。
从五年前算起,这里面的受害人不单有韩王蜀王两系,还掺了一个他。
凶徒里有阉侍,那么这伙人作为刀头舔血游窜江湖以杀人为业的杀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只可能是出自某方势力的私自蓄养。
这方势力如果是潞王,为何会受方伯爷的收买,截杀于他。
隆昌侯与潞王早有勾结,乘方伯爷买凶将计就计,以谋取总兵官要职?
理由不够充分,五年之前,皇帝尚算得壮年,那时候朝廷内外虽然着急,还是愿意给他时间,也没想到他真的能一棵苗都养不出来。
而潞王如果有这样的深谋远虑,那么应该不会在隆昌侯上位没多久,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推到台前,造出一个树大招风的局面,这与他的谋略为人不符。
再来,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如果隆昌侯隐于幕后,曾合谋潞王暗算过他,那么他返京以后,绝不会有机会一直靠近岑永春,隆昌侯不可能不对他加以警惕,不会任由岑永春来找他,还总给他发帖子,邀他进入隆昌侯府。
至于说岑永春扮猪吃老虎的可能,那是不存在,确实有人大智如愚,但岑永春不是,他那点可怜的心眼乃至于不够他造作,从里而外非常明确,就两个字:浅薄。
这不是说潞王一点嫌疑都没有了,只是,嫌疑有,疑问也有。
蜀王同理,也许他就是剑走偏锋,就是要先把韩王搞到彻底出局,不能翻身呢?
方寒霄心中其实另有一点影绰不成型的猜想,但连他自己也觉荒诞,且全无理由,便没有对于星诚提起来。
两人聊了几句,于星诚沉吟着道:“镇海,我恐怕这里,是很难再查出什么来了。”
一来,时隔太久,二来,事涉阉侍,以于星诚的权限,他就算知道哪些人可疑,也不够格直接去查了,非得再请旨不可。
不过就以现有成绩,到皇帝面前交差也很看得过了,至于后续事宜,听凭圣裁便是。
方寒霄的感觉也是如此,当下两人也不说了,凑合安歇不提。
转到隔日,一早上,蒋知府来说话。
于星诚现在看见他就一肚子气,之前都没腾出功夫跟他算账,这下尸也验了,再见他来,居然还不知反省认错,说出两句话来不尴不尬,还试图跟他套近乎的意思,当下气得喝道:“蒋明堂,你做的好事!如今还要掩藏吗?!”
从使君到蒋大人到直呼其名,蒋知府这地位是哐哐掉了三级。
早上阳光晴好,于星诚睡过半夜,精神养了些回来,昂然立在台阶之上,朝阳洒遍他全身,凛凛官威显露无疑。
蒋知府原就有些怕他,经过昨晚,更加意识到于星诚跟他不是一路人,乃是他最怕见的那种清正之官,再看方寒霄立在他旁边,又是个形影不离,两人这么联袂出来,于星诚对他态度如此之差,很难说是不是方寒霄已经发现了什么,告诉了他——
他的疑心暗鬼,被于星诚如炬的目光,巍然的正气一逼,便如露珠在这朝阳底下一样,全部无所遁形,再一听他兜头的质问,膝盖不觉就一软:“宪台,我、我招,都是应巡抚他逼的我,下官是迫不得已啊!”
于星诚:“……”
方寒霄:……
两人面面相觑,相对无言。
于星诚那句所谓“做的好事”,乃是意指蒋知府做事麻木,致使物证白白在水里泡得不成样子,管辖府衙又不利,居然能让人乘隙防火,险些毁掉物证,而蒋知府毫无自觉,至今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所以于星诚又有后一句“掩藏”的问话。
万没料到,能问出这个后续来。
于星诚咳了一声,道:“——你以为推到凤阳巡抚身上去,就能洗清自己的罪名吗?”
他从江南巡回不久,对这一大片地段的官员都了然于胸,凤阳巡抚姓应,正巧是蒋知府的直属上司,分管凤阳扬州等四府。
应巡抚这个巡抚头衔与于星诚曾巡抚江南时所领的那个不同,于星诚回京缴差,巡抚之责便即卸下,凤阳巡抚则是常驻官职,现今驻地在淮安府内,与知府这样的地方官类似,只是官阶更高一层,所辖属地也更大。
而顺着说完凤阳这个词,于星诚心中便即一动,昨晚太乱了,有的事情,他没想起来。
他转头看方寒霄,方寒霄了然地点了下头。
天下阉人可聚之地,除了皇城王府之外,其实还有两个地方。
凤阳祖陵,南京孝陵。
但这不难推断。
因为如果是天阉, 凶徒犯不着费这么大力气百般遮掩, 这对凶徒来说应该算不上什么绝对不能泄露的机密。
这具尸体至今才打捞上来, 其面目长相已完全湮没,亲爹娘来也不可能认得出来,只凭天阉这一个特征, 指不出什么查探方向。
但凶徒的这一把火告诉了于星诚等人——凶徒认为能指出来。
那么,就只剩下了后一个可能,他是人为阉割。
一个好好的男人, 当然不会这么跟自己过不去, 这么干,恰恰是为了讨一口饭吃。
天下用得起并且有权利用这类自残以投身的特殊人群不多, 大概就两处地方, 一是皇宫内禁, 二是诸藩王府。
如此, 目标一下子缩小到了一个极小的范围内。
在仵作说出那句话以后, 于星诚立刻就下令不用再查了——从这么具尸体身上,实在也不可能再查出别的来了, 能有这一个发现,都算是奇迹。
他命薛嘉言领人留下把尸体看管好, 然后带着仵作和方寒霄, 直接往后衙走。
他要去见延平郡王。
这个时辰延平郡王本该安歇了,但前衙起了火,他哪里还敢睡,撑着爬起来,在下人的搀扶下站到门边去张望,恰见到于星诚匆匆前来,忙问道:“宪台,火势控制住了吗?”
于星诚点头:“郡王放心,还要多谢郡王派去的人,火势没蔓延开来,应该再过一阵就好了。”
延平郡王松了口气:“哎,这就好。”
两边进了屋,延平郡王回到了罗汉床上,也命人搬椅子请于星诚坐下,然后道:“这么晚了,宪台还带了人来,可是查出什么端倪了?”
于星诚也不瞒,简洁明了地把自己这两天一夜查案的经过说了一下以后,再示意仵作说话。
仵作跪着,一五一十把之前那番话又重复了一遍,延平郡王听着,脸色极为意外又震惊:“居然如此——”
以他心中猜测,害他的不是韩王就是试图嫁祸的潞王,但猜测做不得准,他喊出来也没用,没想到于星诚却是厉害,来的隔日就寻到了新证据,且比旧证据长/枪要硬实得多。
毕竟找支长/枪丢下容易,于星诚从入手到最终查到尸身蹊跷的一连串经过却是各有人证物证事实互为倚证,丝丝入扣,不是人为造假造得出来的。
当然,如果有心人要抬杠,那现在这个局面其实是加重了韩王的嫌疑——现场有他府上的长/枪,凶徒里还有王府这个级别才配使用的内侍。
延平郡王震惊过后,目光闪烁了一下,就略带含蓄地提出了这一点。
于星诚痛快地道:“这不难办。我来是问一问郡王,可由此想到新的线索,既然郡王仍旧认为是以韩王嫌疑为重——”
延平郡王忙道:“我没这么说,只是——这也太巧了些。”
于星诚面色不变,道:“郡王说的是。所以,我明日便要上书,请皇上下令诸藩当地官府协同王府长史,彻查各王府名册,看近期可有失踪内侍人口,如若有,那就要请该藩做出解释了。”
延平郡王的脸色相反,立刻变了,他勉强压抑着,笑道:“宪台的意思,难道连我们蜀王府也要查?”
于星诚道:“当然,郡王不要见怪,本官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焉知不知外鬼来,串通了家贼呢?都查一查,去个疑,王爷和郡王以后住着也放心些。”
“——宪台真是勤勉认真之人,”过好一会儿,延平郡王才挤出来句话,“不过,何必如此大动干戈,为我一人,搅得天下不宁,王叔们知道,都该怪罪我了。”
查别人还罢了,连他家都查,谁愿意啊?各藩争储,谁府里没点不好说的,不怕被查出这个,也怕被查出那个啊。
于星诚向北拱了拱手:“只要皇上首肯下令,不费多少事,官府就地查证便可,不需另行从京里遣人出去。”
延平郡王听他说得真真的,额头上不由冒出点汗——急的,皇帝怎么可能不同意?有个借口摸一摸诸藩的底,他巴不得,于星诚这封奏章只要一上,就没有不准的理。
他急得道:“不用,真的不用——”
一时连韩王也不敢咬了,转而道:“这阉人也未必是从王府出来的,说不定是谁家私蓄的,诸如有些地方豪强,胆大包天,朝廷严令禁止的事,他们买通官府,照行不误。他们干出这样的事,更有可能。而不说我们府里,就是我两位王叔,我听闻也都是慈善暄和之人,我虽不曾见过,我父王常日夸赞,想来断不至于残害我一个晚辈。”
于星诚听了道:“郡王当真如此想吗?本官觉得,还是查一查的好,到皇上跟前,本官也更好回话——”
延平郡王忙道:“当真,当真,宪台还是去查别的途径,说不定另有收获。”
于星诚见他态度坚决,这才点了头,道:“郡王说的也有道理,如此,本官再想想。天这样晚了,我就不打搅了,请郡王早些安歇。”
延平郡王亲自下床把他送出去,路上又敲两句边鼓,让他不用想了,赶紧把上这种奏章的念头彻底打消掉。
于星诚不置可否,在他不放心的目光中领着人走了。
**
“镇海,依你之见,蜀王可有贼喊捉贼的可能?”
回到房里后,于星诚一边脱衣服,一边问方寒霄。
延平郡王那个反应正经还挺可疑的,一副很怕被查到些什么的模样,不过方寒霄摇了摇头,写:他如行此招,与其陷害韩王,不如陷害潞王。
韩王本来就是弱势的那个,以亲儿子为筹码不打压更强劲的对手潞王,去折腾本来几乎都不算入局的韩王?从情理上说不通。
于星诚见了赞同:“此言有理。那么,是潞王了?”
如果动手的是潞王,那他是一次搞两个,杀蜀王子嫁祸韩王,撇开那把他们都没放在心上的长/枪不算,从受益人上来说,潞王所得好处最多,他的嫌疑也就最大。
方寒霄想了想,仍旧摇头,伸手点了点自己的喉咙。
从五年前算起,这里面的受害人不单有韩王蜀王两系,还掺了一个他。
凶徒里有阉侍,那么这伙人作为刀头舔血游窜江湖以杀人为业的杀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只可能是出自某方势力的私自蓄养。
这方势力如果是潞王,为何会受方伯爷的收买,截杀于他。
隆昌侯与潞王早有勾结,乘方伯爷买凶将计就计,以谋取总兵官要职?
理由不够充分,五年之前,皇帝尚算得壮年,那时候朝廷内外虽然着急,还是愿意给他时间,也没想到他真的能一棵苗都养不出来。
而潞王如果有这样的深谋远虑,那么应该不会在隆昌侯上位没多久,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推到台前,造出一个树大招风的局面,这与他的谋略为人不符。
再来,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如果隆昌侯隐于幕后,曾合谋潞王暗算过他,那么他返京以后,绝不会有机会一直靠近岑永春,隆昌侯不可能不对他加以警惕,不会任由岑永春来找他,还总给他发帖子,邀他进入隆昌侯府。
至于说岑永春扮猪吃老虎的可能,那是不存在,确实有人大智如愚,但岑永春不是,他那点可怜的心眼乃至于不够他造作,从里而外非常明确,就两个字:浅薄。
这不是说潞王一点嫌疑都没有了,只是,嫌疑有,疑问也有。
蜀王同理,也许他就是剑走偏锋,就是要先把韩王搞到彻底出局,不能翻身呢?
方寒霄心中其实另有一点影绰不成型的猜想,但连他自己也觉荒诞,且全无理由,便没有对于星诚提起来。
两人聊了几句,于星诚沉吟着道:“镇海,我恐怕这里,是很难再查出什么来了。”
一来,时隔太久,二来,事涉阉侍,以于星诚的权限,他就算知道哪些人可疑,也不够格直接去查了,非得再请旨不可。
不过就以现有成绩,到皇帝面前交差也很看得过了,至于后续事宜,听凭圣裁便是。
方寒霄的感觉也是如此,当下两人也不说了,凑合安歇不提。
转到隔日,一早上,蒋知府来说话。
于星诚现在看见他就一肚子气,之前都没腾出功夫跟他算账,这下尸也验了,再见他来,居然还不知反省认错,说出两句话来不尴不尬,还试图跟他套近乎的意思,当下气得喝道:“蒋明堂,你做的好事!如今还要掩藏吗?!”
从使君到蒋大人到直呼其名,蒋知府这地位是哐哐掉了三级。
早上阳光晴好,于星诚睡过半夜,精神养了些回来,昂然立在台阶之上,朝阳洒遍他全身,凛凛官威显露无疑。
蒋知府原就有些怕他,经过昨晚,更加意识到于星诚跟他不是一路人,乃是他最怕见的那种清正之官,再看方寒霄立在他旁边,又是个形影不离,两人这么联袂出来,于星诚对他态度如此之差,很难说是不是方寒霄已经发现了什么,告诉了他——
他的疑心暗鬼,被于星诚如炬的目光,巍然的正气一逼,便如露珠在这朝阳底下一样,全部无所遁形,再一听他兜头的质问,膝盖不觉就一软:“宪台,我、我招,都是应巡抚他逼的我,下官是迫不得已啊!”
于星诚:“……”
方寒霄:……
两人面面相觑,相对无言。
于星诚那句所谓“做的好事”,乃是意指蒋知府做事麻木,致使物证白白在水里泡得不成样子,管辖府衙又不利,居然能让人乘隙防火,险些毁掉物证,而蒋知府毫无自觉,至今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所以于星诚又有后一句“掩藏”的问话。
万没料到,能问出这个后续来。
于星诚咳了一声,道:“——你以为推到凤阳巡抚身上去,就能洗清自己的罪名吗?”
他从江南巡回不久,对这一大片地段的官员都了然于胸,凤阳巡抚姓应,正巧是蒋知府的直属上司,分管凤阳扬州等四府。
应巡抚这个巡抚头衔与于星诚曾巡抚江南时所领的那个不同,于星诚回京缴差,巡抚之责便即卸下,凤阳巡抚则是常驻官职,现今驻地在淮安府内,与知府这样的地方官类似,只是官阶更高一层,所辖属地也更大。
而顺着说完凤阳这个词,于星诚心中便即一动,昨晚太乱了,有的事情,他没想起来。
他转头看方寒霄,方寒霄了然地点了下头。
天下阉人可聚之地,除了皇城王府之外,其实还有两个地方。
凤阳祖陵,南京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