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小小寺(上)
数日后,盐课提举司衙门传来一个好消息提举仲大人身体完全康复,吃的香、睡得好,再也没有‘水土不服’。
还真别说,在当地人看来,仲逸是要在这里大干一番的,他们也满怀希望的等那一天的到来,若因‘水土不服’,那他岂不是又要回京城了?
有此消息,程默和肖大可商议中午为兄弟们加餐,改善伙食,这个提议也得到副提举姜军和吏目蔡一书的赞同,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何为威望?这便是其中之一。
那间硕大的屋子里,木炭火烧的暖暖的,仲逸站在窗前望着外边忙忙碌碌的衙役,他们大多都是为庆贺自己‘康复’而乐,自己岂能不乐?
仲姝将一杯早已煮好的红茶端了上来,不由的笑道“看看,如今你这个提举大人打个喷嚏,整个盐课衙门都会为之颤抖一番,是否为你所愿?”。
仲逸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微微摇头道“当然非我所愿,但这衙门里也并非你说的‘为之一颤’,不能来严,何来威?”。
师姐兼夫人,仲姝本无心说这些,在仲逸面前,尤其大婚后,她更多的还是大家公认的仲家大夫人的角色。
这一点尤为难得,尤其每次遇到y-i'r0ng术之时,她便以‘凌云山师姐’的成分更多一点。
那晚在江边查处贩私盐,仲逸与仲姝合力,演了一出‘高手对决’,让在场所有人都坚信仲大人与仲夫人身边负责安保的‘高手’,绝不止程默一人。
是的,没有比自己更可靠的‘高手’了若是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话。
有的时候,仲姝也会表现出一点点的‘顽皮’,譬如在耿达断气后,她负责扮演起这位盐商,大堂众目睽睽之下,‘附耳’硬是变成了‘附脸’。
好在当时好多人都垂下了头,没有细看,为这位提举仲大人解围不少。
人总是会变的,有的时候,也确实需要变一变假如初下凌云山时,遇到耿达这样的人,必定不会手下留情。
当初在蠡县的两次出手,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怕换到抵御漠北的鞑靼、抗击东南的倭贼,也不会为完成别人所谓的‘心愿’而临时变通。
此次对待盐商,尤其是耿达,仲逸的手法,确实与之前大有不同,这一点,不仅是他自己,连仲姝都提醒过好几次。
这么做,应该是对的。
仲逸掏出那个被耿达称为‘账本’的东西,心中还是充满一些欣慰的。
至少,方向是对的。
从那个小山村出来后,仲逸将耿家三口人安顿到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而这个地方正是与京城的锦衣卫镇抚使石成通过信的,用他的话说此处绝对的安全。
耿达说希望他一家人从此消失在众人视线中,仲逸却认为没有人可以真正的消失,只是暂时避避风头而已。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等大理的盐务整顿完毕后,这位提举大人或许会离开这里,而那些因为盐商而牵连的人们,比如说耿家人等,他们也就可以回来了。
毕竟,这里才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家。
耿家人不傻,尤其他家长子,对退避之事早就细细盘算过,仲逸找的那个地方他们并不陌生,可谓不谋而合。
他们可以确信自己安全,那个所谓的账本,也就可以交到仲逸手中了。
耿家人真的不傻这个账本,在仲逸手中可以作为多种用处,但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把刀、一把随时会要了他们全家人性命的刀。
“谢谢仲大人”,耿家人不知这是第几次说这样的话了、全是发自肺腑的……
“接下来打算怎么办?”,仲姝也看过这个所谓的账本,而且还不止一遍。
仲逸并未言语,目光缓缓向师姐移去,而后两人在靠窗的木椅上坐了下来。
今日天气不错,这样的天气,心情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
“仲大人,兄弟们听说你康复了,中午想改善伙食”。
这时,门外的程默向里喊道“还是老规矩,肉管够,酒限量,但这第一杯酒,兄弟们想与仲大人一起喝……”。
这些天见不到仲大人,对大多衙役们来说是一句大实话。
“程默,告诉兄弟们,仲大人马上就来三碗酒,都与兄弟们一起喝”,仲姝将账本收好,向门外的程默回了一句,仲逸也跟着起身而立。
‘好嘞,我这便告诉兄弟们……’,门外是程默离去的脚步声、很轻快那种……
天气好转,伙房的衙役在院中搭了一条长长的木桌,上面摆满各种吃食,所有人可以围着长桌而坐,吃喝之物也就在眼前,想拿什么便是什么。
自从仲逸立了新规后,伙房的‘等级’也没有那么明显连提举仲大人都可以与兄弟们一起用饭了,那什么同提举、副提举、吏目的,也就自不用说了吧?
至于库大使肖大可、副使刘通,就更非‘人物’了,未入流嘛。
阳光正好,仲逸来到院中长桌前时,众人早已候在那里,长长的两排。即便是用饭时,站的还算整齐、有序。
“仲大人,听说你完全康复了,再也不用担心水土不服,兄弟们高兴,就准备了这些……”。
副提举姜军和吏目蔡一书站在最前列,是大伙的代表。
一名伙夫怯怯向仲逸道“仲大人,今日这酒……能不能多饮几碗?高兴嘛……”。
仲逸一脸的笑意“难得大伙一片热情,本官就破例一次,但仅限于不当值的兄弟们,可记住啦”。
末了,他再补充一句“今日所有的酒肉,都算仲某的,待会儿还要加肉、加菜……”。
“哈哈哈,仲大人准了……”。
有些杂乱的笑声、说话声,仲逸果真守约陪兄弟们饮了三碗。
再次回到房中,这位年轻的提举大人不由的回头望着窗外这是一幅温馨的画面,一如春风一沐。
一个有温度和热情的大院,从此不再孤独与陌生……
大理府,出城向南而行,大约三三十余里的地方,分出两道来一条向东、一条朝西。
平日里,朝东边这条路行人较多,时间久了慢慢踩出一条又深又宽的‘印儿’来,即便春夏之日,也很难长出杂草。
相比而言,向西边这条道去的人就少了些此处地势相对崎岖,只有一个山村,种庄稼土壤也不怎么好,也没有城池和集市,冷清许多。
不是本村村民,谁没事会去那里呢?
然而,这都是几年前的事儿了,近些年来情况有了一些转变。
尽管朝西而去的人依旧不是很多,但总算是可以在这条道上见到个人影了。
这个小山村名叫瓦胡同村,是数年前因为洪灾而迁过来一个村庄,大约二十户左右、百十号人的样子。
因是一起迁过来的,村子里都是一个姓,甚至可以说‘一大家子’,大家都姓冯,为同一个祖上,只是不知要往上顺多少辈。
平日里这些人以种地为主,收成不怎么好,也有养殖牧马的,或者挖盐或倒腾的一点其他矿产。女人们在家里养些鸡鸭,种些山茶,织布刺绣什么的,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人少的地方,地就多了,人不愿去的地方,地就不值钱了。
数年前,这里又发生过一次洪灾,那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一阵猛烈的暴风雨后,这个小村庄差点保不住了。
后来,来了一张新面孔,也是个姓冯的,中等个子的中年人。
此人来到村庄后,先是大方的为每家施舍又是给吃的,又是给银子,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
之后便是认‘族谱’,大家都是同一姓,按照姓氏地域划分,搜肠刮肚的找寻一番,总算‘对上了号’。
如此一来,这个叫冯三保的中年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住在这个村庄了。
由于他的‘辈分’高,比村里任何一个人都高,而且又出手大方,颇有家资,所以大家拥戴他为‘族长’。
这个族长,或许年纪有点轻、资历有点浅,但绝对是最有钱财、最能折腾的族长。
冯三保,自从他做了这个族长后,首先想到的是为村里谋出路修路、盖房、搭桥、种树等。
不用说,村民的这些开支,皆是由冯三保掏的银子,他只是说自己祖上经商赚了点银子,后来遭了洪灾而差点彻底丢了买卖,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才想起为乡亲门做点事情。
当地的知县大人还带衙役们表彰了一次这个冯三保,并说他脑子活、不忘本,出手也大方,是个很不错的人。
从此以后,冯三保就在村里说一不二,成了名副其实的——族长。
这事儿闹得,连他祖上到底是谁都没弄清楚,就请他做族长?
事关身世,都是听他一人之言,顶多就是他的几个随从‘证明’,怕是银子的力量吧?
有了衙门的号召,冯三保鼓励大家开垦荒地每家每户每年的任务就是开垦荒地,之后在开垦好的地上种植庄家,或者牧马放羊,养鱼养鸭。
村民们日子过得渐渐好了起来,冯三保也慢慢从他当初花出去的银子中开始‘回本’开垦这些地、盖这些房屋,还有修路搭桥,所有开销都是他的。
这一片田都是他的,这一地也都是他的,这一片‘天地’都是他的。而其他村民,无非就是替他干活而已。
大家也愿意这么做,毕竟这要比以前的日子要好很多。
渐渐的来这个村里的人也就多起来,不过村民们都知道,所有来人都是来找冯三保的。
冯三宝的住处,确实很大、很气派。
一片青砖绿瓦,石板铺的平平整整,院墙圈建的规规矩矩,看上去倒像是个衙门或者书院之类的建筑,在山村之中有此一地,确实有些特别。
听说这个冯三保祖上是有些功名,自己也捐了功名,只是没有落到实际职务,挂个虚名而已。
即便如此,大明朝对官民的住处规制有规定,不是什么人都不敢僭越的。
怎么办?都到这地方了,人家就是想住个房舍连片、绿树成荫、院墙成排的地方、怎么了?
后来众人一琢磨请高人指点,先看看风水再说。
‘高人’很快就请到了,只要肯花银子嘛,
不过,这位高人到来后,没有怎么看风水,却是给他们支了一个‘高招’。
众目睽睽之下,众人瞪大了眼睛,这位高人只说出两个字——寺庙。
得了一锭银子,那高人离去后没多久,冯三保终于反应过来了。
这寺和苗是有区别的,冯三保决定他要修建一个寺院,因为那样可以供养僧人……
不得不说,银子是很有威力的,那怕是看着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有些荒唐的事儿,它偏偏就做成了。
一年后,一座叫‘大空寺’的地方,赫然出现在瓦胡同村中,因此处距离大理府城不是很远,于是很快就出了名。
这个所谓的寺院,其实就是在冯三宝之前院落的基础上稍作改动而建成院墙更高了、大门漆成红色,房舍改为禅房,院中再添几个香炉,还有就是那些一般人看不懂的字……
既然是寺院,便有僧侣、有主持,有香火有神像,每日吃斋念佛,规律的声音、青青的香烟,意境瞬间提升不少。
冯三宝并不是主持,他也没有做僧侣,听人说他请人看过这叫带发修行,可以留发,平日里吃住都在寺里,颇像那么回事儿。
由于冯三宝实际是大空寺的‘创始者’,在这里颇受尊重,旦他平日里极为低调,每每遇到人总是一副平静的表情、与世无争的样子。
来寺院这里的人,无非两样烧香祈福、或卜卦解签。
而这两样,都少不了一些‘香火钱’。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钱的人自愿向‘功德箱’中捐银子,这算是一个‘积德行善’之举,往往有一个很隆重的仪式……
而仲逸知道这些,都是从耿家人给的那个‘账本’里发现的……
还真别说,在当地人看来,仲逸是要在这里大干一番的,他们也满怀希望的等那一天的到来,若因‘水土不服’,那他岂不是又要回京城了?
有此消息,程默和肖大可商议中午为兄弟们加餐,改善伙食,这个提议也得到副提举姜军和吏目蔡一书的赞同,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何为威望?这便是其中之一。
那间硕大的屋子里,木炭火烧的暖暖的,仲逸站在窗前望着外边忙忙碌碌的衙役,他们大多都是为庆贺自己‘康复’而乐,自己岂能不乐?
仲姝将一杯早已煮好的红茶端了上来,不由的笑道“看看,如今你这个提举大人打个喷嚏,整个盐课衙门都会为之颤抖一番,是否为你所愿?”。
仲逸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微微摇头道“当然非我所愿,但这衙门里也并非你说的‘为之一颤’,不能来严,何来威?”。
师姐兼夫人,仲姝本无心说这些,在仲逸面前,尤其大婚后,她更多的还是大家公认的仲家大夫人的角色。
这一点尤为难得,尤其每次遇到y-i'r0ng术之时,她便以‘凌云山师姐’的成分更多一点。
那晚在江边查处贩私盐,仲逸与仲姝合力,演了一出‘高手对决’,让在场所有人都坚信仲大人与仲夫人身边负责安保的‘高手’,绝不止程默一人。
是的,没有比自己更可靠的‘高手’了若是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话。
有的时候,仲姝也会表现出一点点的‘顽皮’,譬如在耿达断气后,她负责扮演起这位盐商,大堂众目睽睽之下,‘附耳’硬是变成了‘附脸’。
好在当时好多人都垂下了头,没有细看,为这位提举仲大人解围不少。
人总是会变的,有的时候,也确实需要变一变假如初下凌云山时,遇到耿达这样的人,必定不会手下留情。
当初在蠡县的两次出手,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怕换到抵御漠北的鞑靼、抗击东南的倭贼,也不会为完成别人所谓的‘心愿’而临时变通。
此次对待盐商,尤其是耿达,仲逸的手法,确实与之前大有不同,这一点,不仅是他自己,连仲姝都提醒过好几次。
这么做,应该是对的。
仲逸掏出那个被耿达称为‘账本’的东西,心中还是充满一些欣慰的。
至少,方向是对的。
从那个小山村出来后,仲逸将耿家三口人安顿到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而这个地方正是与京城的锦衣卫镇抚使石成通过信的,用他的话说此处绝对的安全。
耿达说希望他一家人从此消失在众人视线中,仲逸却认为没有人可以真正的消失,只是暂时避避风头而已。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等大理的盐务整顿完毕后,这位提举大人或许会离开这里,而那些因为盐商而牵连的人们,比如说耿家人等,他们也就可以回来了。
毕竟,这里才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家。
耿家人不傻,尤其他家长子,对退避之事早就细细盘算过,仲逸找的那个地方他们并不陌生,可谓不谋而合。
他们可以确信自己安全,那个所谓的账本,也就可以交到仲逸手中了。
耿家人真的不傻这个账本,在仲逸手中可以作为多种用处,但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把刀、一把随时会要了他们全家人性命的刀。
“谢谢仲大人”,耿家人不知这是第几次说这样的话了、全是发自肺腑的……
“接下来打算怎么办?”,仲姝也看过这个所谓的账本,而且还不止一遍。
仲逸并未言语,目光缓缓向师姐移去,而后两人在靠窗的木椅上坐了下来。
今日天气不错,这样的天气,心情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
“仲大人,兄弟们听说你康复了,中午想改善伙食”。
这时,门外的程默向里喊道“还是老规矩,肉管够,酒限量,但这第一杯酒,兄弟们想与仲大人一起喝……”。
这些天见不到仲大人,对大多衙役们来说是一句大实话。
“程默,告诉兄弟们,仲大人马上就来三碗酒,都与兄弟们一起喝”,仲姝将账本收好,向门外的程默回了一句,仲逸也跟着起身而立。
‘好嘞,我这便告诉兄弟们……’,门外是程默离去的脚步声、很轻快那种……
天气好转,伙房的衙役在院中搭了一条长长的木桌,上面摆满各种吃食,所有人可以围着长桌而坐,吃喝之物也就在眼前,想拿什么便是什么。
自从仲逸立了新规后,伙房的‘等级’也没有那么明显连提举仲大人都可以与兄弟们一起用饭了,那什么同提举、副提举、吏目的,也就自不用说了吧?
至于库大使肖大可、副使刘通,就更非‘人物’了,未入流嘛。
阳光正好,仲逸来到院中长桌前时,众人早已候在那里,长长的两排。即便是用饭时,站的还算整齐、有序。
“仲大人,听说你完全康复了,再也不用担心水土不服,兄弟们高兴,就准备了这些……”。
副提举姜军和吏目蔡一书站在最前列,是大伙的代表。
一名伙夫怯怯向仲逸道“仲大人,今日这酒……能不能多饮几碗?高兴嘛……”。
仲逸一脸的笑意“难得大伙一片热情,本官就破例一次,但仅限于不当值的兄弟们,可记住啦”。
末了,他再补充一句“今日所有的酒肉,都算仲某的,待会儿还要加肉、加菜……”。
“哈哈哈,仲大人准了……”。
有些杂乱的笑声、说话声,仲逸果真守约陪兄弟们饮了三碗。
再次回到房中,这位年轻的提举大人不由的回头望着窗外这是一幅温馨的画面,一如春风一沐。
一个有温度和热情的大院,从此不再孤独与陌生……
大理府,出城向南而行,大约三三十余里的地方,分出两道来一条向东、一条朝西。
平日里,朝东边这条路行人较多,时间久了慢慢踩出一条又深又宽的‘印儿’来,即便春夏之日,也很难长出杂草。
相比而言,向西边这条道去的人就少了些此处地势相对崎岖,只有一个山村,种庄稼土壤也不怎么好,也没有城池和集市,冷清许多。
不是本村村民,谁没事会去那里呢?
然而,这都是几年前的事儿了,近些年来情况有了一些转变。
尽管朝西而去的人依旧不是很多,但总算是可以在这条道上见到个人影了。
这个小山村名叫瓦胡同村,是数年前因为洪灾而迁过来一个村庄,大约二十户左右、百十号人的样子。
因是一起迁过来的,村子里都是一个姓,甚至可以说‘一大家子’,大家都姓冯,为同一个祖上,只是不知要往上顺多少辈。
平日里这些人以种地为主,收成不怎么好,也有养殖牧马的,或者挖盐或倒腾的一点其他矿产。女人们在家里养些鸡鸭,种些山茶,织布刺绣什么的,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人少的地方,地就多了,人不愿去的地方,地就不值钱了。
数年前,这里又发生过一次洪灾,那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一阵猛烈的暴风雨后,这个小村庄差点保不住了。
后来,来了一张新面孔,也是个姓冯的,中等个子的中年人。
此人来到村庄后,先是大方的为每家施舍又是给吃的,又是给银子,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
之后便是认‘族谱’,大家都是同一姓,按照姓氏地域划分,搜肠刮肚的找寻一番,总算‘对上了号’。
如此一来,这个叫冯三保的中年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住在这个村庄了。
由于他的‘辈分’高,比村里任何一个人都高,而且又出手大方,颇有家资,所以大家拥戴他为‘族长’。
这个族长,或许年纪有点轻、资历有点浅,但绝对是最有钱财、最能折腾的族长。
冯三保,自从他做了这个族长后,首先想到的是为村里谋出路修路、盖房、搭桥、种树等。
不用说,村民的这些开支,皆是由冯三保掏的银子,他只是说自己祖上经商赚了点银子,后来遭了洪灾而差点彻底丢了买卖,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才想起为乡亲门做点事情。
当地的知县大人还带衙役们表彰了一次这个冯三保,并说他脑子活、不忘本,出手也大方,是个很不错的人。
从此以后,冯三保就在村里说一不二,成了名副其实的——族长。
这事儿闹得,连他祖上到底是谁都没弄清楚,就请他做族长?
事关身世,都是听他一人之言,顶多就是他的几个随从‘证明’,怕是银子的力量吧?
有了衙门的号召,冯三保鼓励大家开垦荒地每家每户每年的任务就是开垦荒地,之后在开垦好的地上种植庄家,或者牧马放羊,养鱼养鸭。
村民们日子过得渐渐好了起来,冯三保也慢慢从他当初花出去的银子中开始‘回本’开垦这些地、盖这些房屋,还有修路搭桥,所有开销都是他的。
这一片田都是他的,这一地也都是他的,这一片‘天地’都是他的。而其他村民,无非就是替他干活而已。
大家也愿意这么做,毕竟这要比以前的日子要好很多。
渐渐的来这个村里的人也就多起来,不过村民们都知道,所有来人都是来找冯三保的。
冯三宝的住处,确实很大、很气派。
一片青砖绿瓦,石板铺的平平整整,院墙圈建的规规矩矩,看上去倒像是个衙门或者书院之类的建筑,在山村之中有此一地,确实有些特别。
听说这个冯三保祖上是有些功名,自己也捐了功名,只是没有落到实际职务,挂个虚名而已。
即便如此,大明朝对官民的住处规制有规定,不是什么人都不敢僭越的。
怎么办?都到这地方了,人家就是想住个房舍连片、绿树成荫、院墙成排的地方、怎么了?
后来众人一琢磨请高人指点,先看看风水再说。
‘高人’很快就请到了,只要肯花银子嘛,
不过,这位高人到来后,没有怎么看风水,却是给他们支了一个‘高招’。
众目睽睽之下,众人瞪大了眼睛,这位高人只说出两个字——寺庙。
得了一锭银子,那高人离去后没多久,冯三保终于反应过来了。
这寺和苗是有区别的,冯三保决定他要修建一个寺院,因为那样可以供养僧人……
不得不说,银子是很有威力的,那怕是看着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有些荒唐的事儿,它偏偏就做成了。
一年后,一座叫‘大空寺’的地方,赫然出现在瓦胡同村中,因此处距离大理府城不是很远,于是很快就出了名。
这个所谓的寺院,其实就是在冯三宝之前院落的基础上稍作改动而建成院墙更高了、大门漆成红色,房舍改为禅房,院中再添几个香炉,还有就是那些一般人看不懂的字……
既然是寺院,便有僧侣、有主持,有香火有神像,每日吃斋念佛,规律的声音、青青的香烟,意境瞬间提升不少。
冯三宝并不是主持,他也没有做僧侣,听人说他请人看过这叫带发修行,可以留发,平日里吃住都在寺里,颇像那么回事儿。
由于冯三宝实际是大空寺的‘创始者’,在这里颇受尊重,旦他平日里极为低调,每每遇到人总是一副平静的表情、与世无争的样子。
来寺院这里的人,无非两样烧香祈福、或卜卦解签。
而这两样,都少不了一些‘香火钱’。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钱的人自愿向‘功德箱’中捐银子,这算是一个‘积德行善’之举,往往有一个很隆重的仪式……
而仲逸知道这些,都是从耿家人给的那个‘账本’里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