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梁玉对袁樵微微一笑:“好。”
~~~~~~~~~~~~~~~~~~~~
第二天是一个阴天。
“杨土司”一大早便起身,对着一面大铜镜穿戴一新。这是一个四十上下的中年男子,相貌还算端正,肚子却早早地起来了。他身上的衣饰也很有趣,糅杂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佩刀,帽子上还插了两丛鲜艳的羽毛,左耳穿孔挂了一个婴儿拳头大的耳饰。衣服却是与梁玉惯常见的男子衣服一般无二,脚上也穿着京城常见式样的男靴。
侍女举一面铜镜,“杨土司”对着镜子正了正帽子,问道:“那边怎么说?”
一个穿衣风格协调的人答道:“那边出来一个姓王的管家,说,娘子说了,男女有别、语言不通,好意领了。并没有答应见面。那……咱们还去吗?”
“去!当然去!几曾能与京中搭上线呢?多去几次也是值得的。”
今天就是送上门去吃闭门羹的,就是让京里来人摆谱的。
“杨土司”在楣县里也有一所宅子,但是他日常却是住在原本杨家在山中的堡垒里。杨氏在楣州经营数代,除了楣州城的宅子之外,在山中还有寨子。不过当年平乱的时候,为了防止死灰复燃,这山寨是被官军破坏了的。“杨土司”的父亲时想到这里,利用旧有的地基,将山寨部分修复。“杨土司”平常不大爱到城里来住,哪怕这里热闹、舒服,但是他这个土司是假的,见到官儿还是矮一头,他就不乐意。
他是昨天特意下山来到宅子里,准备今天见面的。美娘被营救后送走的事情他已知晓,却也不很在意了。只要搭上京城的贵人,原来的杨家也就可有无可,甚至是可以消失的。
“杨土司”正装出行,将“严打”过后的愉快气氛破坏了不少。人人观望,都知道他是毕喜的后台,想看新来的袁县令要如何处置他。被众人围观“杨土司”的心情变得好了起来,也有胆气去梁宅门前丢脸了。
到了梁宅,没有意外地吃了一个闭门羹。
“杨土司”与王吉利打了一个照面,听王吉利客气地重复了昨天的话,他也不恼,依旧很有礼貌地道:“叨扰了,在下过几日再来。借问这位郎君一句,不知娘子有什么喜好?在下是这里土人,地面还算熟悉。”
王吉利笑道:“我们三娘一应用度都从京里带来,并不缺少什么。雪后路滑,您脚下留意。”
“杨土司”心道,京里出来的奴婢都不一样,待我发达了,一定也弄几个这样的来使唤。
门后墙角出头露脑的人看了都吃一惊:杨土司的脾气什么时候这么好了?到底是京里来的贵人!连杨土司都怕她!气派!
“杨土司”回到自己的宅子之后,沉思片刻,吩咐道:“把下一份礼送过去!”
梁玉就又收到了比上一份还要丰厚的礼物,问吕娘子:“你说,他这是想干什么呢?总不能也是为了稳住我吧?我看他的样子,心机是有的,也肯定有打算。”
吕娘子道:“这样做通常不外两个目的:其一,要反而示以恭顺,其二,有所求。”
“单子上的东西有些我不认得,与美娘一起看看吧。”
这第二张单子还真是很重的礼了,美娘指着其中一样说:“这个,织条羽毛裙子,不死几个人拿不下来。”杀鸟取毛织裙子这是有的,但是以这个织工,要取的鸟种类颇多,许多需要进入深山。一旦进入深山,伤亡就是常有的代价了。
梁玉道:“他倒有心了。让王吉利去见他一次吧。”
王吉利受命,去杨宅求见“杨土司”致谢。他一个普通的管家,尚不曾参与密谋,所言的也只是道谢而已。王吉利是从京里出来,京城人自有一股傲气,愈发显得不卑不亢,让“杨土司”很欣慰他。
“杨土司”又赠与王吉利金银厚礼,央他办事:“还请郎君为我美言几句,我实是有事相求,求娘子赐见一面。”
王吉利为难地道:“这位郎君有所不知,我家娘子是来流放的,并不敢多管闲事。”
【她管的闲事还少吗?!毕喜、张阿虎谁打的?】“杨土司”腹诽,如果不是看中梁玉这个爱出风头的个性,他还不这么巴结这位“贵人”呢。
“杨土司”再三央求,且说:“在下也会讲些官话,且已寻得官话讲得极好的人代为通译,只求一见。”
王吉利道:“要是这样,我回去与三娘讲。”
“杨土司”喜道:“有劳、有劳,都托付给郎君了。”
王吉利连说不敢。
回来将自己的收获与“杨土司”的话都告诉了梁玉,梁玉笑道:“你辛苦了,给你就留下吧。那就见一见他吧。”
~~~~~~~~~~~~~~
铺垫做好,“杨土司”终于得以见到“京里来的贵人”了。他知道梁玉是个什么身份,这是皇帝的小姨子,太子的姨母,说话肯定比别人更管用一些。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爱出风头爱揽事的女人,以“杨土司”的经验来看,女人一旦争强好胜就爱证明自己,比如收钱帮人办个事什么的。相反,何刺史、王司马之流,收了钱之后他们会掂量,这事儿值不值得办,有时候掂量完了,甚至连礼物都不会收,压根不搭理你这茬儿。
【女人还是蠢一点才可爱。】“杨土司”哼了几句小调,被手下提醒之后,又恢复了人模狗样的端庄严肃。
“杨土司”被王吉利引进厅堂,王吉利小声说:“郎君小心些,男女有别。”
“杨土司”道:“放心,必然不令你为难。”我不直眼看她就是。
岂料他根本没有看人的机会,梁玉面前一架屏风一摆,他只能看到屏风后面一个人影。【真是见了鬼了,你不是纵马行凶的一把好手吗?这会儿又害起羞来了吗?】“杨土司”心里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王吉利在屏风前道:“三娘,杨郎君来了。”
梁玉在屏风后面看这个“杨土司”也差点没翻出一个大白眼来,心道,【你穿得不伦不类就能冒充土司了吗?真的土人长的什么样子以为我没见过?你这一张大饼脸,一看就跟人家不是一个种的。】
两人还都客客气气的,梁玉道:“郎君远道而来,辛苦。”
“杨土司”心道,【这个声音是真的好听啊!到底是京里出来的。】也作激动状:“终于得见娘子了。”
王吉利道:“郎君有什么,不妨直说嘛。”
“杨土司”从座上起身,在屏风前跪倒:“在下有一事请娘子相帮,身家性命,系于娘子手上了。”
梁玉道:“这是什么话说的?王吉利。”
王吉利将“杨土司”扶起:“郎君,有话好好说,别惊着娘子了。”
“杨土司”重新坐好,抽抽鼻子作伤感模样道:“仕达此事,非娘子不可。”
梁玉手头一份“杨土司”的拜帖,上面写的名字就是杨仕达。问道:“何事?”
杨仕达道:“娘子有所不知,仕达祖居于此,楣州流人凶恶,又连年灾异,土人生计无依又聚于仕达周遭。仕达欲以这一万户献于朝廷。”
梁玉真的惊讶了:“什么?一万户?这么多?”
其实没有,真有的也就五千来户,多出来的都是杨仕达虚报的。杨仕达虚报而不心虚,续道:“您看,这怎么也值一个土司吧?”
【妈的!你是真的活够了啊!人才啊你!】梁玉终于明白杨仕达是什么意思了,他要拿这一万户给自己换个官儿当,还土司,世袭的。
杨仕达的算盘打得叮咣响,他认为,凡有勇力的人,脑子一般不大够使的。梁玉是个泼妇,打人够使的,脑子就不大好使。有了这个认知,他就使劲劝梁玉:“娘子,这一万户,早已不给朝廷缴纳赋税了,若朝廷信任仕达,仕达必使这些人一如往昔。娘子为朝廷得这一万户,也是大功一件,娘子有这件功劳,也可早日返京嘛。”
【我要是真给你说话了,圣人能把我按在这里一辈子不让我回去你信不信?你偷他的钱,再拿他的钱嫖他,你当圣人傻?!】
梁玉对吕娘子使了一个眼色。杨仕达便听到一个年纪略长些的女声说:“杨郎君,娘子问,楣州土人已编户,哪里来的一万户?是当年官员办事不利欺君罔上,还是阁下撒谎?楣州杨氏已授官予爵,哪里再来的新土司?”
梁玉配合地发出一声惊疑:“啊?假的呀?”听口气,下一句很可能就是“给我打”了。
【原来她还来了军师来。】杨仕达急忙抢答道:“真的,都是真的!我杨氏子弟众多,他们那家受一封赏,我家并不曾。方才仕达有言,这些是近来逃入山中的户口。”
吕娘子道:“郎君所言属实?”
“绝无虚言!”
吕娘子又问了几个关于楣州土著的问题,连毕喜的事情都问了,还涉及到了杨美娘。杨仕达都一口否认了:“仕达一向守法奉法,与贼人并无牵。美娘是我侄女,怎么能娶作儿媳呢?”
梁玉忽然说:“多少户来着?你叫什么?嗳,不对,我怎么听说授官要查父祖三代的?你知道吗?哎,你会写字吗?”
【开始装傻了。】吕娘子不客气地真的翻了一个白眼。
杨仕达道:“仕达皆已备下。”从怀中取出犹带体温的一份文书,交由王吉利呈上了。
吕娘子道:“郎君请归,容娘子三思。”
杨仕达有些踌躇,发现自己竟漏算了还有一个“军师”,只得怏怏而归。
他前脚走,梁玉后脚扯着吕娘子从屏风后面站了起来:“他是认真的吗?”
吕娘子也颇无语:“看来是的。不用担心他立时造反了,可是这一万户……”
“我不管,反正东西我拿到了,跟他们说一声,我也给京里写一封信。杨仕达,他听天由命吧!上一个拿自己的道理按着圣人的头叫圣人认账的人,是废后。”梁玉终于把白眼也翻了出来。
吕娘子道:“我这就去县衙。”
梁玉道:“王吉利,你可以去杨仕达那儿再收一回钱了。告诉他,我写信去京里,将他的事连他的文书一块儿送上去了。没事别来烦我了。”
王吉利得令,又往杨宅跑了一趟。杨仕达听了大喜:“仕达必不忘娘子大恩!”王吉利心道,【我看你这个样子,不大像得了三娘青眼的。三娘对喜欢的人那是什么样的呀?她给人家送钱,三位宋郎君,那是什么待遇?次一等的,吕娘子乃至于黄娘子,那是什么待遇?她对抄书打杂的都比对你好,啧!】
这些话王吉利是不会对杨仕达讲的,真的听话地收了一回钱,王吉利回家给梁玉准备年夜饭了。
杨仕达送走了王吉利,脸上的笑从假意的谄媚变成了发自内心的欢喜:“小的们,我就要做土司啦!哈哈哈哈!开祠堂!”
这祠堂也是他私设的,他是平民,不够格给祖宗建庙的。但是他得谢谢他爷爷、谢谢他爹,谢谢二位的远见。
定计的是他爷爷那一辈儿。他们家原是挺大一土财主,本来不姓杨,因为本地杨土司势力大,就冒充姓杨。真·杨土司自家人口也多,没来得及查出这个冒牌货来。到他爹当家的,真·杨家出乱子了,土司没了。
原本以为就这样了,不想朝廷的官员总是出岔子,还需要好好抚慰的山民日子就过不大好,干脆回山里去了。杨仕达他爹一看,计上心来:【虽说冒充姓杨,望族杨氏也不认我这门亲戚,冒认这个杨氏可比冒充土司家难多了。家世不行,削尖了头与人争个科举,也是考不过的。武略也差一点。那就还装土司吧!聚一帮土人,尊称土司,手下人多了,假的也是真的了。朝廷一招安,混个正经有册封的世袭的土司,儿孙富贵便都有了。】
没想到朝廷派来的官员接连不争气,还真叫他家做成了一股势力。这事儿差点就成了!
~~~~~~~~~~~~~~~~~~~~~~
差点就成,就代表着没有成。
京城,两仪殿。
“混账!朝廷威严岂是儿戏?!”
桓琚大发雷霆。
先是,押送官回到京城之后,堪堪赶上年前放假,几乎是以五体投地的姿势摔进了大堂。朝廷命官居然在官道上遇到了劫杀!兹事体大!
太子也不得不交出梁玉写给他的那封“家书”,供大家一起研究。得知他们二人平安抵达,所有人提起的心放了下来,紧接着便是震怒!政事堂是羞怒交加,他们选好的地方竟出现了这种情况,如何向圣人、向太子交待?
楣州,他们千挑万选的地方。对桓琚说,此地风俗淳朴,一心向化,土著归附,是圣人的贤德,把梁玉放过去,有助于化解戾气。对太子讲,这个地方气候宜人,安全宜居,你三姨到那里不会受苦的。
现在呢?简直揪着他们的面皮往地上踩。
事情不大,但是气人。桓琚愤怒于权威的被挑战,桓嶷震怒于梁玉居然身处险境。政事堂两种怒气兼而有之,还要加一份在至尊父子面前说大话打脸了。
萧司空当机立断:“圣人,若袁樵已遇凶匪,恐怕楣州的情况不止于此。楣州累年流放犯人为数不少,调兵围剿为上。”
裴喻难得站出来:“臣身为御史大夫,竟不能督察天下,是臣失职,臣请前往巡查。”
桓琚看看裴喻,胡子头发都白了,送出去两千里,是送死呢?还是送死呢?桓琚还不想裴喻死,敲敲御案:“还用不到你去!让崔颖去!驿路一定要通畅!让周明都给他挑好护卫之士。”
萧司空道:“那围剿之事?”
桓琚想起来近来轮番的将领,在心里转了一圈道:“两千兵马应该够了,派一偏将足矣。就郭宜吧。”他负责定个大概的方向,余下的兵马粮草等等,自有人去筹划。
安排妥帖之后,桓琚想起来一件事,将摆在案上的两份信件拿起来看了又看:“袁樵?他怎么去的楣州?还做个县令?胡闹!是谁在打击他吗?”
皇帝不猜疑,大家都想拖着,拖到这一茬成了旧账再提,皇帝顶多心里不痛快两天,骂两句,又或者心情好了的时候干脆就不追究了。现在时候不对,可他问了,大家就不能不答。桓嶷小心翼翼地道:“他……他家太夫人欣赏三姨侠气,就……”
等桓琚弄清楚袁樵这个小王八蛋成了他联襟,登时气得胡须也吹了起来:“他置朝廷律法于何地?!!!我要法办了他!他爱楣州,就别回来了!”
才骂了一个开头,何刺史、王司马的文书也到了,说的也是这个事,还附加了请罪。桓琚将这两份折子往旁一扔:“早干什么去了!”将这两个人骂了一回。
喘匀了气想起来再骂袁樵,袁樵下一份加急的文书又来了!来不及接着骂了,上一封就是急务,这一封不能拿来怄气。桓琚命取了来一看,“杨土司”居然闹大了!催着崔颖上路:“护卫加一倍!不,带两百甲士上路!郭宜且不要让他动身!”
如果第二封属实,两千兵马恐怕不够用。“杨土司”手里有五千户!照战时的法则来,如果五丁抽三,怕不让他抽出万把人来!对,“杨土司”还没有扯旗造反,但是,要把这五千户都给抠出来,不派兵过去压着,未必能顺利办成。不抠出来也是不行的,别人有样学样,那还了得?
萧司空等人也是气极,这些人脑子里还是“夷夏”。如果真是夷人,他们第一想的是如果可以不打而招安,让首领继续做土司,以夷制夷,徐徐图之也是可的。打一仗如果合适,那就打。但是,如果是不是夷人而自己跑去啸聚山林,能打就一定要先打,招安绝不是第一选择。
楣州已经“归化”了,民众都编入了户籍,居然再带着夷人走回头路?!搁两国边境上这就是叛国了!
~~~~~~~~~~~~~~~~~~~~
第二天是一个阴天。
“杨土司”一大早便起身,对着一面大铜镜穿戴一新。这是一个四十上下的中年男子,相貌还算端正,肚子却早早地起来了。他身上的衣饰也很有趣,糅杂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佩刀,帽子上还插了两丛鲜艳的羽毛,左耳穿孔挂了一个婴儿拳头大的耳饰。衣服却是与梁玉惯常见的男子衣服一般无二,脚上也穿着京城常见式样的男靴。
侍女举一面铜镜,“杨土司”对着镜子正了正帽子,问道:“那边怎么说?”
一个穿衣风格协调的人答道:“那边出来一个姓王的管家,说,娘子说了,男女有别、语言不通,好意领了。并没有答应见面。那……咱们还去吗?”
“去!当然去!几曾能与京中搭上线呢?多去几次也是值得的。”
今天就是送上门去吃闭门羹的,就是让京里来人摆谱的。
“杨土司”在楣县里也有一所宅子,但是他日常却是住在原本杨家在山中的堡垒里。杨氏在楣州经营数代,除了楣州城的宅子之外,在山中还有寨子。不过当年平乱的时候,为了防止死灰复燃,这山寨是被官军破坏了的。“杨土司”的父亲时想到这里,利用旧有的地基,将山寨部分修复。“杨土司”平常不大爱到城里来住,哪怕这里热闹、舒服,但是他这个土司是假的,见到官儿还是矮一头,他就不乐意。
他是昨天特意下山来到宅子里,准备今天见面的。美娘被营救后送走的事情他已知晓,却也不很在意了。只要搭上京城的贵人,原来的杨家也就可有无可,甚至是可以消失的。
“杨土司”正装出行,将“严打”过后的愉快气氛破坏了不少。人人观望,都知道他是毕喜的后台,想看新来的袁县令要如何处置他。被众人围观“杨土司”的心情变得好了起来,也有胆气去梁宅门前丢脸了。
到了梁宅,没有意外地吃了一个闭门羹。
“杨土司”与王吉利打了一个照面,听王吉利客气地重复了昨天的话,他也不恼,依旧很有礼貌地道:“叨扰了,在下过几日再来。借问这位郎君一句,不知娘子有什么喜好?在下是这里土人,地面还算熟悉。”
王吉利笑道:“我们三娘一应用度都从京里带来,并不缺少什么。雪后路滑,您脚下留意。”
“杨土司”心道,京里出来的奴婢都不一样,待我发达了,一定也弄几个这样的来使唤。
门后墙角出头露脑的人看了都吃一惊:杨土司的脾气什么时候这么好了?到底是京里来的贵人!连杨土司都怕她!气派!
“杨土司”回到自己的宅子之后,沉思片刻,吩咐道:“把下一份礼送过去!”
梁玉就又收到了比上一份还要丰厚的礼物,问吕娘子:“你说,他这是想干什么呢?总不能也是为了稳住我吧?我看他的样子,心机是有的,也肯定有打算。”
吕娘子道:“这样做通常不外两个目的:其一,要反而示以恭顺,其二,有所求。”
“单子上的东西有些我不认得,与美娘一起看看吧。”
这第二张单子还真是很重的礼了,美娘指着其中一样说:“这个,织条羽毛裙子,不死几个人拿不下来。”杀鸟取毛织裙子这是有的,但是以这个织工,要取的鸟种类颇多,许多需要进入深山。一旦进入深山,伤亡就是常有的代价了。
梁玉道:“他倒有心了。让王吉利去见他一次吧。”
王吉利受命,去杨宅求见“杨土司”致谢。他一个普通的管家,尚不曾参与密谋,所言的也只是道谢而已。王吉利是从京里出来,京城人自有一股傲气,愈发显得不卑不亢,让“杨土司”很欣慰他。
“杨土司”又赠与王吉利金银厚礼,央他办事:“还请郎君为我美言几句,我实是有事相求,求娘子赐见一面。”
王吉利为难地道:“这位郎君有所不知,我家娘子是来流放的,并不敢多管闲事。”
【她管的闲事还少吗?!毕喜、张阿虎谁打的?】“杨土司”腹诽,如果不是看中梁玉这个爱出风头的个性,他还不这么巴结这位“贵人”呢。
“杨土司”再三央求,且说:“在下也会讲些官话,且已寻得官话讲得极好的人代为通译,只求一见。”
王吉利道:“要是这样,我回去与三娘讲。”
“杨土司”喜道:“有劳、有劳,都托付给郎君了。”
王吉利连说不敢。
回来将自己的收获与“杨土司”的话都告诉了梁玉,梁玉笑道:“你辛苦了,给你就留下吧。那就见一见他吧。”
~~~~~~~~~~~~~~
铺垫做好,“杨土司”终于得以见到“京里来的贵人”了。他知道梁玉是个什么身份,这是皇帝的小姨子,太子的姨母,说话肯定比别人更管用一些。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爱出风头爱揽事的女人,以“杨土司”的经验来看,女人一旦争强好胜就爱证明自己,比如收钱帮人办个事什么的。相反,何刺史、王司马之流,收了钱之后他们会掂量,这事儿值不值得办,有时候掂量完了,甚至连礼物都不会收,压根不搭理你这茬儿。
【女人还是蠢一点才可爱。】“杨土司”哼了几句小调,被手下提醒之后,又恢复了人模狗样的端庄严肃。
“杨土司”被王吉利引进厅堂,王吉利小声说:“郎君小心些,男女有别。”
“杨土司”道:“放心,必然不令你为难。”我不直眼看她就是。
岂料他根本没有看人的机会,梁玉面前一架屏风一摆,他只能看到屏风后面一个人影。【真是见了鬼了,你不是纵马行凶的一把好手吗?这会儿又害起羞来了吗?】“杨土司”心里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王吉利在屏风前道:“三娘,杨郎君来了。”
梁玉在屏风后面看这个“杨土司”也差点没翻出一个大白眼来,心道,【你穿得不伦不类就能冒充土司了吗?真的土人长的什么样子以为我没见过?你这一张大饼脸,一看就跟人家不是一个种的。】
两人还都客客气气的,梁玉道:“郎君远道而来,辛苦。”
“杨土司”心道,【这个声音是真的好听啊!到底是京里出来的。】也作激动状:“终于得见娘子了。”
王吉利道:“郎君有什么,不妨直说嘛。”
“杨土司”从座上起身,在屏风前跪倒:“在下有一事请娘子相帮,身家性命,系于娘子手上了。”
梁玉道:“这是什么话说的?王吉利。”
王吉利将“杨土司”扶起:“郎君,有话好好说,别惊着娘子了。”
“杨土司”重新坐好,抽抽鼻子作伤感模样道:“仕达此事,非娘子不可。”
梁玉手头一份“杨土司”的拜帖,上面写的名字就是杨仕达。问道:“何事?”
杨仕达道:“娘子有所不知,仕达祖居于此,楣州流人凶恶,又连年灾异,土人生计无依又聚于仕达周遭。仕达欲以这一万户献于朝廷。”
梁玉真的惊讶了:“什么?一万户?这么多?”
其实没有,真有的也就五千来户,多出来的都是杨仕达虚报的。杨仕达虚报而不心虚,续道:“您看,这怎么也值一个土司吧?”
【妈的!你是真的活够了啊!人才啊你!】梁玉终于明白杨仕达是什么意思了,他要拿这一万户给自己换个官儿当,还土司,世袭的。
杨仕达的算盘打得叮咣响,他认为,凡有勇力的人,脑子一般不大够使的。梁玉是个泼妇,打人够使的,脑子就不大好使。有了这个认知,他就使劲劝梁玉:“娘子,这一万户,早已不给朝廷缴纳赋税了,若朝廷信任仕达,仕达必使这些人一如往昔。娘子为朝廷得这一万户,也是大功一件,娘子有这件功劳,也可早日返京嘛。”
【我要是真给你说话了,圣人能把我按在这里一辈子不让我回去你信不信?你偷他的钱,再拿他的钱嫖他,你当圣人傻?!】
梁玉对吕娘子使了一个眼色。杨仕达便听到一个年纪略长些的女声说:“杨郎君,娘子问,楣州土人已编户,哪里来的一万户?是当年官员办事不利欺君罔上,还是阁下撒谎?楣州杨氏已授官予爵,哪里再来的新土司?”
梁玉配合地发出一声惊疑:“啊?假的呀?”听口气,下一句很可能就是“给我打”了。
【原来她还来了军师来。】杨仕达急忙抢答道:“真的,都是真的!我杨氏子弟众多,他们那家受一封赏,我家并不曾。方才仕达有言,这些是近来逃入山中的户口。”
吕娘子道:“郎君所言属实?”
“绝无虚言!”
吕娘子又问了几个关于楣州土著的问题,连毕喜的事情都问了,还涉及到了杨美娘。杨仕达都一口否认了:“仕达一向守法奉法,与贼人并无牵。美娘是我侄女,怎么能娶作儿媳呢?”
梁玉忽然说:“多少户来着?你叫什么?嗳,不对,我怎么听说授官要查父祖三代的?你知道吗?哎,你会写字吗?”
【开始装傻了。】吕娘子不客气地真的翻了一个白眼。
杨仕达道:“仕达皆已备下。”从怀中取出犹带体温的一份文书,交由王吉利呈上了。
吕娘子道:“郎君请归,容娘子三思。”
杨仕达有些踌躇,发现自己竟漏算了还有一个“军师”,只得怏怏而归。
他前脚走,梁玉后脚扯着吕娘子从屏风后面站了起来:“他是认真的吗?”
吕娘子也颇无语:“看来是的。不用担心他立时造反了,可是这一万户……”
“我不管,反正东西我拿到了,跟他们说一声,我也给京里写一封信。杨仕达,他听天由命吧!上一个拿自己的道理按着圣人的头叫圣人认账的人,是废后。”梁玉终于把白眼也翻了出来。
吕娘子道:“我这就去县衙。”
梁玉道:“王吉利,你可以去杨仕达那儿再收一回钱了。告诉他,我写信去京里,将他的事连他的文书一块儿送上去了。没事别来烦我了。”
王吉利得令,又往杨宅跑了一趟。杨仕达听了大喜:“仕达必不忘娘子大恩!”王吉利心道,【我看你这个样子,不大像得了三娘青眼的。三娘对喜欢的人那是什么样的呀?她给人家送钱,三位宋郎君,那是什么待遇?次一等的,吕娘子乃至于黄娘子,那是什么待遇?她对抄书打杂的都比对你好,啧!】
这些话王吉利是不会对杨仕达讲的,真的听话地收了一回钱,王吉利回家给梁玉准备年夜饭了。
杨仕达送走了王吉利,脸上的笑从假意的谄媚变成了发自内心的欢喜:“小的们,我就要做土司啦!哈哈哈哈!开祠堂!”
这祠堂也是他私设的,他是平民,不够格给祖宗建庙的。但是他得谢谢他爷爷、谢谢他爹,谢谢二位的远见。
定计的是他爷爷那一辈儿。他们家原是挺大一土财主,本来不姓杨,因为本地杨土司势力大,就冒充姓杨。真·杨土司自家人口也多,没来得及查出这个冒牌货来。到他爹当家的,真·杨家出乱子了,土司没了。
原本以为就这样了,不想朝廷的官员总是出岔子,还需要好好抚慰的山民日子就过不大好,干脆回山里去了。杨仕达他爹一看,计上心来:【虽说冒充姓杨,望族杨氏也不认我这门亲戚,冒认这个杨氏可比冒充土司家难多了。家世不行,削尖了头与人争个科举,也是考不过的。武略也差一点。那就还装土司吧!聚一帮土人,尊称土司,手下人多了,假的也是真的了。朝廷一招安,混个正经有册封的世袭的土司,儿孙富贵便都有了。】
没想到朝廷派来的官员接连不争气,还真叫他家做成了一股势力。这事儿差点就成了!
~~~~~~~~~~~~~~~~~~~~~~
差点就成,就代表着没有成。
京城,两仪殿。
“混账!朝廷威严岂是儿戏?!”
桓琚大发雷霆。
先是,押送官回到京城之后,堪堪赶上年前放假,几乎是以五体投地的姿势摔进了大堂。朝廷命官居然在官道上遇到了劫杀!兹事体大!
太子也不得不交出梁玉写给他的那封“家书”,供大家一起研究。得知他们二人平安抵达,所有人提起的心放了下来,紧接着便是震怒!政事堂是羞怒交加,他们选好的地方竟出现了这种情况,如何向圣人、向太子交待?
楣州,他们千挑万选的地方。对桓琚说,此地风俗淳朴,一心向化,土著归附,是圣人的贤德,把梁玉放过去,有助于化解戾气。对太子讲,这个地方气候宜人,安全宜居,你三姨到那里不会受苦的。
现在呢?简直揪着他们的面皮往地上踩。
事情不大,但是气人。桓琚愤怒于权威的被挑战,桓嶷震怒于梁玉居然身处险境。政事堂两种怒气兼而有之,还要加一份在至尊父子面前说大话打脸了。
萧司空当机立断:“圣人,若袁樵已遇凶匪,恐怕楣州的情况不止于此。楣州累年流放犯人为数不少,调兵围剿为上。”
裴喻难得站出来:“臣身为御史大夫,竟不能督察天下,是臣失职,臣请前往巡查。”
桓琚看看裴喻,胡子头发都白了,送出去两千里,是送死呢?还是送死呢?桓琚还不想裴喻死,敲敲御案:“还用不到你去!让崔颖去!驿路一定要通畅!让周明都给他挑好护卫之士。”
萧司空道:“那围剿之事?”
桓琚想起来近来轮番的将领,在心里转了一圈道:“两千兵马应该够了,派一偏将足矣。就郭宜吧。”他负责定个大概的方向,余下的兵马粮草等等,自有人去筹划。
安排妥帖之后,桓琚想起来一件事,将摆在案上的两份信件拿起来看了又看:“袁樵?他怎么去的楣州?还做个县令?胡闹!是谁在打击他吗?”
皇帝不猜疑,大家都想拖着,拖到这一茬成了旧账再提,皇帝顶多心里不痛快两天,骂两句,又或者心情好了的时候干脆就不追究了。现在时候不对,可他问了,大家就不能不答。桓嶷小心翼翼地道:“他……他家太夫人欣赏三姨侠气,就……”
等桓琚弄清楚袁樵这个小王八蛋成了他联襟,登时气得胡须也吹了起来:“他置朝廷律法于何地?!!!我要法办了他!他爱楣州,就别回来了!”
才骂了一个开头,何刺史、王司马的文书也到了,说的也是这个事,还附加了请罪。桓琚将这两份折子往旁一扔:“早干什么去了!”将这两个人骂了一回。
喘匀了气想起来再骂袁樵,袁樵下一份加急的文书又来了!来不及接着骂了,上一封就是急务,这一封不能拿来怄气。桓琚命取了来一看,“杨土司”居然闹大了!催着崔颖上路:“护卫加一倍!不,带两百甲士上路!郭宜且不要让他动身!”
如果第二封属实,两千兵马恐怕不够用。“杨土司”手里有五千户!照战时的法则来,如果五丁抽三,怕不让他抽出万把人来!对,“杨土司”还没有扯旗造反,但是,要把这五千户都给抠出来,不派兵过去压着,未必能顺利办成。不抠出来也是不行的,别人有样学样,那还了得?
萧司空等人也是气极,这些人脑子里还是“夷夏”。如果真是夷人,他们第一想的是如果可以不打而招安,让首领继续做土司,以夷制夷,徐徐图之也是可的。打一仗如果合适,那就打。但是,如果是不是夷人而自己跑去啸聚山林,能打就一定要先打,招安绝不是第一选择。
楣州已经“归化”了,民众都编入了户籍,居然再带着夷人走回头路?!搁两国边境上这就是叛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