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哪知沈家奶奶接下来就说:“庭生也长大了,这孩子是个有主见的,我老婆子说什么也是说不听的,这结婚的事,还是要他自己拿主意,能够跟香香结婚,他肯定是千肯万肯的,就是现在家里这个光景,怕是会委屈了香香。”
沈庭生突然站了起来,面对着谢义平和胡爱春,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躬:“叔叔阿姨,我是真心喜欢香香,希望能够和她共度一生,之前我也说过,希望叔叔阿姨能够给我一年的时间,考验我是不是真的有照顾好香香的能力,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同意香香跟我在一起,我向你们保证,这一辈子,我都会让她过上好日子,不会让她受到任何委屈的。”
这话胡爱春听了十分满意,点了点头说:“嗯,不错,目前来说,你对我们的承诺都算是做到了,希望今后你也可以信守承诺,不管将来发生什么,自己有了多大的成就,都不要忘记了现在的本心才好。”
“谢谢阿姨,我会的,说真的,我做梦都想能早点把香香娶进门,但我不愿意让她受委屈,你们也看到了,我家现在的条件,结婚的话真的是委屈她了,就算不能给她最好的,但别人有的,她也一定要有,叔叔阿姨,你们再给我两年的时间,我一定会让香香风风光光地嫁进来的。”
谢华香不高兴地说:“妈,我都说了,我不着急,我才刚刚考上大学呢,往后还有多少事儿要忙活啊,哪来的空闲去结婚啊!想抱外孙也不差在这几年啊!还是等我大学毕业工作稳定了再说吧!”
沈庭生的话算是给胡爱春夫妇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互相对视一眼:“行吧,你们年轻人的事,那就你们自己说了算。”
“这还差不多。”谢华香说。
胡爱春夫妇这次过来的目的,一是想看看闺女插队的地方,二是陪着她高考,这两个目的都达成了,他们单位请假也不容易,便赶着要回去上班了。
沈庭生也得赶回学校参加期末考试,于是三人便又乘坐第二天的火车回去了。
谢华香在最亲近的人的陪伴下过了那么多天,突然间他们都走了,心里还真有点儿失落,不过也没工夫让她失落多久了,两家食品厂里,都有一大堆的事儿等着她呢!
一忙起来,那些小伤感很快就抛到了九霄云外,有点儿时间都恨不得见缝插针地用来睡觉了,哪来的功夫胡思乱想。
偏偏程立坤还不肯放过她,见天找她去说话,说些什么各种工厂的改革、改制的东西,说真的,谢华香比别人强的地方,只不过是重活了一辈子,见多识广一点而已,但她真的不是什么厉害的女强人啊!
上辈子不过运气好,又有沈庭生的帮助,才做成了她的连锁饮食集团,但从根本上来说,她对这些东西,真的也是一知半解的啊!
但程立坤追问得紧,谢华香没办法,只好把自己的所知都告诉了他,有些问题实在是想不明白的,还特地写信给沈庭生请教,然后沈庭生再请教康学翰,完了再写信给她,让她转达给程立坤。
也不知道谢华香对程立坤说的这些到底有用没用,但程立坤确实是如获至宝般的十分高兴,并且马上就把这些新学到的观点投入到实践中,在东水县的范围内对各大小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力度大得谢华香都有点儿心惊,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还没有被提出来的时候,他居然就能在东水县这个地方,率先开展了这一系列的改革,而且还推行得挺顺利,不能不说真是一场奇迹。
但谢华香的心里,还是隐隐有些担心,这场改革推行得太顺利了,总让人觉得,这背后会不会有什么巨大的陷阱在等着。
谢华香隐晦地告诫过程立坤几回,知道他的心是好的,但这步子是不是不要一下子迈得太大了?一步一步走稳妥一点,慢慢来也是可以的吧!
程立坤却给她拿出了一张剪报,这是五月份的时候,发表在《光明日报》头版上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后,省级、市级的报纸,还有东水日报,都转载了这篇文章。
还有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批语,号召大家“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精神来一个大解放”。
用程立坤的话来说,他现在做的这些,都是有理论依据的。
谢华香说不过他,心里面也隐隐有些侥幸的心理,她相信他现在做所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虽然早了一些,但确实为将来改革开放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应该不会这么倒霉,被当成出头鸟被打倒吧!
过了没几天,谢华香也没有心思再管程立坤的事儿了,因为她的录取通知书收到了。
当初报名的时候,她仔细地考虑过,以她的水平,哪怕有沈庭生这个超级外挂在,想要考上z大也是不太可能的,如果连她这样的水平都能考上,那多对不起那些聪明又刻苦勤奋的考生们啊!
所以她根据自己现在的工作情况和兴趣爱好,报了理工大学的食品工程系,这两间食品工厂管下来,她深深地明白自己在食品的生产和管理的专业知识上有多欠缺,而她又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挺有兴趣的,不排除以后大学毕业以后,要把满庭香食品厂继续开遍全国的可能。
所以她做出的这个选择,算是再现实不过了,沈庭生也支持她报考理工大学,唯一的不好之处,只是理工大学和z大的距离有点远,到时候两个人想要每天见面,怕是不太容易。
谢华香这人有些奇怪,平时没事的时候,粘人粘得紧,可是一旦自己有什么事忙起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这一点沈庭生算是深有体会,当初食品厂忙起来的时候,她可是足足半个月都没给他写过信,可怜他又是挂念又是担心。
不过为了她的未来着想,沈庭生还是支持她报了理工大学,顶多到时候他辛苦一点,多跑去理工大学找她罢了,怎么说也在同一个城市,比现在相隔千里可要好得多了。
谢华香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沈庭生已经放暑假回来了,为了完成对谢华香爸妈的承诺,早日赚够钱娶心爱的姑娘进门,他一回来就跟沈大壮、王卫青他们一起投入到了黑市大业中。
现在一个小小的东水县的市场已经完全不能够满足他们了,他们已经开始把市场扩张到了隔壁的几个县城,甚至是市里去了。
这边谢华香要忙着交接工作,安排靠谱的人接管食品厂,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哪怕沈庭生已经回来了,两人也得两三天才能抽出时间好不容易见个面,一起吃顿饭而已。
安吉大队的砖窑已经烧起来了,烧出来的红砖质量非常好,敲起来“铮铮”响,用来盖房子,结实又轻便。
本来他们大队烧这个砖窑的主要目的,就是大队里群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专门烧出来给大队里的人盖房子用的,没想到他们大队能烧出上好红砖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十里八项都有人上门找他们买红砖来了。
理由无非是跟他们一样的,县里红砖厂的砖要指标才能买到,家里急着想要盖房子实在等不得了。
自家大队的供应都还满足不了呢,沈大队长本来是不愿意卖给别人的,但有不少老相识老交情求上门来,他直接拒绝也不好,索性狮子大开口,给他们大队的红砖开了个高价。
县红砖厂的红砖才卖两分钱一块,他一开口就是两分五厘一块,一百块砖就足足贵了五毛钱,这一间房子盖下来起码得几万块砖吧,这差价就是好几百块钱的事了,他认准了别人肯定是不舍得的。
没想到别人居然就答应了,贵点儿就贵点儿吧,好歹不用指标啊,现成就能买到,总好过到县红砖厂不知道要排几年的队呢!
沈大队长傻眼了,他自己开的价,人家答应了,这下想要不卖都不行了啊!
只好又召开社员大会,把这事儿跟全体社员们商量了一下,社员们一致表决,卖啊,有钱挣干嘛不卖!
第238章
因此, 安吉大队的砖窑, 又成了他们大队一条新的经济来源, 这一窑窑的红砖烧出来,可都是硬铮铮的票子啊!安吉大队的大老爷们,干劲就更大了,腰板也更挺直了起来。
现在可不光是家里的婆娘能挣钱了,他们大老爷们也是能往家里拿工资的人了呢!
砖窑的劳动报酬分配方式,也是参考了食品厂的模式,采用按劳计酬,具体来说是“计件”的方式。
简单地说也就是多劳多得, 谁的活儿干得又快又好,挣的钱就多,谁爱偷懒, 干活偷工减料,被发现了警告一次, 警告三次以后就再也不用来干活了。
所以大伙儿的干活热情都被彻底地激发了出来,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干,生怕落后于人。
这票子越挣越多, 队里的小伙子们想要盖房子的心就越强烈, 没道理自家大队生产的红砖,一车一车地往外运,可自己大队里的人却沾不上边的啊!
沈大队长召集几个大队干部开会研究之后,决定采取两个措施来解决这个难题,第一, 队里的砖窑每烧一窑砖,都要留下十分之一的数量,专门供应给本大队的人。
第二,加盖新砖窑。之前的两眼砖窑是找程立坤批的贷款买的,虽然还没还清,但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还清那是分分钟的事,沈大队长估计,要继续贷款应该也不难。
于是就让大队会计沈红兵立马就打贷款报告,早一天把砖窑盖起来,大队里的小伙子们就能早一天把房子盖起来,早一天把媳妇娶回来,早日抱上胖娃娃,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干活,现在大队里干活的人手越来越不够了,等新的砖窑盖起来,说不定就从别的大队找人来帮忙了。
沈庭生也到沈红兵那里登记排队买砖块,沈红兵手里有一个名单,全都是排队等着买红砖的,沈庭生已经排在了老后面,按照砖窑现在的产量计算,起码也得等到明年去了。
沈红兵还一脸严肃地告诉他:“就算你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那也得守规矩,不能插队。”
“知道了。”沈庭生老老实实地表示他不会拉关系走后门。
谁知道沈红兵又压低了嗓门,悄悄地跟他说:“不过你要是实在着急的话,可以让谢知青跟大队长说说,咱们这个砖窑,就是在她的提议下烧起来的,这砖要是让她先买,保管不会有人敢有意见。”
沈庭生真没想到,原来在安吉大队,谢华香的面子已经比他的好使了。
还有盖房子的地基,谢华香早在程立坤调到县城以前,就找他批下来了,就是现在他们住的破庙所在的那一块地方,屋子底下隐藏着地道的大秘密,可不能被别人给发现了,还是自家盖上房子更为稳妥一些。
再加上他们一家人在山脚下住惯了,也喜欢这地方的清净,就算村子里边能够给他们腾出地皮,也不太愿意把房子盖回去了呢!
至于房子想盖什么样的,沈庭生自然要问过谢华香的意见,虽说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吧,但总要憧憬一下的。
说起新房子,谢华香也高兴得很,立马提笔画了一张草图:“看,庭生哥,这就是我理想中咱们家的样子。”
她画得还挺仔细的,有外立面的正视图、侧视图,还有每一层的平面布局。
可惜她绘画水平有限,这种户型又不是沈庭生所熟悉的,他看了半天没看懂,只好凑了过去:“香香,你能给我说说吗?”
“你看,就是这种前后带院子的花园洋房,前边的花园里可以养些漂亮的花花草草什么的,家里要养一条狗看家,这儿盖一间狗屋,平时阿婆肯定不肯闲着,所以后边花园就开成菜地,让阿婆闲着无事就种点小菜。”
“房子一共盖四层,一楼是客厅和厨房,还有储藏室,阿婆年纪大了上楼梯不方便,所以也在一楼给她留一个房间,二楼留给幺妹,往后就算她嫁了人也给她留着,随时都可以回娘家,吵架了底气也会足一些。”
沈庭生笑了起来:“幺妹都还没嫁出去呢,你就想着她跟丈夫吵架回娘家啦?”
谢华香说:“那是肯定的,我的房间我爸妈也一直给我留着呢,要是你敢欺负我,哼哼!”
沈庭生连忙说:“别,咱们就算吵架,也是你把我赶走,这房子就是你的,你不用走。”
谢华香继续说:“三层就咱们住,也有一间小的客厅,咱们自己的朋友来了,可以上来这里坐,还有主卧和书房,四楼的话就留着将来咱们的孩子住。还有,楼梯在造在屋子里面的,每一层都要有厕所和卫生间,厕所里要装抽水马桶,咱们卧室的卫生间里还要安装浴缸。”
这个沈庭生就有点儿为难了,这抽水马桶、浴缸什么的,他都不懂啊!还要每层都有厕所,这排水怎么弄?
乡下人盖房子,肯定没有说请什么设计师、工程队之类的,都是自己动手,以前盖的泥砖房,要用的树是自己从山上砍下拉回来的,泥砖是自个儿打的,门窗那些,讲究点儿的请木匠来做,实在不讲究的,随便刨块木板也能用。
盖房子的时候,自家的壮劳力全部出动,再招呼几个身强体壮的亲朋好友过来帮忙,个把月的时间就能把低矮的茅草房给盖起来了。
现在把泥砖换成红砖了,屋顶的茅草也换成黑亮的瓦片,但盖房子的方式还是一样的,就连屋子的格局构造也还是跟以前一模一样。
当中一间堂屋,左右各两间厢房,敞亮又体面,前后圈出一个院子,灶房一般是盖在屋子对面的,灶房旁边再搭个洗澡间,茅厕通常都会距离主屋远一些,免得臭气熏了屋子。
这种厨房、洗澡间和厕所都盖在屋子里边的房子,沈庭生只在大城市里见过,但盖是肯定没有盖过的,说出来别人都觉得奇怪,这茅厕盖在屋子里,不得臭死了吗?
但谢华香就是要这样的,她一直都不乐意像别人一样,在房间里搁一个尿桶,哪怕再冷的天,三更半夜也要爬起来上茅厕。
而且她说,抽水马桶是不会臭的。
既然媳妇儿都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沈庭生就算再不懂,也必须得答应下来了,他重重地点头:“行,咱们这房子,就这么盖。”
还好红砖还不到位,真要盖房子,那起码也得一年多以后了,还有时间来得及,沈庭生打算一回到学校,就去图书馆多查查这方面的知识,再多请教一下学建筑的同学和老师,肯定能凭自己的能力给媳妇儿设计出最好的房子的。
要不怎么说现在的大学里学习氛围浓厚呢,大家都十分谦虚好学,乐于助人,不管谁遇到不懂的问题都可以请教别人,而被请教的人也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哪怕来问问题的人不是自己这个专业的,也不会有任何不满。
怀着对新房子的向往,一个暑假的时间在忙碌中很快就过去了,沈庭生带领着沈大壮和王卫青把他们生意的版图又扩大了两倍多,沈庭生是他们这个团队的主心骨,他去上学之后,剩下的两个人就不再干这种开拓的事了,主要是守城,把已经开拓了的市场好好经营好,求一个稳字。
而谢华香,也完成了两间食品厂的交接工作,一身轻松地只等着去上学了,到大学里要用到的生活用品什么的,胡爱春在家里也早就帮她准备好了,连新衣裳都给她准备了好几套,生怕她在乡下住惯了眼光也变得老土起来,将来上学被人当成土包子。
谢华香一想到她妈在信里给她描述的她准备的那些新衣裳就头疼,喇叭裤什么的,真是一言难尽。
不管怎么说,总归谢华香是可以轻轻松松地去上学了,被托付了重担的沈大丫压力山大,但心底里却有着一份说不出的兴奋,其实她的骨子里是有着女强人的潜质的,以前在乡下看不出来,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身上的锋芒已经越来越显现出来了。
有时候就连程立坤看着她,都觉得越来越有一种无法征服的感觉,可越是这样,他对她的感情就越强烈,从一开始单纯的喜爱,到后来的钦佩和爱慕,程立坤越来越觉得,这辈子除了沈大丫,再也找不到另外一个他想要相伴一生的女人了。
可他认定了又有什么用呢?沈大丫准备参加高考的那段时间,两人好不容易走得近了些,谁知道高考完了以后,沈大丫立刻过河拆桥,又不再把他当一回事儿了。
再加上后来谢华香要拉着她交接工作,沈大丫更是每天都忙得团团转,程立坤想多找她几次,都会被她嫌弃碍手碍脚,可怜他堂堂一个副县长,想要见她一面,还得守在她下班回宿舍的必经之路上,瞅着空子才好不容易能说上几句话。
谢华香和沈庭生离开东水县的时候,东水县的经济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着,谁都没有想到,变故会在猝不及防之间突然发生。
谢华香对大学生活适应极快,她很快就习惯了忙碌的学习,习惯了每天去食堂吃饭,跟宿舍的小姐妹们打打闹闹,晚上睡觉之前对班里的男同学评头品足一番的生活。
平时她跟沈庭生各自忙碌,到了周末的时候,才会一起回到谢家,陪爸妈吃一顿饭之后,两人再亲亲蜜蜜地相处一段时间。
生活过的平静而充实,又因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十分美好。
直到有一天下课之后,有人来通知谢华香,传达室里有给她的电报,加急的。
第239章
听说有加急电报, 吓得谢华香赶紧跑去取, 现在她跟沈庭生都在g市, 家里只剩下沈家奶奶和幺妹,一个老一个小的,虽然也有请亲朋好友们多多照看着,可毕竟放心不下。
需要拍加急电报的,肯定是急事,谢华香首先就想到会不会是她们俩出了什么事,惊出了一身冷汗。
拿到电报,先看落款, 还好是沈大丫,谢华香的心落下了一半,可再仔细看清楚内容之后, 她整个人都不好了。
电报上写的是:“工厂停产,程被拘, 求助。”
这没头没尾的,究竟是啥意思,程是指程立坤吧, 他被拘, 为什么会被拘,工厂为什么会停产?沈大丫会拍来这样一份电报,肯定是发生了大事。
沈庭生突然站了起来,面对着谢义平和胡爱春,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躬:“叔叔阿姨,我是真心喜欢香香,希望能够和她共度一生,之前我也说过,希望叔叔阿姨能够给我一年的时间,考验我是不是真的有照顾好香香的能力,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同意香香跟我在一起,我向你们保证,这一辈子,我都会让她过上好日子,不会让她受到任何委屈的。”
这话胡爱春听了十分满意,点了点头说:“嗯,不错,目前来说,你对我们的承诺都算是做到了,希望今后你也可以信守承诺,不管将来发生什么,自己有了多大的成就,都不要忘记了现在的本心才好。”
“谢谢阿姨,我会的,说真的,我做梦都想能早点把香香娶进门,但我不愿意让她受委屈,你们也看到了,我家现在的条件,结婚的话真的是委屈她了,就算不能给她最好的,但别人有的,她也一定要有,叔叔阿姨,你们再给我两年的时间,我一定会让香香风风光光地嫁进来的。”
谢华香不高兴地说:“妈,我都说了,我不着急,我才刚刚考上大学呢,往后还有多少事儿要忙活啊,哪来的空闲去结婚啊!想抱外孙也不差在这几年啊!还是等我大学毕业工作稳定了再说吧!”
沈庭生的话算是给胡爱春夫妇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互相对视一眼:“行吧,你们年轻人的事,那就你们自己说了算。”
“这还差不多。”谢华香说。
胡爱春夫妇这次过来的目的,一是想看看闺女插队的地方,二是陪着她高考,这两个目的都达成了,他们单位请假也不容易,便赶着要回去上班了。
沈庭生也得赶回学校参加期末考试,于是三人便又乘坐第二天的火车回去了。
谢华香在最亲近的人的陪伴下过了那么多天,突然间他们都走了,心里还真有点儿失落,不过也没工夫让她失落多久了,两家食品厂里,都有一大堆的事儿等着她呢!
一忙起来,那些小伤感很快就抛到了九霄云外,有点儿时间都恨不得见缝插针地用来睡觉了,哪来的功夫胡思乱想。
偏偏程立坤还不肯放过她,见天找她去说话,说些什么各种工厂的改革、改制的东西,说真的,谢华香比别人强的地方,只不过是重活了一辈子,见多识广一点而已,但她真的不是什么厉害的女强人啊!
上辈子不过运气好,又有沈庭生的帮助,才做成了她的连锁饮食集团,但从根本上来说,她对这些东西,真的也是一知半解的啊!
但程立坤追问得紧,谢华香没办法,只好把自己的所知都告诉了他,有些问题实在是想不明白的,还特地写信给沈庭生请教,然后沈庭生再请教康学翰,完了再写信给她,让她转达给程立坤。
也不知道谢华香对程立坤说的这些到底有用没用,但程立坤确实是如获至宝般的十分高兴,并且马上就把这些新学到的观点投入到实践中,在东水县的范围内对各大小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力度大得谢华香都有点儿心惊,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还没有被提出来的时候,他居然就能在东水县这个地方,率先开展了这一系列的改革,而且还推行得挺顺利,不能不说真是一场奇迹。
但谢华香的心里,还是隐隐有些担心,这场改革推行得太顺利了,总让人觉得,这背后会不会有什么巨大的陷阱在等着。
谢华香隐晦地告诫过程立坤几回,知道他的心是好的,但这步子是不是不要一下子迈得太大了?一步一步走稳妥一点,慢慢来也是可以的吧!
程立坤却给她拿出了一张剪报,这是五月份的时候,发表在《光明日报》头版上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后,省级、市级的报纸,还有东水日报,都转载了这篇文章。
还有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批语,号召大家“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精神来一个大解放”。
用程立坤的话来说,他现在做的这些,都是有理论依据的。
谢华香说不过他,心里面也隐隐有些侥幸的心理,她相信他现在做所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虽然早了一些,但确实为将来改革开放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应该不会这么倒霉,被当成出头鸟被打倒吧!
过了没几天,谢华香也没有心思再管程立坤的事儿了,因为她的录取通知书收到了。
当初报名的时候,她仔细地考虑过,以她的水平,哪怕有沈庭生这个超级外挂在,想要考上z大也是不太可能的,如果连她这样的水平都能考上,那多对不起那些聪明又刻苦勤奋的考生们啊!
所以她根据自己现在的工作情况和兴趣爱好,报了理工大学的食品工程系,这两间食品工厂管下来,她深深地明白自己在食品的生产和管理的专业知识上有多欠缺,而她又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挺有兴趣的,不排除以后大学毕业以后,要把满庭香食品厂继续开遍全国的可能。
所以她做出的这个选择,算是再现实不过了,沈庭生也支持她报考理工大学,唯一的不好之处,只是理工大学和z大的距离有点远,到时候两个人想要每天见面,怕是不太容易。
谢华香这人有些奇怪,平时没事的时候,粘人粘得紧,可是一旦自己有什么事忙起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这一点沈庭生算是深有体会,当初食品厂忙起来的时候,她可是足足半个月都没给他写过信,可怜他又是挂念又是担心。
不过为了她的未来着想,沈庭生还是支持她报了理工大学,顶多到时候他辛苦一点,多跑去理工大学找她罢了,怎么说也在同一个城市,比现在相隔千里可要好得多了。
谢华香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沈庭生已经放暑假回来了,为了完成对谢华香爸妈的承诺,早日赚够钱娶心爱的姑娘进门,他一回来就跟沈大壮、王卫青他们一起投入到了黑市大业中。
现在一个小小的东水县的市场已经完全不能够满足他们了,他们已经开始把市场扩张到了隔壁的几个县城,甚至是市里去了。
这边谢华香要忙着交接工作,安排靠谱的人接管食品厂,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哪怕沈庭生已经回来了,两人也得两三天才能抽出时间好不容易见个面,一起吃顿饭而已。
安吉大队的砖窑已经烧起来了,烧出来的红砖质量非常好,敲起来“铮铮”响,用来盖房子,结实又轻便。
本来他们大队烧这个砖窑的主要目的,就是大队里群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专门烧出来给大队里的人盖房子用的,没想到他们大队能烧出上好红砖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十里八项都有人上门找他们买红砖来了。
理由无非是跟他们一样的,县里红砖厂的砖要指标才能买到,家里急着想要盖房子实在等不得了。
自家大队的供应都还满足不了呢,沈大队长本来是不愿意卖给别人的,但有不少老相识老交情求上门来,他直接拒绝也不好,索性狮子大开口,给他们大队的红砖开了个高价。
县红砖厂的红砖才卖两分钱一块,他一开口就是两分五厘一块,一百块砖就足足贵了五毛钱,这一间房子盖下来起码得几万块砖吧,这差价就是好几百块钱的事了,他认准了别人肯定是不舍得的。
没想到别人居然就答应了,贵点儿就贵点儿吧,好歹不用指标啊,现成就能买到,总好过到县红砖厂不知道要排几年的队呢!
沈大队长傻眼了,他自己开的价,人家答应了,这下想要不卖都不行了啊!
只好又召开社员大会,把这事儿跟全体社员们商量了一下,社员们一致表决,卖啊,有钱挣干嘛不卖!
第238章
因此, 安吉大队的砖窑, 又成了他们大队一条新的经济来源, 这一窑窑的红砖烧出来,可都是硬铮铮的票子啊!安吉大队的大老爷们,干劲就更大了,腰板也更挺直了起来。
现在可不光是家里的婆娘能挣钱了,他们大老爷们也是能往家里拿工资的人了呢!
砖窑的劳动报酬分配方式,也是参考了食品厂的模式,采用按劳计酬,具体来说是“计件”的方式。
简单地说也就是多劳多得, 谁的活儿干得又快又好,挣的钱就多,谁爱偷懒, 干活偷工减料,被发现了警告一次, 警告三次以后就再也不用来干活了。
所以大伙儿的干活热情都被彻底地激发了出来,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干,生怕落后于人。
这票子越挣越多, 队里的小伙子们想要盖房子的心就越强烈, 没道理自家大队生产的红砖,一车一车地往外运,可自己大队里的人却沾不上边的啊!
沈大队长召集几个大队干部开会研究之后,决定采取两个措施来解决这个难题,第一, 队里的砖窑每烧一窑砖,都要留下十分之一的数量,专门供应给本大队的人。
第二,加盖新砖窑。之前的两眼砖窑是找程立坤批的贷款买的,虽然还没还清,但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还清那是分分钟的事,沈大队长估计,要继续贷款应该也不难。
于是就让大队会计沈红兵立马就打贷款报告,早一天把砖窑盖起来,大队里的小伙子们就能早一天把房子盖起来,早一天把媳妇娶回来,早日抱上胖娃娃,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干活,现在大队里干活的人手越来越不够了,等新的砖窑盖起来,说不定就从别的大队找人来帮忙了。
沈庭生也到沈红兵那里登记排队买砖块,沈红兵手里有一个名单,全都是排队等着买红砖的,沈庭生已经排在了老后面,按照砖窑现在的产量计算,起码也得等到明年去了。
沈红兵还一脸严肃地告诉他:“就算你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那也得守规矩,不能插队。”
“知道了。”沈庭生老老实实地表示他不会拉关系走后门。
谁知道沈红兵又压低了嗓门,悄悄地跟他说:“不过你要是实在着急的话,可以让谢知青跟大队长说说,咱们这个砖窑,就是在她的提议下烧起来的,这砖要是让她先买,保管不会有人敢有意见。”
沈庭生真没想到,原来在安吉大队,谢华香的面子已经比他的好使了。
还有盖房子的地基,谢华香早在程立坤调到县城以前,就找他批下来了,就是现在他们住的破庙所在的那一块地方,屋子底下隐藏着地道的大秘密,可不能被别人给发现了,还是自家盖上房子更为稳妥一些。
再加上他们一家人在山脚下住惯了,也喜欢这地方的清净,就算村子里边能够给他们腾出地皮,也不太愿意把房子盖回去了呢!
至于房子想盖什么样的,沈庭生自然要问过谢华香的意见,虽说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吧,但总要憧憬一下的。
说起新房子,谢华香也高兴得很,立马提笔画了一张草图:“看,庭生哥,这就是我理想中咱们家的样子。”
她画得还挺仔细的,有外立面的正视图、侧视图,还有每一层的平面布局。
可惜她绘画水平有限,这种户型又不是沈庭生所熟悉的,他看了半天没看懂,只好凑了过去:“香香,你能给我说说吗?”
“你看,就是这种前后带院子的花园洋房,前边的花园里可以养些漂亮的花花草草什么的,家里要养一条狗看家,这儿盖一间狗屋,平时阿婆肯定不肯闲着,所以后边花园就开成菜地,让阿婆闲着无事就种点小菜。”
“房子一共盖四层,一楼是客厅和厨房,还有储藏室,阿婆年纪大了上楼梯不方便,所以也在一楼给她留一个房间,二楼留给幺妹,往后就算她嫁了人也给她留着,随时都可以回娘家,吵架了底气也会足一些。”
沈庭生笑了起来:“幺妹都还没嫁出去呢,你就想着她跟丈夫吵架回娘家啦?”
谢华香说:“那是肯定的,我的房间我爸妈也一直给我留着呢,要是你敢欺负我,哼哼!”
沈庭生连忙说:“别,咱们就算吵架,也是你把我赶走,这房子就是你的,你不用走。”
谢华香继续说:“三层就咱们住,也有一间小的客厅,咱们自己的朋友来了,可以上来这里坐,还有主卧和书房,四楼的话就留着将来咱们的孩子住。还有,楼梯在造在屋子里面的,每一层都要有厕所和卫生间,厕所里要装抽水马桶,咱们卧室的卫生间里还要安装浴缸。”
这个沈庭生就有点儿为难了,这抽水马桶、浴缸什么的,他都不懂啊!还要每层都有厕所,这排水怎么弄?
乡下人盖房子,肯定没有说请什么设计师、工程队之类的,都是自己动手,以前盖的泥砖房,要用的树是自己从山上砍下拉回来的,泥砖是自个儿打的,门窗那些,讲究点儿的请木匠来做,实在不讲究的,随便刨块木板也能用。
盖房子的时候,自家的壮劳力全部出动,再招呼几个身强体壮的亲朋好友过来帮忙,个把月的时间就能把低矮的茅草房给盖起来了。
现在把泥砖换成红砖了,屋顶的茅草也换成黑亮的瓦片,但盖房子的方式还是一样的,就连屋子的格局构造也还是跟以前一模一样。
当中一间堂屋,左右各两间厢房,敞亮又体面,前后圈出一个院子,灶房一般是盖在屋子对面的,灶房旁边再搭个洗澡间,茅厕通常都会距离主屋远一些,免得臭气熏了屋子。
这种厨房、洗澡间和厕所都盖在屋子里边的房子,沈庭生只在大城市里见过,但盖是肯定没有盖过的,说出来别人都觉得奇怪,这茅厕盖在屋子里,不得臭死了吗?
但谢华香就是要这样的,她一直都不乐意像别人一样,在房间里搁一个尿桶,哪怕再冷的天,三更半夜也要爬起来上茅厕。
而且她说,抽水马桶是不会臭的。
既然媳妇儿都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沈庭生就算再不懂,也必须得答应下来了,他重重地点头:“行,咱们这房子,就这么盖。”
还好红砖还不到位,真要盖房子,那起码也得一年多以后了,还有时间来得及,沈庭生打算一回到学校,就去图书馆多查查这方面的知识,再多请教一下学建筑的同学和老师,肯定能凭自己的能力给媳妇儿设计出最好的房子的。
要不怎么说现在的大学里学习氛围浓厚呢,大家都十分谦虚好学,乐于助人,不管谁遇到不懂的问题都可以请教别人,而被请教的人也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哪怕来问问题的人不是自己这个专业的,也不会有任何不满。
怀着对新房子的向往,一个暑假的时间在忙碌中很快就过去了,沈庭生带领着沈大壮和王卫青把他们生意的版图又扩大了两倍多,沈庭生是他们这个团队的主心骨,他去上学之后,剩下的两个人就不再干这种开拓的事了,主要是守城,把已经开拓了的市场好好经营好,求一个稳字。
而谢华香,也完成了两间食品厂的交接工作,一身轻松地只等着去上学了,到大学里要用到的生活用品什么的,胡爱春在家里也早就帮她准备好了,连新衣裳都给她准备了好几套,生怕她在乡下住惯了眼光也变得老土起来,将来上学被人当成土包子。
谢华香一想到她妈在信里给她描述的她准备的那些新衣裳就头疼,喇叭裤什么的,真是一言难尽。
不管怎么说,总归谢华香是可以轻轻松松地去上学了,被托付了重担的沈大丫压力山大,但心底里却有着一份说不出的兴奋,其实她的骨子里是有着女强人的潜质的,以前在乡下看不出来,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身上的锋芒已经越来越显现出来了。
有时候就连程立坤看着她,都觉得越来越有一种无法征服的感觉,可越是这样,他对她的感情就越强烈,从一开始单纯的喜爱,到后来的钦佩和爱慕,程立坤越来越觉得,这辈子除了沈大丫,再也找不到另外一个他想要相伴一生的女人了。
可他认定了又有什么用呢?沈大丫准备参加高考的那段时间,两人好不容易走得近了些,谁知道高考完了以后,沈大丫立刻过河拆桥,又不再把他当一回事儿了。
再加上后来谢华香要拉着她交接工作,沈大丫更是每天都忙得团团转,程立坤想多找她几次,都会被她嫌弃碍手碍脚,可怜他堂堂一个副县长,想要见她一面,还得守在她下班回宿舍的必经之路上,瞅着空子才好不容易能说上几句话。
谢华香和沈庭生离开东水县的时候,东水县的经济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着,谁都没有想到,变故会在猝不及防之间突然发生。
谢华香对大学生活适应极快,她很快就习惯了忙碌的学习,习惯了每天去食堂吃饭,跟宿舍的小姐妹们打打闹闹,晚上睡觉之前对班里的男同学评头品足一番的生活。
平时她跟沈庭生各自忙碌,到了周末的时候,才会一起回到谢家,陪爸妈吃一顿饭之后,两人再亲亲蜜蜜地相处一段时间。
生活过的平静而充实,又因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十分美好。
直到有一天下课之后,有人来通知谢华香,传达室里有给她的电报,加急的。
第239章
听说有加急电报, 吓得谢华香赶紧跑去取, 现在她跟沈庭生都在g市, 家里只剩下沈家奶奶和幺妹,一个老一个小的,虽然也有请亲朋好友们多多照看着,可毕竟放心不下。
需要拍加急电报的,肯定是急事,谢华香首先就想到会不会是她们俩出了什么事,惊出了一身冷汗。
拿到电报,先看落款, 还好是沈大丫,谢华香的心落下了一半,可再仔细看清楚内容之后, 她整个人都不好了。
电报上写的是:“工厂停产,程被拘, 求助。”
这没头没尾的,究竟是啥意思,程是指程立坤吧, 他被拘, 为什么会被拘,工厂为什么会停产?沈大丫会拍来这样一份电报,肯定是发生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