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排华缘由和定盘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京城冬季的天气向来都是阴寒而潮湿,整天都是阴沉沉雾蒙蒙的,不时的还飘点小雨下场小雪,让人感觉似乎连心情都压抑了许多,仿佛浑身上下都要发霉了一般。
  不过今天的天气却是出奇的好,一大早红彤彤的太阳就跳出了地平线,照耀在这座古老而又充满了朝气的城市。沐浴在这灿烂的阳光下,即使气温同样很低,没有多少暖意,所有人身上仍然裹得厚厚的,不过心情却都如同今天的天气一般愉悦晴朗起来。
  西山上一处灰墙灰瓦、毫不起眼的幽静院落,院中是四合结构。不大的后院里,几位老人坐在院子中间喝着茶聊着什么,不时的发出真真笑声,让站在外面的警卫人员都感到诧异,要知道坐在这里面的老爷子哪一个可以说都是跺一跺脚京城震一震的人物,平曰里他们都没见到这些老爷子笑的这么开心,难道又发生什么好事了?
  “老林啊,我看现在你是晚上睡觉都能笑醒了,啊,你老家伙可是有个好孙子啊。”当中的一位老人羡慕的说道。
  “老元帅,你可是比我官职大,还会在上面羡慕我,我可听说了,你家那小家伙可是给你长脸不少啊,你还会羡慕我?”林老爷子笑呵呵的说道,任谁都知道他现在心情很好。
  “你老家伙就在这里装吧,指不定心里笑成什么样了。”另一位老人指着林老爷子哭下不得还略带羡慕的说。
  林老爷子听了哈哈大笑了起来。
  说实话,之前林宇虽然在世界上有点能量,但是对国家的帮助却是很少,也就为国家提供了几次的军事武器以供研究,算不上什么大的功绩,京城的老爷子们虽然很欣赏林宇,但也没有放在心上,但自从林宇提出“珠三角”之后,京内的老爷子们才算是明白林宇的成功不是偶然,人家那是有实力的,才开始渐渐的对林宇重视了起来。
  但是现在,几位老爷子就不是重视了,而是非常的重视了,林宇在印尼排华事件上表现出来的实力和智慧足以让京内的几位老爷子吃惊了,如果林宇不是林老爷子的孙子,不是华夏人,那林宇要是前来华夏的话,最起码也要副国级的人去接待,甚至是主席亲自去接都不为过,能影响到苏联、英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想法,能让美国都重视的人,这已经不是单单一个人了,其代表的就是一个势力,如果林宇只是在国内发展的话,那也只不过是林家的继承人,而现在看林宇的样子,完全就是想建立一个世界林氏,而不是单单的在某一个地区。
  “呵呵,这次小宇是给咱们国家做出了大贡献啊,不然的话咱们还真就丢脸喽。”老人笑呵呵的说道。
  在座的都是和老人相交几十年的战友了,都是能把生命交给对方的人,所以老人说话也就随意了点。
  “是啊,这次林小子做的是真不错,给咱们长脸啊。”
  “那印尼猴子也是该死,居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难道是欺负我华夏无人?”
  ……东南亚各国排华,很久以来就是一件让人愤怒和无奈的事情。
  究竟华人为何引起了各方反对,甚至是排斥,其实这应该从华人在当地的经济利益说起。
  从十七世纪开始,在中国的沿海一带,尤以福建和广东人为最多。他们背井离乡远赴南洋,以荷兰东印度公司为首的殖民者正拓展势力范围的时候,他们的到来恰恰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在已无法回国的背景之下,华人们为了在海外生存,充分发挥了中国人勤劳刻苦、聪明智慧的特点,从矿工、伐木工、农场工等职业开始做起,逐步在南洋扎下了根。
  十七至十九世纪,这一时间段里殖民者们对东南亚各地区的攫取,主要是粮食、香料等农林产品,尤其是各地的农业经济,更是当地人、殖民者都非常看重的香饽饽。但作为有着上千年封建农业大国历史的中国人而言,在别人看来非常困难和繁杂的农耕种植,到了华人的手里简直就是赚钱的工具、很轻松的事情。长此以往,华人对东南亚的贡献,开始显著体现于农业经济。
  但,当历史快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华人们的生存观念和方法开始有了显著的改变。已经积累多年财富的他们,开始体现出优秀商人的本色。
  农业虽然是东南亚各地区,当地土著和殖民者生存、贸易的基础,甚至可以说农业的发展已经决定了不少地区社会的结构和进步。华人们的新思路给当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土地信贷制度。
  华人直接向当地人放款,提供种植原料、种子,或者说是资金。由当地人在其土地上种植稻米或烟草之类的农作物,收成之时在根据契约,以农作物抵贷款偿还交付给华人。这种方式看起来绝对是聪明绝顶的,但事实上这样的契约却把当地人变成了华人的“财产”,也就是指:华人控制了生产的源头进而控制了农业经济,华人可以轻松调控农作物价格,便控制住了当地的经济命脉。
  早期的排华事件,其根源就是不少当地人的村社和居民,反对这样的土地信贷和占有制度,对利益紧抓不放的华人,不知不觉间将当地人给挤入了无法生存的地步,经济战争中虽然华人胜了,而现实中却遭受到了当地人的一致排挤。
  而排挤华人原因之一土地占有制度,则是指华人在当地的非法占有土地现象。中国人对土地资源的渴望是经过千百年锤炼的,来到东南亚之后自然将这种渴望化成了实际行动。华人们在当地,以当地人的名字登记土地所有权,但实际的主人却是华人。曾经还发生过一个笑话,就是一位当地妇女的名下有不少土地,但事实上这女人还并没有通过合法结婚手续与华人结婚,可那片土地的的确确是华人的。控制了土地资源之后,紧跟而来的自然是刚才讲过的土地信贷制度。
  所以说,华人们的成功,只是将在中国传承了上千年的“地主—佃户”农业经济模式,成功的改头换面之后弄进了东南亚,并且得到了很好实施。既然中国历史上能爆发出很多次农民起义战争,那在东南亚也就会发生当地人反对华人的排华事件发生。
  经过了土地风波之后,华人们很少再涉足农业经济,聪明的华人很快又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东南亚拥有非常好的自然资源,古老的卷烟业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所以在东南亚发展轻工业是大有前途的,最直接的优秀实例证明,就是以陈嘉庚等为代表的华商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他们不像老一辈甚至更久远的华人先驱们,在农业经济上获得了成功,却又遭受到了别人的快速抵制。以陈嘉庚等为代表的现代商人们,他们则是在工业领域上书写文章。
  二十世纪初,华人在东南亚各地开始兴起大办实业,华人们的方式方法归纳起来只有两种。其一就是自己坐不改名的就是企业的主人,另一种就是华人通过投资或者贷款,间接控制的企业。
  这两种企业模式都非常原始,华人们主要是通过签订契约,将生产任务承包给当地人,由当地个体家庭完成劳动任务之后,华人按契约价格进行回购,这一种模式主要在卷烟业和染布行业。而其他行业同样也是多多少少用到了这种方式,其最大好处自然是华商们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压力,坏处自然是当地人又成了靠华人吃饭的工人,其身份也只是从以前的佃农变成了如今的工人而已。
  就和控制农业经济一样,华人们总是凭借高出当地人的智慧头脑,根本没有参与具体的、繁重的生产劳动过程之中,却支配了生产、销售,乃至整个市场经济。这样的弊端所造成的恶劣影响,甚至抵消了华人在当地的经济建设、沟通了当地城乡经济和商品活跃的功绩,也把以往华人们辛苦开荒拓耕的功劳遗忘。
  人们更多看到的是华人们“不劳而获”,还掌控着他们的命运,不少人甚至坚持认为,华人们就是艹控着商品市场和原材料市场,随意调控两个市场便可以获得巨额收益。而且,华商控制的领域还不仅仅是轻工业,通过大规模的土地购买和兼并,华人们在东南亚各地建立了大片大片的橡胶种植场,有数不胜数的矿场(主要是锡矿)、林场、农场,在渔业领域里也是影响力十足。
  可当地人看到的只是一个片面现象,他们不知道华人为何要如此作为?其实是因为华人无法获取长期合法据有的土地,在法国、荷兰等殖明煮义者的疯狂盘剥之下,华人们不得不获取更多的利润,除却掉殖民者高额度的盘剥之后,华人们才堪堪可供生存。
  其实真正坐享其成的不是华人,而是殖民者,可关键是殖民者往往以统治者的身份,有时候帮助华人,有时候帮助当地人。他们维持平衡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需要当地人去创造财富,他们也需要华人去代替“收取”,以及利用华人们聪慧的头脑开拓更多的利润渠道。而他们则只需要牢牢捏住华人便可以获得长期的、稳定的收益,在东南亚数以几十万计算的华人,也就是被殖民者这样长期玩弄于鼓掌之间。
  但是,殖民者们似乎忘记了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本以为他们可以在这样一种良好的平衡中获得永久姓的稳定收益,荷兰东印度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可他们千算万算根本没有预料到金融危机会爆发,犹如晴空霹雳之后的全球股市大跌之后,紧跟而来的是世界各国在经济调控中的胡作非为。
  全世界的经济秩序一时之间全部乱套,作为原材料和初级工业产品出口地的东南亚地区,开始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虽然遭受直接损失的并不是殖民者,但危机却造成了原有的平衡体系失稳。原因无他,华商们的企业再也赚不到钱,他们怎么去盘剥?华人们的企业无法动工,当地人的就业如何解决?以往在他们的调控之下,当地人都是与华人关系紧张,而如今身为统治者的他们,却做不到统治者应有的政治作为,如此发展下去,很快他们就将成为众矢之的。
  不得已之下,华人的不少企业纷纷开始裁减工人、下调工资。一系列的问题,很快犹如第一块早已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很快接踵而至。
  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纷乱局势中,各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陷入动荡与萧条当中,根本顾不了这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膏腴小地区,试问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萧条当中,只能提供工业原材料和初级工业产品的地区,还有何用?企业动工率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开挖更多的矿产、生产更多的橡胶……都只会让原材料价格更加低廉。
  当矛盾威胁到自身安危的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解决矛盾,而是转移矛盾。很显然,后者的速度更快而且更有效果。
  在被逼到危险境地的殖民者,很快想出了办法挣脱危险。他们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勒令华人企业停止裁减工人、恢复生产、禁止下调工资,蛮横的命令根本不顾及这些企业是不是有订单,没有生产任务而要强行生产,这不是摆明了让华人承担责任吗?
  被逼无奈得不少华人企业家很快将工厂倒闭,变卖掉所有的资产之后移民回国,这一种人为数不少,但不少企业家的的确确是舍不得自己奋斗多年,甚至祖辈艰苦创立下来的基业,尤其是较大规模的一些企业家,更是不愿就此放弃。
  危险关头,终于有人想到了祖国,但是华夏那时候也正是处于战争和殖民的时候,所以也无法伸手对这些东南亚华裔进行帮助,有心无力啊,而建国之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对华夏进行了经济和军事封锁,华夏想要伸手对海外华人帮助就更加的困难了,这也造成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感情不深,而作为世界上排华最严重的印尼等国家,一有危机就掀起排华的浪潮,用来转移民众对危机的重视和注意,林宇前世98年的5月印尼排华就是由于苏哈托转移民众对金融危机的注意才掀起来的。
  几位老爷子聊了一会,突然老人说道:“晋南同志在经济方面还是很有一些想法的,我想晋南同志可以多在政斧内下功夫吗,毕竟现阶段经济建设是我们国家的重点,不容有失。”
  在座的众位老爷子都是一惊,老人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让柳晋南开始主持政斧的工作啊,这难道代表着老人打算让晋南同志领导政斧,做国家名义上的三把手,实际上的二把手?
  这消息不可谓不大,大的让人有些消化不过来,本来柳晋南就是京城市委书记,如果升的话,一把手是不可能了,国家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培养未来的接班人了,而对主持政斧工作的人并没有定下,因为政斧的工作是为了发展经济,谁也摸不清楚谁在发展经济方面在行,所以,在政斧这一块一直没有定下,现在这样说,那就代表着政斧这一块在未来十几年内是定下了,柳晋南会在换届中升到副总理的位置上,为接人总理这一职位做准备。
  林老爷子并没有有多大的感触,因为他知道自己孙子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国家绝对不可能一点表示没有,而林宇自己用不到这些,自己一老头子也用不到,只有林宇未来的岳父和林建国能用到了,林建国虽然能升,但是林建国就算是升也只能升到一个市政斧一把手的位置上,这样的话就与林宇做出的贡献不符,而这样的话,这些功绩就要算到林宇岳父的身上,这样的话,那就只能定盘子了。
  众人想了一会,也都想通了,这并不是因为柳晋南,而是因为林宇,主要是这林家小子做的贡献太大了。
  “嗯,晋南同志确实在经济方面很在行,相信在他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会再上一层楼的。”一位老人笑着说道。
  “是啊,年轻力壮,应该多加点担子,我们这些老头子也是该退休了,老占着位置别人也会有意见的。”另一位老人说道。
  “呵呵,既然这样,在下次的会议上我提出,到时候大家都议论一下。“老人笑呵呵的说道。
  “老伙计说的是,不过我应该说两句,有过要罚,但是有功也要赏,这老林家的小子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咱们也不能亏待人家寒了人家的心。”聂帅笑呵呵的说道。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