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旺达到底还是多说了两句,这是为夏晓兰好,她又不是不知好歹。
  她给陈旺达拿的是两条烟,“您换个口味。”
  陈旺达是抽旱烟的,有过滤嘴的香烟他肯定抽得起,不过老爷子平时不讲究这些。夏晓兰的烟是哪儿来的呢……这次不是加价买的了,周诚给钱她不要,走得时候就扔了一小箱烟在于奶奶院子里,说是送给刘勇的。
  “舅舅不喜欢我。”
  周诚说这话时有点委屈。
  是啊,刘勇不喜欢周诚,从第一次见面就提防着他。
  夏晓兰觉得周诚挺撩人适合谈恋爱,刘勇估计认为这小子不值得托付终生,长得好看不可靠,嘴巴像抹了蜜一样,说是从前没处过对象,刘勇不太信。
  周诚最不缺的就是香烟,他给夏晓兰留了一箱,也不是啥华,周诚办事儿能拿捏尺度,能拿钱打朱家的脸,还能用同样的方法让刘勇改观吗?
  只怕刘勇会更讨厌他。
  周诚留下的一箱烟夏晓兰还挺熟,就是商都人很喜欢,在当地却不好买的“彩蝶”。
  一箱啊,周诚说有十条。
  夏晓兰觉得她要拿着这箱烟当糖衣炮弹开路,攻略多大的领导不好说,顺利办下个营业执照应该没问题。说是给舅舅的,刘勇哪能抽得完十条烟?
  一天一包的老烟枪也要抽两年,周诚分明是留下让夏晓兰送礼方便的。
  商都市买不到“彩蝶”,商都人偏偏又认准了“彩蝶”,收礼的人搞到如此紧俏的礼物,办事的时候也心情好。
  夏晓兰不要钱,却不能真的和周诚一点经济瓜葛都没有。
  一箱烟,收了就收了呗。
  夏晓兰往乡下带了12条烟,两条给村长陈旺达送去,十条就摆在了刘家的桌子上。
  刘勇唉声叹气的,“那小子不靠谱啊,舅舅怕你被骗。”
  多新鲜呢,夏晓兰自己都不怕被骗。她被骗的次数又不少,一次次上当受骗,摸爬打滚重新站起来,才有了上辈子的“夏总”。
  男女感情没有谁骗谁,她反正又不靠着周诚享福,俩人相处高兴就在一起,不高兴就分开。
  可她这超前的感情观不能对刘勇说,她舅非得教她重新做人不可。
  “先处着呗,反正见面的时间也不多,我现在挺喜欢周诚的。”
  夏晓兰眼巴巴看着她舅,刘勇不松口。
  李凤梅打圆场,“终生大事,可不是要先处一处,不合适再说!”
  夏晓兰就挽着舅妈的手臂摇,刘勇暂时将周诚的事丢在一边,“你跑回来干哈,生意不忙乐?我还说等涛涛放假带他去商都,没想到你先回来了。”
  “我想让舅妈一起合伙开店。”
  合伙开服装店,李凤梅倒是很心动,刘勇不愿意占外甥女便宜,之前提起来就拒绝了的。
  “你本钱不够?我这里可以先挪点给你。”
  刘勇拿回了5000块,一时也没想到可以做啥生意,加上受的伤没好,他可以把手里的钱借给夏晓兰。
  夏晓兰不是来要钱,她手里已经有三千多元,再跑一趟羊城,就够她让店开张。
  “舅妈要是不帮忙,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
  李凤梅摇头,“我得在家带你表弟……”
  刘勇有点心软,他妹子刘芬是啥性格谁不清楚。让刘芬干辛苦活没问题,服装店这种要和人打交道靠嘴皮子赚钱的生意她是真帮不上忙。
  夏晓兰要说带家里赚钱,刘勇觉得自己还不至于要靠外甥女帮忙。
  但夏晓兰可怜兮兮说自己没人帮忙,刘勇就心软。
  可不是没人帮忙么,刘芬顶不上,夏家那边全是烂心肝的,晓兰要扛起母女俩的生计,担子重呢。
  刘勇其实也不想呆在七井村,他是赚过大钱的人,让他拿起锄头从土里刨食,刘勇也没了耐性。夏晓兰和刘芬搬去了商都,刘勇也想去,他还是大男人主义,要照看着妹妹和外甥女。
  “你舅妈和你合伙做生意行,你表弟上学的事儿咋整?”
  夏晓兰想了想,“我们还要找合适的店铺,装修也要花点时间,这段时间内我争取在商都市找到个借读的小学。其实涛涛现在去商都念书正好,他今年才一年级,商都的小学完全可以替他打个好基础!”
  合伙的事就这样说定了。
  夏晓兰先把李凤梅之前借给她的300元还了,李凤梅也不要她分的利润,说之前两人不算合伙。
  夏晓兰也退了一步,反正今天说好的是合伙,以后赚的钱就要一起分。
  夏晓兰能拿出3000块,刘勇想了想只出2000元:
  “这店还是你占大头,你做主,钱不够再问舅舅要。”
  第96章 刘勇搬家(4更)
  李凤梅也是风风火火的性格。
  说好要和夏晓兰合伙,她一颗心就飞去了商都。
  于奶奶家不要新的租客,夏晓兰肯定要替舅舅一家三口找落脚的房子。这事儿找胡永才老婆,对方简直轻车就熟。
  “不要离太远的,平房和楼房都无所谓。”
  胡永才老婆很感概,“你们这是都要搬到城里来住?”
  夏晓兰谦虚点头:“乡下日子不好过,到商都谋生要轻松点。”
  也是有点家底了才敢折腾,刘勇和夏晓兰手里各自都捏着钱,不然谁敢把家里的地丢下不管,拖家带口的进城?城里人过日子不像农村能自产自销,柴米油盐样样都要花钱买,坐吃山空过不长久,只能逼着进城的人拼命去赚钱。
  “农民工”这词儿还不流行,极少数出门务工的都是往南边走,商都的个体户还是以城里人居多,夏晓兰和刘勇算是80年代第一批进城谋生的农民。
  胡永才老婆挺羡慕夏晓兰一家的魄力,这年头把家里的田地丢下进城讨生活的农民并不多。
  个体户赚钱不少,也没见哪个工人丢掉工作去摆摊。
  个体户多丢人呀,再说风吹雨淋还有亏本的风险,拿工资的人是旱涝保收,生活安稳又滋润,有的单位工资不见得多高,福利好啊!吃的用的啥都发,从住房到家里孩子上学,子弟学校能自幼儿园念到高……单位这帮工人生活滋润,人也被养废了,后来大规模下岗潮,昔日的铁饭碗也要从头开始。
  人到年再从小摊小贩做起,比像刘勇这样主动出来闯荡的更心酸。
  当然,胡永才老婆现在还看不到那么远,她嘴上称赞两句,要说让她放弃稳定的工作去干个体户?
  吃饱了撑着!
  最后给刘勇看的房离于奶奶家不远不近,是楼房里的套间,属于商都铁路局的宿舍。
  大家都缺房子住,还能拿出房子来出租的,肯定是有自己门路的人家。房子是夏晓兰去看的,卫生间是同一层楼公用,厨房是独立的,房间加小客厅,说是一室一厅算不上,标准的“一间半”……80年代的房子格局和后世商业楼盘完全不同,80年代的房型是客厅小房间大,客厅就是个吃饭的地方,不像商品房那样每个房间小小的,搞个大客厅才气派。
  房子一个月只要15元租金,房主懒得月月上门催缴,希望能收到一年的房租。
  夏晓兰还想再找找,只有一个房间,舅舅一家三口住着不方便啊。
  李凤梅却很满意,“客厅随便放一张小床就是了!”
  胡永才老婆也奇怪,“那不都是住一起的,大房间里拉个帘子就睡了,你家还是男孩儿。”
  谁家不挤在一起住,也就商都住房还宽裕点,在京城和沪市那种地方,一家人挤一个房间的都有,男女老少不也全睡大通铺。
  再说眼下房子多不好找,也就在铁路局这种单位,年轻人进去就能分到宿舍,才能有空房子出租……要不是下手快,15元一个月的租金,不算便宜,却总有住房紧张的家庭想要。
  涛涛借读的事也赶着搞定,多亏了周诚留下的“彩蝶”烟,这玩意儿送礼太有面子,胡永才牵桥搭线,刘勇送了几条烟,在国营饭店请客吃饭,就在附近小学办好了借读手续。
  农村户口咋啦,不允许农村人有钱?
  李凤梅还养着两头猪,请村里的屠夫来宰杀,七井村的人都觉得稀罕:
  “还没过年,勇子家就杀猪了?”
  “他家两头猪没少喂油渣,提前出栏也很肥,都是180斤以上吧?”
  “怪可惜的,要再喂两个月,会有200斤!”
  200斤的大肥猪不常见,不吃饲料的猪长得慢,只有200斤的猪能出三指厚的肥膘,那样一块肉,谁家管灶台的主妇能买到,可是要得意挺久的。
  几个村民帮忙,把猪的四只脚捆在,抬到长板凳上死死按住,有经验的屠夫一刀捅在脖颈处,白刀子进红刀子处。盆里放了清水和盐,热乎乎的猪血喷到盆里,慢慢就会凝结成猪血旺。
  新鲜的猪血是好东西,北方习惯灌血肠和酸菜一起炖,蜀有名的吃法是肥肠血旺,安庆这边是用小葱炒着吃。
  等猪的血放干净,才用热水烫皮刮毛。
  屠夫带着帮手,很快就把一头猪收拾出来,刘家的猪没有两百斤,也差不了多远。
  红红的肉,白花花的肥膘,看热闹的人不由流口水。
  “勇子家的肉卖不卖?”
  都是一个村儿的,刘勇也不可能卖大家高价,饭桌上难得见油荤,割两斤肉回家解解馋。
  “卖,咋不卖!”
  刘勇是想把两头猪囫囵卖掉,李凤梅说不划算,再者自家也要留点肉吃。那就把两头猪都宰了,边边角角的该送人就送人,多余的肉卖掉,尽量把辛苦喂大的两头大肥猪价值发挥到最大。
  杀了猪,七井村的人才知道,原来刘勇要带着老婆孩子搬到城里住。
  “都是为了家里那混小子上学!”
  刘勇是这样解释的,村里人将信将疑。
  是发大财了?
  家里的田地都不管了,直接托给了别家去种。
  刘勇是真没发财,但刘勇期待着发财,不离开落后的地方,他又能靠啥发财!
  家里的猪和家禽处理完毕,刘勇一家三口带着点猪肉和行李往商都搬,刘勇走得那天,陈旺达的大儿媳真是操碎了心:
  “刘家也飘得太厉害了!”
  赚到点钱,谁也不问你借,至于搬去省城住?
  租个房子容易,城里那样不要钱买。等到明年交公粮和提留款的时候,也不晓得刘家能不能拿出来。
  “陈庆他爷说要给刘芬母女分田,人家都搬去省城了,还稀罕这田不?”
  陈老大不耐烦,“你管那么多干啥,你把咱爸捋下来自己去当村长?”
  陈大嫂翻了个白眼。
  当她爱操心啊,不也是替这家里划拉东西吗?都说刘勇家赚大钱了,陈大嫂想到那封像信一样厚的电报,想到夏晓兰开去羊城的介绍信,就怀疑夏晓兰攀上了啥好对象。有钱的不是刘勇,可能是夏晓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舅舅家都被提携。
  </div>
  </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