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行令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曰落西山,赶在浙州城门关闸之前,陈剑臣一行堪堪进入城府,一路不作停留,直奔开泰书院。
  开泰书院位于浙州城府东城,占地二十余亩,几乎比明华学院大上一倍,其内绿树成荫,宛如一个大大的庄园子,景色宜人。巨大的院门坐北向南,右侧之处,和明华书院一样,竖立着一座笔直庄重的圣律碑。
  碑上的书院戒律似乎比明华书院还要多几分,一眼扫下来,不下五百条。
  ——这些戒律,都是很有历史来历的,然而传承至今,有不少都名存实亡了,生员可以用捐钱的办法抵消部分律令的约束。
  比如在明华书院,本来每个生员每个月请假的数额都有限制,但现在只要交纳翻倍的请假费,就可无限制请假,书院学监才懒得多管。
  进入书院,开泰方面早安排了专人来接待,把他们带到西面的迎宾区去。迎宾区以书院为大单位,划分成一个个的独门独户的院落,因为明华书院的人最少,就被安排在最边上的一座小院子里头。
  住宿环境不错,每个生员代表都有读力的房间。至于饮食,被发放了一块木制的“名刺”,等若是身份证明了。
  有证明,就能在开泰学院里的食堂内免费用餐。
  安顿完毕,顾学政吩咐陈剑臣和萧寒枫两人要好生呆在院子里,不要乱闯,然后他就和两位先生出去应酬了。
  “留仙学长,请过来一下,我有一幅画要请你题字!”
  吃过晚饭后,萧寒枫叫道。
  陈剑臣走过去他的房间,就见书桌上铺开一幅画,走近些一看,颜色鲜艳,惟妙惟肖,正是一幅生动的春宫。
  萧寒枫画春宫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一幅画上的内容,却是两名光溜溜的妙龄男子在一棵柳树下的草地上“干活”,草地之上,还点缀着几朵小黄花呢。至于另一边,则是一脉溪水在潺潺而流。
  ——自从被王复带上道,萧寒枫就很少画纯洁的肖像了。一幅人物肖像最多两三百文钱,可一幅精美春宫都是五百文以上,价钱差太多,他当然选择春宫。
  陈剑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寒枫学弟,你什么时候改好这一口了?”
  萧寒枫当然不能回答说是受到你和书童的启发,随口道:“做我们这一行的,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这才能保持销路。”
  陈剑臣哑然失笑,问:“你要我题字?”
  “正是。学长书法上佳,正是不二人选。”
  字画字画,两者往往不可分割,特别是画上,如果被题上一首好字好诗,身价倍增。
  陈剑臣道:“题字可以,但我不会留印章。”
  萧寒枫笑道:“这个无妨。”他自己同样没有留下印章的,为的就是减少某些麻烦。
  于是陈剑臣提起笔,微一凝神,下笔就写了八个字:伊人何处吹箫起?隔江爱弄后庭花!
  萧寒枫读了一遍,拍手赞道:“好字!好诗!学长何不再写两句,合成一首七绝?”
  陈剑臣笑着放下毛笔,道:“兴尽矣。”负手走了出去。
  萧寒枫又读了一遍,心中顿时一叹:若不实践入微,又如何能写出如此妙句?一“吹”字,一“弄”字,意境尽出,实在深得其中三味,妙哉……出到外面,陈剑臣寻思现阶段距离竞赛正式开始还要三天,这三天时间正好可以过去金华一趟,看望聂小倩。
  想到这里,他决定明天向顾学政告假,离开浙州。
  夜幕下的开泰学院分外的热闹,近曰来,受邀的各地书院代表都纷沓而至。正式的才艺竞赛还没有开始,私底下书院生员代表之间的“以文会友”就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了,或即席赋诗,或对联,或猜谜,各种形式,层出不穷。据说其中很是出现了几个惊采绝艳般的才子,有来自湖州岳麓书院的尘依,有来自杭州舜天书院的易风,有来自衡州石鼓书院的莫远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属于竞争“天下第一才子”头衔的有力人选。
  当然,除了他们,开泰书院本地的生员实力也不俗,另外,别忘了国子监那边的代表呢。
  然而对于这些热闹,陈剑臣根本没有多少兴趣,一路颠簸,正需要休息,故而连每晚习惯姓的读书练字的时间都砍掉了一半,早早上床睡觉。
  “公子,你是不是另外有事才来的浙州?”
  黑暗中,另一边的婴宁忽然开口问道。
  “嗯!”
  “如果有什么要婴宁做的,公子不用客气,直接吩咐即可。”
  陈剑臣又是“嗯”了声,因为有些话语,本来就不用说出口。
  ……一夜无事,第二天找到顾学政请假,寻了一个要到浙州观摩的理由。不料当即被顾学政拒绝了:“留仙,你第一次到浙州来,如何能乱跑?此事勿要再提,还是安分留在开泰书院里吧,今天本大人要带你出席一个宴会,不可缺席。”
  学政大人不同意,陈剑臣也不好偷偷跑掉,想了一下,便转一个方式,亲笔写了一封信交给婴宁,要她带去给聂小倩。
  以婴宁的本事,让她去送信简直小菜一碟,做起法来,速度更是无以伦比。婴宁接过信,嘻嘻一笑,道:“公子放心,婴宁一定会把这信送到的。”
  稍作收拾,出门而去。
  顾学政所说的宴会就在黄昏之时举行,原来是一场比较正式的洗尘宴——今天,受邀的二十家书院代表全部到齐了,济济一堂,自然要大摆筵席,让大家互相碰个头什么的。
  宴会定在浙州的摘月楼,三层全部包下,一楼让大家的仆从书童饮食,二楼则以各方才俊为座上宾,而三楼却是官员先生们的地方。
  这一趟借着建院三百周年的机会,开泰书院别出心裁地举办一次“天下第一才子才艺竞赛”可谓出尽风头,引得天下无数的目光注视。就连当今圣上正明燕京雅兴大发,亲笔写了一幅“天下第一才子”的匾额,让国子监的代表带来,送到主办方手里,说不管谁在竞赛中折冠,便将这副匾额奖励给他。
  圣上御笔所写的匾额,而且匾额内容为“天下第一才子”,分量之重,重于万钧,这实在是一项无以伦比的荣誉,等于是由皇帝金口御赐的一个封号了,万金不换呀。
  消息传出来后,所有的生员代表几乎都为之疯狂起来,眉飞色舞,摩拳擦掌,定要夺得那“天下第一才子”的名头。
  宴席开始,安排在二楼的各书院生员代表有七十余人,分桌而坐,一边吃喝,一边谈笑风生。
  陈剑臣和萧寒枫同坐一桌,另外还有四名来自兖州北苑书院的生员代表——兖州和江州相邻,俱属于北方,地理偏僻荒凉。北苑书院名声同样不显,基本为三流水平。
  而在东面临窗处的桌子,四名青年书生据坐而饮,风度翩翩,神态傲然,却是来自国子监的天之骄子。
  啪!
  就在此时,其中一名身穿蓝衫的书生把手中折扇打开,站起来,向周围团团作个揖,朗声道:“不才郑书亮,来自国子监,今曰有幸,能和天下才俊同聚一堂,来,大家干了这一杯!”
  说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诸人自不会拂了他的面子,纷纷举杯迎合。
  这郑书亮玉树临风般,举手投足间,天生一种领导的气质,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是焦点。对于国子监四名生员代表的来历,在他们来到的当天晚上就被人打探了出来,这郑书亮原来是郑国公的孙子,在国子监内,属于不折不扣的“保送生”。而其他三个虽然也有来头,但比起郑书亮来就逊色许多,国子监如此安排,显然就是以这郑书亮为核心,另外三人则属于保驾护航的存在。
  无它,国子监作为天下书院的翘楚,除非不派出代表,既然有人来了,那岂能让这“天下第一才子”的名头落入他家之手?
  这一点,很多人都心知肚明的。
  喝了一杯酒后,郑书亮目光炯炯地扫视了一眼,又道:“今晚良才云集,又有明月照人,饮酒岂能无诗?不如我们来行酒令助兴如何?在下不才,可忝作令官。”
  宴席之间,行令饮酒乃是常例,所以郑书亮要行酒令助兴,在座个人并无异议,反而跃跃欲试,看有没有机会表现一番。
  郑书亮又笑吟吟道:“今晚的行令,就以诗令为主吧,以书院为单位,只要其中一名代表回答得出来,就算过关,过不得关的,每人当罚酒三杯。”
  听到那些曲折的规则,陈剑臣大感头疼,他还真没玩过这些,便对萧寒枫道:“寒枫,等下轮到我们的时候,你上呀。”
  萧寒枫苦着脸道:“学长,我也是半桶水而已。”
  陈剑臣道:“要不直接弃权吧。”
  “这样好吗?如果被学政大人知道,定然会斥责我们的。”
  其实这时候,三楼的官员先生们早听到了风声,并派遣仆从下来打探消息了——行诗令,或妙语双关、或双声叠韵,或顶针回环,千变万化,很是复杂,最考人的才华,乃是正式竞赛前的一次大检验。
  相信这一场酒令之后,有资格竞争天下第一才子的人选基本就浮出水面了。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