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甫一回京就被皇帝提拔到兵部,委任重职,还破格册封他为一等西宁侯......彼时康老郡王心中就有一个猜测。
那就是陛下在给温淑妃所出的四皇子铺路。
温淑妃的母族是文官世家。
奈何大周边疆常年受外族侵扰,历来崇武,武将勋贵世家势大。
而岑贵妃所出的大皇子代表的就是武将勋贵世家的利益。
康老郡王为皇帝心腹,知其一直在扶持温家和四皇子,那时他便猜测顾云暄是皇帝特意给四皇子培养的势力。
因为顾云暄是西北军中擢升上来的,在西北军中威信甚高。
还和西北的武将世家西北督府魏家关系密切。
而魏家是什么人?
那是先后魏后的娘家,当年在明和宫大火中被烧死的二皇子的外祖家......谁人不知道那场大火烧的蹊跷,先后娘娘死的蹊跷呢?
朝野上下都猜测那把大火怕是和岑贵妃岑家脱不了关系。
皇帝扶持背后是魏家的顾云暄对抗岑家,分化勋贵武将世家的势力,实在是再合理不过的事。
及至康老郡王得知皇帝欲将温家大姑娘赐婚给顾云暄,那就更加确定了。
而顾云暄肯接受皇帝赐婚,显然对此应也是心知肚明的。
此刻康老郡王看着顾云暄,心思这样转了一圈,原先等待许久,又觉得有些被怠慢而有些燥的心也缓了下来。
也更从容了些。
他摸了摸打理整洁的胡须,笑道:“无要事就不得拜访西宁侯吗?不过是本王前日见了陛下,得知了圣上赐婚之意......圣上还隐约跟本王提过,说是要让我们宗室府来操办侯爷的婚事。”
“昨日本王又偶遇了温侍郎,小酌了一番,说了几句话,是以今日就特意过来跟侯爷说说这婚事的操办,也先听听侯爷的意思。”
温侍郎就是温次辅的长子温厚正,温大姑娘温雅恵的父亲,官居正三品的户部右侍郎。
说到这里康老郡王又是一顿,笑道,“温大姑娘才名满京都,不知京中有多少王公世家子弟求之而不得,本王还要在此先恭喜侯爷了。”
婚都还没赐,先谈怎么操办?
怕是谈怎么操办是假,想让他出面坐实外面诋毁阿觅的那些流言是真吧。
因为现在外面的风言可是对温家十分不利。
顾云暄垂下了眼,伸手捏过桌上的茶杯。
他的手指按着那杯子,道:“不知温侍郎是何意?”
这话问得可还真直接。
康老郡王笑道:“侯爷军功卓著,乃是我大周朝的英雄,温侍郎能得侯爷如此佳婿,自是十分欣慰。不过,”
他顿了一下,道,“不过侯爷为武将,武将历来杀伐果断,性情豪迈,不拘小节,这本都是优点。”
“只是军中是军中,朝堂为朝堂,朝中为官,却又很是不同,朝臣定得谨小慎微,爱惜声名,否则一时不慎,就可能轻则惹来朝野非议,重则怕还要受御史弹劾,影响前程......温侍郎对此,亦是十分忧心啊。”
顾云暄看向康老郡王,似有不解之意。
康老郡王就咳了一声,道:“侯爷,本王听说侯爷早年曾娶有一妻,只是侯爷入伍之际,令妻与侯爷不和,便主动求去,此事是也不是?”
顾云暄没出声。
康老郡王心道,这人怎么就是这么个闷葫芦呢?
还是个黑脸闷葫芦。
长得倒是好看,就是太渗人了些。
若不是陛下为了扶持对抗岑家和岑太后的勋贵武将势力,这样闷葫芦的煞神性子,就算是在战场上再厉害,怕是在朝堂上也是吃不开的。
但他腹诽归腹诽,话都到这个地步了,就算顾云暄是根木头,他也得继续说下去,把他给敲响啊。
作者有话要说: 有小可爱还记得老燕王是谁吗,哈哈,纪老夫人慧眼如炬~~~
第24章 参劾
顾云暄不出声, 康老郡王便只能喝了一口茶,维持住了自己的风仪, 这才继续道:“侯爷, 你与那位夫人早已和离,原本此事和你现在的婚事早无关系。”
“只是, 自古以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侯爷您虽是靠军功才得到现如今的尊荣,但您的威信是在西北军中, 却不是在朝堂......功封为侯,自古有之, 并无出奇, 但虚衔爵位便也罢了, 直接委任战将为朝廷重臣却少之又少,侯爷回京得封重位, 还都赖陛下的提拔和器重。”
“而且据老臣所知, 兵部左侍郎之位, 早在年前就已有数人盯紧了这个位置。”
他这话倒是半点不虚。
兵部管武官选用, 升降,承袭以及军饷军械拨款调用等等,在崇武重武的大周,可以说是朝廷的机要磐石之处。
而兵部侍郎虽然是次官,但现如今兵部尚书老迈,即将离职, 对抓权亦无兴趣,兵部大权已逐渐往两位侍郎手中转移,而因左右侍郎职能分工之故,又以左侍郎为重。
是以这样重要的位置又如何没有人盯住?
康老郡王说到此处已是神色肃穆。
他顿下,眼睛就直直的看向顾云暄。
这回顾云暄终于给了他回应,皱了眉道:“愿闻老郡王解惑。”
康老郡王点头,伸手再捋了捋胡须,道:“侯爷刚回朝中,怕是有所不知,兵部历来都为承恩公府岑家势力所在,原先的左侍郎,现在的右侍郎还有几位主簿皆是岑家之人......”
“此次原本的那姚左侍郎突然暴毙,杨首辅早已奏请,调任云南督府副都督岑则勋为兵部左侍郎,这岑则勋正是岑太后娘娘的嫡亲侄孙,岑贵妃娘娘的侄子,岑家的子弟。”
“自先皇以来,朝中很多重要的部门就被岑家把控,重职一直被岑家子弟或亲信占据。当今励精图治,这些年来,也曾擢升过不少官员去那些位置,可那些官员最后却十之六七就会因各种理由或被御史弹劾,或被人揭出各种罪行,或虽兢兢业业,却被人处处针对,无法做事,终不能胜任其职......侯爷,你可知这其中缘由吗?”
顾云暄皱了皱眉,道:“老郡王的意思是说陛下识人不清,用人不当?”
康老郡王:.......
他瞪着顾云暄那肃穆的表情差点没绷住。
这是怎样的一颗榆木疙瘩啊?
他涨红了老脸,刚想怒道“自然不是,陛下圣明,如何会识人不清,用人不当”,但他毕竟在朝堂多年,周游在各种势力之间,能得贞和帝的信任和器重,自然不是蠢人,很快就反应过来这怕根本就是顾云暄故意的......
是谁说他就是个兵蛮子,有勇无谋的?
康老郡王刹住了话,就那样死死的瞪着顾云暄瞪了好一会儿。
从顾云暄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动静。
康老郡王今日是有事而来......并不是过来跟顾云暄斗个高低的。
罢了,他收回了目光,心道,还是他太过大意和自以为是了。
若顾云暄真是有勇无谋,又如何能在军中脱颖而出,为将后更是屡出奇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呢?
这可并不是只要有一身蛮力和好武功就能做到的。
也是他未带过兵,所以轻忽了吧。
他叹了口气,道:“陛下圣明,选人用人自是多方考察,无任何问题的。奈何陛下再圣明,也奈不过孝道,奈不过权臣弄权,且陛下日理万机,朝堂之事已令其殚精竭虑,哪里能连朝野下面那些魑魅魍魉的手段都能顾及到?”
顾云暄不出声。
康老郡王便摇了摇头,道,“顾侯爷能在军中突起,且用兵如神,想来也不会惧下面的牛鬼蛇神。只是侯爷却不知那些人的手段,他们若是在政事上挟制不住你,便会寻些下作的手段,从其他上面落手。”
“不知王爷可知晓,明明您已和您的前夫人在三年前就已和离,现如今满京城却都在恶意的传着侯爷和那位夫人的流言,其中颇多诋毁之辞......不仅如此,温家和此事本来毫无半点关系,那些人竟是荒谬的编出谣言,道是温家逼迫侯爷你和发妻和离......”
“侯爷,若是任由此等流言愈演愈烈,待御史上朝弹劾,怕是会影响侯爷您的威信......而且温家乃书香清贵世家,最重声名,若是温家受此诋毁,温淑妃娘娘也不堪娘家受此等羞辱,求陛下另为温大姑娘择婿,岂不是会坏了侯爷的姻缘和前程?”
顾云暄的手上一顿,那茶杯磕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康老郡王的心不知为何就是一抖。
他看向顾云暄,却只见到了他的侧脸,面目冷峻,棱角如刀刻。
那一刹那,他竟是从这个侧颜看到了杀伐之气和令人胆寒的威严。
他突然想起来,这位,是在西北有“战神”之称,攻城略地,手起刀落,杀人如手麻,手上怕是有数万条性命的将军......
其实他也不是不知道,不是不记得,但对于他这种生在皇家,长于繁华,一世游走的王公,那些东西自幼就常听人说起,听得多了,也就跟谁谁谁在猎场猎了什么奇珍异兽一样的麻木了。
但此刻他对着顾云暄,却不知为何竟起了畏惧之心,原先的侃侃而谈刹停,一时竟口不能言。
好在他该说的话也都已经说完了。
顾云暄道:“哦,那还请老郡王赐教,本侯还应当该如何应对这些魑魅魍魉的手段?”
康老郡王:......
这位可真是......怕不是个心黑皮厚的主?
他是过来提点的,又不是过来挑唆的,他这般说话,岂不是之后他做了什么,还都要他来承担上责任?
罢了罢了,送佛送到西,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点不点透还有什么分别?
康老郡王最后只能忍着憋屈道:“侯爷既早在三年前就已和前夫人和离,那自当亲自作出澄清,以免流言疯传,令侯爷威严受损,让无辜人士受累才是。”
顾云暄点了点头,道:“老郡王所言甚是。”
康老郡王那一颗提着的老心这才终于放了下来。
他可真是为陛下,为这江山社稷操碎了一颗老心。
*****
康老郡王放心离去。
温家那边得了消息也松了口气。
只要顾云暄出面,把他三年前就已和那阮氏和离之事澄清了,那些不利于温家的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温家等着顾云暄的出手。
只是他们等了两日,还没等到顾云暄出手,却先等来了御史的当堂参奏弹劾。
参人的是郑御史。
在一些勋贵官员眼中,这就是一颗铜制的老鼠屎啊。
敲不烂,打不碎,偏偏明明是铜制的,还总能喷出些让这些勋贵官员难以防抗的毒液,破坏他们美好绚烂的生活......偏偏这颗铜鼠屎还滑不溜秋的,让人抓不住半点把柄。
也不是没人暗中想整过他,结果倒霉的总是他们自己。
</div>
</div>
那就是陛下在给温淑妃所出的四皇子铺路。
温淑妃的母族是文官世家。
奈何大周边疆常年受外族侵扰,历来崇武,武将勋贵世家势大。
而岑贵妃所出的大皇子代表的就是武将勋贵世家的利益。
康老郡王为皇帝心腹,知其一直在扶持温家和四皇子,那时他便猜测顾云暄是皇帝特意给四皇子培养的势力。
因为顾云暄是西北军中擢升上来的,在西北军中威信甚高。
还和西北的武将世家西北督府魏家关系密切。
而魏家是什么人?
那是先后魏后的娘家,当年在明和宫大火中被烧死的二皇子的外祖家......谁人不知道那场大火烧的蹊跷,先后娘娘死的蹊跷呢?
朝野上下都猜测那把大火怕是和岑贵妃岑家脱不了关系。
皇帝扶持背后是魏家的顾云暄对抗岑家,分化勋贵武将世家的势力,实在是再合理不过的事。
及至康老郡王得知皇帝欲将温家大姑娘赐婚给顾云暄,那就更加确定了。
而顾云暄肯接受皇帝赐婚,显然对此应也是心知肚明的。
此刻康老郡王看着顾云暄,心思这样转了一圈,原先等待许久,又觉得有些被怠慢而有些燥的心也缓了下来。
也更从容了些。
他摸了摸打理整洁的胡须,笑道:“无要事就不得拜访西宁侯吗?不过是本王前日见了陛下,得知了圣上赐婚之意......圣上还隐约跟本王提过,说是要让我们宗室府来操办侯爷的婚事。”
“昨日本王又偶遇了温侍郎,小酌了一番,说了几句话,是以今日就特意过来跟侯爷说说这婚事的操办,也先听听侯爷的意思。”
温侍郎就是温次辅的长子温厚正,温大姑娘温雅恵的父亲,官居正三品的户部右侍郎。
说到这里康老郡王又是一顿,笑道,“温大姑娘才名满京都,不知京中有多少王公世家子弟求之而不得,本王还要在此先恭喜侯爷了。”
婚都还没赐,先谈怎么操办?
怕是谈怎么操办是假,想让他出面坐实外面诋毁阿觅的那些流言是真吧。
因为现在外面的风言可是对温家十分不利。
顾云暄垂下了眼,伸手捏过桌上的茶杯。
他的手指按着那杯子,道:“不知温侍郎是何意?”
这话问得可还真直接。
康老郡王笑道:“侯爷军功卓著,乃是我大周朝的英雄,温侍郎能得侯爷如此佳婿,自是十分欣慰。不过,”
他顿了一下,道,“不过侯爷为武将,武将历来杀伐果断,性情豪迈,不拘小节,这本都是优点。”
“只是军中是军中,朝堂为朝堂,朝中为官,却又很是不同,朝臣定得谨小慎微,爱惜声名,否则一时不慎,就可能轻则惹来朝野非议,重则怕还要受御史弹劾,影响前程......温侍郎对此,亦是十分忧心啊。”
顾云暄看向康老郡王,似有不解之意。
康老郡王就咳了一声,道:“侯爷,本王听说侯爷早年曾娶有一妻,只是侯爷入伍之际,令妻与侯爷不和,便主动求去,此事是也不是?”
顾云暄没出声。
康老郡王心道,这人怎么就是这么个闷葫芦呢?
还是个黑脸闷葫芦。
长得倒是好看,就是太渗人了些。
若不是陛下为了扶持对抗岑家和岑太后的勋贵武将势力,这样闷葫芦的煞神性子,就算是在战场上再厉害,怕是在朝堂上也是吃不开的。
但他腹诽归腹诽,话都到这个地步了,就算顾云暄是根木头,他也得继续说下去,把他给敲响啊。
作者有话要说: 有小可爱还记得老燕王是谁吗,哈哈,纪老夫人慧眼如炬~~~
第24章 参劾
顾云暄不出声, 康老郡王便只能喝了一口茶,维持住了自己的风仪, 这才继续道:“侯爷, 你与那位夫人早已和离,原本此事和你现在的婚事早无关系。”
“只是, 自古以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侯爷您虽是靠军功才得到现如今的尊荣,但您的威信是在西北军中, 却不是在朝堂......功封为侯,自古有之, 并无出奇, 但虚衔爵位便也罢了, 直接委任战将为朝廷重臣却少之又少,侯爷回京得封重位, 还都赖陛下的提拔和器重。”
“而且据老臣所知, 兵部左侍郎之位, 早在年前就已有数人盯紧了这个位置。”
他这话倒是半点不虚。
兵部管武官选用, 升降,承袭以及军饷军械拨款调用等等,在崇武重武的大周,可以说是朝廷的机要磐石之处。
而兵部侍郎虽然是次官,但现如今兵部尚书老迈,即将离职, 对抓权亦无兴趣,兵部大权已逐渐往两位侍郎手中转移,而因左右侍郎职能分工之故,又以左侍郎为重。
是以这样重要的位置又如何没有人盯住?
康老郡王说到此处已是神色肃穆。
他顿下,眼睛就直直的看向顾云暄。
这回顾云暄终于给了他回应,皱了眉道:“愿闻老郡王解惑。”
康老郡王点头,伸手再捋了捋胡须,道:“侯爷刚回朝中,怕是有所不知,兵部历来都为承恩公府岑家势力所在,原先的左侍郎,现在的右侍郎还有几位主簿皆是岑家之人......”
“此次原本的那姚左侍郎突然暴毙,杨首辅早已奏请,调任云南督府副都督岑则勋为兵部左侍郎,这岑则勋正是岑太后娘娘的嫡亲侄孙,岑贵妃娘娘的侄子,岑家的子弟。”
“自先皇以来,朝中很多重要的部门就被岑家把控,重职一直被岑家子弟或亲信占据。当今励精图治,这些年来,也曾擢升过不少官员去那些位置,可那些官员最后却十之六七就会因各种理由或被御史弹劾,或被人揭出各种罪行,或虽兢兢业业,却被人处处针对,无法做事,终不能胜任其职......侯爷,你可知这其中缘由吗?”
顾云暄皱了皱眉,道:“老郡王的意思是说陛下识人不清,用人不当?”
康老郡王:.......
他瞪着顾云暄那肃穆的表情差点没绷住。
这是怎样的一颗榆木疙瘩啊?
他涨红了老脸,刚想怒道“自然不是,陛下圣明,如何会识人不清,用人不当”,但他毕竟在朝堂多年,周游在各种势力之间,能得贞和帝的信任和器重,自然不是蠢人,很快就反应过来这怕根本就是顾云暄故意的......
是谁说他就是个兵蛮子,有勇无谋的?
康老郡王刹住了话,就那样死死的瞪着顾云暄瞪了好一会儿。
从顾云暄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动静。
康老郡王今日是有事而来......并不是过来跟顾云暄斗个高低的。
罢了,他收回了目光,心道,还是他太过大意和自以为是了。
若顾云暄真是有勇无谋,又如何能在军中脱颖而出,为将后更是屡出奇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呢?
这可并不是只要有一身蛮力和好武功就能做到的。
也是他未带过兵,所以轻忽了吧。
他叹了口气,道:“陛下圣明,选人用人自是多方考察,无任何问题的。奈何陛下再圣明,也奈不过孝道,奈不过权臣弄权,且陛下日理万机,朝堂之事已令其殚精竭虑,哪里能连朝野下面那些魑魅魍魉的手段都能顾及到?”
顾云暄不出声。
康老郡王便摇了摇头,道,“顾侯爷能在军中突起,且用兵如神,想来也不会惧下面的牛鬼蛇神。只是侯爷却不知那些人的手段,他们若是在政事上挟制不住你,便会寻些下作的手段,从其他上面落手。”
“不知王爷可知晓,明明您已和您的前夫人在三年前就已和离,现如今满京城却都在恶意的传着侯爷和那位夫人的流言,其中颇多诋毁之辞......不仅如此,温家和此事本来毫无半点关系,那些人竟是荒谬的编出谣言,道是温家逼迫侯爷你和发妻和离......”
“侯爷,若是任由此等流言愈演愈烈,待御史上朝弹劾,怕是会影响侯爷您的威信......而且温家乃书香清贵世家,最重声名,若是温家受此诋毁,温淑妃娘娘也不堪娘家受此等羞辱,求陛下另为温大姑娘择婿,岂不是会坏了侯爷的姻缘和前程?”
顾云暄的手上一顿,那茶杯磕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康老郡王的心不知为何就是一抖。
他看向顾云暄,却只见到了他的侧脸,面目冷峻,棱角如刀刻。
那一刹那,他竟是从这个侧颜看到了杀伐之气和令人胆寒的威严。
他突然想起来,这位,是在西北有“战神”之称,攻城略地,手起刀落,杀人如手麻,手上怕是有数万条性命的将军......
其实他也不是不知道,不是不记得,但对于他这种生在皇家,长于繁华,一世游走的王公,那些东西自幼就常听人说起,听得多了,也就跟谁谁谁在猎场猎了什么奇珍异兽一样的麻木了。
但此刻他对着顾云暄,却不知为何竟起了畏惧之心,原先的侃侃而谈刹停,一时竟口不能言。
好在他该说的话也都已经说完了。
顾云暄道:“哦,那还请老郡王赐教,本侯还应当该如何应对这些魑魅魍魉的手段?”
康老郡王:......
这位可真是......怕不是个心黑皮厚的主?
他是过来提点的,又不是过来挑唆的,他这般说话,岂不是之后他做了什么,还都要他来承担上责任?
罢了罢了,送佛送到西,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点不点透还有什么分别?
康老郡王最后只能忍着憋屈道:“侯爷既早在三年前就已和前夫人和离,那自当亲自作出澄清,以免流言疯传,令侯爷威严受损,让无辜人士受累才是。”
顾云暄点了点头,道:“老郡王所言甚是。”
康老郡王那一颗提着的老心这才终于放了下来。
他可真是为陛下,为这江山社稷操碎了一颗老心。
*****
康老郡王放心离去。
温家那边得了消息也松了口气。
只要顾云暄出面,把他三年前就已和那阮氏和离之事澄清了,那些不利于温家的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温家等着顾云暄的出手。
只是他们等了两日,还没等到顾云暄出手,却先等来了御史的当堂参奏弹劾。
参人的是郑御史。
在一些勋贵官员眼中,这就是一颗铜制的老鼠屎啊。
敲不烂,打不碎,偏偏明明是铜制的,还总能喷出些让这些勋贵官员难以防抗的毒液,破坏他们美好绚烂的生活......偏偏这颗铜鼠屎还滑不溜秋的,让人抓不住半点把柄。
也不是没人暗中想整过他,结果倒霉的总是他们自己。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