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章 三足鼎立(1)
其实早在杨灵霜悄悄离开京城的那一天,杨然便已经给了苏陌寒一个最后的期限。
他要求苏陌寒在一个月以内,决定是要选择爱情,还是要选择亲情。
若是选择爱情的话,那就跟他一个月以后在九头山上来一场决战,只要他能将杨然打败的话,那杨然可以放弃不杀岳千羽的念头。
反之,苏陌寒要是打不过杨然的话,那就不要再阻止他找岳千羽报仇。
杨然这样做的目的其实非常明显,就是要用这一战跟苏陌寒划清界限,所以苏陌寒不管最后的胜负如何,那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都将一刀两断。
杨然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想要保住苏陌寒和薛芊洛之间的感情,毕竟只有他跟苏陌寒的关系划清了界限,那他事后杀掉了岳千羽,薛芊洛才不会去对苏陌寒产生芥蒂。
只不过杨然没有把自己的良苦用心告诉苏陌寒,反而是在极力制造一种自己已经为了复仇而变得六亲不认的形象。
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去做,才会让苏陌寒没有任何的愧疚,好好去做平平凡凡的人,以了却他们父母想要归隐山野的心愿。
而杨然故意还给了苏陌寒第二个选择,那是想要考验苏陌寒到底有多爱薛芊洛,所以他才让苏陌寒在亲情和爱情中选择。
若是苏陌寒选择了亲情的话,那则代表他对薛芊洛的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顾一切,而杨然也没必要为了苏陌寒不算太深的爱情,而去跟苏陌寒划清界限。
只是苏陌寒若真选择了亲情的话,那他就得亲手去杀了岳千羽。
杨然如此放心让苏陌寒去杀岳千羽也是有原因的,一来是他料定苏陌寒是不会选择去杀岳千羽,二来是他真要去杀岳千羽的话,岳千羽在愧疚与父女之情的份上,肯定也是不会去伤害苏陌寒的。
杨然可以说是把一切全都掌控在了手中,不管最终结果到底如何,杨然相信一切自有命数,他只要把改考虑的都为苏陌寒着想过就行了。
当然杨然没有去让苏陌寒立刻做出决断,而是选择在第一个月以后去九头山进行了结也有自己的良苦用心。
首先九头山乃是改变他们父母命运的第一个地方,当年要是没有九头山那次决战,钟月萍也不会救下蛇蝎心肠的杨绍,命运轨迹也将截然不同。
所以杨然将了解这场恩怨的地点定在九头山,目的就是想让事情从哪里开始,就让其在哪里结束。
其次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苏陌寒把钟月萍的尸体带回南阳合葬,并且还能顺道回去的时候,去一趟紫金山杀岳千羽了。
最后杨然刚刚执政,国号才刚改为了大明,政权交替之际,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朝中很多大臣都不理解杨然改国号为明干嘛,隋都已经建国近千年了,根基稳固,改隋为明,务必会动摇国本。
但杨然认为大隋乃是杨家的天下,现在他已经恢复本姓为苏了,那就应该建立自己的国号,给大隋来一次大换血。
并且杨然觉得明比隋更符合他的理念,他的想法就是让日月永照大明,让大明国泰民安。
只可惜杨然的这个宏愿在短时间内很难达成,毕竟新权才刚刚建立,整个大明都还在烽火狼烟之中摇摇欲坠。
而这内乱还不是最令杨然头疼的,他现在就担心大唐和大宋会对他们发兵,因为几个月前他在历城才打败过大唐的主力李林大军,以及大宋的新皇赵文远大军,这么一个一雪前耻的好机会,杨然不太相信唐宋两国会无动于衷。
更何况北部还有虎视眈眈的春秋战国,要知道现在正是秋季,春秋战国可是恰好就在大明的边境,而镇守边境的三十万大军又被杨绍调离来了京城。
现在的北部算是毫无防线,若是春秋战国此时来犯,完全可以长驱直入,直逼京都。
不过杨然虽是初登九五,但却把整个局势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才给自己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先去处理政事,将大明的一切事宜理顺以后,再去安心赴九头山之约。
只是不知道如此动乱的一个大明新朝廷,杨然到底会用什么样的妙招,可以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将所有虎狼之辈全部解决呢?
当然这一切光靠杨然一己之力肯定是不行的,就别说内忧外患的问题了,就单单只是那座已被杨绍一把大火焚毁的皇城,那就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原貌。
不过杨然现在把朝廷暂时移到了洛阳,设古都洛阳为陪都。
这洛阳本就有着一座现成的皇城,那是当年杨绍给自己修建的死后陵寝。
本来杨绍将这座陵寝修得跟皇宫一样,就是打算等到自己死了以后,直接决了黄河之堤,让黄河的大水将这座皇城淹没在黄沙之中,用黄河的天险来为他护陵。
只是杨绍没有想到自己修建的陵寝,居然成为了杨然的新都,这还真是跟死人鸠占鹊巢,让那杨绍连个葬身之所都没有啊!
当然杨然定都洛阳还是遭到了朝中大臣一片抗议之声的,因为洛阳紧靠黄河,早在汉朝时期便发大水淹没过皇城,所以大隋占据中原以后,才会把京都迁移。
哪怕包括现在的洛阳城也是建立在大汉洛阳城被洪水吞没之后,重新掩埋了上泥土再建立的新城。
其实早在大汉洛阳城之前,就不知道黄河决堤过多少次了,总之在大汉洛阳城之下还有不知道几个洛阳城。
反之洛阳的水灾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所以朝堂众臣都反对杨然迁都到洛阳,并且还是把皇宫迁进一座本该属于陵墓的地方,这让谁都不免觉得犯触。
可是杨然力排众议,声称谁要是能弄出一座立马就能上朝的皇城,那可以不必迁都去洛阳,若是做不到就别再进谏,要么告老还乡,要么选择调离京师。
杨然此言一出,倒是有一些前朝老臣真的告老还乡了,其实杨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那些老臣自己离开,那他就能换年轻的新鲜血液入朝为官了。
他要求苏陌寒在一个月以内,决定是要选择爱情,还是要选择亲情。
若是选择爱情的话,那就跟他一个月以后在九头山上来一场决战,只要他能将杨然打败的话,那杨然可以放弃不杀岳千羽的念头。
反之,苏陌寒要是打不过杨然的话,那就不要再阻止他找岳千羽报仇。
杨然这样做的目的其实非常明显,就是要用这一战跟苏陌寒划清界限,所以苏陌寒不管最后的胜负如何,那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都将一刀两断。
杨然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想要保住苏陌寒和薛芊洛之间的感情,毕竟只有他跟苏陌寒的关系划清了界限,那他事后杀掉了岳千羽,薛芊洛才不会去对苏陌寒产生芥蒂。
只不过杨然没有把自己的良苦用心告诉苏陌寒,反而是在极力制造一种自己已经为了复仇而变得六亲不认的形象。
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去做,才会让苏陌寒没有任何的愧疚,好好去做平平凡凡的人,以了却他们父母想要归隐山野的心愿。
而杨然故意还给了苏陌寒第二个选择,那是想要考验苏陌寒到底有多爱薛芊洛,所以他才让苏陌寒在亲情和爱情中选择。
若是苏陌寒选择了亲情的话,那则代表他对薛芊洛的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顾一切,而杨然也没必要为了苏陌寒不算太深的爱情,而去跟苏陌寒划清界限。
只是苏陌寒若真选择了亲情的话,那他就得亲手去杀了岳千羽。
杨然如此放心让苏陌寒去杀岳千羽也是有原因的,一来是他料定苏陌寒是不会选择去杀岳千羽,二来是他真要去杀岳千羽的话,岳千羽在愧疚与父女之情的份上,肯定也是不会去伤害苏陌寒的。
杨然可以说是把一切全都掌控在了手中,不管最终结果到底如何,杨然相信一切自有命数,他只要把改考虑的都为苏陌寒着想过就行了。
当然杨然没有去让苏陌寒立刻做出决断,而是选择在第一个月以后去九头山进行了结也有自己的良苦用心。
首先九头山乃是改变他们父母命运的第一个地方,当年要是没有九头山那次决战,钟月萍也不会救下蛇蝎心肠的杨绍,命运轨迹也将截然不同。
所以杨然将了解这场恩怨的地点定在九头山,目的就是想让事情从哪里开始,就让其在哪里结束。
其次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苏陌寒把钟月萍的尸体带回南阳合葬,并且还能顺道回去的时候,去一趟紫金山杀岳千羽了。
最后杨然刚刚执政,国号才刚改为了大明,政权交替之际,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朝中很多大臣都不理解杨然改国号为明干嘛,隋都已经建国近千年了,根基稳固,改隋为明,务必会动摇国本。
但杨然认为大隋乃是杨家的天下,现在他已经恢复本姓为苏了,那就应该建立自己的国号,给大隋来一次大换血。
并且杨然觉得明比隋更符合他的理念,他的想法就是让日月永照大明,让大明国泰民安。
只可惜杨然的这个宏愿在短时间内很难达成,毕竟新权才刚刚建立,整个大明都还在烽火狼烟之中摇摇欲坠。
而这内乱还不是最令杨然头疼的,他现在就担心大唐和大宋会对他们发兵,因为几个月前他在历城才打败过大唐的主力李林大军,以及大宋的新皇赵文远大军,这么一个一雪前耻的好机会,杨然不太相信唐宋两国会无动于衷。
更何况北部还有虎视眈眈的春秋战国,要知道现在正是秋季,春秋战国可是恰好就在大明的边境,而镇守边境的三十万大军又被杨绍调离来了京城。
现在的北部算是毫无防线,若是春秋战国此时来犯,完全可以长驱直入,直逼京都。
不过杨然虽是初登九五,但却把整个局势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才给自己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先去处理政事,将大明的一切事宜理顺以后,再去安心赴九头山之约。
只是不知道如此动乱的一个大明新朝廷,杨然到底会用什么样的妙招,可以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将所有虎狼之辈全部解决呢?
当然这一切光靠杨然一己之力肯定是不行的,就别说内忧外患的问题了,就单单只是那座已被杨绍一把大火焚毁的皇城,那就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原貌。
不过杨然现在把朝廷暂时移到了洛阳,设古都洛阳为陪都。
这洛阳本就有着一座现成的皇城,那是当年杨绍给自己修建的死后陵寝。
本来杨绍将这座陵寝修得跟皇宫一样,就是打算等到自己死了以后,直接决了黄河之堤,让黄河的大水将这座皇城淹没在黄沙之中,用黄河的天险来为他护陵。
只是杨绍没有想到自己修建的陵寝,居然成为了杨然的新都,这还真是跟死人鸠占鹊巢,让那杨绍连个葬身之所都没有啊!
当然杨然定都洛阳还是遭到了朝中大臣一片抗议之声的,因为洛阳紧靠黄河,早在汉朝时期便发大水淹没过皇城,所以大隋占据中原以后,才会把京都迁移。
哪怕包括现在的洛阳城也是建立在大汉洛阳城被洪水吞没之后,重新掩埋了上泥土再建立的新城。
其实早在大汉洛阳城之前,就不知道黄河决堤过多少次了,总之在大汉洛阳城之下还有不知道几个洛阳城。
反之洛阳的水灾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所以朝堂众臣都反对杨然迁都到洛阳,并且还是把皇宫迁进一座本该属于陵墓的地方,这让谁都不免觉得犯触。
可是杨然力排众议,声称谁要是能弄出一座立马就能上朝的皇城,那可以不必迁都去洛阳,若是做不到就别再进谏,要么告老还乡,要么选择调离京师。
杨然此言一出,倒是有一些前朝老臣真的告老还乡了,其实杨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那些老臣自己离开,那他就能换年轻的新鲜血液入朝为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