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番外_分章阅读
在总资源均等的情况下,一个产业的兴起必然会挤压到另一个产业。
会被玻璃制造影响到的毫无疑问便是炼铁。
只能是炼铁,因为辽不产铜,他们的货币都是从宋拿过去的,主要原因便是辽境内几乎没有铜矿,但是铁矿却不少。
无论是燃料、原材料、人力、高炉、市场,玻璃产业都会影响到炼铁业。这种侵吞是极其缓慢的,等注意到的时候恐怕来不及。
就和大宋已经开始的向辽、党项官方采购羊毛的市场一样。
大宋可以因为喜爱吃羊肉,占用了养马的地,那么党项和辽同样可以因为羊毛的贸易需求增大羊群的饲养量。
这是来自于资源和贸易的侵吞,若非夏安然说了这个道理,赵祯也是不会支持普及玻璃笔的。
需要一提的是,如今党项和辽国因为羊皮为可以制造帐篷的战略物资,故而拒绝向大宋出口,但是羊毛则看似无所谓,尤其在辽国女人们学会了如何将羊毛清洗纺织成毛线后,更是成了他们平日的一项额外收入。
而善良的大宋商人还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将羊毛染上颜色,收购的价格会更高一些,故而今年宋辽关系空前友善。
咳,此话先不提。
因为玻璃笔成本高昂,虽有耐磨损的优点,但是其本身成本高昂,且将彻底颠覆宋人在书字一道上的认知和习惯,最关键的是,它独特的下墨方式会致使书写方式彻底得改变。
往严重的说,若无意外,这样的方式还会影响到下一代,若是这种笔、纸、墨全面普及,官方到最后也只能向它妥协,甚至于在科举考试中向之让步。
就如同中国现代几乎被硬笔书法占据了的大半江山一般。
但是对于赵祯来说,他有很长的时间去思考要如何应对这可能产生的变化,因为要冲击到文化层次,首先的先决条件是玻璃笔要大量普及,而这份大量普及的前提亦是辽国内的工人们顺利上套。
中间变数太多,为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烦恼,暂且不在赵祯的思考范围之内。
同时在小房间内听夏安然献上笔墨纸时候的人不多,王丞相便是其中一员,他对于这看似信口开河之言颇有些不确定。
“这……当真可行?”
“六成吧。”夏安然答道,他看向看似有几分犹豫的赵祯言“臣先前并未想这般多,直到为订购玻璃瓶走遍汴京城的玻璃铺子之时。”
作为首都,大部分有名的玻璃作坊都在这里有售卖的店铺,所以直接问这些人基本可以保证夏安然得到的是较为准确的数据了,“臣自那些掌柜口中得知,若以大宋现如今的玻璃产业,想要完成户户有一支的可能性不高,甚至但就普及至开封城内人手一支的可能性亦是不大。”
开封府此时常住人口尚未达到北宋的巅峰一百四十万,但是现在约莫也有一百余万。
顺带一提,此时全国人口应该已经在向一亿人靠近了,北宋人口的巅峰在宋徽宗年间,那时候已经达到了保守估计一亿人以上,想想吧,在这个全名尚文的时代,文具市场有多么的可怕。
“若原材料仅限于玻璃,则宋必将购于周边。”
“南王,不知这仅限于玻璃是何解?”作为赵祯的另一心腹爱臣,包拯灵敏得抓住了夏安然话语中的一个漏洞,夏安然沉吟了片刻,说道“若以此纸为媒,大部分的硬质笔均可书写。”
“不局限于玻璃,陶瓷、竹、木,均可做出类似的笔。”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推广了这种笔,姑且不论是否会对辽产生影响,削弱其炼铁市场,但是冲击大宋现有的书写方式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
这一点让赵祯有些许犹豫,当日他并未下下决定,最后这件决心是刘后帮他下的。
刘后的理由非常简单,首先硬笔书写古已有之,不过普及度不大,见赵祯露出讶色,刘后便知他不知道此事,这位长久以来不问朝政的女人这些日子恰巧醉心于书法,她拿起了赵祯取来的玻璃笔,沾上紫色的墨水写了几个字后,直接将握笔方法转为了硬笔的手法。
她的这一转换让赵祯面上跟着一愣,刘后又写了几个字后笑道“官家长于富贵,难怪不知此事,实则穷人家的孩子,多半是硬笔起步。”
“择芦苇、竹子削出中空,可稍储墨,约莫能写四五字……偏远地方或是穷人家的孩子便是以此练字,”她在纸上一遛得写了一首小词后停手,然后笑道“这笔倒是有趣……一次取墨,可写几字?”
“少则五十,多则上百。”赵祯的回答让刘娥沉默了一下,她最后轻轻叹气“官家既已知此笔有大用,又何必犹豫?”
“皇娘,我……”
“官家为大宋之主,当知世间无全事,优者为上,便当推之,何况官家今日来问我,何尝又不是已经做了决定。”
“你来问哀家,可是以为哀家会阻你?”
刘娥看着满脸“被猜中了”的年轻帝王轻轻一笑,这位大宋最尊贵的女子周身满是自信和高昂“官家,哀家不但不会阻止你,哀家还想问你讨上一些笔墨来赏人。”
赵祯唇瓣一动,心知刘后这是要在女眷中下一把推力,他眸中的犹疑终是转为了坚定,“儿臣知晓了,今日便送些过来……”
“谢,皇娘。”
“你我之间,不必言谢。”刘娥继续沾了沾笔头,照着赵祯方才所说的技巧行之后又书写了几行字,面上淡淡“若官家还肯叫我一声皇娘,这个问题便不要去问李妃了。”
她这一言让赵祯一愣,刘娥并未扭头,却似乎能够看见赵祯表情一般说道“李妃目短,定不可见官家此举背后的意思,你若问她,她只会反对,官家此时心中犹疑,不过平添烦恼罢了。”
会被玻璃制造影响到的毫无疑问便是炼铁。
只能是炼铁,因为辽不产铜,他们的货币都是从宋拿过去的,主要原因便是辽境内几乎没有铜矿,但是铁矿却不少。
无论是燃料、原材料、人力、高炉、市场,玻璃产业都会影响到炼铁业。这种侵吞是极其缓慢的,等注意到的时候恐怕来不及。
就和大宋已经开始的向辽、党项官方采购羊毛的市场一样。
大宋可以因为喜爱吃羊肉,占用了养马的地,那么党项和辽同样可以因为羊毛的贸易需求增大羊群的饲养量。
这是来自于资源和贸易的侵吞,若非夏安然说了这个道理,赵祯也是不会支持普及玻璃笔的。
需要一提的是,如今党项和辽国因为羊皮为可以制造帐篷的战略物资,故而拒绝向大宋出口,但是羊毛则看似无所谓,尤其在辽国女人们学会了如何将羊毛清洗纺织成毛线后,更是成了他们平日的一项额外收入。
而善良的大宋商人还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将羊毛染上颜色,收购的价格会更高一些,故而今年宋辽关系空前友善。
咳,此话先不提。
因为玻璃笔成本高昂,虽有耐磨损的优点,但是其本身成本高昂,且将彻底颠覆宋人在书字一道上的认知和习惯,最关键的是,它独特的下墨方式会致使书写方式彻底得改变。
往严重的说,若无意外,这样的方式还会影响到下一代,若是这种笔、纸、墨全面普及,官方到最后也只能向它妥协,甚至于在科举考试中向之让步。
就如同中国现代几乎被硬笔书法占据了的大半江山一般。
但是对于赵祯来说,他有很长的时间去思考要如何应对这可能产生的变化,因为要冲击到文化层次,首先的先决条件是玻璃笔要大量普及,而这份大量普及的前提亦是辽国内的工人们顺利上套。
中间变数太多,为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烦恼,暂且不在赵祯的思考范围之内。
同时在小房间内听夏安然献上笔墨纸时候的人不多,王丞相便是其中一员,他对于这看似信口开河之言颇有些不确定。
“这……当真可行?”
“六成吧。”夏安然答道,他看向看似有几分犹豫的赵祯言“臣先前并未想这般多,直到为订购玻璃瓶走遍汴京城的玻璃铺子之时。”
作为首都,大部分有名的玻璃作坊都在这里有售卖的店铺,所以直接问这些人基本可以保证夏安然得到的是较为准确的数据了,“臣自那些掌柜口中得知,若以大宋现如今的玻璃产业,想要完成户户有一支的可能性不高,甚至但就普及至开封城内人手一支的可能性亦是不大。”
开封府此时常住人口尚未达到北宋的巅峰一百四十万,但是现在约莫也有一百余万。
顺带一提,此时全国人口应该已经在向一亿人靠近了,北宋人口的巅峰在宋徽宗年间,那时候已经达到了保守估计一亿人以上,想想吧,在这个全名尚文的时代,文具市场有多么的可怕。
“若原材料仅限于玻璃,则宋必将购于周边。”
“南王,不知这仅限于玻璃是何解?”作为赵祯的另一心腹爱臣,包拯灵敏得抓住了夏安然话语中的一个漏洞,夏安然沉吟了片刻,说道“若以此纸为媒,大部分的硬质笔均可书写。”
“不局限于玻璃,陶瓷、竹、木,均可做出类似的笔。”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推广了这种笔,姑且不论是否会对辽产生影响,削弱其炼铁市场,但是冲击大宋现有的书写方式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
这一点让赵祯有些许犹豫,当日他并未下下决定,最后这件决心是刘后帮他下的。
刘后的理由非常简单,首先硬笔书写古已有之,不过普及度不大,见赵祯露出讶色,刘后便知他不知道此事,这位长久以来不问朝政的女人这些日子恰巧醉心于书法,她拿起了赵祯取来的玻璃笔,沾上紫色的墨水写了几个字后,直接将握笔方法转为了硬笔的手法。
她的这一转换让赵祯面上跟着一愣,刘后又写了几个字后笑道“官家长于富贵,难怪不知此事,实则穷人家的孩子,多半是硬笔起步。”
“择芦苇、竹子削出中空,可稍储墨,约莫能写四五字……偏远地方或是穷人家的孩子便是以此练字,”她在纸上一遛得写了一首小词后停手,然后笑道“这笔倒是有趣……一次取墨,可写几字?”
“少则五十,多则上百。”赵祯的回答让刘娥沉默了一下,她最后轻轻叹气“官家既已知此笔有大用,又何必犹豫?”
“皇娘,我……”
“官家为大宋之主,当知世间无全事,优者为上,便当推之,何况官家今日来问我,何尝又不是已经做了决定。”
“你来问哀家,可是以为哀家会阻你?”
刘娥看着满脸“被猜中了”的年轻帝王轻轻一笑,这位大宋最尊贵的女子周身满是自信和高昂“官家,哀家不但不会阻止你,哀家还想问你讨上一些笔墨来赏人。”
赵祯唇瓣一动,心知刘后这是要在女眷中下一把推力,他眸中的犹疑终是转为了坚定,“儿臣知晓了,今日便送些过来……”
“谢,皇娘。”
“你我之间,不必言谢。”刘娥继续沾了沾笔头,照着赵祯方才所说的技巧行之后又书写了几行字,面上淡淡“若官家还肯叫我一声皇娘,这个问题便不要去问李妃了。”
她这一言让赵祯一愣,刘娥并未扭头,却似乎能够看见赵祯表情一般说道“李妃目短,定不可见官家此举背后的意思,你若问她,她只会反对,官家此时心中犹疑,不过平添烦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