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番外_分章阅读
第一份被成功通过新方法制成的黄铜块在几天后作为工部建立后的第一样成果被放在了帝王的桌案上。
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成功的小皇帝喜不自胜,直接追问何时能够量产,如此态度打得前去进行过年前例行汇报的工部尚书一个措手不及,只能委婉得解释说如今只是证明可行,成本为何,比例如何做到最佳还需要各方调试。
“成本”二字必须要加重说。
赵祯被兜头一瓢冷水浇下,但是他兴奋的情绪并无清减,在此时,他对夏安然的信任度达到了最高,若说一力重组工部,并且将他的弟弟塞进去是因包拯所言一时激动,现如今便是充满了自豪。
原来夏安然所说的黄铜便是鍮铜啊,咳,好吧,因为夏安然之前一直说黄铜黄铜,赵祯其实一直没弄清楚他说的是什么……黄铜莫不是南方的称呼?确实,比起鍮铜这般的称呼黄铜倒是要更加动听一些。
若当真可以黄铜铸钱,名字改了就改了。
龙心大悦的帝王夸奖了一番工部尚书,并且特别期待得问可否在年前将章程造出?
工部尚书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只是来年前日常的部门汇报啊!他的部门建了不到一月……我们还是个孩子啊,为什么要这么高标准严要求——用现代的思维,工部尚书的脑中风暴差不多是如此。
要更改货币配比并非简单之事,作为工部,他们并无制币权,甚至于若非意外制造出了黄铜,南王又轻描淡写说了一句此物可代币,工部尚书也不会脑中一抽直接上表,更是成功得抓住了帝王的眼球。
他此举完全属于僭越,只是帝王似乎对于这个议题非常感兴趣,这也让脑中一热连夜写下奏表上书,直到堂前方才冷静的尚书在心中松了口气。
然后苦笑。
先不提并未收到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制币,更无法领取制币需要的磨具,单论一切齐备开工之后,他们除了要将这样东西给做出来,还要将其做得又节省原材料又能够有最好的效果就不是一个小工程。
仅论黄铜,白铅和铜之间的融合是否可以用催化剂来加快,铜和白铅的比例用是否可以进一步的调整?是否还能加入旁的金属来进一步降低铜的含量,提取白铅的技术是否有浪费,包括鍮铜成型后的重量,若有有了伪造如何判定等等。他们要做的不光是鍮铜,还要一并将可能存在的制假方法一并计入,此间数据,实验何止需要千百次。
除却这些之外,他们还得演算出在何处布设钱监,原来的钱监所在靠近铜铁矿区,如今自不可用,需要微调。
一次一次的实验,反反复复得做产品比对,其中绝对马虎不得。
他们这里的一点小浪费,到地方上面就会变成大浪费。
而考虑到地方的原材料未必会有他们所使用的这般精细,他们所以测量出来的一个成分比还得是一个较为安全的区间。
如今使用的又是全新的一种提炼方法,要如何保证提白铅之法无法泄露,这些章程均要重新排演。
但是以上信息到了嘴边,尚书只能对上峰吐出“臣当尽力为之。”
没错,作为发工资的,上峰才不想知道过程,他们只想知道结果,特别的剥削。
好在此时赵祯心情极佳,他亦是不曾计较这个问题,对着尚书表达了一番朕的期待之后便让人告退了。
同样是拿工资的夏安然此时正在繁忙之中,他几乎是有些愉悦得享受着这种快节奏的生活。
大宋的工匠们的精细程度远远超出了夏安然的预期,这些工匠在确认了要实验是否可以鍮铜(现在正式命名为黄铜啦)为材料铸币,这些匠人们的节奏和工序明显从乱折腾转为一套井井有序的测量实验方法。
夏安然换上了匠人的衣服蒙住脸蛋后混在其中,随着部门的借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后期居然有人不知道他便是南王,甚至来指派这个只露出圆溜溜眼睛的小年轻——长得矮、没胡须、没皱纹,一定是小辈!
知情者颤颤巍巍几天后见王爷并未发作,也立刻放开了,只是在一阵嘀咕之后,他们回到家也在家中立了一个东皇太一的神案,没别的,就是帮着给这位掌管义气、兄弟感情的神刷一下南王和赵祯的高感度。
东皇大人保佑,小王爷性格还挺好的,又是一个人才,一定要保佑他们兄弟和睦啊,咱给您上香辣!
太一神:……
咳,此时暂且不提,越到后期临近过年,许是为了追赶工期,夏安然的下班时间明显延长。常要加班,甚至最后连也在为了过年和应对即将到来的各国各势力的使者也在加班的白锦羲,都比他下班早的程度。
最后干脆就是白锦羲下班时候绕到工部这里把他直接接回家了。
沉迷于实验之中的夏安然不知时间转换,一直到他被请人过年回家吃饭的赵大哥堵在了工房门口,穿着粗布一身灰的夏安然才意识到已经快要过年了。
没错,气氛就是这么的热火朝天。
主要是工坊内没有人谈论过年放假的事情,而且个个都是一副今天就是最后一天,赶死线的气氛十足,竟然搞得夏安然也有些不知今夕何夕。
他应了大哥的邀请后,刚回头就看到他“工作室”的匠人们竟然一脸肃穆得齐齐向着尚书所在的房间走去。
为什么夏安然知道……因为他们嘴上说了找尚书呀,夏安然虽然离得远但是还是听到了。
他立刻将脸遮住,加入了集体中,虽然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但是夏安然绝对不会拒绝去看热闹……咳咳,不是,去观察大宋百态、民生,学习为官经验,毕竟他几次做官的经验都是不走寻常路,严格来说他还真不知道一个合格的京官要怎么做。
工部尚书被这一个突然到来的大部队惊了一跳。
他虽为工部尚书,但他心知肚明,自己不过是帝王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之前被提上来顶位罢了,论为官的资质经验,乃至于对于匠之事上的熟悉程度,他可能都比不上面前的这一些老师傅们。
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成功的小皇帝喜不自胜,直接追问何时能够量产,如此态度打得前去进行过年前例行汇报的工部尚书一个措手不及,只能委婉得解释说如今只是证明可行,成本为何,比例如何做到最佳还需要各方调试。
“成本”二字必须要加重说。
赵祯被兜头一瓢冷水浇下,但是他兴奋的情绪并无清减,在此时,他对夏安然的信任度达到了最高,若说一力重组工部,并且将他的弟弟塞进去是因包拯所言一时激动,现如今便是充满了自豪。
原来夏安然所说的黄铜便是鍮铜啊,咳,好吧,因为夏安然之前一直说黄铜黄铜,赵祯其实一直没弄清楚他说的是什么……黄铜莫不是南方的称呼?确实,比起鍮铜这般的称呼黄铜倒是要更加动听一些。
若当真可以黄铜铸钱,名字改了就改了。
龙心大悦的帝王夸奖了一番工部尚书,并且特别期待得问可否在年前将章程造出?
工部尚书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只是来年前日常的部门汇报啊!他的部门建了不到一月……我们还是个孩子啊,为什么要这么高标准严要求——用现代的思维,工部尚书的脑中风暴差不多是如此。
要更改货币配比并非简单之事,作为工部,他们并无制币权,甚至于若非意外制造出了黄铜,南王又轻描淡写说了一句此物可代币,工部尚书也不会脑中一抽直接上表,更是成功得抓住了帝王的眼球。
他此举完全属于僭越,只是帝王似乎对于这个议题非常感兴趣,这也让脑中一热连夜写下奏表上书,直到堂前方才冷静的尚书在心中松了口气。
然后苦笑。
先不提并未收到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制币,更无法领取制币需要的磨具,单论一切齐备开工之后,他们除了要将这样东西给做出来,还要将其做得又节省原材料又能够有最好的效果就不是一个小工程。
仅论黄铜,白铅和铜之间的融合是否可以用催化剂来加快,铜和白铅的比例用是否可以进一步的调整?是否还能加入旁的金属来进一步降低铜的含量,提取白铅的技术是否有浪费,包括鍮铜成型后的重量,若有有了伪造如何判定等等。他们要做的不光是鍮铜,还要一并将可能存在的制假方法一并计入,此间数据,实验何止需要千百次。
除却这些之外,他们还得演算出在何处布设钱监,原来的钱监所在靠近铜铁矿区,如今自不可用,需要微调。
一次一次的实验,反反复复得做产品比对,其中绝对马虎不得。
他们这里的一点小浪费,到地方上面就会变成大浪费。
而考虑到地方的原材料未必会有他们所使用的这般精细,他们所以测量出来的一个成分比还得是一个较为安全的区间。
如今使用的又是全新的一种提炼方法,要如何保证提白铅之法无法泄露,这些章程均要重新排演。
但是以上信息到了嘴边,尚书只能对上峰吐出“臣当尽力为之。”
没错,作为发工资的,上峰才不想知道过程,他们只想知道结果,特别的剥削。
好在此时赵祯心情极佳,他亦是不曾计较这个问题,对着尚书表达了一番朕的期待之后便让人告退了。
同样是拿工资的夏安然此时正在繁忙之中,他几乎是有些愉悦得享受着这种快节奏的生活。
大宋的工匠们的精细程度远远超出了夏安然的预期,这些工匠在确认了要实验是否可以鍮铜(现在正式命名为黄铜啦)为材料铸币,这些匠人们的节奏和工序明显从乱折腾转为一套井井有序的测量实验方法。
夏安然换上了匠人的衣服蒙住脸蛋后混在其中,随着部门的借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后期居然有人不知道他便是南王,甚至来指派这个只露出圆溜溜眼睛的小年轻——长得矮、没胡须、没皱纹,一定是小辈!
知情者颤颤巍巍几天后见王爷并未发作,也立刻放开了,只是在一阵嘀咕之后,他们回到家也在家中立了一个东皇太一的神案,没别的,就是帮着给这位掌管义气、兄弟感情的神刷一下南王和赵祯的高感度。
东皇大人保佑,小王爷性格还挺好的,又是一个人才,一定要保佑他们兄弟和睦啊,咱给您上香辣!
太一神:……
咳,此时暂且不提,越到后期临近过年,许是为了追赶工期,夏安然的下班时间明显延长。常要加班,甚至最后连也在为了过年和应对即将到来的各国各势力的使者也在加班的白锦羲,都比他下班早的程度。
最后干脆就是白锦羲下班时候绕到工部这里把他直接接回家了。
沉迷于实验之中的夏安然不知时间转换,一直到他被请人过年回家吃饭的赵大哥堵在了工房门口,穿着粗布一身灰的夏安然才意识到已经快要过年了。
没错,气氛就是这么的热火朝天。
主要是工坊内没有人谈论过年放假的事情,而且个个都是一副今天就是最后一天,赶死线的气氛十足,竟然搞得夏安然也有些不知今夕何夕。
他应了大哥的邀请后,刚回头就看到他“工作室”的匠人们竟然一脸肃穆得齐齐向着尚书所在的房间走去。
为什么夏安然知道……因为他们嘴上说了找尚书呀,夏安然虽然离得远但是还是听到了。
他立刻将脸遮住,加入了集体中,虽然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但是夏安然绝对不会拒绝去看热闹……咳咳,不是,去观察大宋百态、民生,学习为官经验,毕竟他几次做官的经验都是不走寻常路,严格来说他还真不知道一个合格的京官要怎么做。
工部尚书被这一个突然到来的大部队惊了一跳。
他虽为工部尚书,但他心知肚明,自己不过是帝王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之前被提上来顶位罢了,论为官的资质经验,乃至于对于匠之事上的熟悉程度,他可能都比不上面前的这一些老师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