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他默默地咀嚼着这两个字,这两个字本身就透露一些讯息。
遗诏往往是与皇位有关,而众所周知,今上十七年前讨伐崇明帝得位不正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先帝没有留下传位的遗诏……
再联想今上去岁下了罪己诏的事,端木珩就觉得某些事呼之欲出……
端木珩默默地端起白瓷茶盅,吹了吹,浅浅地呷了一口,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祖父,你觉得这道先帝遗诏是真还是假?”
这个话题还真是……端木宪神情微微一变,窗外晚风阵阵,那摇曳的树影在银色的月光下张牙舞爪。
端木宪蓦地站起身来,把半开的窗户“吱”地合上了,把那虫鸣声与风声统统隔绝在窗扇外,屋子里更静了。
端木宪长叹了一口气,面色凝重。
若非是对着自家长孙和孙女,这个话题端木宪可不敢随便说。
“遗诏”恐怕已经成了皇帝的心病了。
端木宪眸中忧虑重重,压低声音道:“我也看过一份遗诏的拓本,从上面的印玺、还有笔迹……十有八九是真的。”
先帝的玉玺与笔迹,他们这些老臣都最是熟悉了,再说,想从京中找一些先帝留下的圣旨也不难。
“不过,我没看到过遗诏的正本,所以,不确定遗诏用的卷轴……”
圣旨卷轴是极为复杂考究的,从选用的蚕丝绫锦,到上面织的团以及刺绣,再到所用的轴柄质地,都是难以仿制的。
如果连遗诏所用的卷轴也没有问题,那么这遗诏的真假也就毋庸置疑了。
端木宪点到为止,没有再说下去。
端木珩当然听明白了,思绪无法控制地飞转起来:
如果说先帝驾崩前的确传下了一道传位给太子的遗诏,那就代表着崇明帝才是名正言顺的大盛天子,那就代表着今上只是……
端木珩默然无声,胸口沉甸甸的。
端木宪和端木珩皆是形容凝重,端木绯却还是笑眯眯的,仿佛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她又浅啜了一口热茶,随手把茶盅放在了桌面上,随口道:“这遗诏的正本十有八九应该来自于杨家,是先庆元伯杨晖之物。”
杨晖。听到这个名字,端木宪立刻就联想到了当年先帝临终前就是杨晖随驾,也是杨晖回京说先帝临终没有留下遗诏,并且还有口谕改立太子……
端木宪的眸子明明暗暗,右手下意识地抓住了圈椅的扶手。
端木绯继续道:“祖父,本来我对这个猜测只有七八分把握,可是今天二姐夫来了,还对祖父这么殷勤,一副别有所求的样子,我就可以肯定了。”
“想来杨家人应该也知道皇上多半会秋后算账,所以,请想祖父庇护一二。”
端木绯说完后,又去垂首喝茶,长翘的睫毛下闪过一抹不以为然。
遗诏之事本是杨晖所为,人都死了好些年了,杨家人如今也算是被牵连,可是,他们想要求端木家的庇护,却又不肯说清楚前因后果,含糊其辞,这是想将端木家也拖下水吗?!
幸而祖父端木宪一向谨慎又精明,就算没有自己提醒,应该也不会犯傻去给杨家当枪使。
端木宪在最初的震怒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面沉如水。
“四丫头,这事我知道了,不会让杨家攀上我们端木家的。”端木宪沉声道,声音冷得几乎快掉出冰渣子来。
杨家这件事,往小了说,皇帝要遮丑,不想承认他自己得位不正,就不会深究杨家,最多在仕途上卡着他们,让他们子孙都没有前程。
但是,往大的说,皇帝若要泄愤,怕是杨家满门都保不住。
想到这里,端木宪瞳孔微缩,眸色更幽深了。
当初他就不想和杨家扯上任何关系,偏偏小贺氏和端木绮愚不可及,惹事生非,现在被攀上了这门狗皮膏药似的姻亲,甩也甩不掉。
端木珩的思绪还沉浸在遗诏中,欲言又止,眼神中有些迷茫。
他自小学习孙孟之道,想着将来科举为官,为百姓,为朝廷,为大盛尽一份自己的心力。
过去的这两年,他跟着端木宪一起接触了不少朝事,不再是那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
他看到了那盛世繁华之下的危机重重,这个大盛早就千疮百孔,这个朝廷早就腐朽不堪,甚至于龙座上的那个天子得位不正……
现在的朝廷真值得他去效忠吗?!
端木宪对这个长孙再了解不过了,一眼就看出了他心中的迷茫,有些无奈。
然而,现状就是如此,大盛上到皇帝,下到官吏,都不清正。
“珩哥儿。”端木宪抬臂穿过两人之间的小方几拍了拍端木珩的肩膀,安慰道,“你不要钻牛角尖……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长孙早点意识到这点也是一件好事,这个世上本来就没什么净土。
“大哥哥,船到桥头自然直。”端木绯站起身来,乖巧地给端木珩斟茶倒水,“等你考上了进士,再来想别的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现在还是举人,负责读书就好。
端木绯笑眯眯地对着端木珩眨了眨眼,心里觉得端木珩真是想多了,等到他以后考中进士进了官场,这朝堂是什么样还难说呢……
咳咳。
佛曰:不可说。
看着她活泼轻快的样子,端木珩怔了怔,失笑地勾唇。
他这大哥还要小妹妹来开解,实在是惭愧。
“四妹妹,你说的对。”端木珩接过端木绯孝敬的茶,一本正经地提醒道,“我现在的本分是读书,那你呢?”
你的书读了吗?!
端木绯小脸一僵,小嘴一扁,差点没把她刚送上的茶给夺回来。
要不要这样?!
他们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端木宪看着这对兄妹,心头的郁结一扫而空,哈哈大笑了起来。
守在书房外的大丫鬟听到老太爷的笑声,不禁松了口气:许久没听到老太爷笑得这么高兴了,还是四姑娘最会讨老太爷的欢心!
庭院里又响起了欢快的虫鸣声,晚风习习,树影婆娑,夜正漫长……
接下来的几天,端木宪忙得好似陀螺般停不下来,皇帝虽然回了京,却借口休养龙体,还是没开早朝,朝中的政务暂时还是由司礼监协同内阁共同处理。
皇帝每天都在宫中与他的美人赏赏景,吟吟诗,喝喝酒……风花雪月。
才五六天,皇帝就觉得闷了,计划着今年早点去避暑,这个口风才透出去,端木宪就忍无可忍了,火速进宫求见皇帝。
“皇上,北境战事吃紧,兵力、粮草、兵械统统不足,季姑娘捐的四百万白银都紧着南境那里花了。”
“皇上,大泽湖要加修堤坝,锦山堰要重修,天斐坝、于家坝、锦山堰等地都免了赋税,西南几州又有干旱,还需拨款赈灾……”
“现在各地春税还没有收上来,臣以为不如今年就别去避暑了……晚些再去秋猎吧。”
端木宪的声音在一阵瓷器破碎声中戛然而止。
守在御书房外的两个小內侍互看了一眼,默不作声地站在檐下,任由屋内一片狂风暴雨,他们都是不动如山。
半个时辰后,端木宪就从御书房出来了,他背上似是压着一座大山,原本挺拔的身形多了一丝伛偻与无奈,整个人看着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他终究是没能说服皇帝,还被皇帝狠狠地骂了一顿。
端木宪疲惫地看着前方阴沉沉的天空长叹了一口气,只觉得身心俱疲。
圣意已决,皇帝已经定下六月就出发去宁江行宫避暑。
端木宪正要从檐下走出,却见天空中飘起了绵绵细雨,地面没一会儿就半湿了,御书房外的内侍见了,连忙唤住了端木宪:“端木大人,这天正下雨呢。不如咱家给大人去拿把油纸伞可好?”
“多谢公公了。”
端木宪对着那内侍拱了拱手,笑容有些勉强。
内侍也知道端木宪方才在皇帝那里挨了训,也没多说,赶紧跑去取伞。
端木宪站在檐下,静静地看着前方如帘的细雨,纷乱的心绪随着飘落的雨水渐渐平静下来,想起了端木绯与他说的那些话。
这些天,端木绯与端木宪闲聊时说起了不少这次南巡的见闻,也包括涵星为了丹夏县被皇帝责骂的事。
哎。
端木宪又长叹了一口气,说到底,涵星的耿直真是像自己这个外祖父啊,才会不管不顾地非要去跟皇帝说丹夏县的见闻。
皇帝这些年来常常把盛世挂在嘴边,这次南巡非但没看到百姓疾苦,反而更沉浸在所谓的盛世繁华中,被蒙住了眼睛。
所以,涵星说的他听不进去,自己说的他也听不进去……
端木宪转头想看后方的御书房,只觉头上一暗,內侍把一把油纸伞置于他的头顶上方,伞柄递到了他跟前。
“多谢公公。”端木宪顺手接过了伞,也没再留,撑着伞走入细细的雨帘中。
如细丝的雨水打在油纸伞上,发出“簌簌簌”的声响,细雨朦胧,周围的建筑、花木都显得有些模糊,置身其中,仿佛处于一片浓雾中。
端木宪徐徐地在细雨中,往前走着,觉得身心疲惫,干脆就没回户部,直接出宫上了端木家的马车。
下雨天,车夫也不敢放开手脚,让马车不疾不徐地行驶在街道上,端木宪在马车里昏昏沉沉,几乎快要睡着了,忽然,外面传来了马夫的声音:
“老太爷,小的看到了大姑娘和四姑娘。”
端木宪登时精神一振,让马夫停下了马车,掀开帘子往窗外看去,外面的细雨已经停了,就像是哪里的雨水被风吹过来一阵似的。
前方两张外,一对漂亮的姐妹花正从一家点心铺子里走了出来,言笑晏晏,笑若春花。
端木纭和端木绯也认出了这是自家的马车,朝端木宪看了过来,笑得更灿烂了。
姐妹俩携手走到了端木宪的马车外,“祖父。”
只是看着自家孙女,端木宪的心情就变得愉悦了不少,“买好点心了?上车,祖父捎你们回去。”端木宪十分殷勤地提议道。
然而,端木绯摇了摇头,“祖父,今天李家外祖母和二舅母要到了,我和姐姐要去城门口接她们,正好经过这里,就下来买些点心,待会好让外祖母和二舅母尝尝。”
端木宪愣了愣,这才想起李廷攸和涵星被皇帝赐了婚。
他是五天前皇帝回京后才刚知道这件事,所以现在听李家人这么早就到了,难免露出一丝讶色。
端木纭勾唇笑了,神采飞扬,“攸表哥平日里粗枝大节的,我还怕他忘记给闽州那边写信,前两天就给闽州那边捎了信。原来攸表哥在姑苏城时早就写过信了。”
姑苏距离闽州可比京城要近多了,想来李家那边是一收到李廷攸的信,就尽快启程进京了。
端木宪也就不耽误两个孙女了,道:“你们俩去吧,替我问候亲家。”
“不着急,外祖母她们要正午才能到。”端木纭笑吟吟地说道。
“祖父,这家鼎食记的玫瑰花馅酥饼好吃极了,”端木绯把手里的一盒点心递向了端木宪,“香酥甜糯,玫瑰花香与芝麻香融合得恰到好处,香而不腻,甜而不齁。您也试试。”
</div>
</div>
遗诏往往是与皇位有关,而众所周知,今上十七年前讨伐崇明帝得位不正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先帝没有留下传位的遗诏……
再联想今上去岁下了罪己诏的事,端木珩就觉得某些事呼之欲出……
端木珩默默地端起白瓷茶盅,吹了吹,浅浅地呷了一口,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祖父,你觉得这道先帝遗诏是真还是假?”
这个话题还真是……端木宪神情微微一变,窗外晚风阵阵,那摇曳的树影在银色的月光下张牙舞爪。
端木宪蓦地站起身来,把半开的窗户“吱”地合上了,把那虫鸣声与风声统统隔绝在窗扇外,屋子里更静了。
端木宪长叹了一口气,面色凝重。
若非是对着自家长孙和孙女,这个话题端木宪可不敢随便说。
“遗诏”恐怕已经成了皇帝的心病了。
端木宪眸中忧虑重重,压低声音道:“我也看过一份遗诏的拓本,从上面的印玺、还有笔迹……十有八九是真的。”
先帝的玉玺与笔迹,他们这些老臣都最是熟悉了,再说,想从京中找一些先帝留下的圣旨也不难。
“不过,我没看到过遗诏的正本,所以,不确定遗诏用的卷轴……”
圣旨卷轴是极为复杂考究的,从选用的蚕丝绫锦,到上面织的团以及刺绣,再到所用的轴柄质地,都是难以仿制的。
如果连遗诏所用的卷轴也没有问题,那么这遗诏的真假也就毋庸置疑了。
端木宪点到为止,没有再说下去。
端木珩当然听明白了,思绪无法控制地飞转起来:
如果说先帝驾崩前的确传下了一道传位给太子的遗诏,那就代表着崇明帝才是名正言顺的大盛天子,那就代表着今上只是……
端木珩默然无声,胸口沉甸甸的。
端木宪和端木珩皆是形容凝重,端木绯却还是笑眯眯的,仿佛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她又浅啜了一口热茶,随手把茶盅放在了桌面上,随口道:“这遗诏的正本十有八九应该来自于杨家,是先庆元伯杨晖之物。”
杨晖。听到这个名字,端木宪立刻就联想到了当年先帝临终前就是杨晖随驾,也是杨晖回京说先帝临终没有留下遗诏,并且还有口谕改立太子……
端木宪的眸子明明暗暗,右手下意识地抓住了圈椅的扶手。
端木绯继续道:“祖父,本来我对这个猜测只有七八分把握,可是今天二姐夫来了,还对祖父这么殷勤,一副别有所求的样子,我就可以肯定了。”
“想来杨家人应该也知道皇上多半会秋后算账,所以,请想祖父庇护一二。”
端木绯说完后,又去垂首喝茶,长翘的睫毛下闪过一抹不以为然。
遗诏之事本是杨晖所为,人都死了好些年了,杨家人如今也算是被牵连,可是,他们想要求端木家的庇护,却又不肯说清楚前因后果,含糊其辞,这是想将端木家也拖下水吗?!
幸而祖父端木宪一向谨慎又精明,就算没有自己提醒,应该也不会犯傻去给杨家当枪使。
端木宪在最初的震怒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面沉如水。
“四丫头,这事我知道了,不会让杨家攀上我们端木家的。”端木宪沉声道,声音冷得几乎快掉出冰渣子来。
杨家这件事,往小了说,皇帝要遮丑,不想承认他自己得位不正,就不会深究杨家,最多在仕途上卡着他们,让他们子孙都没有前程。
但是,往大的说,皇帝若要泄愤,怕是杨家满门都保不住。
想到这里,端木宪瞳孔微缩,眸色更幽深了。
当初他就不想和杨家扯上任何关系,偏偏小贺氏和端木绮愚不可及,惹事生非,现在被攀上了这门狗皮膏药似的姻亲,甩也甩不掉。
端木珩的思绪还沉浸在遗诏中,欲言又止,眼神中有些迷茫。
他自小学习孙孟之道,想着将来科举为官,为百姓,为朝廷,为大盛尽一份自己的心力。
过去的这两年,他跟着端木宪一起接触了不少朝事,不再是那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
他看到了那盛世繁华之下的危机重重,这个大盛早就千疮百孔,这个朝廷早就腐朽不堪,甚至于龙座上的那个天子得位不正……
现在的朝廷真值得他去效忠吗?!
端木宪对这个长孙再了解不过了,一眼就看出了他心中的迷茫,有些无奈。
然而,现状就是如此,大盛上到皇帝,下到官吏,都不清正。
“珩哥儿。”端木宪抬臂穿过两人之间的小方几拍了拍端木珩的肩膀,安慰道,“你不要钻牛角尖……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长孙早点意识到这点也是一件好事,这个世上本来就没什么净土。
“大哥哥,船到桥头自然直。”端木绯站起身来,乖巧地给端木珩斟茶倒水,“等你考上了进士,再来想别的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现在还是举人,负责读书就好。
端木绯笑眯眯地对着端木珩眨了眨眼,心里觉得端木珩真是想多了,等到他以后考中进士进了官场,这朝堂是什么样还难说呢……
咳咳。
佛曰:不可说。
看着她活泼轻快的样子,端木珩怔了怔,失笑地勾唇。
他这大哥还要小妹妹来开解,实在是惭愧。
“四妹妹,你说的对。”端木珩接过端木绯孝敬的茶,一本正经地提醒道,“我现在的本分是读书,那你呢?”
你的书读了吗?!
端木绯小脸一僵,小嘴一扁,差点没把她刚送上的茶给夺回来。
要不要这样?!
他们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端木宪看着这对兄妹,心头的郁结一扫而空,哈哈大笑了起来。
守在书房外的大丫鬟听到老太爷的笑声,不禁松了口气:许久没听到老太爷笑得这么高兴了,还是四姑娘最会讨老太爷的欢心!
庭院里又响起了欢快的虫鸣声,晚风习习,树影婆娑,夜正漫长……
接下来的几天,端木宪忙得好似陀螺般停不下来,皇帝虽然回了京,却借口休养龙体,还是没开早朝,朝中的政务暂时还是由司礼监协同内阁共同处理。
皇帝每天都在宫中与他的美人赏赏景,吟吟诗,喝喝酒……风花雪月。
才五六天,皇帝就觉得闷了,计划着今年早点去避暑,这个口风才透出去,端木宪就忍无可忍了,火速进宫求见皇帝。
“皇上,北境战事吃紧,兵力、粮草、兵械统统不足,季姑娘捐的四百万白银都紧着南境那里花了。”
“皇上,大泽湖要加修堤坝,锦山堰要重修,天斐坝、于家坝、锦山堰等地都免了赋税,西南几州又有干旱,还需拨款赈灾……”
“现在各地春税还没有收上来,臣以为不如今年就别去避暑了……晚些再去秋猎吧。”
端木宪的声音在一阵瓷器破碎声中戛然而止。
守在御书房外的两个小內侍互看了一眼,默不作声地站在檐下,任由屋内一片狂风暴雨,他们都是不动如山。
半个时辰后,端木宪就从御书房出来了,他背上似是压着一座大山,原本挺拔的身形多了一丝伛偻与无奈,整个人看着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他终究是没能说服皇帝,还被皇帝狠狠地骂了一顿。
端木宪疲惫地看着前方阴沉沉的天空长叹了一口气,只觉得身心俱疲。
圣意已决,皇帝已经定下六月就出发去宁江行宫避暑。
端木宪正要从檐下走出,却见天空中飘起了绵绵细雨,地面没一会儿就半湿了,御书房外的内侍见了,连忙唤住了端木宪:“端木大人,这天正下雨呢。不如咱家给大人去拿把油纸伞可好?”
“多谢公公了。”
端木宪对着那内侍拱了拱手,笑容有些勉强。
内侍也知道端木宪方才在皇帝那里挨了训,也没多说,赶紧跑去取伞。
端木宪站在檐下,静静地看着前方如帘的细雨,纷乱的心绪随着飘落的雨水渐渐平静下来,想起了端木绯与他说的那些话。
这些天,端木绯与端木宪闲聊时说起了不少这次南巡的见闻,也包括涵星为了丹夏县被皇帝责骂的事。
哎。
端木宪又长叹了一口气,说到底,涵星的耿直真是像自己这个外祖父啊,才会不管不顾地非要去跟皇帝说丹夏县的见闻。
皇帝这些年来常常把盛世挂在嘴边,这次南巡非但没看到百姓疾苦,反而更沉浸在所谓的盛世繁华中,被蒙住了眼睛。
所以,涵星说的他听不进去,自己说的他也听不进去……
端木宪转头想看后方的御书房,只觉头上一暗,內侍把一把油纸伞置于他的头顶上方,伞柄递到了他跟前。
“多谢公公。”端木宪顺手接过了伞,也没再留,撑着伞走入细细的雨帘中。
如细丝的雨水打在油纸伞上,发出“簌簌簌”的声响,细雨朦胧,周围的建筑、花木都显得有些模糊,置身其中,仿佛处于一片浓雾中。
端木宪徐徐地在细雨中,往前走着,觉得身心疲惫,干脆就没回户部,直接出宫上了端木家的马车。
下雨天,车夫也不敢放开手脚,让马车不疾不徐地行驶在街道上,端木宪在马车里昏昏沉沉,几乎快要睡着了,忽然,外面传来了马夫的声音:
“老太爷,小的看到了大姑娘和四姑娘。”
端木宪登时精神一振,让马夫停下了马车,掀开帘子往窗外看去,外面的细雨已经停了,就像是哪里的雨水被风吹过来一阵似的。
前方两张外,一对漂亮的姐妹花正从一家点心铺子里走了出来,言笑晏晏,笑若春花。
端木纭和端木绯也认出了这是自家的马车,朝端木宪看了过来,笑得更灿烂了。
姐妹俩携手走到了端木宪的马车外,“祖父。”
只是看着自家孙女,端木宪的心情就变得愉悦了不少,“买好点心了?上车,祖父捎你们回去。”端木宪十分殷勤地提议道。
然而,端木绯摇了摇头,“祖父,今天李家外祖母和二舅母要到了,我和姐姐要去城门口接她们,正好经过这里,就下来买些点心,待会好让外祖母和二舅母尝尝。”
端木宪愣了愣,这才想起李廷攸和涵星被皇帝赐了婚。
他是五天前皇帝回京后才刚知道这件事,所以现在听李家人这么早就到了,难免露出一丝讶色。
端木纭勾唇笑了,神采飞扬,“攸表哥平日里粗枝大节的,我还怕他忘记给闽州那边写信,前两天就给闽州那边捎了信。原来攸表哥在姑苏城时早就写过信了。”
姑苏距离闽州可比京城要近多了,想来李家那边是一收到李廷攸的信,就尽快启程进京了。
端木宪也就不耽误两个孙女了,道:“你们俩去吧,替我问候亲家。”
“不着急,外祖母她们要正午才能到。”端木纭笑吟吟地说道。
“祖父,这家鼎食记的玫瑰花馅酥饼好吃极了,”端木绯把手里的一盒点心递向了端木宪,“香酥甜糯,玫瑰花香与芝麻香融合得恰到好处,香而不腻,甜而不齁。您也试试。”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