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一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次抚蒙, 被抓壮丁的不光有直郡王的女儿,还有十三的妹妹八公主。
  十三也一早就知道了, 八妹妹和十妹妹是迟早要去抚蒙的, 但事到临头依然觉得心里难受得紧,恨不能自己替妹妹嫁过去,叫妹妹安稳留京。
  殷陶也听说了八公主被赐婚一事, 特地过去了十三府上一趟, 给十三一些关于八妹妹备嫁的建议。
  历史上抚蒙公主、郡主们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原本在京城安稳长大的姑娘, 到了那边以后反而没几年便香消玉殒, 这是很该重视的问题。
  抚蒙公主的亲人们, 并不想让她们拥有多大的权势或者财富, 只希望她们在塞外过得健康快乐。
  简单来说, 活着就好。
  殷陶觉得要让公主健康安稳, 就该提前给予三方面的保障:金钱,人手和医药。
  殷陶对八公主还是有印象的,和硕温恪公主嫁给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郡王仓津后, 诞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却是清朝唯一明确记载死于难产的公主。
  所以最后一项便是保证的关键。
  殷陶觉得, 要给八妹妹添嫁妆, 除了压箱底的银子和靠谱的人手外, 更该添几个靠谱的医女和大夫。
  宫里医官伺候皇上和太后的, 自然不能轻易给公主带出塞外去, 民间也有不少技艺高超且世家出身的医者,不过他们大都在中原地区安居乐业,未必愿意诚心诚意跟着公主去蒙古。
  这就需要选合适的人, 并且许以厚禄。殷陶表示, 这件事可以由他来办,他倒是不介意许以重金请他们照顾公主。
  除此之外,殷陶觉得求人不如求己,皇子在上书房期间上过医学科也读过不少医术,而公主也有自己要学的东西,对于这些课程却不大重视。
  殷陶还给十三弄了一整套系统医书,尤其是妇儿方面的,留在了十三府上,叫公主好好学习。
  除了不能时时见面的担忧之外,十三最挂心的自然也是八妹妹的身体。
  听十二哥这么一说,心中的担忧便放下了一半。
  如今他还在忙着太子那边的事情,不能时时看顾八妹妹,有十二哥替自己想着这些事情,倒是当真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除此之外,殷陶还表示,自己和四姐姐一向相熟,每年都有许多的书信来往。
  四姐姐如今已经在蒙古扎根,获得了喀尔喀贵族的一致好评和臣民爱戴,还在归化城中建了一座公主府。
  以后等八妹妹在蒙古稳定后,也可以在四姐姐府邸附近弄一座宅子,也放在归化城中,就在四姐姐的势力范围内,时时过去小住,也好相互照应。
  若是到时感觉到什么不对,也能及时跑路。
  十三的眉头这才舒展了起来,也开始同殷陶有说有笑。两人都是刚有了女儿的人,聊着聊着便不自觉地聊到了自家小格格身上,说起了新晋奶爸的育儿经。
  十三觉得很是奇怪,为什么十二哥对于小孩子的生长和护理这么熟悉,还能说出这么多的专业建议,简直像是天天亲力亲为带娃娃一样。
  一直听说十二哥夫妻两个感情极好,如今看来,倒是真的。
  十二哥舍不得十二嫂一点担忧,宁愿自己辛苦一些。
  这么一想,他好像有些对不起兆佳氏,也有些让瓜尔佳氏太过操劳。
  殷陶从十三府上离开以后,又转头去了四爷府上。
  他一共准备了两套医书,一套着重妇儿的送去了十三那里,一套着重儿科且浅显易懂的送去四爷那边,给弘晖当做课外读物的教材。
  殷陶被苏培盛一路领去了四爷书房,同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书生正脸碰上。
  殷陶并未见过此人,看着不像府中普通下人,他愣了一下,不知该怎么称呼。
  苏培盛对着殷陶介绍:“这是戴铎,戴先生。”
  又对着戴铎介绍殷陶:“这是十二爷,跟我们主子爷最是要好的弟兄。”
  戴铎上来给殷陶行了个大礼,殷陶叫了起,寒暄了两句。
  如今戴铎都进府了,四爷难道已经开始对那个位子有了想法?
  别过戴铎后,殷陶一路向里去了四爷书房,将那套医书叫给了四爷。
  四爷收下医书,对殷陶道了谢后,随即抱怨起桌上这封长信的主人——齐世武。
  就在大约半个月前,康熙查到甘肃巡抚齐世武强令地方官员和百姓为己立德政碑。
  康熙大怒,并于九月二十六日下了圣谕:“凡地方大小官吏,若居官果优,纵欲禁止百姓立碑,亦不能止;如劣迹昭著,虽强令建碑,后必毁坏。闻昔日屈尽美为广西巡抚,回京时百姓怨恨,持锹镢锄马其迹,庶民之心,岂能强致耶!”【1】
  齐世武就因为这个立碑的事情,被康熙给连降了五级,心中一时有些慌了,便写信来京中同几位皇子联络感情,希望他们可以替自己美言几句,日后东山再起。
  因着收债收得实在不错的缘故,四爷近来在康熙面前很是得脸,故而也收到了这位前甘肃巡抚的求助信。
  四爷很明显对于齐世武的这种行为相当不耻,故而对着这封信也没什么好脸。
  齐世武官做得怎样殷陶并不大很清楚,但殷陶知道,此人是历史上著名的铁杆太子丨党,索额图倒台了,他此时被波及降职最正常不过。
  齐世武是满洲正白旗人,能力也不差,想来不日后还会东山再起,而后在日后的结党会饮案中,和托合齐等人被康熙一网打尽。
  托合齐如今并没有显示出对太子的任何倾向,甚至因着格尔芬兄弟两个针对之事,和太子丨党人彻底划清了界限,想来大抵不会走向历史的结局。
  康熙四十三年,是安安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个新年。
  府上就这么一个金娇玉贵的小宝贝,尽管孩子只有三个月大,对于外界的一切还处于懵懂阶段,但底下服侍的人依然尽心尽责,给小格格布置了一个颇有新年味道的大红色公主房。
  因着安安年纪还小,不必进宫领宴,只管在家中睡到自然醒,而安安的父母便没有这般好运气了。
  正月初一凌晨三点左右,殷陶带着舒怡去宫里领年宴了。
  康熙这几年身体不比从前,不管是颁金节还是农历年,这些大年节里的仪式都简便了不少。
  舒怡照例要去长春宫里陪着几位娘娘吃茶说话,殷陶则去太和殿中陪康熙和王公大臣用宴。
  万琉哈氏性子最是柔和,又心疼唯一的儿子儿媳,对舒怡一向是好,从来舍不得儿媳受一点委屈。
  殷陶突然无比庆幸,额娘早早便升作了定嫔,为一宫主位,也省得舒怡要去旁的高位嫔妃那里请安陪坐,不比在自家额娘宫放松快活。
  今年的太和殿里还跟往年一样,过来领宴的大臣宗亲只多不少,也同往年一般心思各异。
  但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大殿布置得极为红火,很有新年的气息,殿内人头攒动,觥筹交错,推杯交盏之间交流着新春祝福……殷陶却生出了几分冷清的感觉。
  此时此刻的他,只想回到自己家中,吃着花生糖喝着奶茶,拥着舒怡和女儿一起迎接新的一年……
  新年还是那个新年,甚至因着心中挂心妻女的缘故,殷陶待在保和殿中感到越发无聊,整个节日都显得有些乏善可陈,只有晚上回家时候温馨的三人世界才叫他喜欢。
  在这一成不变的新年假期里,值得一提的是九爷,带着红包姗姗来迟。
  许是在英文和法文口语上比不过殷陶叫他心生了挫败感,九爷又自学了其他的语言,拉丁语和俄语都有涉猎,其中拉丁文学得尤为不错。
  除了对语言的学习外,九爷最近还通过经商赚了一大笔银钱回来,今儿便是带着红包来给殷陶分红的。
  殷陶也没想到九爷能赚这么多,突然得了这么多分红实在有些不好意思,要求下次进货时候也出一些本钱。
  结果九爷一听说殷陶要给钱,就跟被火烧着尾巴毛的兔子似的,往后猛地一蹦,跟殷陶拉开好大的距离。
  殷陶:……
  他明明想要给九爷钱,怎么对方搞得自己好像要害他一样?
  殷陶实在不知道九爷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面对殷陶的费解,九爷表示:没关系的十二弟,你只要多传授一下你的生意经就行,其他的由我找人来办,咱俩搭伙一起赚大钱。
  虽然九爷目前还没感知到“知识就是力量”,但他已深深体会到了知识就是财富。
  十二弟的钱算什么?就那仨葫芦俩枣的他九爷能看在眼里?
  十二弟脑子才是他全身上下最宝贵的财富,应该好好呵护。
  刚过完了新年,康熙又接到山东巡抚的上奏,山东开春便遭遇了大旱,部分地区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更有严重如兖州、登州等地区,人都没了大半,连草屋都摘下来食用。
  山东这两年也算是多灾多难,去年水灾,今年大旱。
  康熙又开始忙碌起来,先是下旨减免了山东九十四个州县的赋税,又着户部开库赈灾济民。
  不知是不是不想放权太过的原因,康熙这次意外地没有点哪位皇子出来领头,也没想通过这次灾情历练哪个儿子,而是自己带着大臣们干起了活。
  过完新年以后,太子彻底安静了下来,存在感也降低了不少,就连直郡王也不似之前那般,带着一种“舍我其谁”的架势四处蹦跶。
  八爷出门就更都少了,也不大总往直郡王府上去了。有传言说八爷和直郡王有了龃龉,八爷暗中挖了直郡王墙角,导致直郡王麾下不少官员相比直郡王更听八爷的话,所以两人才淡了下来。也有说法是八爷意识到了没儿子是不行的,如今正跟福晋一道儿在家“造人”。
  而与此同时,从前安静的五爷七爷等人越发安静了,就连三爷和四爷也开始闭门不出……倒是有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