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拥戴刘虞之议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文)
  初平元年就这样过去了,城头变幻大王旗,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放眼大汉天下,诸侯割据之势已成气象,并力最强的大司马吕布割据并州、洛阳,董相国虎踞长安,韩遂、马腾肆虐凉州,刘焉闭锁益州,张鲁据守汉中,刘表掩有荆州八郡。其余公孙瓒、公孙度、袁绍、袁术、曹操、孔融、陶谦、张杨、刘岱等人,或大或小,割据州郡。
  虽然诸侯割据之势已成,但是诸侯们还都守着一个底线,那就是不敢公开反对大汉天子。根据对天子的态度,天下的诸侯们分成了几派。董相国虎踞长安,先帝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被我咔嚓了,另一个儿子在我手中,谁敢说老夫不是正统?
  关东联盟的诸侯们反对董卓,但是不敢反对天子,以天子名义发出的诏令,可以推说是董卓发出的,不予执行。但是天子本人,是无法从法理上反对的,先帝的亲生儿子只有一个,让人如何反对?他奶奶的,董卓这一手太毒辣了!
  大司马吕布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谁,反对谁,但是却以调停人自居,竭力想促成两派之间的和平。说实话,这种看法在大汉的清流士子中还是很有市场的,大多数人都持有这种观点。既然先帝只剩下了一个儿子,大家就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吗?
  至于能不能谈拢,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但是,谈一谈是必须的。大汉天下,有许多士人满怀诚挚之心,天真地希望董相国能够和关东联盟达成合议,共同拥戴天子,如此一来,大汉的中兴不就有希望了吗?所以,大司马吕布的调停,天下士人还是非常期待的。
  刘表掩有荆州八郡,按时进贡,有事儿上表,时时刻刻把天子和朝廷摆在第一位,甘愿做一个模范的军阀。刘焉、张鲁虽然封闭道路,隔绝交通,关起门来称王,可是就是不敢打出旗号,说我刘焉、张鲁从此不听中央政府的招呼了。
  各路诸侯都高举着大义的旗帜,嘴巴里口号喊得山响,可是却没有一人付诸行动。吕布、二袁、曹操不发话,张鲁、陶谦、孔融、张杨等人,就只能在一旁摇旗呐喊,以待时机了。他们本是墙头草,哪一边风大,就往哪一边倒。
  军事上干不过董相国的西北军,和谈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关东联军的诸侯们就动起了别样的心思。先帝只有两个皇子,弘农王被董卓毒死了,继位的陈留王被董卓紧紧的攥在手心里。解决不了皇统问题,就无法占据大义的名分。
  那么,我们另立一个皇帝行不行呢?最先提出这个议题的是冀州牧韩馥。
  初平二年正月一到,关东联军盟主袁绍袁本初的老巢南皮城内,立刻就高朋满座,宾客如云了。这是关东联盟的老传统,在正月里大会诸侯,商谈本年度的策略和方针。诸侯们或者亲自赶来,或者派出使者,冠盖云集,络绎于途。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盟主袁本初拿出了冀州牧韩馥的一封书信,对大家说:“韩冀州言,天子幼冲,迫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为大汉宗室贤者,天象今有四星会于幽燕分野,谶书又言,神将在燕分。济阴有一男子王定得一玉印,上刻‘虞为天子’。代郡上空出现了两个太阳,这一切都说明里刘虞当代天子而立。我等今议,是否可以共同拥戴刘虞为天子?请诸公公议,然后定夺。”
  冀州牧韩馥为人怯懦,而且没什么本事,但是他有一项优点,那就是忠于汉室。韩馥的这封信,首先说天子被董卓所胁迫,现在是不是还活着,不得而知。这就为下面另立新帝提供了法理上的借口,天子生死渺茫,为了诸君的前程,是不是该再立一个?
  接下来,韩馥又列举了一系列的谶纬之说,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在本朝,光武帝就是凭借谶纬“刘秀发兵捕不道”而中兴汉室的,故而光武帝尤信谶纬之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本朝的清流士大夫,无一不信谶纬,谶纬之学,赫然成为本朝的显学。
  曹操不同意:“我们这些人所以起兵,而且远近之人无不响应的原因,正由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如今皇帝幼弱,虽为奸臣所控制,但没有昌邑王刘贺那样的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一旦你们改立别人,天下谁能接受!你们向北边迎立刘虞,我自尊奉西边的皇帝。”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曹操所说的昌邑王,在本朝有两个人,曹操所指的是后一个。
  昌邑王,是本朝封在昌邑的诸侯王,有父子俩。父亲刘髆是武帝第五子,史称昌邑哀王。其子刘贺,即汉废帝,本朝第九任皇帝,也是本朝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五岁袭父爵为昌邑王。昭帝病卒无后。霍光迎其继位,年十九岁。二十七天后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去,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客死他乡,史称昌邑王或汉废帝。
  说实话,曹操并不是大汉的忠臣,他也从来没有以大汉的忠臣自居过。但是,他是最反对分裂的,皇帝可以换,甚至可以攥在手心里,但是不能有两个。一旦天上出了两个太阳,本朝四百年所经营的乡村社会基础就会遭到巨大的破坏,结果是灾难性的。
  天子在董卓手里,好办!我们戮力同心,西出函谷关,抢回来就是了。
  曹操是关东联军的军师和智囊,连曹操都说服不了,这事儿就难办了。袁绍和韩馥思来想去,决定探听一下袁术的意见。袁家四世三公,袁术虽然娇纵,毕竟是嫡子,天下英雄投奔袁术的,比投奔袁绍的多上好几倍。他若是同意,这事儿就好办了。
  于是,韩馥、袁绍写信给袁术说:“皇帝不是灵帝的儿子,我们准备依周勃和灌婴废黜少主,迎立代王的先例,尊奉大司马刘虞为皇帝。”袁术还是很聪明的,他把这个婢女生的哥哥看得很透彻,你袁本初迎立刘虞,不就是想效法董卓,主宰天下吗?你袁本初主宰天下,我袁公路又往哪里摆?自然,袁术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袁绍不死心,再次给袁术写信,说:“如今西边名义上有一个年幼的皇帝,而并没有皇家的血统。公卿等朝臣都谄媚董卓,怎能再相信他们!只要派兵去守住关口要塞,自会把他们全都困死。我们在东边拥立一个圣明的皇帝,就可期望过上太平日子,为什么迟疑不决?再说,咱们全家被杀,你不想想伍子胥是怎样为父兄报仇的,难道可以再向这样的皇帝称臣吗?国仇家恨,聚在一起,你袁公路难道都忘了吗?”
  袁术回信说:“皇帝职明睿智,有周成王姬诵那样的资质。贼臣董卓乘国家危乱之时,用暴力压服群臣,这是汉朝的一个小小厄运,你意说皇帝‘没有皇家血统’,这岂不是诬蔑吗!你还说‘全家被杀,难道可以再向这样的皇帝称臣’,这事是董卓做的,岂是皇帝做的吗!我满腔赤诚,志在消灭董卓,不知其他的事情!”
  此时,袁术已有称帝之心,但是这话不好出口,于是他用一句冠冕堂皇的话回绝了婢女生的哥哥的建议。“志在灭卓,不识其他!”这句话说得很感人,也很慷慨激昂,与曹孟德的话遥相呼应,顿时为袁公路增添了许多声望。
  关东联盟的军师、智囊曹操曹孟德反对,自己家的老二袁术袁公路也反对,按理说,这件事儿就该寿终正寝了,可是,袁绍和韩馥还不死心,竟然派遣前任乐浪郡太守张岐等带着他们的提议前往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
  刘虞很给他俩面子,接见了张岐等人,厉声呵斥他们说:“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蒙难,我受到国家重恩,未能为国雪耻。你们各自据守州、郡,本应尽心尽力为王室效劳,却反而策划这种逆谋来沾污我吗!”他坚决拒绝。
  韩馥、袁绍等人又请求刘虞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刘虞仍不接受,他厉声呵斥使者道:“回去告诉袁本初,再以此事相逼,某立即出塞,奔往鲜卑,自绝于汉!”连自己要拥戴的天子都不同意,这事儿就真的没法进行了。
  撵走了张岐等人之后,刘虞回到内室,大怒不止。“袁本初这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大汉四百年天下,儒道早已深入人心,只有董卓那样的傻瓜才能干得出废立之举!拥戴我做天子,袁本初独掌大权,我刘虞是那么好糊弄的吗?”
  无论如何,这件事儿给刘虞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使得他不得不竭力表明自己的清白,证明自己全然没有做天子的心思。那么,该如何自证清白呢,刘虞想明白了,就在对待天子的态度上。他奉职唯谨,朝贡不绝,胡人的贡品,他让人历尽艰险,送往长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