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碧眼儿坐领江东
(正文)
孙策创建基业时,张纮被孙策表为正议校尉,跟随孙策征伐丹杨。孙策亲临战斗前线,张纮劝谏说:“主将是筹谋划策的角色,三军命运全依托于他,不可轻率行动,亲身与区区小寇对阵相斗。希望您能珍重上天授予您的才干,符合天下的愿望,不要让全国上下为您的安危而担心受吓。”可惜,孙策并没有听从张纮的建议,以至于被刺身亡。张纮观人于微的本事可见一斑。如今,张昭、张纮“二张”辅佐孙权整修内政,周瑜将兵在外,江东粗安。
此时,已经是建安四年三月初了。作为孙策的母亲,吴夫人心中十分惶恐,她向扬武校尉、会稽人董袭询问说:“江东能保得住吗?”董袭说:“江东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孙策将军的恩德留在民间,孙权将军继承基业,大小官员都拥护他。张昭张纮主持大局。我们这些武将作为爪牙,这正是地利人和之时,万无一失,不必担忧。”孙权派遣张纮到会稽郡上任,有人认为张纮本是朝廷任命的官员,疑心他的志向不仅在此,但孙权并不因此而介意。
随着孙策骤然崩逝的消息传遍天下,天下士人都莫名惊诧了,阴谋论之说顿时甚嚣尘土。孙策一生征战,杀人无数,从来就不曾手软过,不屈服的,杀!不遵从命令的,杀!甚至仅仅因为风头盖过了自己,也晦气屠刀杀掉。譬如隐士余姚,仅仅因为不愿入仕,就被杀掉了。
这样一个一生强横的铁血男儿,临终遗言竟然是吩咐乃弟保住江东基业,而不是进取中原,逐鹿天下,实在令人莫名其妙。有聪明人判断,孙权年方十九岁,只是一个青年,军事政治的历练都极少。况且,他刚刚在广陵郡被陈登所败,打了江东孙家第一场大败仗,威信已经降到了冰点,实在难以让江东文臣武将们信服。若是再图谋进取,恐怕就要真的完蛋了。
故尔,孙策衡量孙权的才具,才不得不定下了保守江东基业的国策,此其一也。其二,以孙策的聪明,恐怕早就意识到了是谁下的黑手。孙策死于刺客之手,赶来的亲兵们为何不留活口?若是孙策真单纯地死于许贡三门客之手,他临终之前,定然会告诫孙权注意自身安全。江东世家大族下了黑手,把许贡推出来做替罪羊,对内对外,都是极好的托词和借口。
孙权继位之后,对外宣称孙策死于许贡三门客之手,便是最好的结论。因为许贡曾是孙策的敌人,这是外因,不是内因,好让江东那些豪门望族放下心来,不再有所动作。既然你孙家人都不说,那么这件事就算翻篇了,大家心照不宣,和睦如初。最大的矛盾就缓解了。
除了宣布孙策死因之外,在张昭、张纮和周瑜的推动下,孙权还采取了许多措置。比如与江东世家大族和解,任用他们做州郡长吏,同时收其私兵,整训军队。修葺城池、拓宽道路,打造战船,冶炼兵器,整肃吏治,等等。江东政权已经像袁术一样,逐渐走向了世家制。
尽管如此,此时的江东政权仍然动荡不安,地方士绅百姓,以及宾旅寄寓之士仍然心存异心。原本答应归顺江东的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曲阿、丹徒附近,以及江北,数十万汉军虎视眈眈。新生的江东政权犹如一条孤舟四处飘荡。
与此同时,噩耗接连不断地传来,第一个便是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被杀。
孙翊又名孙俨,字叔弼,是孙坚的第三子,孙策、孙权的弟弟,年仅十七岁。初平三年,孙策在孙坚下葬后举家移居江都,并在那里遇到张纮。孙策决定向袁术请得父亲旧部,占领吴会以报父仇。孙翊等与母亲则迁居丹阳。孙策后受命为袁术攻打庐江,刘繇对孙策产生误解、猜疑。但孙策的家人都在州中,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
孙权与孙翊二人之后被朱治举荐为孝廉,温王吕布对他们以礼征辟。建安四年,孙策临死时,张昭等大臣曾提名与孙策性情相似的三弟孙翊,被孙策拒绝了。孙策随即呼孙权入内,托以后事。或许是临终之前,孙策彻底明悟了自己的死因,这才舍弃了酷肖自己的孙翊。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孙翊性格严厉暴躁,喜怒快意都写在脸上,朱治数次责备劝说,以道理向他说喻。孙权继位不久,舅父吴景骤逝,孙翊以偏将军领丹杨太守,时年十七岁。孙翊到了丹杨上任后,以礼罗致过去盛宪的部下妫览为大都督督兵,戴员为郡丞。妫览、戴员亲近边鸿,数次被孙翊责难,于是密谋叛变。正好孙权出征江夏,准备擒杀黄祖,他们就找到机会实行奸计。
建安四年三月中旬,丹杨郡诸县令长一齐会见孙翊,孙翊命妻子徐氏为他作宴卜卦,徐氏说卦相不佳有凶卦,劝孙翊不要作宴了。而孙翊认为长吏来了很久,应该尽快让他们离开,于是开始送客。平时孙翊出入时都会持刀,当时因有醉意,所以空手送客,边鸿于是从后斩杀孙翊。当时郡中所有人都很忙碌,无人去救孙翊。边鸿杀害孙翊后,才得以逃走逃入山中。
边鸿终被追捕的徐氏擒获。妫览和戴员将杀孙翊的罪责都推给边鸿,并且杀掉他,但丹阳的军士都认定罪魁祸首是妫览和戴员。妫览和戴员知道孙权与其关系亲近,索性一了百了,遂杀前来察看的宗室重臣孙河,欲献丹阳郡给陈登。妫览又入将军府,尽掠孙翊妾室,又逼迫徐氏。徐氏知道妫览和戴员是杀夫凶手,她假意安抚妫览,私下与孙翊亲信戴员和孙高定下计谋,成功诛杀妫览和戴员,并将他们的首级祭孙翊墓。孙权立即返回,尽诛妫、戴遗族。
孙翊“酷肖孙策”,曾经被张昭等人拥立为孙策的继承人,虽然孙策最终选择了孙权,可是,在江东文臣武将们心中,还是希望孙翊继位的。如今,孙翊被边鸿杀害,也算间接地为孙权除去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孙策重臣孙河的死,也使得孙权彻底掌握了江东军权。
就在此时,另一个大案爆出。孙辅私通江北,被人告发,这是江东最大的丑闻之一。
孙辅最初以扬武校尉的身份辅助孙策平定三郡。建安二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向西驻守历阳以抵御袁术,并招诱留下的百姓,纠合失散的兵卒。孙辅又跟随孙策讨伐陵阳,活捉祖郎等。次年,孙辅随从孙策向西袭击庐江太守刘勋,孙辅与刘勋军交战中身先士卒,立有战功,孙策任命孙辅为庐陵太守,让他平定安抚所属县城,分别置备官员。后来孙辅升任为平南将军,假节兼任交州刺史。此时,交州在士家手中,孙策此举不过是庸酬其功。
孙权继位以后,孙辅担心孙权没有能力保守江东,趁孙权出行时派遣使者与温王吕布暗中来往。结果孙辅暗通江北之事,被人告发,孙权回来后,假装不知道此事,与张昭共同召见孙辅,对孙辅说:“兄弟之间不愉快说出来,为什么要叫外人来呢?”孙辅否认没有此事
孙权将孙辅与江北往来的书信拿给张昭,让张昭拿给孙辅看,孙辅惭愧,无言以对。孙权于是尽杀孙辅的近臣,削减他的部曲,将他流放到东部幽禁。但是,孙权很明智,只是流放了孙辅,孙辅的儿子孙兴、孙昭、孙伟、孙昕,都依次取得官职。此举为孙权增色不少。
孙辅被流放之后,他的兄长孙贲终于看清楚了孙权的真面目,上表辞官归隐。孙权不许,孙贲便闭门不出,再也不参与朝会廷议。如此一来,能够威胁孙权政权的人,都被次第剪除了,孙权终于坐稳了江东。可是,因为孙辅私通江北,江东政权和朝廷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庐江郡太守李术不肯服从孙权,而且收容孙权部下的叛徒。孙权把这些情况报告温王吕布,说:“扬州严象,是袁术昔日旧部,却被李术杀害。李术肆无忌惮地杀害朝廷官员,应当尽早诛灭。如今我出兵征讨,李术必定还会花言巧语,向朝廷求救。您身负天下重任,一举一动,都会被全国所注意。请求您告诉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不要再听信李术的话。”
数日之后,温王吕布派出使者来到江东,同意了孙权的请求。于是孙权进军皖城,围攻李术。李术向吕布求救,吕布不加理睬。于是孙权攻下皖城,放纵士兵屠城,砍下李术的人头示众,把李术的部属二万余人都迁到自己的控制区内。如此一来,孙权就彻底规复了江东。
此时,已经是建安四年九月份了。
孙策创建基业时,张纮被孙策表为正议校尉,跟随孙策征伐丹杨。孙策亲临战斗前线,张纮劝谏说:“主将是筹谋划策的角色,三军命运全依托于他,不可轻率行动,亲身与区区小寇对阵相斗。希望您能珍重上天授予您的才干,符合天下的愿望,不要让全国上下为您的安危而担心受吓。”可惜,孙策并没有听从张纮的建议,以至于被刺身亡。张纮观人于微的本事可见一斑。如今,张昭、张纮“二张”辅佐孙权整修内政,周瑜将兵在外,江东粗安。
此时,已经是建安四年三月初了。作为孙策的母亲,吴夫人心中十分惶恐,她向扬武校尉、会稽人董袭询问说:“江东能保得住吗?”董袭说:“江东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孙策将军的恩德留在民间,孙权将军继承基业,大小官员都拥护他。张昭张纮主持大局。我们这些武将作为爪牙,这正是地利人和之时,万无一失,不必担忧。”孙权派遣张纮到会稽郡上任,有人认为张纮本是朝廷任命的官员,疑心他的志向不仅在此,但孙权并不因此而介意。
随着孙策骤然崩逝的消息传遍天下,天下士人都莫名惊诧了,阴谋论之说顿时甚嚣尘土。孙策一生征战,杀人无数,从来就不曾手软过,不屈服的,杀!不遵从命令的,杀!甚至仅仅因为风头盖过了自己,也晦气屠刀杀掉。譬如隐士余姚,仅仅因为不愿入仕,就被杀掉了。
这样一个一生强横的铁血男儿,临终遗言竟然是吩咐乃弟保住江东基业,而不是进取中原,逐鹿天下,实在令人莫名其妙。有聪明人判断,孙权年方十九岁,只是一个青年,军事政治的历练都极少。况且,他刚刚在广陵郡被陈登所败,打了江东孙家第一场大败仗,威信已经降到了冰点,实在难以让江东文臣武将们信服。若是再图谋进取,恐怕就要真的完蛋了。
故尔,孙策衡量孙权的才具,才不得不定下了保守江东基业的国策,此其一也。其二,以孙策的聪明,恐怕早就意识到了是谁下的黑手。孙策死于刺客之手,赶来的亲兵们为何不留活口?若是孙策真单纯地死于许贡三门客之手,他临终之前,定然会告诫孙权注意自身安全。江东世家大族下了黑手,把许贡推出来做替罪羊,对内对外,都是极好的托词和借口。
孙权继位之后,对外宣称孙策死于许贡三门客之手,便是最好的结论。因为许贡曾是孙策的敌人,这是外因,不是内因,好让江东那些豪门望族放下心来,不再有所动作。既然你孙家人都不说,那么这件事就算翻篇了,大家心照不宣,和睦如初。最大的矛盾就缓解了。
除了宣布孙策死因之外,在张昭、张纮和周瑜的推动下,孙权还采取了许多措置。比如与江东世家大族和解,任用他们做州郡长吏,同时收其私兵,整训军队。修葺城池、拓宽道路,打造战船,冶炼兵器,整肃吏治,等等。江东政权已经像袁术一样,逐渐走向了世家制。
尽管如此,此时的江东政权仍然动荡不安,地方士绅百姓,以及宾旅寄寓之士仍然心存异心。原本答应归顺江东的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曲阿、丹徒附近,以及江北,数十万汉军虎视眈眈。新生的江东政权犹如一条孤舟四处飘荡。
与此同时,噩耗接连不断地传来,第一个便是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被杀。
孙翊又名孙俨,字叔弼,是孙坚的第三子,孙策、孙权的弟弟,年仅十七岁。初平三年,孙策在孙坚下葬后举家移居江都,并在那里遇到张纮。孙策决定向袁术请得父亲旧部,占领吴会以报父仇。孙翊等与母亲则迁居丹阳。孙策后受命为袁术攻打庐江,刘繇对孙策产生误解、猜疑。但孙策的家人都在州中,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
孙权与孙翊二人之后被朱治举荐为孝廉,温王吕布对他们以礼征辟。建安四年,孙策临死时,张昭等大臣曾提名与孙策性情相似的三弟孙翊,被孙策拒绝了。孙策随即呼孙权入内,托以后事。或许是临终之前,孙策彻底明悟了自己的死因,这才舍弃了酷肖自己的孙翊。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孙翊性格严厉暴躁,喜怒快意都写在脸上,朱治数次责备劝说,以道理向他说喻。孙权继位不久,舅父吴景骤逝,孙翊以偏将军领丹杨太守,时年十七岁。孙翊到了丹杨上任后,以礼罗致过去盛宪的部下妫览为大都督督兵,戴员为郡丞。妫览、戴员亲近边鸿,数次被孙翊责难,于是密谋叛变。正好孙权出征江夏,准备擒杀黄祖,他们就找到机会实行奸计。
建安四年三月中旬,丹杨郡诸县令长一齐会见孙翊,孙翊命妻子徐氏为他作宴卜卦,徐氏说卦相不佳有凶卦,劝孙翊不要作宴了。而孙翊认为长吏来了很久,应该尽快让他们离开,于是开始送客。平时孙翊出入时都会持刀,当时因有醉意,所以空手送客,边鸿于是从后斩杀孙翊。当时郡中所有人都很忙碌,无人去救孙翊。边鸿杀害孙翊后,才得以逃走逃入山中。
边鸿终被追捕的徐氏擒获。妫览和戴员将杀孙翊的罪责都推给边鸿,并且杀掉他,但丹阳的军士都认定罪魁祸首是妫览和戴员。妫览和戴员知道孙权与其关系亲近,索性一了百了,遂杀前来察看的宗室重臣孙河,欲献丹阳郡给陈登。妫览又入将军府,尽掠孙翊妾室,又逼迫徐氏。徐氏知道妫览和戴员是杀夫凶手,她假意安抚妫览,私下与孙翊亲信戴员和孙高定下计谋,成功诛杀妫览和戴员,并将他们的首级祭孙翊墓。孙权立即返回,尽诛妫、戴遗族。
孙翊“酷肖孙策”,曾经被张昭等人拥立为孙策的继承人,虽然孙策最终选择了孙权,可是,在江东文臣武将们心中,还是希望孙翊继位的。如今,孙翊被边鸿杀害,也算间接地为孙权除去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孙策重臣孙河的死,也使得孙权彻底掌握了江东军权。
就在此时,另一个大案爆出。孙辅私通江北,被人告发,这是江东最大的丑闻之一。
孙辅最初以扬武校尉的身份辅助孙策平定三郡。建安二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向西驻守历阳以抵御袁术,并招诱留下的百姓,纠合失散的兵卒。孙辅又跟随孙策讨伐陵阳,活捉祖郎等。次年,孙辅随从孙策向西袭击庐江太守刘勋,孙辅与刘勋军交战中身先士卒,立有战功,孙策任命孙辅为庐陵太守,让他平定安抚所属县城,分别置备官员。后来孙辅升任为平南将军,假节兼任交州刺史。此时,交州在士家手中,孙策此举不过是庸酬其功。
孙权继位以后,孙辅担心孙权没有能力保守江东,趁孙权出行时派遣使者与温王吕布暗中来往。结果孙辅暗通江北之事,被人告发,孙权回来后,假装不知道此事,与张昭共同召见孙辅,对孙辅说:“兄弟之间不愉快说出来,为什么要叫外人来呢?”孙辅否认没有此事
孙权将孙辅与江北往来的书信拿给张昭,让张昭拿给孙辅看,孙辅惭愧,无言以对。孙权于是尽杀孙辅的近臣,削减他的部曲,将他流放到东部幽禁。但是,孙权很明智,只是流放了孙辅,孙辅的儿子孙兴、孙昭、孙伟、孙昕,都依次取得官职。此举为孙权增色不少。
孙辅被流放之后,他的兄长孙贲终于看清楚了孙权的真面目,上表辞官归隐。孙权不许,孙贲便闭门不出,再也不参与朝会廷议。如此一来,能够威胁孙权政权的人,都被次第剪除了,孙权终于坐稳了江东。可是,因为孙辅私通江北,江东政权和朝廷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庐江郡太守李术不肯服从孙权,而且收容孙权部下的叛徒。孙权把这些情况报告温王吕布,说:“扬州严象,是袁术昔日旧部,却被李术杀害。李术肆无忌惮地杀害朝廷官员,应当尽早诛灭。如今我出兵征讨,李术必定还会花言巧语,向朝廷求救。您身负天下重任,一举一动,都会被全国所注意。请求您告诉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不要再听信李术的话。”
数日之后,温王吕布派出使者来到江东,同意了孙权的请求。于是孙权进军皖城,围攻李术。李术向吕布求救,吕布不加理睬。于是孙权攻下皖城,放纵士兵屠城,砍下李术的人头示众,把李术的部属二万余人都迁到自己的控制区内。如此一来,孙权就彻底规复了江东。
此时,已经是建安四年九月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