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不以为然
按道理说,一封捷报并不需要兵部尚书曹元这样的高官亲自过问的,而且他现一人身兼多职,平日里也是比较的忙碌,只是今天接到的这封捷报之后却让曹元小小地兴奋
一下。
这封捷报并不是来自西边久战之地,而是来自于南京,来自于那个名义上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兵部尚书潘玉达,当然这也只是名义上而已。捷报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最让曹元高兴的却是那‘永乡大捷’四个字,有金乡卫指挥使俞俊智接到线报,有倭寇要去攻打金乡村,立刻命金乡卫左千户荀纬带人前去支援,
战斗中得到金乡民团的配合,大获全胜,杀敌三百余人,缴获物资无数,随信献上倭刀四十把,以振国威。
另外,里面还附有一张纸,上面详细描述了一遍何家安设计的木头城墙,并称这种城墙用来固守却是万无一失。杀敌三百,这俨然已经是一场大胜,关键这场胜利来得是极不容易,倭寇肆虐沿海一带这么多人,沿海的卫所一直没有什么杀敌的好办法,那些倭寇行进速度极快,往往
接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经掠夺完物资,重新逃回到海上,就连大明水师也抓不到他们的踪迹,只能是徒劳地在沿海一带巡逻着。
所以一听居然杀了三百倭寇时,曹元也不管这里面有多少的水份,命人带着随信来的倭刀匆匆就赶往正德皇上的住处。曹元去寻皇上的地方并不是寻常的禁城,而是在皇城的西北角,一处名曰‘豹房’的地方,这里才是正德皇上平时享乐的场所,就连平时的军国大事也都是在这里处理完毕,
然后才分发下去。匆匆赶到了豹房外,曹元也没有顾上看两旁的景色,由一个小太监带领着,向正德处在的位置走了去,正低头走着,耳边却突然听到有人惊讶地问道:“咦?曹尚书走的这
般匆忙,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不成?”
听到这声音,只顾赶路的曹元顿时一愣,连忙抬起头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拱手道:“原来是张公公,不知公公这是要去哪里?”两句话却根本没有回答自己刚刚问题的意思,张永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难看,可是自从八虎之一的刘瑾死后,宫中太监的权势明显不如以往,放在从前,别说区区一
个尚书,就是内阁首辅见到刘瑾时也都得乖乖地赔笑。风光的日子已经过去,眼下却还得乖乖地夹着尾巴过日子,张永跟曹元随意地说了两句之后,两个人就此错过,只是曹元却不知道,自己的身后却有一双恶毒的眼神狠狠
地剜了自己一眼,能把刘瑾拉下马的太监,真的是那么好就得罪的吗。
进宫面圣,曹元自然不敢把那些凶器带进来,自己只是捧着潘玉达的那封捷报来到了正德休息之处,在外等了一会之后,终于有太监从里面走了出来,宣曹元进去。
豹房不同于禁宫的最大之处,就是这里凡事都随意得很,随意的人,随意的摆设,只是该有的礼节却是必不可少的。一进屋,曹元一眼便看到了半躺在床榻之上的正德,正在冲一个老太监发着牢骚:“……什么琴姬,我都说过我不喜欢听古琴的声音,快快传旨,把她们都赶回去,弹个小
调唱个小曲还可以,哪有功夫听那种牙酸的声音。”好不容易才从各地征来的琴姬,却被正德一言给否定,老太监脸上的表情顿时难看到了极点,还想争取一下道:“陛下,这些进京琴姬都是各地的翘首,倒不如先听一听,
要是不好的话,再……”
“我都说了,不听不听就是不听。”正德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要不是看在这老太监年纪已大的份上,早把他给赶出去了。
“陛下,既使不听就这么把她们赶走也是不好,要不先在宫中留下,若是有……”“好了好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反正宫里养了这么多人,也不差再多养几个。”正德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眼神正好看到了站立一旁的曹元,连忙招呼道:“曹爱卿,快些
上前,有什么军情禀报。”
看着他那一付迫不及待的样子,哪里是问什么军情,分明就是想把身边的老太监给赶走,曹元心里一叹,摊上这么一个不靠谱的皇上也不知道是天下百姓的幸还是不幸。老太监知趣地下去了,曹元连忙走到前面,拜完皇上之后,便把潘玉达的捷报递了上来,脸上露出惊喜道:“皇上请看,此乃南京兵部潘尚书刚刚传来的捷报,金乡卫官兵
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斩杀倭寇三百余人,除了这封捷报之外,还附有四十把倭刀一起送到。”“才杀三百多人,这也算大胜仗?”跟曹元想像的相反,听了这个数字的正德却并没有多少欣喜之意,好像是死了这么点人根本就是微不足道一般,悻悻地接过捷报从头到
尾看了一番,直接就放到了书桌上,接着倒是问道:“对了,那些倭刀呢,怎么还不拿进来?”
“这……”对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上,曹元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连忙解释道:“皇上,那倭刀乃是凶杀之器,臣是不能带进来的。”
“哦,差点忘了。”正德一拍脑袋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冲着外面喊道:“张永。”
门帘一挑,一个太监走了进来,连忙道:“回皇上,张公公奉旨已经出宫了。”
“哦,是朕又忘了,那好就你吧,去到宫门前,把曹尚书带来的倭刀都捧过来。”
“是。”趁着太监没回来的这功夫,曹元又一次指着那封捷报说道:“陛下,随这封捷报来的还有一位何姓书生设计的木头城墙,在微臣看来,这道城墙设计的却是异常巧妙,而且
只需要几棵树木和泥土而已,就能把倭寇挡在村外,用来防御却是正好。”“哦,有这么厉害?”正德有些不太相信般地又把捷报拿了起来,找到那张详解说明木头城墙的那张纸,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接着不屑地往桌子上一放,鄙视道:“我还以
为有多么巧妙呢,不过如此罢了。”曹元的心里顿时犹如一万个草泥巴奔腾而过,这种设计虽然简单,但却不用朝廷出一文钱,只需要把图纸发到各村,村里就能各自建好城墙,到时候再也不会出现被倭寇
屠村的事情,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只是劝正德却不能走寻常之路,曹元琢磨了一下,突然压低了声音说道:“皇上,其实在沿海一带推广这个木头城墙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什么好处?”正德愣了一下。“不用咱们花钱。”
一下。
这封捷报并不是来自西边久战之地,而是来自于南京,来自于那个名义上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兵部尚书潘玉达,当然这也只是名义上而已。捷报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最让曹元高兴的却是那‘永乡大捷’四个字,有金乡卫指挥使俞俊智接到线报,有倭寇要去攻打金乡村,立刻命金乡卫左千户荀纬带人前去支援,
战斗中得到金乡民团的配合,大获全胜,杀敌三百余人,缴获物资无数,随信献上倭刀四十把,以振国威。
另外,里面还附有一张纸,上面详细描述了一遍何家安设计的木头城墙,并称这种城墙用来固守却是万无一失。杀敌三百,这俨然已经是一场大胜,关键这场胜利来得是极不容易,倭寇肆虐沿海一带这么多人,沿海的卫所一直没有什么杀敌的好办法,那些倭寇行进速度极快,往往
接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经掠夺完物资,重新逃回到海上,就连大明水师也抓不到他们的踪迹,只能是徒劳地在沿海一带巡逻着。
所以一听居然杀了三百倭寇时,曹元也不管这里面有多少的水份,命人带着随信来的倭刀匆匆就赶往正德皇上的住处。曹元去寻皇上的地方并不是寻常的禁城,而是在皇城的西北角,一处名曰‘豹房’的地方,这里才是正德皇上平时享乐的场所,就连平时的军国大事也都是在这里处理完毕,
然后才分发下去。匆匆赶到了豹房外,曹元也没有顾上看两旁的景色,由一个小太监带领着,向正德处在的位置走了去,正低头走着,耳边却突然听到有人惊讶地问道:“咦?曹尚书走的这
般匆忙,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不成?”
听到这声音,只顾赶路的曹元顿时一愣,连忙抬起头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拱手道:“原来是张公公,不知公公这是要去哪里?”两句话却根本没有回答自己刚刚问题的意思,张永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难看,可是自从八虎之一的刘瑾死后,宫中太监的权势明显不如以往,放在从前,别说区区一
个尚书,就是内阁首辅见到刘瑾时也都得乖乖地赔笑。风光的日子已经过去,眼下却还得乖乖地夹着尾巴过日子,张永跟曹元随意地说了两句之后,两个人就此错过,只是曹元却不知道,自己的身后却有一双恶毒的眼神狠狠
地剜了自己一眼,能把刘瑾拉下马的太监,真的是那么好就得罪的吗。
进宫面圣,曹元自然不敢把那些凶器带进来,自己只是捧着潘玉达的那封捷报来到了正德休息之处,在外等了一会之后,终于有太监从里面走了出来,宣曹元进去。
豹房不同于禁宫的最大之处,就是这里凡事都随意得很,随意的人,随意的摆设,只是该有的礼节却是必不可少的。一进屋,曹元一眼便看到了半躺在床榻之上的正德,正在冲一个老太监发着牢骚:“……什么琴姬,我都说过我不喜欢听古琴的声音,快快传旨,把她们都赶回去,弹个小
调唱个小曲还可以,哪有功夫听那种牙酸的声音。”好不容易才从各地征来的琴姬,却被正德一言给否定,老太监脸上的表情顿时难看到了极点,还想争取一下道:“陛下,这些进京琴姬都是各地的翘首,倒不如先听一听,
要是不好的话,再……”
“我都说了,不听不听就是不听。”正德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要不是看在这老太监年纪已大的份上,早把他给赶出去了。
“陛下,既使不听就这么把她们赶走也是不好,要不先在宫中留下,若是有……”“好了好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反正宫里养了这么多人,也不差再多养几个。”正德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眼神正好看到了站立一旁的曹元,连忙招呼道:“曹爱卿,快些
上前,有什么军情禀报。”
看着他那一付迫不及待的样子,哪里是问什么军情,分明就是想把身边的老太监给赶走,曹元心里一叹,摊上这么一个不靠谱的皇上也不知道是天下百姓的幸还是不幸。老太监知趣地下去了,曹元连忙走到前面,拜完皇上之后,便把潘玉达的捷报递了上来,脸上露出惊喜道:“皇上请看,此乃南京兵部潘尚书刚刚传来的捷报,金乡卫官兵
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斩杀倭寇三百余人,除了这封捷报之外,还附有四十把倭刀一起送到。”“才杀三百多人,这也算大胜仗?”跟曹元想像的相反,听了这个数字的正德却并没有多少欣喜之意,好像是死了这么点人根本就是微不足道一般,悻悻地接过捷报从头到
尾看了一番,直接就放到了书桌上,接着倒是问道:“对了,那些倭刀呢,怎么还不拿进来?”
“这……”对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上,曹元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连忙解释道:“皇上,那倭刀乃是凶杀之器,臣是不能带进来的。”
“哦,差点忘了。”正德一拍脑袋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冲着外面喊道:“张永。”
门帘一挑,一个太监走了进来,连忙道:“回皇上,张公公奉旨已经出宫了。”
“哦,是朕又忘了,那好就你吧,去到宫门前,把曹尚书带来的倭刀都捧过来。”
“是。”趁着太监没回来的这功夫,曹元又一次指着那封捷报说道:“陛下,随这封捷报来的还有一位何姓书生设计的木头城墙,在微臣看来,这道城墙设计的却是异常巧妙,而且
只需要几棵树木和泥土而已,就能把倭寇挡在村外,用来防御却是正好。”“哦,有这么厉害?”正德有些不太相信般地又把捷报拿了起来,找到那张详解说明木头城墙的那张纸,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接着不屑地往桌子上一放,鄙视道:“我还以
为有多么巧妙呢,不过如此罢了。”曹元的心里顿时犹如一万个草泥巴奔腾而过,这种设计虽然简单,但却不用朝廷出一文钱,只需要把图纸发到各村,村里就能各自建好城墙,到时候再也不会出现被倭寇
屠村的事情,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只是劝正德却不能走寻常之路,曹元琢磨了一下,突然压低了声音说道:“皇上,其实在沿海一带推广这个木头城墙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什么好处?”正德愣了一下。“不用咱们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