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加大英国扩张力度
英国是传统媒体的王国,这句话绝对不是说说而已,在全球报业落寞的时候,英国的传统报刊依然能够保障百万销量,这足以说明问题了,而且纵观全球,泰晤士与太阳齐飞,首相与luo女一色的景象,也只有在英国报摊上才能看到。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小贝为什么如此紧张,《太阳报》的确是以三版女郎而闻名,低俗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主题,也唯有低俗才能获得主流大众的青睐,毕竟老百姓们才不会在累了一天的休闲生活中去过多摄入严肃的ZZ新闻。
而掌握了中下层百姓阅览视野的默多克,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英国的无冕之王,只要他不点头,你别想在英国有所作为,传媒大亨的威势可见一斑。
如今在美国,新时代传媒倒是和新闻集团有一战之力,得益于美国互联网的发达,坐拥头条app的便捷之力,一举追上了老默辛辛苦苦几十年营造的传媒帝国,再加上《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这一东一西的双面夹击,无论在传统纸媒还是新兴互联网媒体上,杨橙都不惧任何对手,当然,电视媒体方面还有欠缺,这还需要时间去追赶。
但在英国,杨橙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古板的约翰牛似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上,远不及美国人,对于传统和历史有着异常的执拗,买报看报的习惯至今仍未改变,这也造成了新时代传媒在英伦三岛的扩张之路困难重重。
之前,杨橙从默多克手里咬下了一小块肉,这并不会造成致命伤害,本来杨橙还觉得很满意,毕竟英国早已不是市场的核心,能占有一定份额足以,没必要像美国本土那般疯狂吞并,占据多么高的市场份额。
然而,小贝的这件事给杨橙提了个醒,不管如何英国仍然是全球最发达的几个国家之一,也是联合国五大流氓的成员,在英伦三岛获得话语权,无疑将会进一步提高新时代传媒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那么如何提高话语权?无他,唯有收购、收购、再收购,先把市场占有率拉高到和新闻集团一致的位置,才有资格争夺话语权,而且老默操控英国舆论场这么多年,估计也有很多人对他不满了吧?从他几次干预选ju就知道他得罪了多少人。
既然要收购,自然要从核心领域下手,英国传媒界的核心在哪?当然是报纸,英国报纸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大报和小报,现在这两种报更多的是内容上的差别而非板式上的。
所谓大报更像是Z国的guan媒,如《人min日报》《南fang日报》等等,报道ZZ、经济还有重大事件,内容相对较严肃客观,代表自然是《泰晤士报》和《卫报》之类。
小报则通常是四开设计,版面为大报的一半,内容以娱乐、文艺、体育为主,谈不上格调,整体氛围轻松愉快。
当然,毫无节操下限,以花边新闻为主的《太阳报》也属于小报的范畴,其最出名的内容就是每天的第三版,都会刊登半luo女郎照片,年轻,xing感,但形象非常平民化,面对的读者是蓝领阶层男性,听起来非常三俗,但能将三俗做到极致,全球范围内也只有《太阳报》能做到了!
《太阳报》无下限到什么程度,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哈里王子的luo照事件,一开始是美国八卦网站TMZ刊登了哈里王子在酒店里luo体嬉戏的照片,英国王室非常不满,禁止英国媒体转载这些照片。
结果无下限的《太阳报》想出了一个奇招,找了自家一位名叫“哈里”的记者,模仿哈里王子照片中的情景拍了一张放到封面,为了避(yin)免(qi)“误会”,还特别注明:这是我们太阳报自己的哈里哦!无下限的程度,被全英国的上流社会唾骂鄙视,也无济于事。
但不管怎么说,《太阳报》都是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甚至要比《泰晤士报》还要高出一倍,去年的月均销量在300万份上下,要知道英伦三岛加起来也不过6000多万人口,这个数字相当可观了。
如果能够拿下《太阳报》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削弱敌人的实力增强自身,可惜老默死都不会放的,为此都不惜得罪英国王室,还能给卖了?除非他要破产;
除《太阳报》之外,还有俗称“大妈报”的《每日邮报》以及《星期天邮报》,这两份报纸是姐妹报,自成体系,同属一个上市集团,市值在23亿英镑左右徘徊,每年都会贡献稳定的利润,对方应该不太可能卖掉,但总归有被收购的可能。
两份报纸虽然是一nai同胞,但采编是区分独立的,《每日邮报》是继《太阳报》后英国第二大报,虽属于小报,但版面很干净,也比较注重传统新闻价值观,主要面向社会中下层阶层的读者,在版面设计上,杨橙认为比自家的《纽约时报》还要悦目,而《星期天邮报》则是每周日发行,主要内容有女性、文化和运动等;
再接下来还有《每日镜报》,同样是以娱乐新闻八卦新闻为主,较少关注重大ZZ经济议题,算是全世界小报的鼻祖,创刊于1903年,现在也属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跟《太阳报》相互配合,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基本上属于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套路,基本上杜绝了被收购的可能;
再就是《地铁报》和《伦敦标准晚报》了,两个都是在伦敦每个地铁口免费派发的报纸,《地铁报》早上****敦标准晚报》晚上发,经常下午时听见大叔在那儿喊:“Free Standard!Free Standard!(免费的标准报)”。
两份报纸面向的是上班族,娱乐艺术内容较多,值得一提的是,标准晚报的增刊和特稿,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不同板块,像美食,旅游,生活,影评剧评什么的都特受欢迎,通常人们看完的报纸都不会随便丢弃,大家都会自觉放回分发点重复利用,当然你拿回家擦屁股也没人制止。
这两份报纸收购价值太低,如非必要,杨橙基本不会考虑。
英国销量前三的报纸全是小报,要说销量最大的大报,那就是《每日电讯报》了,当然,还要加上它的姐妹报《星期日电讯报》,内容没什么好说的,但《每日电讯报》在ZZ立场上比较偏you,倾向保shou党,不过比起其它报纸,《每日电讯报》总的来说还是较为中立,立场算不上鲜明。
如今,《每日电讯报》的老板是康拉德布莱克,加拿大霍林格公司董事长,也是全球数的上的报业大亨,霍林格公司的董事之一可是美国前国wu卿基辛格。
说起来这位报业大亨跟默多克还有过一段龌龊,当年布莱克在世界报业领域的迅速扩张引起了默多克的不快,之后默多克公然放话称:不要担心《每日电讯报》,让我来对付它并把它赶出商业圈去。
当时《每日电讯报》的发行量在100万份以上,售价48便士;而默多克的《泰晤士报》发行量才39万份,售价45便士,为了打击对手,默多克把《泰晤士报》的售价一下子降到30便士,只经过短短半年,《泰晤士报》的发行量就上升到50万份。
《泰晤士报》原先经济状况就不佳,再降价如何承受得了,布莱克最初不以为然,以为默多克不久就会恢复原价,可是不久《每日电讯报》的发行量落到了100万份以下,董事会人心浮动,布莱克被迫宣布报纸售价也降到30便士,这一来每年至少损失1500万英镑。
默多克有的是钱,这点损失不放在眼中,可对布莱克来说,这可是一笔大数目,然而默多克可不会轻易收手,仅仅是第二天就把《泰晤士报》降为20便士,引起全世界一片惊叹,《每日电讯报》内部笼罩着绝望的气氛。
业内人士都知道,默多克与布莱克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当时的新闻集团经营报纸、电视、电影、卫星、图书、广告等等,年收入高100亿英镑,而布莱克的霍林格集团年收入只有不到8亿英镑,其中超过一半的份额还是《每日电讯报》提供的,如果《每日电讯报》垮了,霍林格集团也差不多玩完了。
幸亏霍林格集团通过发行债券,紧急募集到1亿英镑,通过发行期票又筹集了8000多万英镑,再通过子公司发行股票又得到6000万英镑,有了钱,两条报业大鳄的较量继续进行,最白热化的时候,一份报纸只卖5便士!
即使在这种时刻,布莱克也沉稳地顶住了默多克的攻势,最后,默多克终于不舍得把钱白白地扔掉,在战争进行2年后,《泰晤士报》涨价了,《每日电讯报》也立即跟着涨价,惊心动魄的降价之战终于告一段落,如今布莱克在英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亿万富翁。
只是他最近的日子貌似不太好过~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小贝为什么如此紧张,《太阳报》的确是以三版女郎而闻名,低俗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主题,也唯有低俗才能获得主流大众的青睐,毕竟老百姓们才不会在累了一天的休闲生活中去过多摄入严肃的ZZ新闻。
而掌握了中下层百姓阅览视野的默多克,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英国的无冕之王,只要他不点头,你别想在英国有所作为,传媒大亨的威势可见一斑。
如今在美国,新时代传媒倒是和新闻集团有一战之力,得益于美国互联网的发达,坐拥头条app的便捷之力,一举追上了老默辛辛苦苦几十年营造的传媒帝国,再加上《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这一东一西的双面夹击,无论在传统纸媒还是新兴互联网媒体上,杨橙都不惧任何对手,当然,电视媒体方面还有欠缺,这还需要时间去追赶。
但在英国,杨橙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古板的约翰牛似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上,远不及美国人,对于传统和历史有着异常的执拗,买报看报的习惯至今仍未改变,这也造成了新时代传媒在英伦三岛的扩张之路困难重重。
之前,杨橙从默多克手里咬下了一小块肉,这并不会造成致命伤害,本来杨橙还觉得很满意,毕竟英国早已不是市场的核心,能占有一定份额足以,没必要像美国本土那般疯狂吞并,占据多么高的市场份额。
然而,小贝的这件事给杨橙提了个醒,不管如何英国仍然是全球最发达的几个国家之一,也是联合国五大流氓的成员,在英伦三岛获得话语权,无疑将会进一步提高新时代传媒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那么如何提高话语权?无他,唯有收购、收购、再收购,先把市场占有率拉高到和新闻集团一致的位置,才有资格争夺话语权,而且老默操控英国舆论场这么多年,估计也有很多人对他不满了吧?从他几次干预选ju就知道他得罪了多少人。
既然要收购,自然要从核心领域下手,英国传媒界的核心在哪?当然是报纸,英国报纸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大报和小报,现在这两种报更多的是内容上的差别而非板式上的。
所谓大报更像是Z国的guan媒,如《人min日报》《南fang日报》等等,报道ZZ、经济还有重大事件,内容相对较严肃客观,代表自然是《泰晤士报》和《卫报》之类。
小报则通常是四开设计,版面为大报的一半,内容以娱乐、文艺、体育为主,谈不上格调,整体氛围轻松愉快。
当然,毫无节操下限,以花边新闻为主的《太阳报》也属于小报的范畴,其最出名的内容就是每天的第三版,都会刊登半luo女郎照片,年轻,xing感,但形象非常平民化,面对的读者是蓝领阶层男性,听起来非常三俗,但能将三俗做到极致,全球范围内也只有《太阳报》能做到了!
《太阳报》无下限到什么程度,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哈里王子的luo照事件,一开始是美国八卦网站TMZ刊登了哈里王子在酒店里luo体嬉戏的照片,英国王室非常不满,禁止英国媒体转载这些照片。
结果无下限的《太阳报》想出了一个奇招,找了自家一位名叫“哈里”的记者,模仿哈里王子照片中的情景拍了一张放到封面,为了避(yin)免(qi)“误会”,还特别注明:这是我们太阳报自己的哈里哦!无下限的程度,被全英国的上流社会唾骂鄙视,也无济于事。
但不管怎么说,《太阳报》都是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甚至要比《泰晤士报》还要高出一倍,去年的月均销量在300万份上下,要知道英伦三岛加起来也不过6000多万人口,这个数字相当可观了。
如果能够拿下《太阳报》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削弱敌人的实力增强自身,可惜老默死都不会放的,为此都不惜得罪英国王室,还能给卖了?除非他要破产;
除《太阳报》之外,还有俗称“大妈报”的《每日邮报》以及《星期天邮报》,这两份报纸是姐妹报,自成体系,同属一个上市集团,市值在23亿英镑左右徘徊,每年都会贡献稳定的利润,对方应该不太可能卖掉,但总归有被收购的可能。
两份报纸虽然是一nai同胞,但采编是区分独立的,《每日邮报》是继《太阳报》后英国第二大报,虽属于小报,但版面很干净,也比较注重传统新闻价值观,主要面向社会中下层阶层的读者,在版面设计上,杨橙认为比自家的《纽约时报》还要悦目,而《星期天邮报》则是每周日发行,主要内容有女性、文化和运动等;
再接下来还有《每日镜报》,同样是以娱乐新闻八卦新闻为主,较少关注重大ZZ经济议题,算是全世界小报的鼻祖,创刊于1903年,现在也属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跟《太阳报》相互配合,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基本上属于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套路,基本上杜绝了被收购的可能;
再就是《地铁报》和《伦敦标准晚报》了,两个都是在伦敦每个地铁口免费派发的报纸,《地铁报》早上****敦标准晚报》晚上发,经常下午时听见大叔在那儿喊:“Free Standard!Free Standard!(免费的标准报)”。
两份报纸面向的是上班族,娱乐艺术内容较多,值得一提的是,标准晚报的增刊和特稿,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不同板块,像美食,旅游,生活,影评剧评什么的都特受欢迎,通常人们看完的报纸都不会随便丢弃,大家都会自觉放回分发点重复利用,当然你拿回家擦屁股也没人制止。
这两份报纸收购价值太低,如非必要,杨橙基本不会考虑。
英国销量前三的报纸全是小报,要说销量最大的大报,那就是《每日电讯报》了,当然,还要加上它的姐妹报《星期日电讯报》,内容没什么好说的,但《每日电讯报》在ZZ立场上比较偏you,倾向保shou党,不过比起其它报纸,《每日电讯报》总的来说还是较为中立,立场算不上鲜明。
如今,《每日电讯报》的老板是康拉德布莱克,加拿大霍林格公司董事长,也是全球数的上的报业大亨,霍林格公司的董事之一可是美国前国wu卿基辛格。
说起来这位报业大亨跟默多克还有过一段龌龊,当年布莱克在世界报业领域的迅速扩张引起了默多克的不快,之后默多克公然放话称:不要担心《每日电讯报》,让我来对付它并把它赶出商业圈去。
当时《每日电讯报》的发行量在100万份以上,售价48便士;而默多克的《泰晤士报》发行量才39万份,售价45便士,为了打击对手,默多克把《泰晤士报》的售价一下子降到30便士,只经过短短半年,《泰晤士报》的发行量就上升到50万份。
《泰晤士报》原先经济状况就不佳,再降价如何承受得了,布莱克最初不以为然,以为默多克不久就会恢复原价,可是不久《每日电讯报》的发行量落到了100万份以下,董事会人心浮动,布莱克被迫宣布报纸售价也降到30便士,这一来每年至少损失1500万英镑。
默多克有的是钱,这点损失不放在眼中,可对布莱克来说,这可是一笔大数目,然而默多克可不会轻易收手,仅仅是第二天就把《泰晤士报》降为20便士,引起全世界一片惊叹,《每日电讯报》内部笼罩着绝望的气氛。
业内人士都知道,默多克与布莱克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当时的新闻集团经营报纸、电视、电影、卫星、图书、广告等等,年收入高100亿英镑,而布莱克的霍林格集团年收入只有不到8亿英镑,其中超过一半的份额还是《每日电讯报》提供的,如果《每日电讯报》垮了,霍林格集团也差不多玩完了。
幸亏霍林格集团通过发行债券,紧急募集到1亿英镑,通过发行期票又筹集了8000多万英镑,再通过子公司发行股票又得到6000万英镑,有了钱,两条报业大鳄的较量继续进行,最白热化的时候,一份报纸只卖5便士!
即使在这种时刻,布莱克也沉稳地顶住了默多克的攻势,最后,默多克终于不舍得把钱白白地扔掉,在战争进行2年后,《泰晤士报》涨价了,《每日电讯报》也立即跟着涨价,惊心动魄的降价之战终于告一段落,如今布莱克在英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亿万富翁。
只是他最近的日子貌似不太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