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快餐业的未来(求订阅)
杨森的疯狂暗示,几乎没有掩饰,傻子都能听明白,何况两位商界精英?
从商业角度上来说,引入杨森这个华人资本大佬,要比华尔街其它巨头合适的多。
但从私人情理上来看,杨森这么做无异于打家劫舍,明摆着告诉成家夫妇,老子要你家一部分所有权,给是不给?
换作事业刚起步的年轻人,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一下就蒙了,怎么的?不给改抢了?
但成家夫妇这辈子面对过的大风大浪多了去了,这点事还不值当他们生气,很正常的商业诉求而已。
夫妇俩对视了一眼,江佩琪道,“引入外来资本从来都不是熊猫的首要需求。”
这话有婉拒之意,杨森却不以为然,“成夫人,首先你要明白,现在熊猫发展的很好,不存在资金上的问题,更没有凯觑的触角,不是因为你们实力有多么强大,而是他们看不上~”
“他们?”
“你知道我指的是谁~”
江佩琪恍然苦笑,“抱歉,一时没反应过来~”
杨橙突然插嘴道,“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大鳄们觉得熊猫距离麦当劳的道路还有很远,不急着下手,可一旦下手那就是狂风暴雨,就像是巨浪中飘摇的小船,单靠你们自己,恐怕很难躲过去~”
既然知道了老爸的心意,怎么都得帮把手~
“以熊猫现在的规模和体量,是该未雨绸缪了。”
顿了下,杨橙决定给他们点刺激,“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熊猫快餐的模式,注定了不能在Z国生根发芽,这是先天缺陷,谁都知道Z国市场有多大,不管是什么品牌、什么企业,只有在Z国打开市场,才具备成为某一行业巨头的资质,否则就是空谈。
而且熊猫快餐的美式风格太重,要不要继续贯彻融入当地风格的模式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熊猫快餐成功的秘诀就是坚决做出符合美国人口味的中餐,那么去了其它国家呢?
要不要适应欧洲人的口味?要不要适应韩国、RB人口味?”
杨橙灌了口酒,接着道,“其实熊猫还有很多未暴露出的问题,比如西式快餐容易标准化,但中式菜肴博大精深,全靠火候和技术,实现标准化很难。
哪怕你们改进了很多技术,让零基础的人,可以做出90%以上标准的味道,但这细微的诧异,很有可能成为失败的根源。
你们应该明白,2000家门,熊猫始终坚持现场明火炒菜,你们现在解决标准化的问题,更多的集中于原材料方面,把原材料全部交给供应商提供,统一的复合调味料、死磕每一个流程,但供应商的标准你们很难去监督。
说句不好听的话,你们现在的模式,任何一环出现问题,对你们都是毁灭性的打击,而之所以发展的还算顺利,只是因为大鳄们在养鱼~”
养鱼之后呢?自然是肥了再宰啊!
当然这话他没明说,留着他们自己去体会吧,就算不说他们也明白。
杨橙的三连暴击效果还不错,堵得对方哑口无言,似乎只有妥协一条路。
但成家夫妇哪那么容易放弃,不然企业也很难做到这么大的规模。
然而杨橙不给他们机会,“做生意就是做形势、做潮流、做时代,你们必须要注意的是,美国的餐饮行业依然在稳步发展。
如今主要形态有两种,一种是轻服务、消费时间较短的有限服务餐饮,也就是你们所在的快餐领域;
另一种是重服务、讲究、消费时间较长的全服务餐饮。
别的不说,快餐生意在美国有更突出的市场表现,比如从餐饮门店占比来看,美国66万的餐饮门店中,快餐门店数量35万家,占比约为53%,全服务餐饮门店占比仅为44%。
从头部公司来看,美国消费者助推了6个百亿美元以上市值的快餐公司诞生——且市值远高于全服务餐饮头部品牌。
而Z国市场,从餐饮门店占比来看,快餐门店占比仅为19%,全服务餐厅占比达76%。Z国快餐门店占比远低于美国。
从头部公司来看,唯一超过100亿美元市值的快餐公司,还是西式快餐公司,暂时没有中式快餐品牌。
问题来了:美国市场的确倚重快餐,但熊猫并未在其中占据头部位置。
而Z国快餐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可熊猫进不去。”
他可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他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美国快餐业繁荣是事实,而且依然处在上升期。
最早是因为女性劳动力的增加,外出就餐,以前被认为是一种奢侈,现在成了家常便饭,后来成了必需品。
二战之前,美国家庭主要在家就餐、一顿饭花2-3小时并不乏见,这与现在Z国家庭的状态差别并不大。
在消费需求并没有打开的年代,也有快餐品牌的诞生,可惜并没有继续夸张,最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直至二战期间,男性参与打仗,大量的死亡导致劳动力锐减,为了生活,妇女走进劳动力市场。
二战结束后,女性外出工作成为越来越多妇女的选择。
家庭的两个主要成员都在外工作,工人和工薪家庭午餐和晚餐,就需要快捷的服务和便宜的食物。
这种需求推动了第一代快餐巨头的成功,就是麦当劳。
自二战后,美国女性参与就业率稳步上升,至今比例已经接近男性。
正是在女性外出就业稳步增长的20世纪中期,《韦氏词典》首次收录了“快餐”一词。
快餐头部公司麦当劳被记录在历史上,成为美国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至于当时仅仅提到金拱门就成了汉堡包的代名词。
同期的KFC、汉堡王这些如今在Z国耳熟能详的品牌,也是目前的头部汉堡快餐公司,都在那个时期陆续成立。
接下来美国婴儿潮的到来,再次刺激了快餐行业的发展。
婴儿潮是指二战后的18年间人口大幅增加,当时美国总人口1.94亿人,同比1940年美国加入二战前1.3亿人口,净增加了47%。
婴儿潮一代,父母均外出工作,快餐消费习惯比以往的哪一代都要明显。
后来婴儿潮一代长大,在20世纪尾声的几十年进入就业市场,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据传说,当时八分之一的美国工人一度受雇于麦当劳快餐店。
快餐行业的扩展与繁荣期间,正是美国婴儿潮一代,成长、成为就业主力周期,也奠定了此时繁荣的基础。
当然,经济增长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支撑美国工业、商业繁荣的城市化进程的背后,是城市人口的增加。
在城市人口占比接近72%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第一个快餐品牌麦当劳上市。
同时,多达美乐披萨、赛百味等这些现在的头部披萨、三明治的快餐公司成立。
在美国城市化率达82%的今天,美国餐饮消费占餐饮市场超过一半。
而那个时候美国人均GDP在3800美元,第二年就升到了4000美元。
4000美元人均GDP,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是国际公认一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节点。
这阶段国家经济社会风险高发,要实现从中等水平往高收入水平发展,一国须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
也就是说,麦当劳上市的时候,仅仅是美国国民人均GDP处于中等水平的时候,当然,这个“中等”是指绝对值,但相对而言美国居民仍是最富裕的国民群体之一。
再一个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是速冻技术的进步,二战期间,为供应大量食品到军队,美国ZF推动解决速冻保存食品问题,当时大量的速冻食品往军队业务输送。
二战后,速冻技术开始往大众市场转移,尤其是连锁快餐行业,它直接解决了规模化生产标准食品后的保存问题。
加上3T(时间、温度、保质期)原理的普及,比如食物在-18℃之下可以保鲜,因为导致食品“变质”的微生物几乎不再活动,大众改变了对速冻食品的“偏见”,愿意消费速冻食品与餐饮,要知道在此之前,食品存储方式以腌制等罐头方式进行,否则会被认为变质或者有害。
除此之外,美国餐饮的整条供应链,包含上游采购、中下游仓储、物流,同时在发展进步,同时期成立了多家公司,如今已经成为头部综合型餐饮供应链、垂直餐饮供应链公司,为美国的快餐及正餐门店供应规模化的净菜、半成品、成品食品。
这就基本解决了快餐企业的后顾之忧,正是因为种种积极因素的叠加,直接推动了快餐行业飞速发展,如此才有了包括诸多汉堡企业比如Five guy是等,以及熊猫这种中式快餐的发展。
但要知道,掌握了供应链源头的是谁?是华尔街的资本家,只要他们掐住供应商,熊猫快餐便任人揉捏,几乎没有反击的余地。
所以杨橙才说,熊猫的危机一直都存在,不是不会发生,只是人家还没动手~
从商业角度上来说,引入杨森这个华人资本大佬,要比华尔街其它巨头合适的多。
但从私人情理上来看,杨森这么做无异于打家劫舍,明摆着告诉成家夫妇,老子要你家一部分所有权,给是不给?
换作事业刚起步的年轻人,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一下就蒙了,怎么的?不给改抢了?
但成家夫妇这辈子面对过的大风大浪多了去了,这点事还不值当他们生气,很正常的商业诉求而已。
夫妇俩对视了一眼,江佩琪道,“引入外来资本从来都不是熊猫的首要需求。”
这话有婉拒之意,杨森却不以为然,“成夫人,首先你要明白,现在熊猫发展的很好,不存在资金上的问题,更没有凯觑的触角,不是因为你们实力有多么强大,而是他们看不上~”
“他们?”
“你知道我指的是谁~”
江佩琪恍然苦笑,“抱歉,一时没反应过来~”
杨橙突然插嘴道,“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大鳄们觉得熊猫距离麦当劳的道路还有很远,不急着下手,可一旦下手那就是狂风暴雨,就像是巨浪中飘摇的小船,单靠你们自己,恐怕很难躲过去~”
既然知道了老爸的心意,怎么都得帮把手~
“以熊猫现在的规模和体量,是该未雨绸缪了。”
顿了下,杨橙决定给他们点刺激,“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熊猫快餐的模式,注定了不能在Z国生根发芽,这是先天缺陷,谁都知道Z国市场有多大,不管是什么品牌、什么企业,只有在Z国打开市场,才具备成为某一行业巨头的资质,否则就是空谈。
而且熊猫快餐的美式风格太重,要不要继续贯彻融入当地风格的模式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熊猫快餐成功的秘诀就是坚决做出符合美国人口味的中餐,那么去了其它国家呢?
要不要适应欧洲人的口味?要不要适应韩国、RB人口味?”
杨橙灌了口酒,接着道,“其实熊猫还有很多未暴露出的问题,比如西式快餐容易标准化,但中式菜肴博大精深,全靠火候和技术,实现标准化很难。
哪怕你们改进了很多技术,让零基础的人,可以做出90%以上标准的味道,但这细微的诧异,很有可能成为失败的根源。
你们应该明白,2000家门,熊猫始终坚持现场明火炒菜,你们现在解决标准化的问题,更多的集中于原材料方面,把原材料全部交给供应商提供,统一的复合调味料、死磕每一个流程,但供应商的标准你们很难去监督。
说句不好听的话,你们现在的模式,任何一环出现问题,对你们都是毁灭性的打击,而之所以发展的还算顺利,只是因为大鳄们在养鱼~”
养鱼之后呢?自然是肥了再宰啊!
当然这话他没明说,留着他们自己去体会吧,就算不说他们也明白。
杨橙的三连暴击效果还不错,堵得对方哑口无言,似乎只有妥协一条路。
但成家夫妇哪那么容易放弃,不然企业也很难做到这么大的规模。
然而杨橙不给他们机会,“做生意就是做形势、做潮流、做时代,你们必须要注意的是,美国的餐饮行业依然在稳步发展。
如今主要形态有两种,一种是轻服务、消费时间较短的有限服务餐饮,也就是你们所在的快餐领域;
另一种是重服务、讲究、消费时间较长的全服务餐饮。
别的不说,快餐生意在美国有更突出的市场表现,比如从餐饮门店占比来看,美国66万的餐饮门店中,快餐门店数量35万家,占比约为53%,全服务餐饮门店占比仅为44%。
从头部公司来看,美国消费者助推了6个百亿美元以上市值的快餐公司诞生——且市值远高于全服务餐饮头部品牌。
而Z国市场,从餐饮门店占比来看,快餐门店占比仅为19%,全服务餐厅占比达76%。Z国快餐门店占比远低于美国。
从头部公司来看,唯一超过100亿美元市值的快餐公司,还是西式快餐公司,暂时没有中式快餐品牌。
问题来了:美国市场的确倚重快餐,但熊猫并未在其中占据头部位置。
而Z国快餐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可熊猫进不去。”
他可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他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美国快餐业繁荣是事实,而且依然处在上升期。
最早是因为女性劳动力的增加,外出就餐,以前被认为是一种奢侈,现在成了家常便饭,后来成了必需品。
二战之前,美国家庭主要在家就餐、一顿饭花2-3小时并不乏见,这与现在Z国家庭的状态差别并不大。
在消费需求并没有打开的年代,也有快餐品牌的诞生,可惜并没有继续夸张,最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直至二战期间,男性参与打仗,大量的死亡导致劳动力锐减,为了生活,妇女走进劳动力市场。
二战结束后,女性外出工作成为越来越多妇女的选择。
家庭的两个主要成员都在外工作,工人和工薪家庭午餐和晚餐,就需要快捷的服务和便宜的食物。
这种需求推动了第一代快餐巨头的成功,就是麦当劳。
自二战后,美国女性参与就业率稳步上升,至今比例已经接近男性。
正是在女性外出就业稳步增长的20世纪中期,《韦氏词典》首次收录了“快餐”一词。
快餐头部公司麦当劳被记录在历史上,成为美国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至于当时仅仅提到金拱门就成了汉堡包的代名词。
同期的KFC、汉堡王这些如今在Z国耳熟能详的品牌,也是目前的头部汉堡快餐公司,都在那个时期陆续成立。
接下来美国婴儿潮的到来,再次刺激了快餐行业的发展。
婴儿潮是指二战后的18年间人口大幅增加,当时美国总人口1.94亿人,同比1940年美国加入二战前1.3亿人口,净增加了47%。
婴儿潮一代,父母均外出工作,快餐消费习惯比以往的哪一代都要明显。
后来婴儿潮一代长大,在20世纪尾声的几十年进入就业市场,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据传说,当时八分之一的美国工人一度受雇于麦当劳快餐店。
快餐行业的扩展与繁荣期间,正是美国婴儿潮一代,成长、成为就业主力周期,也奠定了此时繁荣的基础。
当然,经济增长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支撑美国工业、商业繁荣的城市化进程的背后,是城市人口的增加。
在城市人口占比接近72%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第一个快餐品牌麦当劳上市。
同时,多达美乐披萨、赛百味等这些现在的头部披萨、三明治的快餐公司成立。
在美国城市化率达82%的今天,美国餐饮消费占餐饮市场超过一半。
而那个时候美国人均GDP在3800美元,第二年就升到了4000美元。
4000美元人均GDP,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是国际公认一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节点。
这阶段国家经济社会风险高发,要实现从中等水平往高收入水平发展,一国须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
也就是说,麦当劳上市的时候,仅仅是美国国民人均GDP处于中等水平的时候,当然,这个“中等”是指绝对值,但相对而言美国居民仍是最富裕的国民群体之一。
再一个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是速冻技术的进步,二战期间,为供应大量食品到军队,美国ZF推动解决速冻保存食品问题,当时大量的速冻食品往军队业务输送。
二战后,速冻技术开始往大众市场转移,尤其是连锁快餐行业,它直接解决了规模化生产标准食品后的保存问题。
加上3T(时间、温度、保质期)原理的普及,比如食物在-18℃之下可以保鲜,因为导致食品“变质”的微生物几乎不再活动,大众改变了对速冻食品的“偏见”,愿意消费速冻食品与餐饮,要知道在此之前,食品存储方式以腌制等罐头方式进行,否则会被认为变质或者有害。
除此之外,美国餐饮的整条供应链,包含上游采购、中下游仓储、物流,同时在发展进步,同时期成立了多家公司,如今已经成为头部综合型餐饮供应链、垂直餐饮供应链公司,为美国的快餐及正餐门店供应规模化的净菜、半成品、成品食品。
这就基本解决了快餐企业的后顾之忧,正是因为种种积极因素的叠加,直接推动了快餐行业飞速发展,如此才有了包括诸多汉堡企业比如Five guy是等,以及熊猫这种中式快餐的发展。
但要知道,掌握了供应链源头的是谁?是华尔街的资本家,只要他们掐住供应商,熊猫快餐便任人揉捏,几乎没有反击的余地。
所以杨橙才说,熊猫的危机一直都存在,不是不会发生,只是人家还没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