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拼盘投资(求月票)
多年来,美国对外资进入影视制作产业十分审慎,正是因为传奇恰逢业绩低迷,才让来自Z国财团获得了买入的机会,成为了传奇的新主人。
按照大老王的习惯,买下传奇,他肯定不仅仅是希望进行资本运作,而是与并购盈方、铁人公司等体育公司一样,希望将IP拿到Z国市场赚钱。
尤其是传奇影业旗下的怪兽矩阵,在这个提倡大IP的大片时代,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如果没有这点资本,大老王也不会看上亏到姥姥都不认识的传奇影业。
而且Z国票房市场依然在增长,往往拉动制作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上扬,将IP转变为收益,也是资本市场喜闻乐见的方式,这也是大老王敢砸下上百亿软妹币的代价,拿下传奇的底气所在。
不仅如此,传奇影业这个公司也对得起它的名字,这家公司,它的历史并不如环球、福克斯、派拉蒙那么悠久,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很熟悉它,但它在好莱坞是非常特殊的一家片厂,尤其是它的运作模式。
首先必须要知道,好莱坞拍电影的那么多钱,都从哪里来?
这其实也是好莱坞发展的几个重要转折点。
最早是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自有资金投资这不必说,电影公司从票房赚了钱,然后投入到电影的再生产。
而从银行借款这种方式自好莱坞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了,从爱迪生和格里菲斯时代起,好莱坞已经开始向华尔街的银行家借钱。
贷了款拿去拍片,把赚的钱还上本金和利息,这同样非常好理解。
但每年开启的项目太多了,光靠银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除了银行之外,好莱坞还会寻找其他外部资本,这种做法的历史也很悠久。
著名的外部投资人案例包括:报业大王赫斯特家族、著名的肯尼迪家族、包括现实版钢铁侠霍华德休斯,以及后来的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等等,他们都投资过好莱坞,但直到七十年代之前,外部资本对好莱坞来说都只是很小的补充。
七十年代《大白鲨》和《星球大战》开启了好莱坞的超级大片时代,影片投资成本飞速上涨,电影产业的经营风险急剧增加,对融资的需求也大大提高。
完全依赖自有资金和银行资本显得捉襟见肘,毕竟当时还有个时代背景是几大传统电影公司纷纷被综合性传媒集团收购,而集团总公司不重视电影业务,因而压缩了自有资金的投入,而且,商业银行的低风险倾向已经无法满足好莱坞资本市场的要求。
恰好在这时,联邦ZF出台了针对电影投资的折税政策,大大鼓励了国内乃至欧洲的私人投资者大举进入电影资本市场。
可是呢,税收优惠政策不能一辈子当饭吃,于是80年代中期,里根ZF的税制大改革取消了关于投资电影的优惠政策,再加上个人投资者在资金筹集规模、风险抵抗能力上的先天不足,机构投资者迅速取代了这些有钱的私人,成为好莱坞的外部投资主体,在机构投资者的带动下,大量的保险基金和退休基金也纷纷进入电影投资领域。
于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好莱坞,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拼盘投资。
当然,在此之前要明确一个概念,好莱坞的公司,尤其是六大巨头,他们真的缺钱吗?真的有必要吸引外部资金吗?
其实答案在两可之间,但相比起来,用别人的钱赚钱才是投资的精髓所在。
理论上电影公司当然可以完全依赖自有资金来拍摄电影,而且九十年代以来,次级回收渠道的丰厚利润足以支撑电影公司拍摄亿元规模的超级大片,但无一例外,所有电影公司仍然向外寻求投资。
原因有很多,比如分摊风险,提高开工数量,哭穷以让明星和经纪人降低片酬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电影公司和外部投资者的合作,是完完全全的不平等条约,即使双方投入相等的资金,比如说50/50,但电影公司最后分得的利润却比外部投资者多很多。
这是因为,一部电影的票房回款,发行方总要先从里面扣掉占总票房10-15%的发行费以及其他营销支出,再和外部投资者平分,这当然看起来是公平的,只不过对电影公司来说,坐收发行费把一件有风险的事变成相对旱涝保收,再加上各种会计策略,总而言之,引入外部投资者,对于好莱坞电影公司来说,是一件可以赚更多钱且降低风险的美事。
凭什么不做?
既然电影公司希望寻找外部资本,外部资本也在寻找投资机会,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但是,对冲基金的经理基本不具备电影产业的专业知识,也不太可能一部一部去评估每个电影项目的盈利前景,合作起来岂不是效率很低?
这时,派拉蒙率先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
既然一部一部评估太费事,为什么不一起打个包呢?
于是派拉蒙向证券公司游说,是这么说的:我们派拉蒙公司历年的内部回报率都稳定在15%以上,你看你们对冲基金,内部回报率差不多是12-18%,那我们的回报率水平差不多,可以一起合作呀。
对冲基金比如名气较大的美林证券一听真是这么回事,那就干啊,于是和派拉蒙签下合同,决定透过中间商,投资派拉蒙公司2004-2005年即将开拍的26部影片,其中包括大热项目《世界之战》和《碟中谍3》,投资额占18%,并相应分享18%的利润。
这个协议保障派拉蒙在和美林投资集团结算之前,要提取北美总票房的10%作为发行费,这其实就是派拉蒙内部回报率高的秘密,所以实际上美林到手的分成肯定没有那么多,美林出面的这支基金募集到2.31亿美元,最后占总股本的20%,比原计划的18%还高2个百分点。
这就是所谓的拼盘投资,打包了你一整年或者一段时期内的所有项目,直接算总收益,既方便好莱坞公司做账,也方便金融公司用更低的风险收回本金,收割利润。
按照大老王的习惯,买下传奇,他肯定不仅仅是希望进行资本运作,而是与并购盈方、铁人公司等体育公司一样,希望将IP拿到Z国市场赚钱。
尤其是传奇影业旗下的怪兽矩阵,在这个提倡大IP的大片时代,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如果没有这点资本,大老王也不会看上亏到姥姥都不认识的传奇影业。
而且Z国票房市场依然在增长,往往拉动制作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上扬,将IP转变为收益,也是资本市场喜闻乐见的方式,这也是大老王敢砸下上百亿软妹币的代价,拿下传奇的底气所在。
不仅如此,传奇影业这个公司也对得起它的名字,这家公司,它的历史并不如环球、福克斯、派拉蒙那么悠久,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很熟悉它,但它在好莱坞是非常特殊的一家片厂,尤其是它的运作模式。
首先必须要知道,好莱坞拍电影的那么多钱,都从哪里来?
这其实也是好莱坞发展的几个重要转折点。
最早是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自有资金投资这不必说,电影公司从票房赚了钱,然后投入到电影的再生产。
而从银行借款这种方式自好莱坞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了,从爱迪生和格里菲斯时代起,好莱坞已经开始向华尔街的银行家借钱。
贷了款拿去拍片,把赚的钱还上本金和利息,这同样非常好理解。
但每年开启的项目太多了,光靠银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除了银行之外,好莱坞还会寻找其他外部资本,这种做法的历史也很悠久。
著名的外部投资人案例包括:报业大王赫斯特家族、著名的肯尼迪家族、包括现实版钢铁侠霍华德休斯,以及后来的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等等,他们都投资过好莱坞,但直到七十年代之前,外部资本对好莱坞来说都只是很小的补充。
七十年代《大白鲨》和《星球大战》开启了好莱坞的超级大片时代,影片投资成本飞速上涨,电影产业的经营风险急剧增加,对融资的需求也大大提高。
完全依赖自有资金和银行资本显得捉襟见肘,毕竟当时还有个时代背景是几大传统电影公司纷纷被综合性传媒集团收购,而集团总公司不重视电影业务,因而压缩了自有资金的投入,而且,商业银行的低风险倾向已经无法满足好莱坞资本市场的要求。
恰好在这时,联邦ZF出台了针对电影投资的折税政策,大大鼓励了国内乃至欧洲的私人投资者大举进入电影资本市场。
可是呢,税收优惠政策不能一辈子当饭吃,于是80年代中期,里根ZF的税制大改革取消了关于投资电影的优惠政策,再加上个人投资者在资金筹集规模、风险抵抗能力上的先天不足,机构投资者迅速取代了这些有钱的私人,成为好莱坞的外部投资主体,在机构投资者的带动下,大量的保险基金和退休基金也纷纷进入电影投资领域。
于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好莱坞,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拼盘投资。
当然,在此之前要明确一个概念,好莱坞的公司,尤其是六大巨头,他们真的缺钱吗?真的有必要吸引外部资金吗?
其实答案在两可之间,但相比起来,用别人的钱赚钱才是投资的精髓所在。
理论上电影公司当然可以完全依赖自有资金来拍摄电影,而且九十年代以来,次级回收渠道的丰厚利润足以支撑电影公司拍摄亿元规模的超级大片,但无一例外,所有电影公司仍然向外寻求投资。
原因有很多,比如分摊风险,提高开工数量,哭穷以让明星和经纪人降低片酬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电影公司和外部投资者的合作,是完完全全的不平等条约,即使双方投入相等的资金,比如说50/50,但电影公司最后分得的利润却比外部投资者多很多。
这是因为,一部电影的票房回款,发行方总要先从里面扣掉占总票房10-15%的发行费以及其他营销支出,再和外部投资者平分,这当然看起来是公平的,只不过对电影公司来说,坐收发行费把一件有风险的事变成相对旱涝保收,再加上各种会计策略,总而言之,引入外部投资者,对于好莱坞电影公司来说,是一件可以赚更多钱且降低风险的美事。
凭什么不做?
既然电影公司希望寻找外部资本,外部资本也在寻找投资机会,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但是,对冲基金的经理基本不具备电影产业的专业知识,也不太可能一部一部去评估每个电影项目的盈利前景,合作起来岂不是效率很低?
这时,派拉蒙率先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
既然一部一部评估太费事,为什么不一起打个包呢?
于是派拉蒙向证券公司游说,是这么说的:我们派拉蒙公司历年的内部回报率都稳定在15%以上,你看你们对冲基金,内部回报率差不多是12-18%,那我们的回报率水平差不多,可以一起合作呀。
对冲基金比如名气较大的美林证券一听真是这么回事,那就干啊,于是和派拉蒙签下合同,决定透过中间商,投资派拉蒙公司2004-2005年即将开拍的26部影片,其中包括大热项目《世界之战》和《碟中谍3》,投资额占18%,并相应分享18%的利润。
这个协议保障派拉蒙在和美林投资集团结算之前,要提取北美总票房的10%作为发行费,这其实就是派拉蒙内部回报率高的秘密,所以实际上美林到手的分成肯定没有那么多,美林出面的这支基金募集到2.31亿美元,最后占总股本的20%,比原计划的18%还高2个百分点。
这就是所谓的拼盘投资,打包了你一整年或者一段时期内的所有项目,直接算总收益,既方便好莱坞公司做账,也方便金融公司用更低的风险收回本金,收割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