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就是耍流氓(求订阅)
银行搬迁总部从来都不是说搬就能搬的,首先瑞士ZF就不同意。
因为远山银行整合的可是原先他们瑞士的银行,现在你整合完成了,要把银行搬走,换谁都不能同意。
这个道理杨家人心里跟明镜似的,可越是清楚这事儿就越难办,还不如来个愣头青,什么都不知道,直接搬走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杨橙阴测测的说道,“其实有个现成的理由可以用,你们忘了新年第一天那份公约了?”
众人愣了下,同时想到今年1月1日,由经合组织成员国以及Z国、巴西、新加坡等47个国家签署的《银行信息自动交换国际公约》正式生效,而瑞士也位列其中,这意味着该国“避税天堂”地位的正式终结。
刘慕谦点头道,“我也收到瑞士税务机关的通告,他们已经开始收集相关银行信息,并将于2018年与其他成员国进行首次信息共享,但这些信息只能用于打击避税,不得公之于众。”
杨橙摆摆手,“这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谁都知道真实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也都知道背后有谁在操控。”
“不管怎么样,这确实是个好借口,而且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可以一举打响名声。”杨森也肯定了杨橙的这个建议。
其实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标准早在2014年就由经合组织提出,并在当年2月的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上得到通过,旨在通过让银行信息在各国司法部门之间自动交换以打击逃避税行为。
该公约可能是全球打击逃税举措的最重大突破,未来,参加该公约的某成员国公民在另一成员国开立银行账户,该公民所属国家的税务部门将自动获取账户信息,从而达到打击避税的目的。
对各国征税的工作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可对瑞士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打击。
要知道瑞士之所以在国际上地位斐然,并且具有很高的声望,可不是因为费德勒或者瑞士手表,更不是军刀,而是他们由来已久的银行保密制度。
1713年日内瓦议会制定银行法,规定银行人员有责任记录客户信息,但是禁止将客户的信息透露给他人,这也成为了瑞士银行保密法的雏形。
在1934年11月8日,瑞士正式通过了《关于银行和储蓄所的联邦法令》,规定银行必须保护储户账号安全,任何储户都可选取自己认为妥当、安全的方式开户存款,而银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泄露储户信息,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过去瑞士仅曾为美国等少数国家提供过银行信息,而且并不保证充分合作。
但在2008年瑞银集团受到F~B~I的调查之后,瑞士银行业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舆论压力,并最终签署了此项公约。
而签署该公约意味着,以银行保密传统著称的瑞士将接受这一新标准,承诺在该标准下提交外国客户的账户信息,瑞士银行保护客户隐私的传统可能就此终结。
天知道究竟有多少灰色资金藏在瑞士,而这个公约一签,等同于瑞士自断双臂。
但没办法,形势不如人,虽然瑞士是永久中立国,但不代表他们可以不受威胁,这年头,横的怕楞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如果用人来做比喻,瑞士就是西装革履、翩翩而雅的绅士公子,而美国则是暴发户二代,有钱有人性格霸道,就是一有钱有势的臭流氓、大无赖。
绅士跟你讲道理,流氓跟你讲拳头,结局就是——绅士被收拾的灰头土脸,不得已接受了臭流氓的整编。
谁都知道推动这个公约通过的幕后黑手是谁,看看这份公约国名单,全球打击避税力度最大的美国并不在该公约的签署国之内,这就耐人寻味了吧?
一方面,美国为了全球追税早已经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网络:海外帐户税务法(FATCA),瑞士也是该协议的成员之一。
另一方面,近年来众多富豪都在把金钱从传统离岸避税天堂瑞士撤离出来,再转移至美国境内,换句话说,美国自己俨然成为了保护财富秘密的“新瑞士”。
据统计,全球金融资产大概有8%位于各大离岸中心,每年给各国ZF造成2000亿美元的税收损失,但各国差别很大,北极熊的这一数字是52%,海湾一些国家则是57%,但美国却只有4%的金融资产位于离岸中心。
由于美国拒绝签署此公约,现在美国正在创造着一个新的热门市场,从伦敦的律师到瑞士的信托公司,都在着手协助富豪客户把瑞士、巴哈马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的帐户转移至美国的内华达、怀俄明和南达科他州。
看明白了吗?就是用法律法规禁止你做生意,然后再把这门赚钱的生意抢过来自己做,典型的流氓行径,有办法吗?没得办法,除非你造出一架可以灭天灭地的F250,才能让美国的那些F22、F35投鼠忌器。
不过对客户来说,尤其是那些能够在瑞士存钱的大客户,都是各个地方有名有姓的大富豪,他们的血液可没多少温度,既然美国的税率比其他发达国家相对“友好”,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是39.6%,而资本收益税则是15%至20%,远低于欧洲多数国家的40%,那为什么不把钱拿到美国呢?
再者,美国不仅税率比较低,而且在有些州如内华达州、特拉华州、蒙大拿州和纽约州等开设离岸公司也非常简单,在这些地方开设壳公司的人甚至不用提供护照、驾照等身份证明。
在这些地方,开一个公司比办一张图书馆会员卡更容易,在富豪眼中,这就是效率的体现,能用更短的时间更便利的方式办成他们想办的事,又何必把钱放在瑞士?
而最重要的是,美国并没有加入任何国际披露标准,换句话说,在要求别国提供美国公民在当地金融信息的同时,却不与别国分享外国人在美国的信息,所以和传统的避税目的地瑞士和英属维京群岛相比,在美国避税更加“安全可靠”。
甚至美国的银行可以帮助顾客转移财富至美国,以免遭到母国ZF课税,并且隐藏财产,所以这个协议一签,用不了多久,美国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避税天堂,美国缺乏执行外国税收法律的资源,并且也无意这样做。
因此这个公约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
当然了,杨橙也不在乎谁是最终受益者,远山银行在美国也有总部,并不耽误他们把以前的瑞士总部迁到列支敦士登。
他之所以这么热心,主要是看中了阿洛伊斯这层关系,与瑞士一样同为中立国的列支敦士登,只要欧洲没有战乱,单从战略意义上来说,这个袖珍小国比瑞士还安全,税收方面更是占尽了优势,最关键的是,阿洛伊斯作为王储,除非他是短命鬼,否则他有足够长的时间成为远山银行的保护伞。
额。。。好吧,保护伞这个词好像有些贬低了杨家的地位,那就换一个,最有实力的合作伙伴!
他背后的家族是一个走过了900年的皇族,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欧洲大陆上最多的财富。
而这庞大财富的基础就是LGT集团——一个全球最大的完全由家族拥有并管理的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集团。
最重要的是,双方能够各取所需,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或者付出,双方的合作基础,可以说是无限接近于平等的,这样的合作才更牢靠。
杨橙都快活成精了,等他接班远山以后,阿洛伊斯也差不多接过王位了,双方的合作蜜月期将无限延长,zheng权的稳固以及对经济命脉的把控,是列支敦士登王氏家族财富保值的关键,也是双方合作的纽带。
“富不过三代”这一魔咒完全没能禁锢住拥有900年历史的列支敦士登家族,还能锁住跟杨家的合作?
杨橙觉得自己的运气还没那么衰!
更让杨橙垂涎的是,王室900年来累积的艺术珍宝,时至今日,列支敦士登王室家族的艺术收藏位列世界之最。
但巨额财富以及艺术品的累积并非朝夕而蹴,在这个人口稀疏、资源匮乏的国家,二战后经历的阵痛令皇室只能通过变卖艺术收藏品的方式维持生计,当时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王室出售了达芬奇的名画《吉内薇拉·德·班琪》。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就算这个小国家完蛋了,王室也不会倒!
但王室深谙经济发展的道理,不会轻易让国家完蛋,知道自己的国家缺乏实业资源,那就干脆立足于金融,别看这个国家小,但私人银行的密度却是全球最高。
但他们依然如饥似渴,对有实力的私人银行来者不拒,甚至不惜让王储亲自出面拉人!
光有银行还不够,银行也需要客户来维持,单纯的存取款还有理财服务,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没什么吸引力,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都在开拓高附加值的非金融服务,但是由王室经营的LGT集团可谓深谙高净值人群的需求。
因为远山银行整合的可是原先他们瑞士的银行,现在你整合完成了,要把银行搬走,换谁都不能同意。
这个道理杨家人心里跟明镜似的,可越是清楚这事儿就越难办,还不如来个愣头青,什么都不知道,直接搬走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杨橙阴测测的说道,“其实有个现成的理由可以用,你们忘了新年第一天那份公约了?”
众人愣了下,同时想到今年1月1日,由经合组织成员国以及Z国、巴西、新加坡等47个国家签署的《银行信息自动交换国际公约》正式生效,而瑞士也位列其中,这意味着该国“避税天堂”地位的正式终结。
刘慕谦点头道,“我也收到瑞士税务机关的通告,他们已经开始收集相关银行信息,并将于2018年与其他成员国进行首次信息共享,但这些信息只能用于打击避税,不得公之于众。”
杨橙摆摆手,“这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谁都知道真实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也都知道背后有谁在操控。”
“不管怎么样,这确实是个好借口,而且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可以一举打响名声。”杨森也肯定了杨橙的这个建议。
其实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标准早在2014年就由经合组织提出,并在当年2月的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上得到通过,旨在通过让银行信息在各国司法部门之间自动交换以打击逃避税行为。
该公约可能是全球打击逃税举措的最重大突破,未来,参加该公约的某成员国公民在另一成员国开立银行账户,该公民所属国家的税务部门将自动获取账户信息,从而达到打击避税的目的。
对各国征税的工作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可对瑞士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打击。
要知道瑞士之所以在国际上地位斐然,并且具有很高的声望,可不是因为费德勒或者瑞士手表,更不是军刀,而是他们由来已久的银行保密制度。
1713年日内瓦议会制定银行法,规定银行人员有责任记录客户信息,但是禁止将客户的信息透露给他人,这也成为了瑞士银行保密法的雏形。
在1934年11月8日,瑞士正式通过了《关于银行和储蓄所的联邦法令》,规定银行必须保护储户账号安全,任何储户都可选取自己认为妥当、安全的方式开户存款,而银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泄露储户信息,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过去瑞士仅曾为美国等少数国家提供过银行信息,而且并不保证充分合作。
但在2008年瑞银集团受到F~B~I的调查之后,瑞士银行业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舆论压力,并最终签署了此项公约。
而签署该公约意味着,以银行保密传统著称的瑞士将接受这一新标准,承诺在该标准下提交外国客户的账户信息,瑞士银行保护客户隐私的传统可能就此终结。
天知道究竟有多少灰色资金藏在瑞士,而这个公约一签,等同于瑞士自断双臂。
但没办法,形势不如人,虽然瑞士是永久中立国,但不代表他们可以不受威胁,这年头,横的怕楞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如果用人来做比喻,瑞士就是西装革履、翩翩而雅的绅士公子,而美国则是暴发户二代,有钱有人性格霸道,就是一有钱有势的臭流氓、大无赖。
绅士跟你讲道理,流氓跟你讲拳头,结局就是——绅士被收拾的灰头土脸,不得已接受了臭流氓的整编。
谁都知道推动这个公约通过的幕后黑手是谁,看看这份公约国名单,全球打击避税力度最大的美国并不在该公约的签署国之内,这就耐人寻味了吧?
一方面,美国为了全球追税早已经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网络:海外帐户税务法(FATCA),瑞士也是该协议的成员之一。
另一方面,近年来众多富豪都在把金钱从传统离岸避税天堂瑞士撤离出来,再转移至美国境内,换句话说,美国自己俨然成为了保护财富秘密的“新瑞士”。
据统计,全球金融资产大概有8%位于各大离岸中心,每年给各国ZF造成2000亿美元的税收损失,但各国差别很大,北极熊的这一数字是52%,海湾一些国家则是57%,但美国却只有4%的金融资产位于离岸中心。
由于美国拒绝签署此公约,现在美国正在创造着一个新的热门市场,从伦敦的律师到瑞士的信托公司,都在着手协助富豪客户把瑞士、巴哈马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的帐户转移至美国的内华达、怀俄明和南达科他州。
看明白了吗?就是用法律法规禁止你做生意,然后再把这门赚钱的生意抢过来自己做,典型的流氓行径,有办法吗?没得办法,除非你造出一架可以灭天灭地的F250,才能让美国的那些F22、F35投鼠忌器。
不过对客户来说,尤其是那些能够在瑞士存钱的大客户,都是各个地方有名有姓的大富豪,他们的血液可没多少温度,既然美国的税率比其他发达国家相对“友好”,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是39.6%,而资本收益税则是15%至20%,远低于欧洲多数国家的40%,那为什么不把钱拿到美国呢?
再者,美国不仅税率比较低,而且在有些州如内华达州、特拉华州、蒙大拿州和纽约州等开设离岸公司也非常简单,在这些地方开设壳公司的人甚至不用提供护照、驾照等身份证明。
在这些地方,开一个公司比办一张图书馆会员卡更容易,在富豪眼中,这就是效率的体现,能用更短的时间更便利的方式办成他们想办的事,又何必把钱放在瑞士?
而最重要的是,美国并没有加入任何国际披露标准,换句话说,在要求别国提供美国公民在当地金融信息的同时,却不与别国分享外国人在美国的信息,所以和传统的避税目的地瑞士和英属维京群岛相比,在美国避税更加“安全可靠”。
甚至美国的银行可以帮助顾客转移财富至美国,以免遭到母国ZF课税,并且隐藏财产,所以这个协议一签,用不了多久,美国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避税天堂,美国缺乏执行外国税收法律的资源,并且也无意这样做。
因此这个公约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
当然了,杨橙也不在乎谁是最终受益者,远山银行在美国也有总部,并不耽误他们把以前的瑞士总部迁到列支敦士登。
他之所以这么热心,主要是看中了阿洛伊斯这层关系,与瑞士一样同为中立国的列支敦士登,只要欧洲没有战乱,单从战略意义上来说,这个袖珍小国比瑞士还安全,税收方面更是占尽了优势,最关键的是,阿洛伊斯作为王储,除非他是短命鬼,否则他有足够长的时间成为远山银行的保护伞。
额。。。好吧,保护伞这个词好像有些贬低了杨家的地位,那就换一个,最有实力的合作伙伴!
他背后的家族是一个走过了900年的皇族,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欧洲大陆上最多的财富。
而这庞大财富的基础就是LGT集团——一个全球最大的完全由家族拥有并管理的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集团。
最重要的是,双方能够各取所需,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或者付出,双方的合作基础,可以说是无限接近于平等的,这样的合作才更牢靠。
杨橙都快活成精了,等他接班远山以后,阿洛伊斯也差不多接过王位了,双方的合作蜜月期将无限延长,zheng权的稳固以及对经济命脉的把控,是列支敦士登王氏家族财富保值的关键,也是双方合作的纽带。
“富不过三代”这一魔咒完全没能禁锢住拥有900年历史的列支敦士登家族,还能锁住跟杨家的合作?
杨橙觉得自己的运气还没那么衰!
更让杨橙垂涎的是,王室900年来累积的艺术珍宝,时至今日,列支敦士登王室家族的艺术收藏位列世界之最。
但巨额财富以及艺术品的累积并非朝夕而蹴,在这个人口稀疏、资源匮乏的国家,二战后经历的阵痛令皇室只能通过变卖艺术收藏品的方式维持生计,当时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王室出售了达芬奇的名画《吉内薇拉·德·班琪》。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就算这个小国家完蛋了,王室也不会倒!
但王室深谙经济发展的道理,不会轻易让国家完蛋,知道自己的国家缺乏实业资源,那就干脆立足于金融,别看这个国家小,但私人银行的密度却是全球最高。
但他们依然如饥似渴,对有实力的私人银行来者不拒,甚至不惜让王储亲自出面拉人!
光有银行还不够,银行也需要客户来维持,单纯的存取款还有理财服务,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没什么吸引力,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都在开拓高附加值的非金融服务,但是由王室经营的LGT集团可谓深谙高净值人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