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测不准的国帑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桓的吐槽,引得南钰一阵轻笑,这个官家,实在是有趣。
  午时三刻的梦,不就是白日梦吗?
  陈东看着官家的模样,就知道此事万万不能成。
  辽国的时候,契丹人还有和大宋谈条件的能力。
  现在的耶律大石,带着十万精壮,都跑出了他们的祖地,在西域耀武扬威,还想和大宋谈条件?
  “官家,耶律大石自称菊儿汗,在西域攻城略地,西面的黑汗国和东面的高昌国都在其淫威之下瑟瑟发抖。虽然他精兵强将,让西域诸国不敢擅动,黄头回鹘都避其锋芒。”
  “但这也对他形成了桎梏,若是轻易动兵,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也投鼠忌器,不敢肆意攻打清河城。”
  “臣在西域沟通了高昌,黄头回鹘和黑汗国,倒是稳住了形势。”
  赵桓点头,陈东在清河城那个地方,十分危险,但也代表着机遇。他的外交战略的确执行的不错。
  上兵伐谋,陈东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在西域那片复杂的地域站稳了脚跟。
  “不过官家,金山没有金矿了。汉朝挖完,唐朝挖,早就挖的一干二净了。”陈东笑着说道。
  他的话引得赵桓哈哈大笑,文德殿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当初的金山之说,的确是汉朝的记载,汉人在那里淘金,淘金热促使了那里的发展,但是金矿早就被开采一空。
  “清河城四千强骑交给你,你带着通译由天山古道,绕过碎叶城,打通西去之路。”赵桓对陈东下达了命令。
  重启丝绸之路,没有前置的通使,根本就是妄谈。
  “凌唐佐,你呢,准备回汴京为官,还是跟着陈东一起去呢?”赵桓看着凌唐佐问道。
  凌唐佐这趟克烈部可不是白去的,按照功劳,他会连胜三级,直接到正七品的职位,获得一个枢密院承旨的职官。
  剩下的就是三年一迁的熬了。
  凌唐佐脸上露出了笑意,回汴京做官有什么意思,天天勾心斗角,他不是不擅长,而是无聊罢了。
  “臣愿随陈学士前往大秦。”凌唐佐俯首说道。
  出使旁国,一直是立功的好机会,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好!”赵桓兴奋的说道。
  他就喜欢这样的大宋官员,那些泡在醋缸里的文臣,整天只知道酸,他不待见。
  “妾身随凌相公一起前往。”南钰赶忙说道。
  赵桓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南钰和凌唐佐。
  “官家。”陈东俯首说道:“臣经常往返镇州和清河城,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契丹人对耶律大石这些人,恨之入骨。”
  “哦?”赵桓稍微皱了皱眉头,但是很快就了然,为何会如此。
  灭辽之战中,耶律延禧被完颜娄室活捉送到黄龙府后,耶律大石巧妙的逃脱,跑回了上京路的镇州,并且自立为菊儿汗。
  他自立为菊儿汗的时候,跟契丹人可不是说他要往西跑。
  他当初打出来的口号是“救君父,济生民,安天下”。
  可是喊出这个口号之后,得到了大宋皇帝送给他的精确的图纸之后,他选择了“养兵待时而动”。
  这一等待,就等到了和克烈部作战失败。
  仓皇之中,耶律大石带着精锐部队,逃离了镇州,过清河城,走天山古道,跑到了碎叶城。
  这就是他耶律大石给契丹人的交待。
  契丹人不恨他才怪。
  他把精锐都带跑了,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在上京路受苦,放牧都打不过狼群,更何况是人?
  “契丹人怨恨他放弃了祖地,带着精锐逃跑的事吗?”赵桓对着陈东问道。
  陈东笑着说道:“不仅仅如此,耶律大石为了平复他手下的人思乡之情,屡次组织东征。”
  “但是他都是等到霜降的时候出发,还没等走出天山古道就被大雪封山,已经做了三次这样的事了。整个西域人都当他的东征是笑话。”
  “如此三五次之后,那些铁了心归乡的契丹人已经逃回了镇州,约有一两万人,被赵相公收纳,他们自带干粮,春至秋去,是防守清河城最主要的力量。”
  赵桓这才了然,上兵伐谋可不是动嘴皮那么简单。
  不是赵桓陈兵镇州将近五万人,静边城将近三万人,克烈部怎么可能倾向大宋?
  同样的道理,若是清河城只靠四千大宋强骑兵守,陈东就是再能说,也有危险。
  还是手里有兵,说话硬气。
  陈东看着官家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继续说道:“臣请旨牛皋作为武将随行,四千兵马臣也不会指挥啊。所以,清河城的防守就成了个问题。”
  “牛皋推荐了他的同乡好友董先。”
  “董先?”赵桓一愣,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这应该是岳飞河间军中的一个人物。
  【历史事件提醒:董先为岳飞手下大将,乃是牛皋好友,洛阳人。初在翟兴军从军,与金人战,勇功为多。与岳飞手下另外一大将王贵,曾经一起在卢氏县、唐州、菜州作战,皆大捷。】
  【有勇力,每战,冒矢石为诸军先,乃战场上勇冠三军急先锋。官至制置使,离节度使一步之遥。】
  赵桓看了看董先的资料,果然如此,自己没有记错,的确是岳飞的部下。
  【董先与秦桧交好,秦桧十分欣赏他的才华,绍兴十年,颍昌之战之后,秦桧屡与其见面,常夸耀其勇武,暗示董先在岳飞手下屈才。】
  【董先贪财好色,被秦桧抓住软肋腐化,一向管不住武将大臣的赵构,屡屡下旨斥责。】
  【岳飞曾经因其生活作风问题,惩戒过他三次,董先依旧屡教不改。】
  【绍兴十一年,岳飞被构陷,在被抓进大理寺之后,董先与王俊两人站在了秦桧一方,作证岳飞确有不臣之心。】
  赵桓看完这段之后,刚要准备下令让董先去的他,及时止住了自己的话头。
  人无完人,谁都可以有弱点。
  但是董先这个弱点,是在太好利用了,胡姬之艳丽可是从汉朝起就有了。这个董先真的放在这等机要的位置。
  耶律大石送一沓美女,董先就会沦陷了。
  赵桓也想起来,为什么自己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就是因为他强抢契丹女子,被岳飞惩戒了。
  军队是个军令如山倒的地方,要的是服从,岳飞严令不让骚扰百姓,董先还这么干了,不被罚才是怪事。
  “让王贵从东胜卫带五千骑卒防守清河城吧。”赵桓决定换个人去。
  此人是岳飞在汤阴时候的结拜大哥,在岳飞从军之前,就是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
  此人在正常的历史线里,也是战功卓硕,岳家军里武将担当,有勇有谋,一直为岳飞出谋划策,是岳飞的左膀右臂一样的人物。
  他早就研究过这个人,的确是个不错的良将。
  比这个牛皋的好友,董先,要靠谱多了。
  牛皋喝酒误事被岳飞打了二十鞭的案底,还在赵桓手下压着呢,当初岳飞建议派他跟着陈东去清河城,就存着让他改过自新的想法。
  陈东也就是这么一说,官家既然早有人选,他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今夜在尚膳楼设下酒宴,给几位接风。”赵桓对着几个人说道。
  主持接风洗尘的是宇文虚中,赵桓出席这等宴会,只能让他们拘谨,还不如派个公卿去主持。
  赵桓深夜还在看着札子,军婚法,已经变成了域外婚法。
  出使在外的使官、在倭国、高丽、克烈部挖矿的工匠、不在本地的边军,都是域外婚法的保护对象。
  在外面为大宋卖命,后院却没有任何保障,这不合适。
  而且这个政令从确定要立法,再到确定条文,用的时间并不长,进行了三次征询意见之后,终于来到了赵桓面前。
  赵桓批复让刑部多加跟进,随时准备增补条款。
  “水患吗?”赵桓看着钦天监的札子,意外的看到了宗泽的名字,在札子上。
  宗泽这个战略核武器级别的大臣,放到哪里都是大宋的牌面。
  赵桓让宗泽担任的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的经略使,把两路之事安排的十分妥当。
  而去年夏天的时候,江南水患,也导致百姓损失惨重。
  赵桓仔细琢磨了这个札子,才看懂。
  就两个字,打钱!
  疏通河道,雇佣民夫,需要花钱。
  清理淤泥,开垦荒田,需要花钱。
  修建河堤,兴修水利,需要花钱。
  赵桓非常敞亮的批复了这个札子。
  李纲已经在汴京和户部碰过头,户部还有些闲散的钱支援荆湖两路。
  国帑打钱,利国利民之事,赵桓自然会批复,甚至还从内帑划了一百万银元做支持。
  赵桓看着手里的札子,差点笑出声来。
  国帑的属性,有点不确定性那味儿。
  在赵桓观察的时候,这国帑是空空如也,四处都是窟窿。
  但是在真的需要的时候,又跟海绵里的水,正义的沟壑一样,挤挤总会有的。
  测不准的国帑,让赵桓苦笑不得。
  大宋经过赵佶在位的二十六年,拥有了太多的伤疤需要修补。
  国帑里好不容易有点钱,也不愿意让皇帝看到,防止被拿去建艮岳宫一样的地方。
  “你们不给朕花钱,朕也有内帑可以用。”赵桓笑着将札子放下。
  赵英连连点头说道:“就是,他们那点钱,天天藏着掖着的,跟官家看得上他们的钱一样!”
  “说话这么敞亮,怎么又去哪里发财了?”赵桓笑着问道。
  赵英嘿嘿的笑了两声,说道:“臣这伺候官家的厨艺还算过得去,就教了几个徒弟。上个月,臣让内帑尚膳局,收了汴京西华门外的尚膳楼,在各地开了店,现在有三十多家分店了。”
  “这个月开始扭亏为盈了。”
  赵桓看着赵英的模样,好奇的问道:“哟,连锁酒楼都被你开起来了啊,挣了多少?看把你乐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