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乱造谣生事
做人还是要知足的。
老天爷已经对他不错了,已经给了他一个温柔体贴的赵巧云,而且云儿还不介意他已经有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小妾,虽然有些小小的遗憾,可人生就没有完美的事情,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得了杨司锋的首肯之后,李清照很快将十几个神色各异的读书人带进来。
毫无例外的,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的人了。
象他们这个年纪的,最少的都参加了三次科考了,还没有考中的话,也确实是得认命了。
因为,这个时期的平均寿命也就四十来岁,这个年纪若是还继续去考的话,就算考中了又能如何?还能让他们有多少时间实现他们的抱负?
所以说,象他们这种年纪的人认命,在杨司锋来,这是明智的表现,而不是什么不思进取。
要是四十多了还没有考中却要继续读书科考的话,那不是大无畏,而是不明智了。都这个年纪了还不明白自己的长处在哪里,那真正的是读书读傻了。
莫说他们基本上考不中,就算他们真侥幸中了,一群读书都读傻了的,就象范进中举那样的,中了后对国朝对百姓又有多大的贡献呢。
这便让杨司锋想起曾经的朋友圈中的一个图片:一个瘦得不象人样的父亲,一位衣着光鲜,刚刚完成博士学业的儿子。
杨司锋看了十分的不解,若说勒紧裤腰带让儿女们完成大学学业,还是为人父母不得不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话,那么,都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了,还让自己的父亲遭这种罪供着他们读个博士,试问这位儿子又是于心何忍?这样的博士之于国家和百姓,又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不才,倒是让大人见笑了。”几位秀才们见到杨司锋的时候,瞅着杨司锋微微犹豫了一下,惭愧地说道。
杨司锋虽然年轻,这些人当中年纪最大的,只怕和他的父亲差不多岁数了。可是,杨司锋有官身,他们这群人却只是些个秀才,所以,他们自称学生,倒还真的不算违和。
“几位万勿如此客气,也不需要感到惭愧什么的,国朝读书人那么多,可不只有科举考官这一条路,国朝需要读书人的地方多了去了,几位能认清自己的形势,替国朝替老百姓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只会让百姓们感谢,让本官感到欣慰和佩服,有什么见笑的呢。”杨司锋真诚地说道。
众人的脸色缓和了一些。能听到杨司锋这几句宽慰的话,不管杨司锋的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让他们心里好受了一些。
人都是有点念想的。
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认清了自己不是考试的料,或是他们只是卖李清照的一个面子来帮助自己,或他们完全就是家里负担不起,想要找份工作补贴家用,然而这一切都不重要。
至少,他们是货真价实的大宋朝的秀才公,他们还不嫌弃只是充当一个个保正,所以,他们对于杨司锋来说,就是一群有用的人。
所以,杨司锋不介意在自己能力许可的范围内,给他们画上一个大饼。
“你们的遭遇可能各不相同,你们或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本官权且信了你们的话,但是本官更愿意相信的便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知灼学的唯一标准。大宋朝不缺乏写得一手锦乡文章的读书人,但是大宋朝更缺少的,是脚踏实地、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谋点福利的读书人,你们不嫌弃这个小小的保正,说实在话,本官很是欣尉。”
众人齐齐一愣,他们来之前有过各种猜想,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位年轻的主官,和他们说的却是这些道理。
他们是知道这位年轻人写过不少名篇大作,还让一代女神李清照极为倾倒的,可听他的意思,他自己对那些只会写得锦绣文章的读书人都不感冒,而更崇尚的是做实事的人,莫非,这个年轻的知军,真的是他们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
“我不知道你们现在是如何想的,有什么目的,我也不管你们是如何看我的,这都不重要,再重复一遍,本官坚信一句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本官不喜欢听那些空洞的大道理,本官更相信本官看到的。所以,既然你们信任易安,也信任本官,本官也权且信任你们各位。接下来,你们将会被本官的人带到各个乡保里,你们有半个月的时间熟悉当地的情况,然后,现在的保正们将会投入到科举备考中去,所以,这个保几千个百姓的福祉和日常可就全部依靠你们了。”
“不要小看只是一个个保正,它的活比当一个知县的活更细致更繁杂,所以,本官个人的看法,你们能当好一个保正的话,以后当一个知县都不是什么问题。”
“以本官的身份,虽然不敢保证你们未来一个知县的出身,你们也知道,大宋朝还有许多举人们等待着分配实缺呢,所以,就算本官承诺你们说,只要你们好好干,以后本官一定会保举你们当知县知州什么的,你们一定不要信,这话一定是骗你们的,哪怕是官家都不敢这样保证。”
众人会心一笑,他们还以为这位年轻的主官是个脑袋有坑的年轻人呢,这么一听,还是一个挺有趣的后生。确实,如果人家真和自己这样说的话,他们或许会信,但是更理性的分析的话,这当然是骗他们的:上一届的科举考中了进士的举子们,据说还有的人还在京城等待着分配呢。
“但是,你们可以相信本官一点的是,”杨司锋微微抬高了声音,“只要你们真正在努力的干,真的胜任了保正这个职位的话,以本官这个皇帝女婿的身份,还是张相公的学生的身份,保举你们未来当个县丞主薄什么的,还是可以保证的。当然,你们听着就行了,就不要到外面去传了,要是让别人听到了,又会指责本官私相授受了,本官现在还太年轻,可不想被那些老夫子乱喷乱咬。”
众学子们,本来是心事重重的过来的,听到杨司锋这话,不由笑出了声音。有杨司锋这句话,就算他们最终不能当上县丞主薄啥的,那只怪自己的本事不行。可就算真的只当个保正,看在一个月也有十来两银子的份上,他们似乎也不亏啊。
众人心神大定的跟着杨志,将分赴各个乡保去实习去了,他们的命运如何,真的就看他们的表现了。当然,有他们的加入,胡铨等人就算能解脱出来一心准备科考了。
送走了这些人,杨司锋回首望了李清照一看,颇有点想要邀功的孩子一般。
赵巧云这时候完全知道了这是李清照的善意之举,已经以女主人的身份去后厨张罗饭菜,打算好好的慰劳李清照一番了。
李清照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然后突然压低了声音道:“我的闺中好友何诗琪是来过你这里是吧?”
“是这样的,”杨司锋心虚的答道。
“我听那谁说过,说你们两个还有一腿,是不是有这么回事?”李清照似笑非笑,一副玩味的表情。
“谁说的,谁在乱造谣生事?没有的事情,这种事情能乱说么?”杨司锋当即矢口否认,瞥了眼端着果盘款款走来的赵巧云,一脸紧张地说道。
(未完待续)
老天爷已经对他不错了,已经给了他一个温柔体贴的赵巧云,而且云儿还不介意他已经有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小妾,虽然有些小小的遗憾,可人生就没有完美的事情,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得了杨司锋的首肯之后,李清照很快将十几个神色各异的读书人带进来。
毫无例外的,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的人了。
象他们这个年纪的,最少的都参加了三次科考了,还没有考中的话,也确实是得认命了。
因为,这个时期的平均寿命也就四十来岁,这个年纪若是还继续去考的话,就算考中了又能如何?还能让他们有多少时间实现他们的抱负?
所以说,象他们这种年纪的人认命,在杨司锋来,这是明智的表现,而不是什么不思进取。
要是四十多了还没有考中却要继续读书科考的话,那不是大无畏,而是不明智了。都这个年纪了还不明白自己的长处在哪里,那真正的是读书读傻了。
莫说他们基本上考不中,就算他们真侥幸中了,一群读书都读傻了的,就象范进中举那样的,中了后对国朝对百姓又有多大的贡献呢。
这便让杨司锋想起曾经的朋友圈中的一个图片:一个瘦得不象人样的父亲,一位衣着光鲜,刚刚完成博士学业的儿子。
杨司锋看了十分的不解,若说勒紧裤腰带让儿女们完成大学学业,还是为人父母不得不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话,那么,都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了,还让自己的父亲遭这种罪供着他们读个博士,试问这位儿子又是于心何忍?这样的博士之于国家和百姓,又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不才,倒是让大人见笑了。”几位秀才们见到杨司锋的时候,瞅着杨司锋微微犹豫了一下,惭愧地说道。
杨司锋虽然年轻,这些人当中年纪最大的,只怕和他的父亲差不多岁数了。可是,杨司锋有官身,他们这群人却只是些个秀才,所以,他们自称学生,倒还真的不算违和。
“几位万勿如此客气,也不需要感到惭愧什么的,国朝读书人那么多,可不只有科举考官这一条路,国朝需要读书人的地方多了去了,几位能认清自己的形势,替国朝替老百姓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只会让百姓们感谢,让本官感到欣慰和佩服,有什么见笑的呢。”杨司锋真诚地说道。
众人的脸色缓和了一些。能听到杨司锋这几句宽慰的话,不管杨司锋的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让他们心里好受了一些。
人都是有点念想的。
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认清了自己不是考试的料,或是他们只是卖李清照的一个面子来帮助自己,或他们完全就是家里负担不起,想要找份工作补贴家用,然而这一切都不重要。
至少,他们是货真价实的大宋朝的秀才公,他们还不嫌弃只是充当一个个保正,所以,他们对于杨司锋来说,就是一群有用的人。
所以,杨司锋不介意在自己能力许可的范围内,给他们画上一个大饼。
“你们的遭遇可能各不相同,你们或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本官权且信了你们的话,但是本官更愿意相信的便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知灼学的唯一标准。大宋朝不缺乏写得一手锦乡文章的读书人,但是大宋朝更缺少的,是脚踏实地、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谋点福利的读书人,你们不嫌弃这个小小的保正,说实在话,本官很是欣尉。”
众人齐齐一愣,他们来之前有过各种猜想,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位年轻的主官,和他们说的却是这些道理。
他们是知道这位年轻人写过不少名篇大作,还让一代女神李清照极为倾倒的,可听他的意思,他自己对那些只会写得锦绣文章的读书人都不感冒,而更崇尚的是做实事的人,莫非,这个年轻的知军,真的是他们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
“我不知道你们现在是如何想的,有什么目的,我也不管你们是如何看我的,这都不重要,再重复一遍,本官坚信一句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本官不喜欢听那些空洞的大道理,本官更相信本官看到的。所以,既然你们信任易安,也信任本官,本官也权且信任你们各位。接下来,你们将会被本官的人带到各个乡保里,你们有半个月的时间熟悉当地的情况,然后,现在的保正们将会投入到科举备考中去,所以,这个保几千个百姓的福祉和日常可就全部依靠你们了。”
“不要小看只是一个个保正,它的活比当一个知县的活更细致更繁杂,所以,本官个人的看法,你们能当好一个保正的话,以后当一个知县都不是什么问题。”
“以本官的身份,虽然不敢保证你们未来一个知县的出身,你们也知道,大宋朝还有许多举人们等待着分配实缺呢,所以,就算本官承诺你们说,只要你们好好干,以后本官一定会保举你们当知县知州什么的,你们一定不要信,这话一定是骗你们的,哪怕是官家都不敢这样保证。”
众人会心一笑,他们还以为这位年轻的主官是个脑袋有坑的年轻人呢,这么一听,还是一个挺有趣的后生。确实,如果人家真和自己这样说的话,他们或许会信,但是更理性的分析的话,这当然是骗他们的:上一届的科举考中了进士的举子们,据说还有的人还在京城等待着分配呢。
“但是,你们可以相信本官一点的是,”杨司锋微微抬高了声音,“只要你们真正在努力的干,真的胜任了保正这个职位的话,以本官这个皇帝女婿的身份,还是张相公的学生的身份,保举你们未来当个县丞主薄什么的,还是可以保证的。当然,你们听着就行了,就不要到外面去传了,要是让别人听到了,又会指责本官私相授受了,本官现在还太年轻,可不想被那些老夫子乱喷乱咬。”
众学子们,本来是心事重重的过来的,听到杨司锋这话,不由笑出了声音。有杨司锋这句话,就算他们最终不能当上县丞主薄啥的,那只怪自己的本事不行。可就算真的只当个保正,看在一个月也有十来两银子的份上,他们似乎也不亏啊。
众人心神大定的跟着杨志,将分赴各个乡保去实习去了,他们的命运如何,真的就看他们的表现了。当然,有他们的加入,胡铨等人就算能解脱出来一心准备科考了。
送走了这些人,杨司锋回首望了李清照一看,颇有点想要邀功的孩子一般。
赵巧云这时候完全知道了这是李清照的善意之举,已经以女主人的身份去后厨张罗饭菜,打算好好的慰劳李清照一番了。
李清照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然后突然压低了声音道:“我的闺中好友何诗琪是来过你这里是吧?”
“是这样的,”杨司锋心虚的答道。
“我听那谁说过,说你们两个还有一腿,是不是有这么回事?”李清照似笑非笑,一副玩味的表情。
“谁说的,谁在乱造谣生事?没有的事情,这种事情能乱说么?”杨司锋当即矢口否认,瞥了眼端着果盘款款走来的赵巧云,一脸紧张地说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