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辉煌的起点——风暴1号!
“ ()”
谭振华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虽然方伟贤说的是坦克,但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华夏国防事业乃至整个工业领域,又有几个不是这样?
要不然,他怎么会总感觉自己就是个“二手垃圾收集者”呢?
从铁幕落下,冷战开启开始,随着“两约”阵营互不相让的激烈竞争,人类创造出的财富被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投入到了军事工业的各个领域,而这,就造成了在这一段特殊的时期内,人类军事装备水平的飞跃式发展。
换句话说,人类创造出了更多的、更有效率的手段来花式作死。
然而这段时期,也正是孤独的华夏内外交困的时期,被两大阵营集体封锁再加上内部问题,导致华夏成为了脱离世界的孤岛,也因此造成了华夏的很多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明显的代差。
今天谈的是坦克,其实在其他众多的领域又有几个能够幸免?
不过好在,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1979年以来,华夏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而身为过来人的谭振华知道,华夏将沿着这条道路越走越快、越走越稳,并终将把绝大多数对手远远地抛诸脑后。
“说回我们今天讨论的议题。”方伟贤的声音再次响起:“在总结了“80式”的失败教训后,我们与巴铁方面进行了多次沟通,在他们的建议和要求下,计划在我们已有的某型号试制样车的基础上开展外贸专用新型主战坦克的研发,首个出口的目标客户也是他们。”
“呃,我能打断一下么?”谭振华不好意思地举手然后提问道:“以我们华夏与巴铁的关系,这件事应该没什么阻力啊?所以我能做些什么呢?毕竟对坦克来说,我完全是个门外汉,就算我个人与巴铁上下的关系都不错,但这种国家间的军火贸易,恐怕不是私人之间良好的关系能左右的吧?”
“请你来,是因为你多次成功操作了我国军工产品的出口案例,对国际军贸市场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回答他的是李立清,“小谭同志你可能也看出来了,现在坐在这间屋里的,都是全国坦克行业各方面的专家,从技术角度出发,他们代表了我国坦克专业领域最顶级的技术精英,但是,从“80式”的失败案例中,我们还得到了另一个教训,能否获得国际军贸采购方的认可,恐怕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商业方面却不是我们这间屋里的人擅长的。”
明白了,这是自己在接连搞定了伊波斯、壕沙等国的战机及配件出口大单,特别是干出了把“歼7”战机卖给米国人这样长脸的大事之后,兵器工业部想从自己兜里套点成功经验。
话说自己啥时候也变成了“成功学导师”的?
不过谭二可不敢在此刻表现出任何的沾沾自喜,他取得的那些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历史进程的先知先觉再加以巧妙地引导以为自己所用,但今天这种情况略有些不同,因为在他的前世,并没有对国产坦克的出口历史做过深入的研究,所以今天谈论的内容算是触及了他知识面上的盲区……他打算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那么这个“外贸专用新型”主战坦克与巴铁方面沟通的结果如何呢?来之前,我听申部长说过,好像是出了点问题是吗?”谭振华决定在不了解全部情况之前,坚决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实话实说,情况不算太好,巴铁对我们提供的样车所展示的技术状态和性能不太满意。”
李立清的回答不出预料,也是,要是巴铁方面满意,恐怕就不会有谭振华今天这个行程了。
“呃,李部长,能详细点说么?”
“我来说吧。”还是方伟贤接过了话茬道:“毕竟从“80式”开始的这些项目都是由我担任的总师,对所有的情况最了解。”
一听这话,谭振华不由得愣了一下,他实在没想到,在刚才的发言中把不成功的“80式”坦克抨击得一无是处的方伟贤,竟然就是这型产品的总师!
讲真,上辈子也是科研人员的谭振华自觉自己是无论如何都干不出这事儿来的,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出的产品哪怕再不好,在外人面前那也得玩了命地夸——他可一向都信奉的是:自己的成果自己都不夸,那还有人夸么?
方伟贤看着谭振华不由自主流露出的困惑表情叹了口气道:“小谭同志,我也不怕你看了笑话,“80式”坦克是我负责抓总研制的,它是什么状态,也只有我最清楚,尽管在它上面我已经尽可能地采用了我们华夏最新的技术,但,落后就是落后,这是没法否认的事实,别人说的时候呢,恐怕会顾及我这张老脸,不愿意说得太明白,那就让我自己来说好了。”
这番话说完,谭振华顿时不由得心生敬意,别的不说,就凭这份敢于面对自己的短板、实事求是、绝不肯文过饰非的态度,这位就不是一般人!
至少,谭振华自忖在上一世的自己是做不到的。
“在“80式”项目失败后,我们迅速总结了经验教训,并立刻开展了改进工作,”方伟贤说道:“根据对国际最新趋势的追踪研究,我们对“80式”做出了重大改进,在原先的“80式”底盘基础上,取消了原先承袭苏俄的半卵型铸造炮塔,改为安装西方坦克普遍应用的焊接炮塔,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材质和工艺方面的攻关,这项工作在1982年取得了初步成果,经过实际测试,焊接炮塔对比铸造炮塔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焊接炮塔采用轧制钢板,材质更致密,因而抗弹能力更强,而且还更方便使用我们正在研制中的复合装甲,另一方面,还能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提高了坦克内部乘员的舒适性,相比起来,铸造炮塔唯一的优势恐怕就是因制造工艺简单而更加便宜了。这部换装了焊接炮塔的试验样车于1985年改进完成,所以,按照内部编号原则,它被命名为“85式”,不过我更愿意叫它的另一个名字——“风暴1号”。”
听到了此处,谭振华不由得心中一动,意识到自己应该是触摸到了历史中的某个关键的转折点——华夏坦克发展历程之中,与苏系坦克彻底分道扬镳,走上一条自我发展道路,从此走向辉煌的起点!
PS:“风暴1号”样车,现珍藏于中国坦克博物馆,它见证了一段中国军工科研人员在极为艰难的物质条件下,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更见证了一个辉煌时代的到来!
谭振华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虽然方伟贤说的是坦克,但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华夏国防事业乃至整个工业领域,又有几个不是这样?
要不然,他怎么会总感觉自己就是个“二手垃圾收集者”呢?
从铁幕落下,冷战开启开始,随着“两约”阵营互不相让的激烈竞争,人类创造出的财富被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投入到了军事工业的各个领域,而这,就造成了在这一段特殊的时期内,人类军事装备水平的飞跃式发展。
换句话说,人类创造出了更多的、更有效率的手段来花式作死。
然而这段时期,也正是孤独的华夏内外交困的时期,被两大阵营集体封锁再加上内部问题,导致华夏成为了脱离世界的孤岛,也因此造成了华夏的很多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明显的代差。
今天谈的是坦克,其实在其他众多的领域又有几个能够幸免?
不过好在,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1979年以来,华夏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而身为过来人的谭振华知道,华夏将沿着这条道路越走越快、越走越稳,并终将把绝大多数对手远远地抛诸脑后。
“说回我们今天讨论的议题。”方伟贤的声音再次响起:“在总结了“80式”的失败教训后,我们与巴铁方面进行了多次沟通,在他们的建议和要求下,计划在我们已有的某型号试制样车的基础上开展外贸专用新型主战坦克的研发,首个出口的目标客户也是他们。”
“呃,我能打断一下么?”谭振华不好意思地举手然后提问道:“以我们华夏与巴铁的关系,这件事应该没什么阻力啊?所以我能做些什么呢?毕竟对坦克来说,我完全是个门外汉,就算我个人与巴铁上下的关系都不错,但这种国家间的军火贸易,恐怕不是私人之间良好的关系能左右的吧?”
“请你来,是因为你多次成功操作了我国军工产品的出口案例,对国际军贸市场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回答他的是李立清,“小谭同志你可能也看出来了,现在坐在这间屋里的,都是全国坦克行业各方面的专家,从技术角度出发,他们代表了我国坦克专业领域最顶级的技术精英,但是,从“80式”的失败案例中,我们还得到了另一个教训,能否获得国际军贸采购方的认可,恐怕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商业方面却不是我们这间屋里的人擅长的。”
明白了,这是自己在接连搞定了伊波斯、壕沙等国的战机及配件出口大单,特别是干出了把“歼7”战机卖给米国人这样长脸的大事之后,兵器工业部想从自己兜里套点成功经验。
话说自己啥时候也变成了“成功学导师”的?
不过谭二可不敢在此刻表现出任何的沾沾自喜,他取得的那些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历史进程的先知先觉再加以巧妙地引导以为自己所用,但今天这种情况略有些不同,因为在他的前世,并没有对国产坦克的出口历史做过深入的研究,所以今天谈论的内容算是触及了他知识面上的盲区……他打算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那么这个“外贸专用新型”主战坦克与巴铁方面沟通的结果如何呢?来之前,我听申部长说过,好像是出了点问题是吗?”谭振华决定在不了解全部情况之前,坚决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实话实说,情况不算太好,巴铁对我们提供的样车所展示的技术状态和性能不太满意。”
李立清的回答不出预料,也是,要是巴铁方面满意,恐怕就不会有谭振华今天这个行程了。
“呃,李部长,能详细点说么?”
“我来说吧。”还是方伟贤接过了话茬道:“毕竟从“80式”开始的这些项目都是由我担任的总师,对所有的情况最了解。”
一听这话,谭振华不由得愣了一下,他实在没想到,在刚才的发言中把不成功的“80式”坦克抨击得一无是处的方伟贤,竟然就是这型产品的总师!
讲真,上辈子也是科研人员的谭振华自觉自己是无论如何都干不出这事儿来的,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出的产品哪怕再不好,在外人面前那也得玩了命地夸——他可一向都信奉的是:自己的成果自己都不夸,那还有人夸么?
方伟贤看着谭振华不由自主流露出的困惑表情叹了口气道:“小谭同志,我也不怕你看了笑话,“80式”坦克是我负责抓总研制的,它是什么状态,也只有我最清楚,尽管在它上面我已经尽可能地采用了我们华夏最新的技术,但,落后就是落后,这是没法否认的事实,别人说的时候呢,恐怕会顾及我这张老脸,不愿意说得太明白,那就让我自己来说好了。”
这番话说完,谭振华顿时不由得心生敬意,别的不说,就凭这份敢于面对自己的短板、实事求是、绝不肯文过饰非的态度,这位就不是一般人!
至少,谭振华自忖在上一世的自己是做不到的。
“在“80式”项目失败后,我们迅速总结了经验教训,并立刻开展了改进工作,”方伟贤说道:“根据对国际最新趋势的追踪研究,我们对“80式”做出了重大改进,在原先的“80式”底盘基础上,取消了原先承袭苏俄的半卵型铸造炮塔,改为安装西方坦克普遍应用的焊接炮塔,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材质和工艺方面的攻关,这项工作在1982年取得了初步成果,经过实际测试,焊接炮塔对比铸造炮塔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焊接炮塔采用轧制钢板,材质更致密,因而抗弹能力更强,而且还更方便使用我们正在研制中的复合装甲,另一方面,还能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提高了坦克内部乘员的舒适性,相比起来,铸造炮塔唯一的优势恐怕就是因制造工艺简单而更加便宜了。这部换装了焊接炮塔的试验样车于1985年改进完成,所以,按照内部编号原则,它被命名为“85式”,不过我更愿意叫它的另一个名字——“风暴1号”。”
听到了此处,谭振华不由得心中一动,意识到自己应该是触摸到了历史中的某个关键的转折点——华夏坦克发展历程之中,与苏系坦克彻底分道扬镳,走上一条自我发展道路,从此走向辉煌的起点!
PS:“风暴1号”样车,现珍藏于中国坦克博物馆,它见证了一段中国军工科研人员在极为艰难的物质条件下,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更见证了一个辉煌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