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来的年轻人
韩老师看了我一眼道:“什么都没有。”
这也算是回答?也忒糊弄了点吧。
我继续问道:“什么都没有是什么意思?”
“什么都没有就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我用望远镜看天空,但是连天空都看不见,不论怎么调整望远镜,看到的依然都是漆黑一片,可是用望远镜看其他的地方,却都是正常的。”韩老师说。
莫名其妙的出现在天空中的乌云,而且连望远镜都看不透,他们镇上的人居然就可以选择就这样忽略,这些人心眼还真的是够大的。
我说:“望远镜不行,那还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啊,实在不行,你们雇个直升机上去飞一圈,不就全看见了吗?”
韩老师霸气的回答了我两个字:“没钱。”
没钱?好吧,这还真的是个好理由,是个大问题,简直都可以算是不可抗力了,但是没钱你们也没脑子吗?
这种山中怪事,是可以用来炒作的好吧,就算以前消息闭塞的年代,人们想不出其他的办法来,但是现在没事都能找点事情到网上去炒,兔头加冠的事情,都有人急吼吼的的往网上发,这山里莫名的阴天,还只阴天不下雨,难道就不能弄到网上去博一下眼球吗?
实在自己炒作不出来,找点不靠谱的小媒体帮忙一起凑热闹也行啊,随便吆喝吆喝,怎么也能多少有点关注度吧。
有了关注度,就有好事者来探秘,那么出钱的出力的就都有了。
经常看到电视上报导一些奇怪现象的揭秘,就连暴风雨来临之前,有块石头会留血泪,都能上电视,这山里这么大面积的莫名阴天,而且云层还这么厚,说不定被揭秘并报导后,这地方能成旅游景点呢。
这样,镇上的人,也就可以换个正经点的营生了,没准过几年,就不用干养尸的老本行了呢。
我把这个想法跟韩老师说了一下,结果韩老师告诉我,我并不是第一个有这些想法的人,但是发生了一些事情后,就没有人再敢多事了。
我问韩老师具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韩老师居然又打算叉开话题,我哪里肯答应,就算是说到嘴皮子冒烟,我也得撬开他的嘴。
看我这么执着,韩老师终于还是顶不住,告诉了我,出事的,就是一个我刚才提到的那种好事的探秘者,从城里来的,故事还有点恐怖。
韩老师说:“望远镜的事情,到现在也快三十年了,那时候我才几岁大,刚上小学,也还在这个镇上住。
那个带着望远镜来的年轻人,并不是我们镇上的,是从外面来的,说这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那个年代的小镇上,显得非常的引人注目。
当时镇上也还没有旅馆,他就借住在一户农家,那户人家的小孩跟我是一个班的,我们当时经常一起玩,所以知道他们家里住了一个出手很大方的城里人。
那时候村子比现在要闭塞,基本不会有什么外地人来这种地方,尤其是城里人,我们镇上的人,也基本都不会有城里的亲戚。
听我那个同学的父母说,这年轻人是在城市里住的烦了,专门来这小山沟子里来散心的。
因为好奇,还因为那个年轻人出手很大方,不只给我那个同学家里房租,还给小孩子门零花钱,就算只是让小孩子到小卖部去帮忙买包烟,都会给两块钱的跑腿费。
那时候的小孩,几毛钱都会看在眼里,所以我们几个同学那几天几乎是放学后,就跑到他们家里去,一直到家里催回家吃饭催好几次,我们才肯离开。
这样,那个年轻人一直在我那个同学家里住了好几天,他好像也没什么事情要做,我们去上学了,他就一个人到山里去溜达溜达,我们放学了,就听我们几个孩子吹牛扯淡,尤其喜欢听山里的那些古老传说。
我们给他讲了故事,他就给我们买吃的,那个年代的小孩子也都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小卖部里随便买点,就足够收买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了,所以我们都争着抢着的给他讲。
不过这个年轻人说来也怪,我们的故事都是听爷爷奶奶讲的,但他就是喜欢让我们给他讲,我一个同学的奶奶也来凑热闹,他就很嫌弃,而且还很不给面子的直接带着我们几个出去了。
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一个故事会听好几遍,让我们几个每人都给他讲一遍。
因为那些故事都是口耳相传下来的,并没有固定的版本,不同的人讲出来,肯定有些细节的地方是有出入的,而且小孩子都较真,咬定自己的版本才是正确的。
经常都是,这个说,故事是他奶奶讲的,他奶奶曾经亲眼见过一些什么东西,那个说,故事是他爷爷讲的,他爷爷曾经进山到过哪里。
而那个年轻人每当遇到我们这群孩子争论细节的时候,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时候还会跟我们一起讨论。
当时年纪小,也没有那么多心眼,后来想想,他当时应该就是在从我们这些小孩子嘴里搜集资料,如果直接问村里的人打听的话,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可能村民门会刻意的回避,但是小孩子可是知道什么全都会说出来,有些甚至是偷听来的事情,都会告诉那个年轻人。
就这样,到周六下午的时候,年轻人告诉我们,他第二天打算到山里去探险,问我们要不要一起去?
虽然我们这些从小长在山脚下的孩子,对山兴趣不是很大,但是对那个年轻人兴趣却很大,他去哪里,我们都愿意跟着,何况他拿出来的那个望远镜,也让我们非常的好奇。
正好第二天就是星期天,我们五个人都跟着他一起进了山。
我们进到山里的时候,也是遇到了今天的这种情况,我们之前也有跟他讲过山里阴天不下雨的事情,所以他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惊讶,而是直接拿起望远镜,朝天空上看去。”
这也算是回答?也忒糊弄了点吧。
我继续问道:“什么都没有是什么意思?”
“什么都没有就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我用望远镜看天空,但是连天空都看不见,不论怎么调整望远镜,看到的依然都是漆黑一片,可是用望远镜看其他的地方,却都是正常的。”韩老师说。
莫名其妙的出现在天空中的乌云,而且连望远镜都看不透,他们镇上的人居然就可以选择就这样忽略,这些人心眼还真的是够大的。
我说:“望远镜不行,那还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啊,实在不行,你们雇个直升机上去飞一圈,不就全看见了吗?”
韩老师霸气的回答了我两个字:“没钱。”
没钱?好吧,这还真的是个好理由,是个大问题,简直都可以算是不可抗力了,但是没钱你们也没脑子吗?
这种山中怪事,是可以用来炒作的好吧,就算以前消息闭塞的年代,人们想不出其他的办法来,但是现在没事都能找点事情到网上去炒,兔头加冠的事情,都有人急吼吼的的往网上发,这山里莫名的阴天,还只阴天不下雨,难道就不能弄到网上去博一下眼球吗?
实在自己炒作不出来,找点不靠谱的小媒体帮忙一起凑热闹也行啊,随便吆喝吆喝,怎么也能多少有点关注度吧。
有了关注度,就有好事者来探秘,那么出钱的出力的就都有了。
经常看到电视上报导一些奇怪现象的揭秘,就连暴风雨来临之前,有块石头会留血泪,都能上电视,这山里这么大面积的莫名阴天,而且云层还这么厚,说不定被揭秘并报导后,这地方能成旅游景点呢。
这样,镇上的人,也就可以换个正经点的营生了,没准过几年,就不用干养尸的老本行了呢。
我把这个想法跟韩老师说了一下,结果韩老师告诉我,我并不是第一个有这些想法的人,但是发生了一些事情后,就没有人再敢多事了。
我问韩老师具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韩老师居然又打算叉开话题,我哪里肯答应,就算是说到嘴皮子冒烟,我也得撬开他的嘴。
看我这么执着,韩老师终于还是顶不住,告诉了我,出事的,就是一个我刚才提到的那种好事的探秘者,从城里来的,故事还有点恐怖。
韩老师说:“望远镜的事情,到现在也快三十年了,那时候我才几岁大,刚上小学,也还在这个镇上住。
那个带着望远镜来的年轻人,并不是我们镇上的,是从外面来的,说这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那个年代的小镇上,显得非常的引人注目。
当时镇上也还没有旅馆,他就借住在一户农家,那户人家的小孩跟我是一个班的,我们当时经常一起玩,所以知道他们家里住了一个出手很大方的城里人。
那时候村子比现在要闭塞,基本不会有什么外地人来这种地方,尤其是城里人,我们镇上的人,也基本都不会有城里的亲戚。
听我那个同学的父母说,这年轻人是在城市里住的烦了,专门来这小山沟子里来散心的。
因为好奇,还因为那个年轻人出手很大方,不只给我那个同学家里房租,还给小孩子门零花钱,就算只是让小孩子到小卖部去帮忙买包烟,都会给两块钱的跑腿费。
那时候的小孩,几毛钱都会看在眼里,所以我们几个同学那几天几乎是放学后,就跑到他们家里去,一直到家里催回家吃饭催好几次,我们才肯离开。
这样,那个年轻人一直在我那个同学家里住了好几天,他好像也没什么事情要做,我们去上学了,他就一个人到山里去溜达溜达,我们放学了,就听我们几个孩子吹牛扯淡,尤其喜欢听山里的那些古老传说。
我们给他讲了故事,他就给我们买吃的,那个年代的小孩子也都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小卖部里随便买点,就足够收买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了,所以我们都争着抢着的给他讲。
不过这个年轻人说来也怪,我们的故事都是听爷爷奶奶讲的,但他就是喜欢让我们给他讲,我一个同学的奶奶也来凑热闹,他就很嫌弃,而且还很不给面子的直接带着我们几个出去了。
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一个故事会听好几遍,让我们几个每人都给他讲一遍。
因为那些故事都是口耳相传下来的,并没有固定的版本,不同的人讲出来,肯定有些细节的地方是有出入的,而且小孩子都较真,咬定自己的版本才是正确的。
经常都是,这个说,故事是他奶奶讲的,他奶奶曾经亲眼见过一些什么东西,那个说,故事是他爷爷讲的,他爷爷曾经进山到过哪里。
而那个年轻人每当遇到我们这群孩子争论细节的时候,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时候还会跟我们一起讨论。
当时年纪小,也没有那么多心眼,后来想想,他当时应该就是在从我们这些小孩子嘴里搜集资料,如果直接问村里的人打听的话,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可能村民门会刻意的回避,但是小孩子可是知道什么全都会说出来,有些甚至是偷听来的事情,都会告诉那个年轻人。
就这样,到周六下午的时候,年轻人告诉我们,他第二天打算到山里去探险,问我们要不要一起去?
虽然我们这些从小长在山脚下的孩子,对山兴趣不是很大,但是对那个年轻人兴趣却很大,他去哪里,我们都愿意跟着,何况他拿出来的那个望远镜,也让我们非常的好奇。
正好第二天就是星期天,我们五个人都跟着他一起进了山。
我们进到山里的时候,也是遇到了今天的这种情况,我们之前也有跟他讲过山里阴天不下雨的事情,所以他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惊讶,而是直接拿起望远镜,朝天空上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