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当什么咸鱼,要有梦想好伐
许秋下午前往张疆实验室,继续进行后处理。
独自一人做实验,时间过的飞快。
晚上八点左右,六组产物均完成氯仿索氏提取、析出、过滤、干燥、称量、装瓶等一系列操作。
包括他的P4T系列,四种不同侧链,分别为具有14、18、22、26个碳原子的树枝状烷基,2BO、2HD、2OD、2DT。
还有韩嘉莹在他的建议下,合成的P3T-2HD和P5T-2DT。
产率仍然比较正常,在55-75%之间波动。
……
周四、周五。
许秋给韩嘉莹安排好工作,他则继续专心写文章。
连续写了两天,到周五下午,文章已经基本完成。
这篇工作,主要是“一种新型聚合物给体材料PBT4T的设计、合成与光电应用”。
后面韩嘉莹补做了三批器件,效率最终优化到了6.48%。
文章档次,大致是二区末流,估计发个ACSAMI还是可以的,这个期刊在材料领域是一个比较出名的水刊。
大多数的期刊,比如AM、Nature这些,年收录文章数量只有1000篇左右。
而ACSAMI的年收录文章数量有5000篇左右,远超过正常期刊的刊发文量。
这种期刊定位就是量大,一般都是期刊公司用来回收稿件的,当作者投ACS期刊旗下其他高档次期刊,比如JACS的时候被拒,就有几率被建议转投到这里。
类似的,《自然》系列也有一个专门回收稿件的期刊,就是《自然·通讯》,NC,年收录文章数量同样超过5000篇。
其收录的稿件,往往都是冲击《自然》主刊或者大子刊失败的稿件。
当然,也有一些档次介于10-40影响因子的工作,会投到这里来。
像是许秋第二个工作,当时魏老师就有心投NC的,但最后还是选择了AM。
此外,《自然·通讯》期刊只有电子版本,是开源期刊,也就是它不向读者收费,只向作者收费,每个人都能在网上无偿阅读、下载NC上的文章。
因此,它的出版费用很贵。
一般非开源的期刊发表一篇文章最多也就上千元的版面费,而发一篇NC,版面费用要上万元。
但即使这样,还是无数人对其趋之如骛。
许秋这篇文章的一作肯定是他自己,四作田晴,五作魏老师挂通讯,这些也很好确定。
那么,问题来了,二作、三作该怎么排呢?
一方面,学姐在前期实验中,带着他做了各项测试。
另一方面,学妹在后期实验中,帮他做了好几批器件,还补充了一些实验表征。
要论贡献的话,两人相当,也很难评个高下出来。
但文章有共同一作,可从来没听说过共同二作的。
不论怎么样,最终还是得分个先后次序出来。
许秋思索片刻,决定还是把二作给陈婉清。
他主要考虑的是,研究生一篇二区二作,能在评奖学金的时候加一些分数,但是对本科生来说,二区二作的文章,对评奖学金几乎没有意义。
魔都综合大学是十月初开始评奖的,在十月下旬公示评奖结果。
本科生评奖成绩占比高达五成,剩下五成包括班级活动、学生工作等等。
最终,他拿了一个企业冠名奖学金,收获了五千块。
主要是因为材物有几个狠人,疯狂刷绩点,成绩接近满绩。
而许秋忙于科研,绩点只是维持在3.5,自然竞争不过他们。
其实,冠名奖和国奖差别也不大,只差三千块而已,国奖是八千。
魔都综合大学有个比较奇葩的规定,那就是每人每年只能拿一个奖学金,也就是你拿了国奖,那么其他奖学金就都不能拿。
而校级学业奖学金一、二、三等奖,除非挂科或者有违纪,是保底每个人都有的,三等奖都有两千块钱。
奖项不能叠加,带来的就是奖金差不会太大。
再加上评奖是一年一评的,最高一年八千,最低一年两千,一般人也就懒得去争了。
要是能够叠加,国家+冠名+一奖,加起来接近一万五,学生的动力会充足许多。
……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许秋将文章用邮件发给陈婉清、韩嘉莹,让她们帮忙检查一遍。
学妹还在帮他做实验,暂时指望不上她。
学姐正好在办公桌前,她拿到手后,就直接开始看。
陈婉清的阅读速度还是蛮快的,毕竟也是看文献老手了,在文献阅读方面,许秋自认还是比不上她的。
但学姐在实验能力方面,稍微有点……。
半小时后,陈婉清看完一遍,说道:
“学弟,写的越来越好啦,基本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只发现几个小问题,我已经给你高亮标注了,你改改吧。”
“好的。”许秋大致扫了一遍,陈婉清指出了几处格式方面的问题,一处上下文衔接问题,还有一处补充描述,都不难改。
他一边修改,一边说道:
“对了学姐,你文章写的怎么样了,是不是也快写好了。”
“哪有那么快,我都是一边做实验,一边写的,不像你,有人帮忙做实验,可以专心写。”陈婉清道:
“要么打个商量,把韩嘉莹借给我几周?”
“我也就这周多写了几天,之前不都是一直在做实验吗,至于韩嘉莹,你自己去问她呗。”许秋道。
“我可指挥不了她,得要你去说呀。”陈婉清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许秋总感觉她话里有话的样子,但还是认真回道:
“要是学姐真有需要,我和她提就是了。”
“好啦,不和你开玩笑了,韩嘉莹她主要帮你就好,”陈婉清道:
“我现在已经发表两篇二区,手上有一篇,之后关于你的P4T材料结晶性随温度变化情况还有一篇。
凑够四篇二区,达到毕业标准,我就……”
“你就可以安心当一条咸鱼?”许秋抢答道。
“什么咸鱼,要有梦想好伐,”陈婉清白了他一眼,继续道:
“我也要努力,看看能不能搞篇AM这样的大文章出来。”
“那你有想好什么方向没?”许秋道。
“非富勒烯吧,我感觉现在富勒烯领域已经陷入了瓶颈,唯一可能突破的方向就是非富勒烯了。”陈婉清道。
“具体方向呢,非富勒烯可不是一个小的细分领域。”许秋道。
他心里是有一些想法的,也是非富勒烯相关的,难道和学姐不谋而合?
“具体方向啊,我还没想好。”陈婉清道。
“……”
1603353720
独自一人做实验,时间过的飞快。
晚上八点左右,六组产物均完成氯仿索氏提取、析出、过滤、干燥、称量、装瓶等一系列操作。
包括他的P4T系列,四种不同侧链,分别为具有14、18、22、26个碳原子的树枝状烷基,2BO、2HD、2OD、2DT。
还有韩嘉莹在他的建议下,合成的P3T-2HD和P5T-2DT。
产率仍然比较正常,在55-75%之间波动。
……
周四、周五。
许秋给韩嘉莹安排好工作,他则继续专心写文章。
连续写了两天,到周五下午,文章已经基本完成。
这篇工作,主要是“一种新型聚合物给体材料PBT4T的设计、合成与光电应用”。
后面韩嘉莹补做了三批器件,效率最终优化到了6.48%。
文章档次,大致是二区末流,估计发个ACSAMI还是可以的,这个期刊在材料领域是一个比较出名的水刊。
大多数的期刊,比如AM、Nature这些,年收录文章数量只有1000篇左右。
而ACSAMI的年收录文章数量有5000篇左右,远超过正常期刊的刊发文量。
这种期刊定位就是量大,一般都是期刊公司用来回收稿件的,当作者投ACS期刊旗下其他高档次期刊,比如JACS的时候被拒,就有几率被建议转投到这里。
类似的,《自然》系列也有一个专门回收稿件的期刊,就是《自然·通讯》,NC,年收录文章数量同样超过5000篇。
其收录的稿件,往往都是冲击《自然》主刊或者大子刊失败的稿件。
当然,也有一些档次介于10-40影响因子的工作,会投到这里来。
像是许秋第二个工作,当时魏老师就有心投NC的,但最后还是选择了AM。
此外,《自然·通讯》期刊只有电子版本,是开源期刊,也就是它不向读者收费,只向作者收费,每个人都能在网上无偿阅读、下载NC上的文章。
因此,它的出版费用很贵。
一般非开源的期刊发表一篇文章最多也就上千元的版面费,而发一篇NC,版面费用要上万元。
但即使这样,还是无数人对其趋之如骛。
许秋这篇文章的一作肯定是他自己,四作田晴,五作魏老师挂通讯,这些也很好确定。
那么,问题来了,二作、三作该怎么排呢?
一方面,学姐在前期实验中,带着他做了各项测试。
另一方面,学妹在后期实验中,帮他做了好几批器件,还补充了一些实验表征。
要论贡献的话,两人相当,也很难评个高下出来。
但文章有共同一作,可从来没听说过共同二作的。
不论怎么样,最终还是得分个先后次序出来。
许秋思索片刻,决定还是把二作给陈婉清。
他主要考虑的是,研究生一篇二区二作,能在评奖学金的时候加一些分数,但是对本科生来说,二区二作的文章,对评奖学金几乎没有意义。
魔都综合大学是十月初开始评奖的,在十月下旬公示评奖结果。
本科生评奖成绩占比高达五成,剩下五成包括班级活动、学生工作等等。
最终,他拿了一个企业冠名奖学金,收获了五千块。
主要是因为材物有几个狠人,疯狂刷绩点,成绩接近满绩。
而许秋忙于科研,绩点只是维持在3.5,自然竞争不过他们。
其实,冠名奖和国奖差别也不大,只差三千块而已,国奖是八千。
魔都综合大学有个比较奇葩的规定,那就是每人每年只能拿一个奖学金,也就是你拿了国奖,那么其他奖学金就都不能拿。
而校级学业奖学金一、二、三等奖,除非挂科或者有违纪,是保底每个人都有的,三等奖都有两千块钱。
奖项不能叠加,带来的就是奖金差不会太大。
再加上评奖是一年一评的,最高一年八千,最低一年两千,一般人也就懒得去争了。
要是能够叠加,国家+冠名+一奖,加起来接近一万五,学生的动力会充足许多。
……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许秋将文章用邮件发给陈婉清、韩嘉莹,让她们帮忙检查一遍。
学妹还在帮他做实验,暂时指望不上她。
学姐正好在办公桌前,她拿到手后,就直接开始看。
陈婉清的阅读速度还是蛮快的,毕竟也是看文献老手了,在文献阅读方面,许秋自认还是比不上她的。
但学姐在实验能力方面,稍微有点……。
半小时后,陈婉清看完一遍,说道:
“学弟,写的越来越好啦,基本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只发现几个小问题,我已经给你高亮标注了,你改改吧。”
“好的。”许秋大致扫了一遍,陈婉清指出了几处格式方面的问题,一处上下文衔接问题,还有一处补充描述,都不难改。
他一边修改,一边说道:
“对了学姐,你文章写的怎么样了,是不是也快写好了。”
“哪有那么快,我都是一边做实验,一边写的,不像你,有人帮忙做实验,可以专心写。”陈婉清道:
“要么打个商量,把韩嘉莹借给我几周?”
“我也就这周多写了几天,之前不都是一直在做实验吗,至于韩嘉莹,你自己去问她呗。”许秋道。
“我可指挥不了她,得要你去说呀。”陈婉清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许秋总感觉她话里有话的样子,但还是认真回道:
“要是学姐真有需要,我和她提就是了。”
“好啦,不和你开玩笑了,韩嘉莹她主要帮你就好,”陈婉清道:
“我现在已经发表两篇二区,手上有一篇,之后关于你的P4T材料结晶性随温度变化情况还有一篇。
凑够四篇二区,达到毕业标准,我就……”
“你就可以安心当一条咸鱼?”许秋抢答道。
“什么咸鱼,要有梦想好伐,”陈婉清白了他一眼,继续道:
“我也要努力,看看能不能搞篇AM这样的大文章出来。”
“那你有想好什么方向没?”许秋道。
“非富勒烯吧,我感觉现在富勒烯领域已经陷入了瓶颈,唯一可能突破的方向就是非富勒烯了。”陈婉清道。
“具体方向呢,非富勒烯可不是一个小的细分领域。”许秋道。
他心里是有一些想法的,也是非富勒烯相关的,难道和学姐不谋而合?
“具体方向啊,我还没想好。”陈婉清道。
“……”
160335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