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 《科学》文章,最后的冲刺!(求订阅)
晚上五点多,莫文琳完成了今天这批叠层器件的蒸镀工作,开始进行真空放置。
这时,许秋前往实验室,开始对旋涂手套箱进行再生操作。
首先关闭手套箱的循环系统,然后打开氮氢混合气的阀门,并预设减压阀的压强为0.8兆帕,相当于8个大气压的压强,最后点击手套箱控制面板上的再生按钮,开始执行再生操作。
点击再生按钮后,控制面板上出现倒计时:“23:59:59……”
接下来,手套箱将按照内部提前预设好的程序开始执行:
前3个小时是单纯的内部加热阶段;
3小时后,氮氢混合气的气阀会被打开,氮氢混合气会进入手套箱内,对箱内氛围进行净化;
24小时后,再生结束,需要重启手套箱。
氮氢混合气对于再生操作非常的关键,如果发生气路堵塞等情况导致再生气无法输入手套箱,就会造成再生失败。
因此,在再生开启的三个小时后,还需要回实验室一趟,确认氮氢混合气的通入是否正常。
于是,许秋在和学妹一起吃过晚饭,做了一些饭后运动后,等到接近九点的时候,再次返回材一216。
之前离开实验室前,许秋已经提前把防毒面具挂在了实验室的门口,现在可以直接取用。
虽然防毒面具是挂在实验室外面的,但这种东西一般不会有人偷的……
毕竟是直接对嘴佩戴的,实验室内部通常也都是人手一个,不会混着用。
许秋佩戴好防毒面具,刷卡,快速进门,关门,防止“毒气”泄露到走廊之中。
进入实验室,隔着防毒面具,氯苯味道还是能闻到一些,不过并不是很重。
靠近手套箱,许秋可以明显听到氮氢混合气通入手套箱发出的“呲呲”气流声,同时减压阀的示数也正常,为0.8兆帕,手套箱控制面板显示正常,窗户也是开启状态。
说起实验室的窗户,像材一这种建设时间比较早的楼,采用的是那种老式两层窗户的设计。
即一共有四扇窗户,里面两扇,外面两扇,中间有一个长方体的空腔,同时因为使用年限比较久的缘故,窗户都是锈迹斑斑的。
许秋犹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平房用的就是这种窗户,在中间的空腔里面还可以养一些盆栽,或者放置一些杂物。
不过,在实验室养盆栽,估计养几天就养死了,或许也有可能出现什么特殊的变异?
许秋具体开窗户的策略,是对位的开一扇位于里面的窗户,和一扇位于外面的窗户。
这样空气可以通过中间的空腔进行流通,而非直接流通,既可以实现通风的效果,同时又可以防止雨水、小偷等进入实验室。
检查发现再生程序一切正常,许秋便离开了实验室,顺手把防毒面具重新挂在了门口。
周六,下午五点多,许秋再次返回实验室。
说起来,这周六本来是要为元旦放假补班的,结果由于再生的缘故,不能做实验,魏兴思也就没有硬性要求众人周六过来,他自己也没过来。
因此,许秋相当于是为课题组小伙伴们争取到了一天的假期。
实验室内,因为有通风的缘故,所以里面溶剂的味道已经非常淡了,可能还有微量的残留,但至少用鼻子是闻不出来了。
手套箱的橡胶手套已经瘪掉了,许秋看了眼手套箱的控制面板,当前的氧值为500多ppm,虽然超标了,但这属于正常情况。
因为在再生的过程中,手套箱的循环功能是关闭的,不能随时补入氮气,所以相对于外界大气压,手套箱内部无法保持正压,就会有部分空气进入。
氮氢混合气已经使用完毕,许秋将其钢瓶的总阀关闭,随后回到手套箱前,开启清洗功能,设置时间为十分钟。
清洗结束后,氧值降低到了100ppm以内。
许秋没有继续清洗,而是直接开启循环,让手套箱开始重新运转,因为之后利用手套箱的循环功能,就可以自发的把氧值降低到小于0.1ppm。
如果强行把氧值清洗到非常低,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太过于浪费氮气。
比如从500ppm清洗到100ppm,需要清洗10分钟;
而从100ppm清洗到50ppm,可能也需要清洗5分钟,洗到10ppm,可能需要清洗半小时,并不是很划算。
搞定了再生,许秋给莫文琳发了条消息,通知她:“实验室可以正常做实验了。”
随后,他便开溜了,没有留下来参与器件测试的意思。
首先,这批器件被“真空放置”了24小时,偏离了最佳条件,效率可能会因此而降低0.1-0.3%;
其次,又是在再生前制备的,效率或许会继续降低0.2-0.5%;
最后,再加上莫文琳的加工条件没有做到最优的条件,效率大概率要再次减0.4%-1%。
这么多DEBUFF叠加下来,效率大概率是冲不到17%的。
因此,许秋就没有兴致留下来,转而和韩嘉莹一起去吃晚饭了,他们晚上还约了一起看电影。
元旦档上映了好几部大片,他们只看了《凹凸曼大战毒液》,接下来打算挨个全刷一遍。
今天看的这部名叫《皮蛋竟是我自己》。
讲述的是一个主角,寻找神秘人“皮蛋”的过程,记忆中的“皮蛋”是一直在追杀他的仇人……
经过一番推理、演绎、探秘,最终主角发现“皮蛋”竟是他自己。
原来,主角在杀了人之后,精神失常。
结果,阴差阳错之中,植入了被杀者支离破碎的记忆,还以为仍旧在被人追杀……
嘛,虽然剧情有些雷,但还是可以看个乐呵的。
许秋在电影院,吃着爆米花喝着快乐水揽着学妹的时候,收到了莫文琳发来的消息:“[哭唧唧]今天这批器件最高效率16.20%,还不如之前的结果呢。”
对此,许秋早有预感,于是把提前准备好的大饼奉上:“下周,我们把手套箱再生过后,好好调控一下条件,必上17%!”
莫文琳不知道是不是吃饼吃到噎住了,并没有回复。
周日,因为莫文琳周六加班干活的缘故,许秋就没让她继续做器件了。
刚好韩嘉莹写了一周的文章,又想“换换口味”,于是学妹便接替了莫文琳的位置,开始制备叠层器件。
许秋也很期待学妹能否延续她的欧气。
上次,就是学妹偶然间的发现,让叠层器件的性能一举突破16%,不知道这次能不能一举突破17%呢?
到晚上十点,韩嘉莹终于完成了器件,并采用真空放置的方法,将器件存放在蒸镀舱内。
许秋掐指一算,到明天下午两点开始测试的时候,正好是放置16小时的最佳条件,非常的完美。
说起来,本来学妹最开始属于挂名挂到四作的,结果现在她的贡献量也慢慢提了上来,甚至不比负责合成材料的邬胜男低了。
不过,韩嘉莹也没有和邬胜男抢三作的意思,如果是二作可能还有些用,三作、四作的话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而现在的二作,莫文琳的贡献确实高,她这个二作属于不那么划水的二作。
周一,组会。
钙钛矿团队首先汇报。
二维钙钛矿叠层器件的工作,吴菲菲已经撰写完毕,于上周日投出,目标期刊CM。
锡基二维钙钛矿体系,吴菲菲和孙沃开始撰写综述。
虽然现在计划书的审稿意见还没有回来,但就算ACSEL投不中,也可以去投AFM,再不济投JMCA也可以。
综述嘛,写出来,总是有地方可以投去的。
据说,有的课题组存在专门撰写综述的“大佬”,不做实验,只写综述。
而且不是写自己领域的综述,他们专挑热门的领域写,然后一个月写一篇,一年能水十多篇综述文章……
其实,除了大佬写出来的干货满满的综述,比如许秋之前那篇《焦耳》以外,大多数的综述都是近似于给学生练手的存在,没有太多的科学意义,一个人一年发两三篇综述就差不多了,这种一年十几篇的就有些太水了。
而且,综述文章的地位,通常比正常实验工作的文章地位低一档。
如果研究者对外声称自己发了一篇AM,那人们默认他发表的是AM实验工作,而非AM综述,如果是综述的话,一般都会主动声明发表的是综述。
就像对外声明发表了一篇《科学》,那大概率发表的是实验工作类型的文章,而不是短评或者综述。
孙沃上周把锡基钙钛矿器件的效率做到了2%,在和吴菲菲讨论后,打算还是先从铅锡混合的二维钙钛矿做起,比如25%的锡,75%的铅、50%的锡,50%的铅。
哪怕新意上差一些,至少先把效率提上去,比如能做到8%、10%的,发一篇小文章出来,之后再考虑去做全锡的二维钙钛矿,也讲求一个循序渐进。
不过,还没有开始执行,就被魏兴思叫停了,让他和吴菲菲一起撰写综述,然后给许秋他们做有机叠层器件的让路,
对于孙沃来说,自然是没太多所谓的,虽然写综述也是干活,但相比于做实验,工作强度低上了不少,现在也算是“奉旨划水”了。
段云给大伙带来了他从华威那边实习的见闻,当然这不是在组会上汇报的,而是私下里交流时提到的。
现在实习期,公司对他们的要求并不高,没有KPI什么的,不需要加班,工作时间也都是自由的。
不过,段云看着已经入职的老员工,基本上都是加班的。
可能也和他们加班的福利非常好有关,晚上大约八点左右有加班餐,特别的丰盛,至少比学校食堂里好很多。
因此,不少员工哪怕工作都做完了,也会专门划水留到八点,吃个夜宵再回去,还能混点加班费。
不过,段云估摸着,大概率等他正式入职以后,才能真正知道一家公司具体是怎么样的,实习期看到的,远不如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真实。
就比如在进入课题组之前,有些人看到其他人做着高强度的工作,感觉“我上我也行”,自己应该也可以扛得住压力,但只有真正经历过后,才会明白这种压力究竟意味着什么。
田晴上周帮许秋重新绘制了十多幅文章中的插图,然后在组会上把这些插图放了出来。
不得不说,这些图片经过她的优化,看起来确实有些像模像样了,增添了一些高级感在里面。
而且,这些图片都有原始的模板,之后就算更新的数据,也可以直接进行替换。
另外,关于有机光伏叠层器件电荷输运机制方面的研究,田晴虽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实验进展,但在上周联系了瑞典冯盛东、芬兰Ronald那边,连同许秋一起,进行了多方讨论。
最终,他们打算联合起来搞一篇大文章出来,研究的体系正是现在组里最佳的有机光伏叠层器件体系。
自己组里未来的热点工作,自然能蹭就蹭。
田晴负责进行初步的CELIV、TOF等方面的研究,然后和其他人对接。
Ronald提供进阶的CELIV、TOF方面的研究。
瑞典冯盛东负责提供TAS等方面的支持。
许秋则提供材料方面的支持,以及看其他人表演。
本来之前许秋还试图去接手机理方面的研究,后来发现难度太大,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很多知识,于是就暂时放弃了,选择专攻材料合成、器件加工工艺优化这一块,刚好也和系统的功能相契合。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完成。
现在科研领域中,多元合作是一种非常好的常态模式,不需要用自己的短板来挑战其他人的长处。
就像创业一样,想要成功,最好的就是不断打磨自己的长处,让自己在某一方面做到顶尖。
至于自己的短板,可以通过招一些有能力特化的人,组建一个团队,然后交给团队里的其他人帮忙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芬兰Ronald那边还研究了组里提供的PTB7-TH:IEICO标样体系。
Ronald课题组用他们自己开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CELIV手段,对标样体系下电荷迁移率数据、界面复合情况、陷阱态分布等进行表征,进而得到光伏器件整体的电荷输运动力学信息,发了一篇JPCL。
他们文章产出的速度,比组里相对划水的田晴都要慢,或许和他们文章中实验的重复性次数做的比较多有关。
这篇文章,许秋没有挂名,不过田晴、陈婉清和魏兴思都挂了名字。
而且,田晴因为辅助帮忙测试了一些前期数据,挂的是二作。
陈婉清带来了蓝河公司那边的消息。
现在蓝河公司已经开发出来了第二代的刮涂机器的原型机,目前正在调试中。
相比于之前的初代刮涂机器,他们对刮刀进行了升级,同时对加热板进行改良,提升了加热基板的均匀性。
最终,用二代刮涂机器刮涂,得到的薄膜厚度的不确定性从原先的±100纳米,缩减到±50纳米以内。
也就是预期200纳米厚的薄厚,通过二代刮涂机器,大致可以做到150-250纳米之内,而原先一代刮涂机器,精度大致是100-300纳米。
另外,蓝河光电材料公司的发展也很不错,尤其是IDIC系列材料的销量非常好。
可能也是因为许秋《自然·能源》文章的发表,加上魏兴思在大会上的宣传,将IDIC系列材料的名气打响了出去。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单单IDIC、IDIC-M、IDIC-4F这一个系列的三种材料,加起来就销售出去30多克,相关的单体材料也卖出去50多克。
合作课题组的数量,也从原先的几个,迅速膨胀到现在的超过二十多个。
除了之前马薇薇发表的AM子刊文章外,其他课题组也孵化出来不少科研成果,并在实验材料部分提到了蓝河光电材料公司。
不过,许秋估摸着也就是这一波的行情,大概率难以持续。
因为之前是许秋提前和杨钦打了招呼,让他早做准备,所以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IDIC系列材料,基本上是蓝河光电材料公司独有的。
也算是打了一个时间差,另外几家光电材料公司,比如深城那家,在元旦过后,才补充了IDIC相关材料的货源。
而且,这些购买了IDIC相关材料的课题组,也需要时间把购买的材料给消耗掉,短时间内大概率是不会再复购了。
许秋这周组会就没有汇报,上周器件效率最高做到了16.60%,魏兴思已经知道了,而且还安排了“效率冲刺计划”。
韩嘉莹上周主要在撰写PTQ1工作的文章,目标期刊AM,当前进度四成。
邬胜男延续了之前许秋Y1-Y4系列材料的工作。
上周她合成出来了自己命名的Y5、Y6、Y7,汇报了Y系列材料一些基础的表征工作,包括核磁共振、元素分析之类的。
像这种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学校公共平台的表征设备,在寒假的时候可能会关闭。
因此能早测试就要早些测试,不然到时候关门了,就只能等一两月,开学才可以测试了。
另外,因为组里有机光伏器件用的都是倒结构,所以器件可以同时蒸镀,邬胜男上周也和莫文琳蹭了一波器件。
结果只能说一般般,邬胜男自行设计合成的Y5、Y6、Y7材料普遍效率在13%左右,最多14%出头,并没有出现器件性能上超过Y3的。
不过,她倒是重复出来了许秋J4:Y3体系的结果,效率做到了14.51%,这个体系许秋之前摸索出来的结果是14.53%。
其实,14.5%这个数据已经非常高了,只是后来因为效率被叠层器件后来居上,所以许秋暂时就没有深入研究下去。
现在,刚好有邬胜男帮忙做基础的表征实验,许秋计划等这篇《科学》文章投出后,也把Y系列的前期工作整理出来,投几篇AM之类的小文章,顺带让模拟实验室开始针对Y系列材料进行精细的摸索工作。
最后,莫文琳进行了简单的汇报。
虽然上周器件测试结果已经告知了魏兴思,但她还是绘制了J-V曲线,EQE曲线,也算是让自己在组会上有一些存在感。
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工作,不说点什么,总感觉自己像是划水了一周一样。
组会结束,接下来,有机光伏团队正式开启效率冲刺模式,许秋决定连续做满十批的器件。
虽然根据惯例,器件重复性实验的最低要求是5批,但5批实在有些太少,平常发AM的话可以做5批,现在冲击《科学》,要做的更加完善一些。
其实,最好要重复20批以上,但20批的话,就要做一个月时间,有些太久了。
一些课题组有多个蒸镀设备,可以这样来,但现在组里没有这种条件,于是许秋就选择了折中的10批器件。
下午一点半,许秋和韩嘉莹打开蒸镀舱,开始测试再生后的第一批器件,莫文琳也跑过来围观。
第一片器件的效率就达到了非常吉利的16.80%!
果然,再生的效果立竿见影。
许秋摸了摸韩嘉莹可爱的小脑袋:“学妹真棒!”
韩嘉莹乖巧的在许秋的手上蹭了蹭:“师兄也很棒!”
莫文琳满脸黑线:“喵喵喵?你们两个给我适可而止啊!!!”
见到结果不错,许秋也就没有多做停留,直接前往旋涂手套箱,开始进行第二批器件的制备工作。
现阶段,莫文琳、韩嘉莹她们的优化手段,有些类似于之前许秋在模拟实验室中的工作,就是先框定一个边界条件,然后逐步的提高精度,缩小摸索范围。
比如,之前的摸索范围是聚合物溶液浓度6、8、10毫克每毫升,转速3000、4000、5000r.p.m.。
那么精细的调控就是浓度以1毫克每毫升为幅度进行变化,转速以500r.p.m.为幅度变化。
道理类似于许秋进行的膜厚调控,只是没有膜厚那么直观。
不过,对于许秋来说,自然不用那么麻烦,他已经知道了最优的条件,于是选择一步到位,直接采用最优条件。
这样可以省略掉没有太多意义的在现实中的摸索工作,争取让器件性能在现实中早点突破17%,也好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包括让莫文琳去NIM送样进行第三方检测,SEM扫描电镜测试厚度,绘制底电池、顶电池膜厚与器件性能对应的二维图谱,修改文章正文、图片,以及让组里的众人帮忙再完善一下文章等等。
这时,许秋前往实验室,开始对旋涂手套箱进行再生操作。
首先关闭手套箱的循环系统,然后打开氮氢混合气的阀门,并预设减压阀的压强为0.8兆帕,相当于8个大气压的压强,最后点击手套箱控制面板上的再生按钮,开始执行再生操作。
点击再生按钮后,控制面板上出现倒计时:“23:59:59……”
接下来,手套箱将按照内部提前预设好的程序开始执行:
前3个小时是单纯的内部加热阶段;
3小时后,氮氢混合气的气阀会被打开,氮氢混合气会进入手套箱内,对箱内氛围进行净化;
24小时后,再生结束,需要重启手套箱。
氮氢混合气对于再生操作非常的关键,如果发生气路堵塞等情况导致再生气无法输入手套箱,就会造成再生失败。
因此,在再生开启的三个小时后,还需要回实验室一趟,确认氮氢混合气的通入是否正常。
于是,许秋在和学妹一起吃过晚饭,做了一些饭后运动后,等到接近九点的时候,再次返回材一216。
之前离开实验室前,许秋已经提前把防毒面具挂在了实验室的门口,现在可以直接取用。
虽然防毒面具是挂在实验室外面的,但这种东西一般不会有人偷的……
毕竟是直接对嘴佩戴的,实验室内部通常也都是人手一个,不会混着用。
许秋佩戴好防毒面具,刷卡,快速进门,关门,防止“毒气”泄露到走廊之中。
进入实验室,隔着防毒面具,氯苯味道还是能闻到一些,不过并不是很重。
靠近手套箱,许秋可以明显听到氮氢混合气通入手套箱发出的“呲呲”气流声,同时减压阀的示数也正常,为0.8兆帕,手套箱控制面板显示正常,窗户也是开启状态。
说起实验室的窗户,像材一这种建设时间比较早的楼,采用的是那种老式两层窗户的设计。
即一共有四扇窗户,里面两扇,外面两扇,中间有一个长方体的空腔,同时因为使用年限比较久的缘故,窗户都是锈迹斑斑的。
许秋犹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平房用的就是这种窗户,在中间的空腔里面还可以养一些盆栽,或者放置一些杂物。
不过,在实验室养盆栽,估计养几天就养死了,或许也有可能出现什么特殊的变异?
许秋具体开窗户的策略,是对位的开一扇位于里面的窗户,和一扇位于外面的窗户。
这样空气可以通过中间的空腔进行流通,而非直接流通,既可以实现通风的效果,同时又可以防止雨水、小偷等进入实验室。
检查发现再生程序一切正常,许秋便离开了实验室,顺手把防毒面具重新挂在了门口。
周六,下午五点多,许秋再次返回实验室。
说起来,这周六本来是要为元旦放假补班的,结果由于再生的缘故,不能做实验,魏兴思也就没有硬性要求众人周六过来,他自己也没过来。
因此,许秋相当于是为课题组小伙伴们争取到了一天的假期。
实验室内,因为有通风的缘故,所以里面溶剂的味道已经非常淡了,可能还有微量的残留,但至少用鼻子是闻不出来了。
手套箱的橡胶手套已经瘪掉了,许秋看了眼手套箱的控制面板,当前的氧值为500多ppm,虽然超标了,但这属于正常情况。
因为在再生的过程中,手套箱的循环功能是关闭的,不能随时补入氮气,所以相对于外界大气压,手套箱内部无法保持正压,就会有部分空气进入。
氮氢混合气已经使用完毕,许秋将其钢瓶的总阀关闭,随后回到手套箱前,开启清洗功能,设置时间为十分钟。
清洗结束后,氧值降低到了100ppm以内。
许秋没有继续清洗,而是直接开启循环,让手套箱开始重新运转,因为之后利用手套箱的循环功能,就可以自发的把氧值降低到小于0.1ppm。
如果强行把氧值清洗到非常低,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太过于浪费氮气。
比如从500ppm清洗到100ppm,需要清洗10分钟;
而从100ppm清洗到50ppm,可能也需要清洗5分钟,洗到10ppm,可能需要清洗半小时,并不是很划算。
搞定了再生,许秋给莫文琳发了条消息,通知她:“实验室可以正常做实验了。”
随后,他便开溜了,没有留下来参与器件测试的意思。
首先,这批器件被“真空放置”了24小时,偏离了最佳条件,效率可能会因此而降低0.1-0.3%;
其次,又是在再生前制备的,效率或许会继续降低0.2-0.5%;
最后,再加上莫文琳的加工条件没有做到最优的条件,效率大概率要再次减0.4%-1%。
这么多DEBUFF叠加下来,效率大概率是冲不到17%的。
因此,许秋就没有兴致留下来,转而和韩嘉莹一起去吃晚饭了,他们晚上还约了一起看电影。
元旦档上映了好几部大片,他们只看了《凹凸曼大战毒液》,接下来打算挨个全刷一遍。
今天看的这部名叫《皮蛋竟是我自己》。
讲述的是一个主角,寻找神秘人“皮蛋”的过程,记忆中的“皮蛋”是一直在追杀他的仇人……
经过一番推理、演绎、探秘,最终主角发现“皮蛋”竟是他自己。
原来,主角在杀了人之后,精神失常。
结果,阴差阳错之中,植入了被杀者支离破碎的记忆,还以为仍旧在被人追杀……
嘛,虽然剧情有些雷,但还是可以看个乐呵的。
许秋在电影院,吃着爆米花喝着快乐水揽着学妹的时候,收到了莫文琳发来的消息:“[哭唧唧]今天这批器件最高效率16.20%,还不如之前的结果呢。”
对此,许秋早有预感,于是把提前准备好的大饼奉上:“下周,我们把手套箱再生过后,好好调控一下条件,必上17%!”
莫文琳不知道是不是吃饼吃到噎住了,并没有回复。
周日,因为莫文琳周六加班干活的缘故,许秋就没让她继续做器件了。
刚好韩嘉莹写了一周的文章,又想“换换口味”,于是学妹便接替了莫文琳的位置,开始制备叠层器件。
许秋也很期待学妹能否延续她的欧气。
上次,就是学妹偶然间的发现,让叠层器件的性能一举突破16%,不知道这次能不能一举突破17%呢?
到晚上十点,韩嘉莹终于完成了器件,并采用真空放置的方法,将器件存放在蒸镀舱内。
许秋掐指一算,到明天下午两点开始测试的时候,正好是放置16小时的最佳条件,非常的完美。
说起来,本来学妹最开始属于挂名挂到四作的,结果现在她的贡献量也慢慢提了上来,甚至不比负责合成材料的邬胜男低了。
不过,韩嘉莹也没有和邬胜男抢三作的意思,如果是二作可能还有些用,三作、四作的话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而现在的二作,莫文琳的贡献确实高,她这个二作属于不那么划水的二作。
周一,组会。
钙钛矿团队首先汇报。
二维钙钛矿叠层器件的工作,吴菲菲已经撰写完毕,于上周日投出,目标期刊CM。
锡基二维钙钛矿体系,吴菲菲和孙沃开始撰写综述。
虽然现在计划书的审稿意见还没有回来,但就算ACSEL投不中,也可以去投AFM,再不济投JMCA也可以。
综述嘛,写出来,总是有地方可以投去的。
据说,有的课题组存在专门撰写综述的“大佬”,不做实验,只写综述。
而且不是写自己领域的综述,他们专挑热门的领域写,然后一个月写一篇,一年能水十多篇综述文章……
其实,除了大佬写出来的干货满满的综述,比如许秋之前那篇《焦耳》以外,大多数的综述都是近似于给学生练手的存在,没有太多的科学意义,一个人一年发两三篇综述就差不多了,这种一年十几篇的就有些太水了。
而且,综述文章的地位,通常比正常实验工作的文章地位低一档。
如果研究者对外声称自己发了一篇AM,那人们默认他发表的是AM实验工作,而非AM综述,如果是综述的话,一般都会主动声明发表的是综述。
就像对外声明发表了一篇《科学》,那大概率发表的是实验工作类型的文章,而不是短评或者综述。
孙沃上周把锡基钙钛矿器件的效率做到了2%,在和吴菲菲讨论后,打算还是先从铅锡混合的二维钙钛矿做起,比如25%的锡,75%的铅、50%的锡,50%的铅。
哪怕新意上差一些,至少先把效率提上去,比如能做到8%、10%的,发一篇小文章出来,之后再考虑去做全锡的二维钙钛矿,也讲求一个循序渐进。
不过,还没有开始执行,就被魏兴思叫停了,让他和吴菲菲一起撰写综述,然后给许秋他们做有机叠层器件的让路,
对于孙沃来说,自然是没太多所谓的,虽然写综述也是干活,但相比于做实验,工作强度低上了不少,现在也算是“奉旨划水”了。
段云给大伙带来了他从华威那边实习的见闻,当然这不是在组会上汇报的,而是私下里交流时提到的。
现在实习期,公司对他们的要求并不高,没有KPI什么的,不需要加班,工作时间也都是自由的。
不过,段云看着已经入职的老员工,基本上都是加班的。
可能也和他们加班的福利非常好有关,晚上大约八点左右有加班餐,特别的丰盛,至少比学校食堂里好很多。
因此,不少员工哪怕工作都做完了,也会专门划水留到八点,吃个夜宵再回去,还能混点加班费。
不过,段云估摸着,大概率等他正式入职以后,才能真正知道一家公司具体是怎么样的,实习期看到的,远不如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真实。
就比如在进入课题组之前,有些人看到其他人做着高强度的工作,感觉“我上我也行”,自己应该也可以扛得住压力,但只有真正经历过后,才会明白这种压力究竟意味着什么。
田晴上周帮许秋重新绘制了十多幅文章中的插图,然后在组会上把这些插图放了出来。
不得不说,这些图片经过她的优化,看起来确实有些像模像样了,增添了一些高级感在里面。
而且,这些图片都有原始的模板,之后就算更新的数据,也可以直接进行替换。
另外,关于有机光伏叠层器件电荷输运机制方面的研究,田晴虽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实验进展,但在上周联系了瑞典冯盛东、芬兰Ronald那边,连同许秋一起,进行了多方讨论。
最终,他们打算联合起来搞一篇大文章出来,研究的体系正是现在组里最佳的有机光伏叠层器件体系。
自己组里未来的热点工作,自然能蹭就蹭。
田晴负责进行初步的CELIV、TOF等方面的研究,然后和其他人对接。
Ronald提供进阶的CELIV、TOF方面的研究。
瑞典冯盛东负责提供TAS等方面的支持。
许秋则提供材料方面的支持,以及看其他人表演。
本来之前许秋还试图去接手机理方面的研究,后来发现难度太大,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很多知识,于是就暂时放弃了,选择专攻材料合成、器件加工工艺优化这一块,刚好也和系统的功能相契合。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完成。
现在科研领域中,多元合作是一种非常好的常态模式,不需要用自己的短板来挑战其他人的长处。
就像创业一样,想要成功,最好的就是不断打磨自己的长处,让自己在某一方面做到顶尖。
至于自己的短板,可以通过招一些有能力特化的人,组建一个团队,然后交给团队里的其他人帮忙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芬兰Ronald那边还研究了组里提供的PTB7-TH:IEICO标样体系。
Ronald课题组用他们自己开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CELIV手段,对标样体系下电荷迁移率数据、界面复合情况、陷阱态分布等进行表征,进而得到光伏器件整体的电荷输运动力学信息,发了一篇JPCL。
他们文章产出的速度,比组里相对划水的田晴都要慢,或许和他们文章中实验的重复性次数做的比较多有关。
这篇文章,许秋没有挂名,不过田晴、陈婉清和魏兴思都挂了名字。
而且,田晴因为辅助帮忙测试了一些前期数据,挂的是二作。
陈婉清带来了蓝河公司那边的消息。
现在蓝河公司已经开发出来了第二代的刮涂机器的原型机,目前正在调试中。
相比于之前的初代刮涂机器,他们对刮刀进行了升级,同时对加热板进行改良,提升了加热基板的均匀性。
最终,用二代刮涂机器刮涂,得到的薄膜厚度的不确定性从原先的±100纳米,缩减到±50纳米以内。
也就是预期200纳米厚的薄厚,通过二代刮涂机器,大致可以做到150-250纳米之内,而原先一代刮涂机器,精度大致是100-300纳米。
另外,蓝河光电材料公司的发展也很不错,尤其是IDIC系列材料的销量非常好。
可能也是因为许秋《自然·能源》文章的发表,加上魏兴思在大会上的宣传,将IDIC系列材料的名气打响了出去。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单单IDIC、IDIC-M、IDIC-4F这一个系列的三种材料,加起来就销售出去30多克,相关的单体材料也卖出去50多克。
合作课题组的数量,也从原先的几个,迅速膨胀到现在的超过二十多个。
除了之前马薇薇发表的AM子刊文章外,其他课题组也孵化出来不少科研成果,并在实验材料部分提到了蓝河光电材料公司。
不过,许秋估摸着也就是这一波的行情,大概率难以持续。
因为之前是许秋提前和杨钦打了招呼,让他早做准备,所以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IDIC系列材料,基本上是蓝河光电材料公司独有的。
也算是打了一个时间差,另外几家光电材料公司,比如深城那家,在元旦过后,才补充了IDIC相关材料的货源。
而且,这些购买了IDIC相关材料的课题组,也需要时间把购买的材料给消耗掉,短时间内大概率是不会再复购了。
许秋这周组会就没有汇报,上周器件效率最高做到了16.60%,魏兴思已经知道了,而且还安排了“效率冲刺计划”。
韩嘉莹上周主要在撰写PTQ1工作的文章,目标期刊AM,当前进度四成。
邬胜男延续了之前许秋Y1-Y4系列材料的工作。
上周她合成出来了自己命名的Y5、Y6、Y7,汇报了Y系列材料一些基础的表征工作,包括核磁共振、元素分析之类的。
像这种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学校公共平台的表征设备,在寒假的时候可能会关闭。
因此能早测试就要早些测试,不然到时候关门了,就只能等一两月,开学才可以测试了。
另外,因为组里有机光伏器件用的都是倒结构,所以器件可以同时蒸镀,邬胜男上周也和莫文琳蹭了一波器件。
结果只能说一般般,邬胜男自行设计合成的Y5、Y6、Y7材料普遍效率在13%左右,最多14%出头,并没有出现器件性能上超过Y3的。
不过,她倒是重复出来了许秋J4:Y3体系的结果,效率做到了14.51%,这个体系许秋之前摸索出来的结果是14.53%。
其实,14.5%这个数据已经非常高了,只是后来因为效率被叠层器件后来居上,所以许秋暂时就没有深入研究下去。
现在,刚好有邬胜男帮忙做基础的表征实验,许秋计划等这篇《科学》文章投出后,也把Y系列的前期工作整理出来,投几篇AM之类的小文章,顺带让模拟实验室开始针对Y系列材料进行精细的摸索工作。
最后,莫文琳进行了简单的汇报。
虽然上周器件测试结果已经告知了魏兴思,但她还是绘制了J-V曲线,EQE曲线,也算是让自己在组会上有一些存在感。
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工作,不说点什么,总感觉自己像是划水了一周一样。
组会结束,接下来,有机光伏团队正式开启效率冲刺模式,许秋决定连续做满十批的器件。
虽然根据惯例,器件重复性实验的最低要求是5批,但5批实在有些太少,平常发AM的话可以做5批,现在冲击《科学》,要做的更加完善一些。
其实,最好要重复20批以上,但20批的话,就要做一个月时间,有些太久了。
一些课题组有多个蒸镀设备,可以这样来,但现在组里没有这种条件,于是许秋就选择了折中的10批器件。
下午一点半,许秋和韩嘉莹打开蒸镀舱,开始测试再生后的第一批器件,莫文琳也跑过来围观。
第一片器件的效率就达到了非常吉利的16.80%!
果然,再生的效果立竿见影。
许秋摸了摸韩嘉莹可爱的小脑袋:“学妹真棒!”
韩嘉莹乖巧的在许秋的手上蹭了蹭:“师兄也很棒!”
莫文琳满脸黑线:“喵喵喵?你们两个给我适可而止啊!!!”
见到结果不错,许秋也就没有多做停留,直接前往旋涂手套箱,开始进行第二批器件的制备工作。
现阶段,莫文琳、韩嘉莹她们的优化手段,有些类似于之前许秋在模拟实验室中的工作,就是先框定一个边界条件,然后逐步的提高精度,缩小摸索范围。
比如,之前的摸索范围是聚合物溶液浓度6、8、10毫克每毫升,转速3000、4000、5000r.p.m.。
那么精细的调控就是浓度以1毫克每毫升为幅度进行变化,转速以500r.p.m.为幅度变化。
道理类似于许秋进行的膜厚调控,只是没有膜厚那么直观。
不过,对于许秋来说,自然不用那么麻烦,他已经知道了最优的条件,于是选择一步到位,直接采用最优条件。
这样可以省略掉没有太多意义的在现实中的摸索工作,争取让器件性能在现实中早点突破17%,也好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包括让莫文琳去NIM送样进行第三方检测,SEM扫描电镜测试厚度,绘制底电池、顶电池膜厚与器件性能对应的二维图谱,修改文章正文、图片,以及让组里的众人帮忙再完善一下文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