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休得胡言
老人乃是唐朝工部尚书,乃是一品大员,位高权重的很,放眼整个京都都没有几个人敢对他不恭敬,除了三位国公之外,老人根本不惧怕任何的官员。
即便是宁王康王两位亲王见了他这位工部尚书,都要恭恭敬敬的喊一声尚书大人。
老人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搭理严宽和王姝悦,只是为了摆出自己一品大员的架子,给对方造成足够的威慑,好让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朝廷大员。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家伙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对于自己这位一品大员没有任何的惧怕,甚至就连丁点儿的恭敬都没有。
老人怎么也想不到,面对自己这位工部尚书,一个小小的左中郎将居然就敢那么放肆!
老人很早就志气啊就听人说过那个名叫严宽的家伙的性格,知道此人得了一个所有人都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失心疯,做事极为嚣张跋扈,胆子又大道了极点,除了面对皇帝陛下的时候会稍微收敛一些,面对其他人的时候是根本就不会害怕,甚至就连宁王康王的面子都不给。
据说,又一次康王亲自上门拜访,结果都被这家伙给三番五次的拒之门外了,后来还险些动了手。
老人虽说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此子竟然胆大包天到了这种地步!
好不容易冷静下来之后,老人用一双阴沉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严宽,沉声问道:“你们既然说要捉拿小儿前往京都府,可有官府的抓人文书?”
还别说,这老棺材瓢子的心态还是很强大的。
如果换成一般人被严宽那样的辱骂,怕是早就火上三竿失去理智了,甚至还会和严宽互相骂街。
可这位工部尚书却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冷静下来,还装出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就连严宽都有些佩服了。
既然这老棺材瓢子不在之前的事情上纠结,那严宽也懒得继续闹腾下去。
严宽抬头看着老人,说道:“我们没有文书。”
这句话说的极为理直气壮,就连老人都有些愣神。
老人又说:“你们既然没有抓人的文书,为何又要来我这里口口声声的说小儿犯事,要把他抓起来?”
严宽呵呵一笑,却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一摊手说道:“我说过他犯事了吗?我好像只是说要带他回去接受调查而已。”
顿了顿,严宽继续说道:“徐子明这个人与京都的地痞流氓相互勾结,欺压良善百姓,这个理由应该足够让我们抓他回去调查了吧?”
“和地痞流氓勾结?笑话!”
老人挥了挥袖子,然后重新坐下,一脸的冷漠,又问:“你们有证据吗?没有证据可不能如此冤枉小儿。”
严宽抬手指了指府邸之外,底气十足的说道:“门外那么多百姓就是证据,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出去询问他们。”
老人嗤笑一声,不屑的说道:“谁知道那些人是不是被你售卖,来这里故意诬陷小儿的?”
“切!”
听到对方这故意颠倒黑白的言语,严宽却是不屑的撇了撇嘴,说道:“你好歹是朝廷的一品大员,怎么也学着别人睁眼说瞎话了?
你出去看看,京都那么多百姓站在你们家门口,偌大的京都之中,除了皇帝陛下之外,还有谁可以让那么多人聚集起来?”
“如果不是他们平时被那些地痞流氓欺负的实在是太惨了,他们怎么会对这件事情一呼百应?
如果不是他们心中有苦,谁愿意在这炎炎夏日站在那里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嘴巴长在你的身上,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老人表现的极为从容,和之前的愤怒判若两人,说道:“不过,我可没说过那些地痞流氓没有欺负京都的百姓,只是那些地痞流氓欺负百姓,你抓他们就好,来我家做什么?”
严宽直勾勾的盯着那位老人,皱眉反问了一句:“你既然是朝廷命官,难道不应该为了百姓的疾苦而奔波劳累吗?
你乃是朝廷的官员,是百姓的父母官,你每个月拿到手的饷银乃是那些百姓的血汗钱。
我真的想不明白你这样的人到底是怎么坐上工部尚书这样的位置的!
再说,我之前就说过了,我们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你儿子徐子明勾结那些地痞流氓,我们当然要抓你儿子!”
“恩?”
听到严宽这话,老人的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他使劲儿挥了挥袖子,就像是要驱赶一只烦人的苍蝇一样,不耐烦的说道:
“这样的事情与我无关,我不言以和你在这里说这些废话。
你既然没有官府的抓人文书,那你说的话就不足以成为证据,只是你的一面之词……
更何况,老夫这一次请你进来,要说的却并不是这件事情……”
“不是这件事情,那还有什么事情?”
严宽面色阴冷了下来,直截了当的说道:“那行,既然你不愿意承认你儿子犯事,那我问你,你儿子徐子明如果勾结地痞流氓谋杀本朝公主殿下,你还要死命护着他吗?”
“什么?!”
老人再也无法保持镇定,一瞪眼就站了起来。
行刺公主殿下,那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别的事情都可以商量着来,唯独这件事情不行,绝对没有半点儿回旋的余地!
如果自己的儿子真的做了这样的事情,那他们徐家多年苦心经营起来的家业怕是就会一夜之间大厦倾塌!
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即便他乃是本朝的工部尚书,到时候也绝对没有好下场!
老人心头脑海里念头急转,知道行刺公主殿下这件事情这样的事情,无论是真是假,都不能承认,打死都不能承认!
“你闭嘴!”
老人愤怒的吼了一声,等着严宽骂道:“黄口小儿,休得胡言!”
见到老人如此愤怒,严宽笑了,因为他知道,这名老人慌了神。
严宽看着对方,平静的说道:“到底是不是我胡说八道,只要你儿子到了京都府,一切自有定论。”
(本章完)
即便是宁王康王两位亲王见了他这位工部尚书,都要恭恭敬敬的喊一声尚书大人。
老人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搭理严宽和王姝悦,只是为了摆出自己一品大员的架子,给对方造成足够的威慑,好让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朝廷大员。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家伙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对于自己这位一品大员没有任何的惧怕,甚至就连丁点儿的恭敬都没有。
老人怎么也想不到,面对自己这位工部尚书,一个小小的左中郎将居然就敢那么放肆!
老人很早就志气啊就听人说过那个名叫严宽的家伙的性格,知道此人得了一个所有人都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失心疯,做事极为嚣张跋扈,胆子又大道了极点,除了面对皇帝陛下的时候会稍微收敛一些,面对其他人的时候是根本就不会害怕,甚至就连宁王康王的面子都不给。
据说,又一次康王亲自上门拜访,结果都被这家伙给三番五次的拒之门外了,后来还险些动了手。
老人虽说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此子竟然胆大包天到了这种地步!
好不容易冷静下来之后,老人用一双阴沉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严宽,沉声问道:“你们既然说要捉拿小儿前往京都府,可有官府的抓人文书?”
还别说,这老棺材瓢子的心态还是很强大的。
如果换成一般人被严宽那样的辱骂,怕是早就火上三竿失去理智了,甚至还会和严宽互相骂街。
可这位工部尚书却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冷静下来,还装出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就连严宽都有些佩服了。
既然这老棺材瓢子不在之前的事情上纠结,那严宽也懒得继续闹腾下去。
严宽抬头看着老人,说道:“我们没有文书。”
这句话说的极为理直气壮,就连老人都有些愣神。
老人又说:“你们既然没有抓人的文书,为何又要来我这里口口声声的说小儿犯事,要把他抓起来?”
严宽呵呵一笑,却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一摊手说道:“我说过他犯事了吗?我好像只是说要带他回去接受调查而已。”
顿了顿,严宽继续说道:“徐子明这个人与京都的地痞流氓相互勾结,欺压良善百姓,这个理由应该足够让我们抓他回去调查了吧?”
“和地痞流氓勾结?笑话!”
老人挥了挥袖子,然后重新坐下,一脸的冷漠,又问:“你们有证据吗?没有证据可不能如此冤枉小儿。”
严宽抬手指了指府邸之外,底气十足的说道:“门外那么多百姓就是证据,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出去询问他们。”
老人嗤笑一声,不屑的说道:“谁知道那些人是不是被你售卖,来这里故意诬陷小儿的?”
“切!”
听到对方这故意颠倒黑白的言语,严宽却是不屑的撇了撇嘴,说道:“你好歹是朝廷的一品大员,怎么也学着别人睁眼说瞎话了?
你出去看看,京都那么多百姓站在你们家门口,偌大的京都之中,除了皇帝陛下之外,还有谁可以让那么多人聚集起来?”
“如果不是他们平时被那些地痞流氓欺负的实在是太惨了,他们怎么会对这件事情一呼百应?
如果不是他们心中有苦,谁愿意在这炎炎夏日站在那里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嘴巴长在你的身上,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老人表现的极为从容,和之前的愤怒判若两人,说道:“不过,我可没说过那些地痞流氓没有欺负京都的百姓,只是那些地痞流氓欺负百姓,你抓他们就好,来我家做什么?”
严宽直勾勾的盯着那位老人,皱眉反问了一句:“你既然是朝廷命官,难道不应该为了百姓的疾苦而奔波劳累吗?
你乃是朝廷的官员,是百姓的父母官,你每个月拿到手的饷银乃是那些百姓的血汗钱。
我真的想不明白你这样的人到底是怎么坐上工部尚书这样的位置的!
再说,我之前就说过了,我们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你儿子徐子明勾结那些地痞流氓,我们当然要抓你儿子!”
“恩?”
听到严宽这话,老人的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他使劲儿挥了挥袖子,就像是要驱赶一只烦人的苍蝇一样,不耐烦的说道:
“这样的事情与我无关,我不言以和你在这里说这些废话。
你既然没有官府的抓人文书,那你说的话就不足以成为证据,只是你的一面之词……
更何况,老夫这一次请你进来,要说的却并不是这件事情……”
“不是这件事情,那还有什么事情?”
严宽面色阴冷了下来,直截了当的说道:“那行,既然你不愿意承认你儿子犯事,那我问你,你儿子徐子明如果勾结地痞流氓谋杀本朝公主殿下,你还要死命护着他吗?”
“什么?!”
老人再也无法保持镇定,一瞪眼就站了起来。
行刺公主殿下,那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别的事情都可以商量着来,唯独这件事情不行,绝对没有半点儿回旋的余地!
如果自己的儿子真的做了这样的事情,那他们徐家多年苦心经营起来的家业怕是就会一夜之间大厦倾塌!
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即便他乃是本朝的工部尚书,到时候也绝对没有好下场!
老人心头脑海里念头急转,知道行刺公主殿下这件事情这样的事情,无论是真是假,都不能承认,打死都不能承认!
“你闭嘴!”
老人愤怒的吼了一声,等着严宽骂道:“黄口小儿,休得胡言!”
见到老人如此愤怒,严宽笑了,因为他知道,这名老人慌了神。
严宽看着对方,平静的说道:“到底是不是我胡说八道,只要你儿子到了京都府,一切自有定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