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烂到了骨头里
他喘了口气,抬头刚想要继续刚刚的话骂下去,可还不等他开口,然后就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面前。
来人正是兵部尚书敬文耀。
敬文耀那如同乡间田野道路般纵横交错满是皱纹的脸庞,此刻满是无奈之色。
他低头看着坐在台阶上的严宽,叹了口气之后幽幽的说了一句:“世侄啊,真不是我不想借你银子和兵马,实在是没有啊!”
严宽见到敬文耀终于肯见自己了,层的一下子跳了起来,就那样直勾勾的盯着敬文耀的双眼,理直气壮的说道:“蒙鬼呢?你这偌大的兵部,难道就连这么点儿东西都凑不出来吗?”
敬文耀听见这话,脸上神情愈发的复杂了几分,再次重重叹了口气,扭头看了看一边儿站着的那两名士兵。
沉默片刻之后,敬文耀来了一句:
“世侄,有什么话不妨到里边儿说。”
说完这话,敬文耀便直接转身往衙门里边儿走去,案款也没有多说什么,跟在敬文耀的身后走进了那衙门之中。
敬文耀坐下之后看向严宽,脸上的无奈之色愈发浓郁了几分。
“你张嘴就要五万银子,别说是兵部了,现如今这种情况,恐怕就连户部都未必拿得出来这么多钱!”
严宽听到这话,心头只觉得古怪,眉头皱起问道:“五万两银子对于你们兵部来说,或许的确有点多,但是叔父你要知道,原版兵部的钱是要用在北边四州那些重镇城池身上的。
但是后来因为科尔沁道的出现,北边四州重镇城池却是不再需要那么多钱了,必要的粮饷还有必要的甲胄,依旧要供给北边四州。
可即便是这样,那兵部应该也剩下了不少钱,这笔钱再凑一凑,即便是没有五万两银子,三万两总该有的吧?”
敬文耀听严宽这么说,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世侄啊,别的我倒是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两三年时间里,你别的事情没少做,钱也肯定没少赚!
我的个乖乖,现如今竟然连三万两银子都不看在眼里了,你得是多有钱啊……”
说到这里,敬文耀摇了摇头,咋舌了几声之后继续说道:
“也罢,实话告诉你吧,即便是你现在就要带着天罚营去攻打北边草原部落,兵部也拿不出钱来。
莫说是五万三万的了,就连一万都没有!”
“啊?”严宽着实震惊了一把,忍不住问道:“那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敬文耀说:“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你应该知道的,这守卫唐国林兔的,最重要的就是那九个重镇城池。”
严宽听到这话,眉头皱起没有说话,却是点了点头。
严宽的便宜老爹淮安侯就是重镇将军之一,严宽自然知道各个重镇乃是最重要的唐国防守线,粮饷也都是由京都府衙门运送。
重镇城池的士兵平日里都不需要耕种粮食,也不需要干活,只是日复一日的专注训练。
除了这些之外,再加上边关重镇城池地处偏远,经常可以遇见山贼强盗之类的人,平日里即便是没有战争,那也可以得到足够的磨炼。
正因为如此,边关重镇城池的士兵战斗力都十分的强大,甚至远超同为精锐的亲卫军。
“九个重镇城池的粮饷是绝对不可以克扣的,刚刚你说的那部分银子,绝大部分都花在了这个地方。
除此之外,还有甲胄的日常保养,以及战马的养护,这些不都得花钱?你以为这些东西放在那里不用管,关键时候能使用?”
敬文耀撇了撇嘴,显得对严宽的一无所知有些不屑。
顿了顿之后,他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还有各个地方的屯兵,这也总不能一分钱都不发放吧?
剩下的银子,每一个屯兵一年发几十颗铜板都不够……
五万两银子,兵部一百年的声誉加在一起都没有这么多!
你说要五万兵马,我倒是可以给你这么多兵马,只不过这些兵马都是老弱病残,要么就是瘦骨嶙峋,一点儿战斗力都没有,你愿意要啊?”
“额……”这一次换成严宽哑口无言了。
说实话,他还真不知道这些事情,不然的话,他之前也就不可能在兵部衙门门口骂的那么理直气壮了。
敬文耀却是并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还有甲胄的问题,你想要多少甲胄兵器都没关系,兵器库里有的是,反正现如今你发明的枪已经人手一把,刀剑这种东西早晚都是要被淘汰的。”
说完这话,敬文耀就跟生闷气一样,端起手边的茶杯一饮而尽,别过脸去不想看严宽。
别的暂且不论,就马文瑶这句‘迟早都是要被淘汰的’,就可以从中看出敬文耀对未来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观察力的。
严宽略一沉吟,开口问道:“屯兵的战斗力已经低下到了这种地步吗?
钱的问题我倒是真的没有想过,但是我也可以告诉你,德彪钱庄里边儿虽然有钱,但那些钱都是有很重要的用处,不然的话,我也不会放着手边儿的钱来管你们兵部借……”
严宽的话还没说完,就看见敬文耀极为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比,说道:“别说兵部了,现在户部、国库都已经没有钱了。
你恐怕还不知道,现如今就连皇帝陛下的内库都没剩下多少银子!”
严宽听见这话,看向敬文耀的邀请出现了一丝变化,皱眉问道:“那么多钱都去哪儿了?总不能凭空消失了啊!”
敬文耀冷哼一声:“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敬文耀这说话的时候都带着浓郁的调侃和赌气味道,严宽听了之后就瞬间明白——户部的银子往下走,每过一个关卡就要被扣留下来一些。
从户部到下边儿有着无数的关卡,每一次都克扣哪怕一丢丢,真正到了下边儿的时候已经所剩不多了。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说明大唐朝廷制度已经如同那腐朽的木头一样,烂到了骨头里!
(本章完)
来人正是兵部尚书敬文耀。
敬文耀那如同乡间田野道路般纵横交错满是皱纹的脸庞,此刻满是无奈之色。
他低头看着坐在台阶上的严宽,叹了口气之后幽幽的说了一句:“世侄啊,真不是我不想借你银子和兵马,实在是没有啊!”
严宽见到敬文耀终于肯见自己了,层的一下子跳了起来,就那样直勾勾的盯着敬文耀的双眼,理直气壮的说道:“蒙鬼呢?你这偌大的兵部,难道就连这么点儿东西都凑不出来吗?”
敬文耀听见这话,脸上神情愈发的复杂了几分,再次重重叹了口气,扭头看了看一边儿站着的那两名士兵。
沉默片刻之后,敬文耀来了一句:
“世侄,有什么话不妨到里边儿说。”
说完这话,敬文耀便直接转身往衙门里边儿走去,案款也没有多说什么,跟在敬文耀的身后走进了那衙门之中。
敬文耀坐下之后看向严宽,脸上的无奈之色愈发浓郁了几分。
“你张嘴就要五万银子,别说是兵部了,现如今这种情况,恐怕就连户部都未必拿得出来这么多钱!”
严宽听到这话,心头只觉得古怪,眉头皱起问道:“五万两银子对于你们兵部来说,或许的确有点多,但是叔父你要知道,原版兵部的钱是要用在北边四州那些重镇城池身上的。
但是后来因为科尔沁道的出现,北边四州重镇城池却是不再需要那么多钱了,必要的粮饷还有必要的甲胄,依旧要供给北边四州。
可即便是这样,那兵部应该也剩下了不少钱,这笔钱再凑一凑,即便是没有五万两银子,三万两总该有的吧?”
敬文耀听严宽这么说,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世侄啊,别的我倒是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两三年时间里,你别的事情没少做,钱也肯定没少赚!
我的个乖乖,现如今竟然连三万两银子都不看在眼里了,你得是多有钱啊……”
说到这里,敬文耀摇了摇头,咋舌了几声之后继续说道:
“也罢,实话告诉你吧,即便是你现在就要带着天罚营去攻打北边草原部落,兵部也拿不出钱来。
莫说是五万三万的了,就连一万都没有!”
“啊?”严宽着实震惊了一把,忍不住问道:“那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敬文耀说:“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你应该知道的,这守卫唐国林兔的,最重要的就是那九个重镇城池。”
严宽听到这话,眉头皱起没有说话,却是点了点头。
严宽的便宜老爹淮安侯就是重镇将军之一,严宽自然知道各个重镇乃是最重要的唐国防守线,粮饷也都是由京都府衙门运送。
重镇城池的士兵平日里都不需要耕种粮食,也不需要干活,只是日复一日的专注训练。
除了这些之外,再加上边关重镇城池地处偏远,经常可以遇见山贼强盗之类的人,平日里即便是没有战争,那也可以得到足够的磨炼。
正因为如此,边关重镇城池的士兵战斗力都十分的强大,甚至远超同为精锐的亲卫军。
“九个重镇城池的粮饷是绝对不可以克扣的,刚刚你说的那部分银子,绝大部分都花在了这个地方。
除此之外,还有甲胄的日常保养,以及战马的养护,这些不都得花钱?你以为这些东西放在那里不用管,关键时候能使用?”
敬文耀撇了撇嘴,显得对严宽的一无所知有些不屑。
顿了顿之后,他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还有各个地方的屯兵,这也总不能一分钱都不发放吧?
剩下的银子,每一个屯兵一年发几十颗铜板都不够……
五万两银子,兵部一百年的声誉加在一起都没有这么多!
你说要五万兵马,我倒是可以给你这么多兵马,只不过这些兵马都是老弱病残,要么就是瘦骨嶙峋,一点儿战斗力都没有,你愿意要啊?”
“额……”这一次换成严宽哑口无言了。
说实话,他还真不知道这些事情,不然的话,他之前也就不可能在兵部衙门门口骂的那么理直气壮了。
敬文耀却是并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还有甲胄的问题,你想要多少甲胄兵器都没关系,兵器库里有的是,反正现如今你发明的枪已经人手一把,刀剑这种东西早晚都是要被淘汰的。”
说完这话,敬文耀就跟生闷气一样,端起手边的茶杯一饮而尽,别过脸去不想看严宽。
别的暂且不论,就马文瑶这句‘迟早都是要被淘汰的’,就可以从中看出敬文耀对未来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观察力的。
严宽略一沉吟,开口问道:“屯兵的战斗力已经低下到了这种地步吗?
钱的问题我倒是真的没有想过,但是我也可以告诉你,德彪钱庄里边儿虽然有钱,但那些钱都是有很重要的用处,不然的话,我也不会放着手边儿的钱来管你们兵部借……”
严宽的话还没说完,就看见敬文耀极为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比,说道:“别说兵部了,现在户部、国库都已经没有钱了。
你恐怕还不知道,现如今就连皇帝陛下的内库都没剩下多少银子!”
严宽听见这话,看向敬文耀的邀请出现了一丝变化,皱眉问道:“那么多钱都去哪儿了?总不能凭空消失了啊!”
敬文耀冷哼一声:“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敬文耀这说话的时候都带着浓郁的调侃和赌气味道,严宽听了之后就瞬间明白——户部的银子往下走,每过一个关卡就要被扣留下来一些。
从户部到下边儿有着无数的关卡,每一次都克扣哪怕一丢丢,真正到了下边儿的时候已经所剩不多了。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说明大唐朝廷制度已经如同那腐朽的木头一样,烂到了骨头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