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七杀碑
这一声喊,可是把整个湖心岛都给轰动了。柳如峦和刘法成等人急忙赶了过去。
土坑里的几个工人都乐坏了,除了那个喊的,其他几个依旧用铁锹在地上卖力挖着。之前柳如峦可是说了,哪一组挖出了东西,可是有额外的红包拿的。
“挖到了什么?”刘法成有真气在身,步子稳健,竟然赶在了柳如峦等一众年轻人的前面。
“一块石头,肯定是人工雕刻的,可能是一块石碑。”
一名工人打去地上的浮土,露出了他所说的那块石头。作为吃土木饭的,在地下挖出什么都不稀奇,尤其石碑这种东西,他们更是挖了不知道多少出来了,就看这么一个头,就知道是人工弄出来的东西。
刘法成见状,让几名工人赶紧上来吃饭,吃完了好继续。
而今天的伙食特别的丰盛不但有一些高度的烈酒,鸡鸭鱼肉更是不少,其中还有不少用韭菜制作的菜肴。
工人们倒也懂事儿,不管喜欢吃啥的,都会时不时的夹上一筷子韭菜塞进自己嘴里。
韭菜这东西,又叫阳气草,属于阳气最足的东西,他们在坑里作业属于地下了,属阴,韭菜和烈酒都是给他们补充阳气的,省的身子被阴气冲了闹病。
工人们吃饭的时候,刘法成则是托着罗盘站在坑边上,眉头越皱越紧。
一开始走上这个岛的时候,罗盘指针的旋转还是挺乱的,说明这里的磁场混乱,可是这坑里的东西被挖出头来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管他绕着土坑怎么走,罗盘的指针都指向了坑底的那块石头。
“这玩意儿不简单啊。”一边嘬着牙花子,刘法成一边琢磨是不是应该打电话把张凡给喊来了。
可是紧接着,刘法成就给自己的老脸来了一巴掌,丢人,实在是太丢人了,想自己闯荡江湖几十年,一直是高人风范,却不想这几次接触下来,心里的那股子傲气全都被一个小子给打磨没了,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先想到的不是去解决,而是请别人来帮忙,这要是说出去自己以后还要在这行混吗?
不行,不管怎么说,这次也不能再麻烦张凡了,不光是自尊的问题,也是因为这次的主顾实在不是一般人。中南小区出来的年轻人,这要是打好了关系,以后……
想到这里,刘法成咬了咬牙,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把看家本事拿出来了。
卖力气的汉子往往是最质朴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都清楚,午餐虽然丰盛,却谁也没优哉游哉的去喝酒扯淡,而是用最快的速度吃完,休息片刻之后,稍稍活动了下身体,就跳下坑去继续劳作。
原本负责其他几个坑的工人,也都被抽调了过来,对这个土坑进行深挖和扩大。都是熟手,施工速度还是很快的,没过一会儿,就又把那块石头挖出了一截。
工人们的判断没有错,这真的是一块石碑,而且石碑上的第一行字已经被挖了出来。而就是这一行字,让跳进坑里查看的刘法成感觉满头雾水。
那一行字从左往右刻的是一组繁体字:天生萬物以養民,民無一善可報天。
作为一名风水大家,翻阅古籍简直是家常便饭了,有一件事刘法成非常的清楚,那就是石碑上的刻字根本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无论是写字还是刻碑,都是要讲究一定顺序的,古代的碑刻沿袭的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的顺序,也就是说这一句如果是整个石碑的第一句的话,按常理只能在最右面看到一个“天”字,其他的依旧埋在土里才对。
然而这一句却明显是完整的诗句。难道是现代人摆的乌龙?
不,这明显也是不可能的,一个风水师要是连石碑在土里大概埋了多久都看不出来,刘法成也就不用混了,具体数值不好说,但是刘法成可以肯定这玩意儿在地里埋了至少有一百年左右,如果是现代人玩的乌龙也没必要去搞繁体字,毕竟这个排列顺序就完全不和古礼。
想不通,就只能暂且不想了。刘法成退开,让工人们继续挖。
又用了两个多小时吧,当土坑掘进到五米深的时候,石碑基座以上的部分终于全都露了出来。那上面还真是用很古怪的顺序刻着一首更加古怪的诗。
天生萬物以養民,民無一善可報天。
殺殺殺殺殺殺殺!
不忠之人曰可殺!不孝之人曰可殺!
不仁之人曰可殺!不義之人曰可殺!
不禮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殺殺殺!
我生不為逐鹿來,都門懶築黃金臺,
狀元百官都如狗,總是刀下觳觫材。
傳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須封刀匕。
山頭代天樹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
说这是诗吧,还不如说是个喷子在发泄自己的怨气,这个也要杀,那个也要杀的,还真是好大的戾气。更可笑的是到了最后还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吗,说什么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好像丫的杀气这么重还是在替天行道似的。
“刘大师,这是什么啊?难道我这工地不太平,就是这东西闹得?”
柳如峦莫名其妙的缩了缩脖子,不知道为什么,这块石碑让他莫名的感到一阵心悸。
刘法成先是没有言语,仔细的把石碑上的诗句读了两遍以后突然一拍脑门,“我知道了,这,这是大西王张献忠的七杀诗,这块碑莫非是传说中的七杀碑?这,这也太扯淡了吧。”
扯淡这两个字从一个四五十岁仙风道骨的大师嘴里说出来,还真是煞风景。不过刘法成也顾不得了。
张献忠是崇祯年间的起义军首领,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其起事后,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崇祯十六年克武昌,称大西王,次年,建大西于成都,即帝位,年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被流矢击中而死。
而对于这位起义军首领,最具轰动性的传闻就是他嗜好杀人,曾在蜀地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不过这个所谓的大屠杀却是存在很大争议的。
清廷和当时的一些文人就曾指控张献忠在四川进行过多次大屠杀,这一说后来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但也有人认为,类似指控有很大嫌疑是基于为了讨好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和站队上的对立而非客观事实。
其中《七杀诗》,就是“挺杀派”的一个证据或者说“杰作”。
有人说七杀碑是那些腐儒用张献忠的圣谕碑篡改出来的,也有人说七杀碑就放在当时的官署,传言不一而足,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不过不管真相如何,七杀碑都应该是在蜀地,而不是出现在京郊这种地方。
“应该是有人假托七杀碑做的伪物吧,从左到右的书写习惯是从1909年才开始出现的,断不是更早的人所做,就是不知道这么个玩意儿立在这里是想干什么。这东西杀气很重啊。”
“那,这东西应该怎么解决?是不是把它除掉了,工地就可以恢复正常了?”柳如峦对这七杀碑的来历并没有什么兴趣,他是商人,又不是学者,重要的是工地能继续开工。
“嗯,让人找点荔枝柴来,然后找吊车什么的把它吊上去,用荔枝柴烧一烧,或者干脆砸碎了,再烧,然后在这湖心岛上多种梧桐树用来扭转气场。这里的工程应该就可以继续进行了。”
风水是一门讲究“形意”的科学,很多东西的应用上都是“观其形,会其意”。这七杀碑不管本身是干什么用的,就是其中这个“七杀”的凶煞,就注定了会对此地的风水造成很大的影响,拆掉是必须的。
而梧桐又叫凤栖木,属阳,用来增加阳眼上的阳气还是挺不错的。
周围那些不懂行的或者稍微懂一点的,此时都充分发挥了从《西游记》里学来的沙僧绝活,不住口的说着“大师说的对啊”,柳如峦自然也是从善如流,指挥工人在石碑上打眼、固定,用起重机把这个大家伙从地底下给拔出来。
既然是要毁掉的东西,自然就再没有小心谨慎的必要,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七杀碑被缓缓的拔出了地面。
然而就在石碑离地的一瞬间,一股阴风陡然从石碑底下冒了出来,向着四周疯狂的席卷,整个湖心岛上一阵飞沙走石,站在坑底的几个工人双眼一翻,连喊声都没发出来就一头栽倒了下去。
四周山林中的飞鸟更是成片的被惊起,嘶叫着飞离此地,连湖底随手扔进去作为备用食材的一些鱼都不停的跃出水面,几条不要命的干脆就直接蹦到了岸上,朝着远离湖心岛的方向蹦跶。
眼前的突变除了让刘法成感到一阵寒意外,心中更是一片冰凉。原指望弄好这个活计在中南小区也扬扬名的,谁知道却捅了个大篓子出来。
(未完待续)
土坑里的几个工人都乐坏了,除了那个喊的,其他几个依旧用铁锹在地上卖力挖着。之前柳如峦可是说了,哪一组挖出了东西,可是有额外的红包拿的。
“挖到了什么?”刘法成有真气在身,步子稳健,竟然赶在了柳如峦等一众年轻人的前面。
“一块石头,肯定是人工雕刻的,可能是一块石碑。”
一名工人打去地上的浮土,露出了他所说的那块石头。作为吃土木饭的,在地下挖出什么都不稀奇,尤其石碑这种东西,他们更是挖了不知道多少出来了,就看这么一个头,就知道是人工弄出来的东西。
刘法成见状,让几名工人赶紧上来吃饭,吃完了好继续。
而今天的伙食特别的丰盛不但有一些高度的烈酒,鸡鸭鱼肉更是不少,其中还有不少用韭菜制作的菜肴。
工人们倒也懂事儿,不管喜欢吃啥的,都会时不时的夹上一筷子韭菜塞进自己嘴里。
韭菜这东西,又叫阳气草,属于阳气最足的东西,他们在坑里作业属于地下了,属阴,韭菜和烈酒都是给他们补充阳气的,省的身子被阴气冲了闹病。
工人们吃饭的时候,刘法成则是托着罗盘站在坑边上,眉头越皱越紧。
一开始走上这个岛的时候,罗盘指针的旋转还是挺乱的,说明这里的磁场混乱,可是这坑里的东西被挖出头来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管他绕着土坑怎么走,罗盘的指针都指向了坑底的那块石头。
“这玩意儿不简单啊。”一边嘬着牙花子,刘法成一边琢磨是不是应该打电话把张凡给喊来了。
可是紧接着,刘法成就给自己的老脸来了一巴掌,丢人,实在是太丢人了,想自己闯荡江湖几十年,一直是高人风范,却不想这几次接触下来,心里的那股子傲气全都被一个小子给打磨没了,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先想到的不是去解决,而是请别人来帮忙,这要是说出去自己以后还要在这行混吗?
不行,不管怎么说,这次也不能再麻烦张凡了,不光是自尊的问题,也是因为这次的主顾实在不是一般人。中南小区出来的年轻人,这要是打好了关系,以后……
想到这里,刘法成咬了咬牙,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把看家本事拿出来了。
卖力气的汉子往往是最质朴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都清楚,午餐虽然丰盛,却谁也没优哉游哉的去喝酒扯淡,而是用最快的速度吃完,休息片刻之后,稍稍活动了下身体,就跳下坑去继续劳作。
原本负责其他几个坑的工人,也都被抽调了过来,对这个土坑进行深挖和扩大。都是熟手,施工速度还是很快的,没过一会儿,就又把那块石头挖出了一截。
工人们的判断没有错,这真的是一块石碑,而且石碑上的第一行字已经被挖了出来。而就是这一行字,让跳进坑里查看的刘法成感觉满头雾水。
那一行字从左往右刻的是一组繁体字:天生萬物以養民,民無一善可報天。
作为一名风水大家,翻阅古籍简直是家常便饭了,有一件事刘法成非常的清楚,那就是石碑上的刻字根本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无论是写字还是刻碑,都是要讲究一定顺序的,古代的碑刻沿袭的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的顺序,也就是说这一句如果是整个石碑的第一句的话,按常理只能在最右面看到一个“天”字,其他的依旧埋在土里才对。
然而这一句却明显是完整的诗句。难道是现代人摆的乌龙?
不,这明显也是不可能的,一个风水师要是连石碑在土里大概埋了多久都看不出来,刘法成也就不用混了,具体数值不好说,但是刘法成可以肯定这玩意儿在地里埋了至少有一百年左右,如果是现代人玩的乌龙也没必要去搞繁体字,毕竟这个排列顺序就完全不和古礼。
想不通,就只能暂且不想了。刘法成退开,让工人们继续挖。
又用了两个多小时吧,当土坑掘进到五米深的时候,石碑基座以上的部分终于全都露了出来。那上面还真是用很古怪的顺序刻着一首更加古怪的诗。
天生萬物以養民,民無一善可報天。
殺殺殺殺殺殺殺!
不忠之人曰可殺!不孝之人曰可殺!
不仁之人曰可殺!不義之人曰可殺!
不禮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殺殺殺!
我生不為逐鹿來,都門懶築黃金臺,
狀元百官都如狗,總是刀下觳觫材。
傳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須封刀匕。
山頭代天樹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
说这是诗吧,还不如说是个喷子在发泄自己的怨气,这个也要杀,那个也要杀的,还真是好大的戾气。更可笑的是到了最后还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吗,说什么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好像丫的杀气这么重还是在替天行道似的。
“刘大师,这是什么啊?难道我这工地不太平,就是这东西闹得?”
柳如峦莫名其妙的缩了缩脖子,不知道为什么,这块石碑让他莫名的感到一阵心悸。
刘法成先是没有言语,仔细的把石碑上的诗句读了两遍以后突然一拍脑门,“我知道了,这,这是大西王张献忠的七杀诗,这块碑莫非是传说中的七杀碑?这,这也太扯淡了吧。”
扯淡这两个字从一个四五十岁仙风道骨的大师嘴里说出来,还真是煞风景。不过刘法成也顾不得了。
张献忠是崇祯年间的起义军首领,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其起事后,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崇祯十六年克武昌,称大西王,次年,建大西于成都,即帝位,年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被流矢击中而死。
而对于这位起义军首领,最具轰动性的传闻就是他嗜好杀人,曾在蜀地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不过这个所谓的大屠杀却是存在很大争议的。
清廷和当时的一些文人就曾指控张献忠在四川进行过多次大屠杀,这一说后来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但也有人认为,类似指控有很大嫌疑是基于为了讨好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和站队上的对立而非客观事实。
其中《七杀诗》,就是“挺杀派”的一个证据或者说“杰作”。
有人说七杀碑是那些腐儒用张献忠的圣谕碑篡改出来的,也有人说七杀碑就放在当时的官署,传言不一而足,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不过不管真相如何,七杀碑都应该是在蜀地,而不是出现在京郊这种地方。
“应该是有人假托七杀碑做的伪物吧,从左到右的书写习惯是从1909年才开始出现的,断不是更早的人所做,就是不知道这么个玩意儿立在这里是想干什么。这东西杀气很重啊。”
“那,这东西应该怎么解决?是不是把它除掉了,工地就可以恢复正常了?”柳如峦对这七杀碑的来历并没有什么兴趣,他是商人,又不是学者,重要的是工地能继续开工。
“嗯,让人找点荔枝柴来,然后找吊车什么的把它吊上去,用荔枝柴烧一烧,或者干脆砸碎了,再烧,然后在这湖心岛上多种梧桐树用来扭转气场。这里的工程应该就可以继续进行了。”
风水是一门讲究“形意”的科学,很多东西的应用上都是“观其形,会其意”。这七杀碑不管本身是干什么用的,就是其中这个“七杀”的凶煞,就注定了会对此地的风水造成很大的影响,拆掉是必须的。
而梧桐又叫凤栖木,属阳,用来增加阳眼上的阳气还是挺不错的。
周围那些不懂行的或者稍微懂一点的,此时都充分发挥了从《西游记》里学来的沙僧绝活,不住口的说着“大师说的对啊”,柳如峦自然也是从善如流,指挥工人在石碑上打眼、固定,用起重机把这个大家伙从地底下给拔出来。
既然是要毁掉的东西,自然就再没有小心谨慎的必要,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七杀碑被缓缓的拔出了地面。
然而就在石碑离地的一瞬间,一股阴风陡然从石碑底下冒了出来,向着四周疯狂的席卷,整个湖心岛上一阵飞沙走石,站在坑底的几个工人双眼一翻,连喊声都没发出来就一头栽倒了下去。
四周山林中的飞鸟更是成片的被惊起,嘶叫着飞离此地,连湖底随手扔进去作为备用食材的一些鱼都不停的跃出水面,几条不要命的干脆就直接蹦到了岸上,朝着远离湖心岛的方向蹦跶。
眼前的突变除了让刘法成感到一阵寒意外,心中更是一片冰凉。原指望弄好这个活计在中南小区也扬扬名的,谁知道却捅了个大篓子出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