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番外_182
燕太子丹越加坐不住了,每日询问庆离何时方归。
终于在第十天时,太子丹匆忙去宅院找到荆轲,面色惊慌道:“秦军在易水扎营了。再不行事,怕是晚矣。”
荆轲眉心紧蹙:“如今副使未至,如何去秦王处觐见……”
“这,可请允秦武阳随行。”太子丹低声道。
本就因庆离久而至心生烦躁的荆轲顿时怒了:“太子这是何意,此大事应有万全之计,莽而行之,竖子也!更何况心一匕首入秦之地行难测之事?”
太子丹迟疑了一下,心中悲苦之间,一时竟红了眼眶,悲道:“吾何尝不想等先生万全,只是时不待我,为之若何……”
“罢了,”荆轲心中叹息,“既然太子认定我有意拖延,那就依你之意,以秦武阳为副使,即可出行吧!”
太子丹心下大松,起身来到荆轲正前,叩首伏地,行大礼:“谢先生谅解!”
……
燕使荆轲带上地图,太子亲自送行出城,来到一路送到易水河畔,至人迹空缈之地,才脱下外袍,在这寒冷之月,他们皆身前白衣白冠,竟是为荆轲在易水做了一场活祭。
太子丹与荆轲饮酒道别,而高渐离击筑助兴,荆轲如往常一般,在筑声中起剑而歌,朗声大笑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声音高昂激励,激烈雄壮,周围随从至友无不痛哭流涕,又怒发须张,最后荆轲大笑上车,随军远去。
严江坐在树梢上,看着河边这历史性的一幕,轻撇嘴角,并没有被感动到。
他只是拿碳笔画板,将这一幕落于纸上,顺便听着高渐离这一首堪称人生巅峰的曲子。
这十几天过去,已经是快到秦王政十三年的末尾,再过几日,就是秦王政十四年正月了。
太子丹暂时不能杀,暗杀他虽然爽,但容易激起燕地之人的复仇之心,再者,这两不靠谱的父子在,燕国才能灭得更快。
秦王听了他的警告,应该不会接见燕国使节团,所以自己的时间是充分的。
可以给他们一个教训。
他画完画,看着太子丹的车队回去,看着高渐离在易水河畔眺望许久,终于带着爱筑离开,这才从树上爬下,轻轻一笑。
每年岁首,都是各国最忙碌的日子,因为这个时间,是各国祭天的时日。
自周朝起,便有“天下”这个概念,是天地哺育众生,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君王祭祀天地,让上天保佐家国昌盛,保佑风调雨顺,保佑子孙延绵。
祭祀之地都在国都郊外,又称郊祭,严江打扮成贵族,前来瞻仰。
这里修成一片圆形石台,寓意天圆地方,所以叫圜丘。
在这里,国君会完成天与地的沟通,仪式的顺利代表着国家的安稳,在崇尚未知的古代,祭祀是君王统治法理的由来,其重要性,还在军队之上。
所以才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他转了一圈,找到给圜丘的管事,说自己家是宗室远支,祖辈遗愿是想能参加祭祀,不求可以见大王,只求能帮忙打柴洒扫,就算是全了先祖之愿,然后给了一粒金豆做孝敬。
圜丘管事是清冷且闲的差事,每年就忙两次,每次十来天,虽然是惯例,但并不怎么被重视,突然有一笔收入,对方自然笑纳,还给他一个打扫圜丘的差事,让他可以近距离摸到祭坛,但是也说清楚了,等祭天时,是不可以靠近国君贵族的。
严江当然答应。
于是接下来两天,他就开始准备柴火。
仪式就是在圜丘这里弄出一个大火堆,把牲口在这里宰杀焚烧祭品,表示对上苍的报答。
多么完美的仪式。
用来搞个大新闻,最合适不过。
……
很快,祭典之日来到,数里百丈都被军队清场。
严江半夜就爬上不远处的一颗大树,带着陛下一起躲藏在树冠之中,可以遥看整个祭典现场。
陛下有些小紧张,还有点小兴奋的模样。
清晨之时,燕王喜坐着车架前来,他身穿大裘,内着衮服,头带垂旒之冕,手持白玉镇圭,隔太远看不清样貌,但王者气势尤在,太子丹在他身后,周围还有王族宗室,诸多大臣。
终于在第十天时,太子丹匆忙去宅院找到荆轲,面色惊慌道:“秦军在易水扎营了。再不行事,怕是晚矣。”
荆轲眉心紧蹙:“如今副使未至,如何去秦王处觐见……”
“这,可请允秦武阳随行。”太子丹低声道。
本就因庆离久而至心生烦躁的荆轲顿时怒了:“太子这是何意,此大事应有万全之计,莽而行之,竖子也!更何况心一匕首入秦之地行难测之事?”
太子丹迟疑了一下,心中悲苦之间,一时竟红了眼眶,悲道:“吾何尝不想等先生万全,只是时不待我,为之若何……”
“罢了,”荆轲心中叹息,“既然太子认定我有意拖延,那就依你之意,以秦武阳为副使,即可出行吧!”
太子丹心下大松,起身来到荆轲正前,叩首伏地,行大礼:“谢先生谅解!”
……
燕使荆轲带上地图,太子亲自送行出城,来到一路送到易水河畔,至人迹空缈之地,才脱下外袍,在这寒冷之月,他们皆身前白衣白冠,竟是为荆轲在易水做了一场活祭。
太子丹与荆轲饮酒道别,而高渐离击筑助兴,荆轲如往常一般,在筑声中起剑而歌,朗声大笑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声音高昂激励,激烈雄壮,周围随从至友无不痛哭流涕,又怒发须张,最后荆轲大笑上车,随军远去。
严江坐在树梢上,看着河边这历史性的一幕,轻撇嘴角,并没有被感动到。
他只是拿碳笔画板,将这一幕落于纸上,顺便听着高渐离这一首堪称人生巅峰的曲子。
这十几天过去,已经是快到秦王政十三年的末尾,再过几日,就是秦王政十四年正月了。
太子丹暂时不能杀,暗杀他虽然爽,但容易激起燕地之人的复仇之心,再者,这两不靠谱的父子在,燕国才能灭得更快。
秦王听了他的警告,应该不会接见燕国使节团,所以自己的时间是充分的。
可以给他们一个教训。
他画完画,看着太子丹的车队回去,看着高渐离在易水河畔眺望许久,终于带着爱筑离开,这才从树上爬下,轻轻一笑。
每年岁首,都是各国最忙碌的日子,因为这个时间,是各国祭天的时日。
自周朝起,便有“天下”这个概念,是天地哺育众生,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君王祭祀天地,让上天保佐家国昌盛,保佑风调雨顺,保佑子孙延绵。
祭祀之地都在国都郊外,又称郊祭,严江打扮成贵族,前来瞻仰。
这里修成一片圆形石台,寓意天圆地方,所以叫圜丘。
在这里,国君会完成天与地的沟通,仪式的顺利代表着国家的安稳,在崇尚未知的古代,祭祀是君王统治法理的由来,其重要性,还在军队之上。
所以才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他转了一圈,找到给圜丘的管事,说自己家是宗室远支,祖辈遗愿是想能参加祭祀,不求可以见大王,只求能帮忙打柴洒扫,就算是全了先祖之愿,然后给了一粒金豆做孝敬。
圜丘管事是清冷且闲的差事,每年就忙两次,每次十来天,虽然是惯例,但并不怎么被重视,突然有一笔收入,对方自然笑纳,还给他一个打扫圜丘的差事,让他可以近距离摸到祭坛,但是也说清楚了,等祭天时,是不可以靠近国君贵族的。
严江当然答应。
于是接下来两天,他就开始准备柴火。
仪式就是在圜丘这里弄出一个大火堆,把牲口在这里宰杀焚烧祭品,表示对上苍的报答。
多么完美的仪式。
用来搞个大新闻,最合适不过。
……
很快,祭典之日来到,数里百丈都被军队清场。
严江半夜就爬上不远处的一颗大树,带着陛下一起躲藏在树冠之中,可以遥看整个祭典现场。
陛下有些小紧张,还有点小兴奋的模样。
清晨之时,燕王喜坐着车架前来,他身穿大裘,内着衮服,头带垂旒之冕,手持白玉镇圭,隔太远看不清样貌,但王者气势尤在,太子丹在他身后,周围还有王族宗室,诸多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