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什么法宝?
杜清和乐了:“怎么样,陈老哥,现在感觉是不是神清气爽了?”
被杜清和这么一提醒,陈正才觉得自己的脑子好似抛弃了很多负担一样,感觉整个世界都更加清晰了。
唯独杜清和知道,这不是陈正的错觉,而是实打实的效果。因为“三清铃”的功效除了降神除魔之外,就是荡涤人的神魂,把人的负面情绪消除掉一部分。不过呢,这“三清铃”也不是万能的,因为人的负面情绪就好像无底洞一样,说不定啥时候就又冒出来了。犹如原上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
事实上,现代医学也证明了,负面情绪太多,人呢就会生病。就算身强体壮,一时半会不会得病,但是负面情绪积累之下,甚至会酿出大病来的。懂得自我宣泄,自我调解就非常重要。很多人就是自我调解不了,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而要是一个人天生乐观派,没有那么多事情让他愤怒、烦忧、闷闷不乐的话,这人的身体也会比常人健康很多的。
这个“三清铃”的功效,对于很多想求得解脱而不得的人来说,就算一个福音。当然了,也要看用在谁的手中。要是寻常道士,旁人听了最多觉得这“三清铃”悦耳动听,不会有什么反感的举动。
到了杜清和的手中,以灵气催动,那就是降神除魔,荡涤神魂,消除烦忧的神器了。所以对杜清和来说,这“三清铃”不管多少钱都要拿下来的。因为在旁人手里,哪怕是在“道法高深”的道长手中,也没什么大用。实在是因为末法时代,懂得修炼灵气的人基本上没有了。
“杜老弟,这是怎么回事?”
陈正仔细咂摸了一番滋味,惊喜地说道:“我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就好像年轻了好几岁一样……”
杜清和笑了笑,没有解释。
有些事,不需要别人知道太多的。
但是,陈正却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追上去问道:“杜老弟,这到底是什么铃铛啊?这么厉害?我说,该不会是法宝什么的吧?”
杜清和有点发愣,看着陈正,然后问道:“陈老哥,你是不是有一种天赋,叫做一语中的啊?”
陈正自己都傻眼了:“真的是法宝啊?”
“额,可以说是吧。”
陈正猜到了,杜清和也无奈,只能实话实说,“其实这就是‘三清铃’,能降神除魔的,常人听起来挺好听。”
“不对不对,三清铃怎么可能是这样的?我明明也见过道士打醮作法事,明明三清铃上面是三叉戟模样的啊?再说了,这三清铃也小了点吧,人家道士的三清铃,都是能用手握住铃柄部的。那么个一摇,像在跳大神一样……”
杜清和笑了笑,说道:“那是在步罡踏斗,不过……”杜清和欲言又止,他知道现在不管是步罡踏斗,还是请神降临什么的,道士传承都不多了,甚至都是残缺不全的。唯独杜清和,知道得最全,他也能全套耍下来。至于效果,咳咳,杜清和也不知道,因为他也没弄过。
“咳咳,说回这三清铃吧,其实这才是三清铃最原始的,不对,是传承最久的形态。至于三清铃一开始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但是呢,这个形制,肯定是在螨清之前。”接着,杜清和把道教秘史说了一遍,陈正才恍然大悟。
“这么说来,这真的是古玩?!”
陈正傻眼了,“这上面也没有包浆啊,怎么可能是古玩呢?这……不可能啊?要知道,人家最好的铜器,宣德炉,也是有包浆的。”
这是实话,经过了几百年的铜器,怎么可能没有包浆呢?
杜清和却知道,这是宝物不会蒙尘。包浆再好,也会破坏铜器的外观。而作为宝物有灵的法器,是不会让自己蒙尘的。哪怕穿越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光,都会在灵气的庇护下,不会被破坏自身。当然了,如果没有灵气的补充,法器的灵气也会慢慢消耗殆尽。
“也不能确定这就是螨清之前的三清铃,因为到底还是有这样形制的三清铃传承下来的。我估计啊,这三清铃就是一直在道观里被使用,加上平日里打醮,做功课什么的,又接受了香火供奉,才有这种效果。对了,这就相当于什么开光,也就是让一件普通的东西有了灵。”
杜清和的解释,让陈正释怀了:“我就说,不可能是明朝,甚至更早的铜器。如果是民国时期的,我倒是觉得像了。你看看,上面的贼光还是贼亮呢。估计也没用过多少次,都没有汗渍浸透,然后形成包浆。”
杜清和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陈正就是太过于迷信什么包浆了,事实上,法器是不会有包浆的。
就算是把一件古董铜器制作成法器,那在灵气的作用下,这包浆也会自行脱落,很是神奇。毕竟宝物嘛,要熠熠生辉的那才是宝物,不然的话,神仙手段的法宝,跟凡间的铜器一样,这像话吗?
陈正感慨道:“不过话说回来,这知识就是力量啊,我原本这可能是出炉没多久的铜器,没想居然还有这么大的来头。也好,今天算长见识了,道教的辛密也听了一点。杜老弟,我们去吃饭吧,吃正宗的榕城美食!”
其实榕城和其他潮汕地区不太一样,哪怕方言类似,但吃食方面却也独树一帜。
大抵上也跟闽省差不多,闽省是“十里不同风,一村有一俗”。事实上,粤省也差不多,粤东、珠三角,粤北和粤西,风俗都相差太远。这大抵上是因为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融合,北方汉人客徙到粤省,把原本的风俗都带了过来,再加上本地的风俗同化,才形成这种奇景。
反正,粤省不同地区的人,到其他地级市去,都会觉得非常新奇的。
特别是吃食,真的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被杜清和这么一提醒,陈正才觉得自己的脑子好似抛弃了很多负担一样,感觉整个世界都更加清晰了。
唯独杜清和知道,这不是陈正的错觉,而是实打实的效果。因为“三清铃”的功效除了降神除魔之外,就是荡涤人的神魂,把人的负面情绪消除掉一部分。不过呢,这“三清铃”也不是万能的,因为人的负面情绪就好像无底洞一样,说不定啥时候就又冒出来了。犹如原上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
事实上,现代医学也证明了,负面情绪太多,人呢就会生病。就算身强体壮,一时半会不会得病,但是负面情绪积累之下,甚至会酿出大病来的。懂得自我宣泄,自我调解就非常重要。很多人就是自我调解不了,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而要是一个人天生乐观派,没有那么多事情让他愤怒、烦忧、闷闷不乐的话,这人的身体也会比常人健康很多的。
这个“三清铃”的功效,对于很多想求得解脱而不得的人来说,就算一个福音。当然了,也要看用在谁的手中。要是寻常道士,旁人听了最多觉得这“三清铃”悦耳动听,不会有什么反感的举动。
到了杜清和的手中,以灵气催动,那就是降神除魔,荡涤神魂,消除烦忧的神器了。所以对杜清和来说,这“三清铃”不管多少钱都要拿下来的。因为在旁人手里,哪怕是在“道法高深”的道长手中,也没什么大用。实在是因为末法时代,懂得修炼灵气的人基本上没有了。
“杜老弟,这是怎么回事?”
陈正仔细咂摸了一番滋味,惊喜地说道:“我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就好像年轻了好几岁一样……”
杜清和笑了笑,没有解释。
有些事,不需要别人知道太多的。
但是,陈正却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追上去问道:“杜老弟,这到底是什么铃铛啊?这么厉害?我说,该不会是法宝什么的吧?”
杜清和有点发愣,看着陈正,然后问道:“陈老哥,你是不是有一种天赋,叫做一语中的啊?”
陈正自己都傻眼了:“真的是法宝啊?”
“额,可以说是吧。”
陈正猜到了,杜清和也无奈,只能实话实说,“其实这就是‘三清铃’,能降神除魔的,常人听起来挺好听。”
“不对不对,三清铃怎么可能是这样的?我明明也见过道士打醮作法事,明明三清铃上面是三叉戟模样的啊?再说了,这三清铃也小了点吧,人家道士的三清铃,都是能用手握住铃柄部的。那么个一摇,像在跳大神一样……”
杜清和笑了笑,说道:“那是在步罡踏斗,不过……”杜清和欲言又止,他知道现在不管是步罡踏斗,还是请神降临什么的,道士传承都不多了,甚至都是残缺不全的。唯独杜清和,知道得最全,他也能全套耍下来。至于效果,咳咳,杜清和也不知道,因为他也没弄过。
“咳咳,说回这三清铃吧,其实这才是三清铃最原始的,不对,是传承最久的形态。至于三清铃一开始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但是呢,这个形制,肯定是在螨清之前。”接着,杜清和把道教秘史说了一遍,陈正才恍然大悟。
“这么说来,这真的是古玩?!”
陈正傻眼了,“这上面也没有包浆啊,怎么可能是古玩呢?这……不可能啊?要知道,人家最好的铜器,宣德炉,也是有包浆的。”
这是实话,经过了几百年的铜器,怎么可能没有包浆呢?
杜清和却知道,这是宝物不会蒙尘。包浆再好,也会破坏铜器的外观。而作为宝物有灵的法器,是不会让自己蒙尘的。哪怕穿越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光,都会在灵气的庇护下,不会被破坏自身。当然了,如果没有灵气的补充,法器的灵气也会慢慢消耗殆尽。
“也不能确定这就是螨清之前的三清铃,因为到底还是有这样形制的三清铃传承下来的。我估计啊,这三清铃就是一直在道观里被使用,加上平日里打醮,做功课什么的,又接受了香火供奉,才有这种效果。对了,这就相当于什么开光,也就是让一件普通的东西有了灵。”
杜清和的解释,让陈正释怀了:“我就说,不可能是明朝,甚至更早的铜器。如果是民国时期的,我倒是觉得像了。你看看,上面的贼光还是贼亮呢。估计也没用过多少次,都没有汗渍浸透,然后形成包浆。”
杜清和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陈正就是太过于迷信什么包浆了,事实上,法器是不会有包浆的。
就算是把一件古董铜器制作成法器,那在灵气的作用下,这包浆也会自行脱落,很是神奇。毕竟宝物嘛,要熠熠生辉的那才是宝物,不然的话,神仙手段的法宝,跟凡间的铜器一样,这像话吗?
陈正感慨道:“不过话说回来,这知识就是力量啊,我原本这可能是出炉没多久的铜器,没想居然还有这么大的来头。也好,今天算长见识了,道教的辛密也听了一点。杜老弟,我们去吃饭吧,吃正宗的榕城美食!”
其实榕城和其他潮汕地区不太一样,哪怕方言类似,但吃食方面却也独树一帜。
大抵上也跟闽省差不多,闽省是“十里不同风,一村有一俗”。事实上,粤省也差不多,粤东、珠三角,粤北和粤西,风俗都相差太远。这大抵上是因为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融合,北方汉人客徙到粤省,把原本的风俗都带了过来,再加上本地的风俗同化,才形成这种奇景。
反正,粤省不同地区的人,到其他地级市去,都会觉得非常新奇的。
特别是吃食,真的千奇百怪,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