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争执
第598章 争执
纪先成可不是吃素的,高怀远此行之前,他们便商量好了这些事情,最理解高怀远的人也就是纪先成了,而且现在纪先成可以说是把持着言路之人,舆论上他是绝不会让高怀远落于下风的,再加上纪先成这个人说话不留情面,一听郑清之这帮人又要拉高怀远的后腿,便立即站出来毫不客气的驳斥了他们一番。
纪先成的话够狠,一下子就把郑清之等人批驳的一塌糊涂,潜台词就是你们这帮人根本就是鼠目寸光之人,岂能和高怀远的远见卓识相比呀!
郑清之当即便被气了个白瞪眼,他现在对纪先成很是反感,这家伙被高怀远举荐当上了左谏议大夫之后,可以说处处维护高怀远的利益,户部那边刚刚拖延了一点向淮东调运粮秣的时间,纪先成便带着一帮谏官,大肆弹劾户部办事不利,险一些把户部的官员给撤职查办,而这段时间一来,郑清之手下的人只要是提出一点不利于高怀远北伐的建议,马上就会招致谏官们群起而攻之,这帮人在纪先成的带领下,简直成了高怀远的走狗,实在是令他不爽到了极点。
而高怀远这厮也真是够坏的,虽说干掉史弥远一党,他出力最大,但是这家伙却凭着自己功劳大的本钱,还有他和当今圣上赵昀的私人关系,一把史弥远干翻,就马上清洗了谏官系统,安插了大批支持他的人进入谏院,让纪先成带着帮他说话。
而这个纪先成也真不愧是高怀远的幕僚,上位之后处处和他郑清之作对,今天上来就指桑骂槐的将他这一系的人给骂了个遍。
郑清之正琢磨着如何驳斥纪先成的时候,朝班之中便又有人站出来,大肆指责起了郑清之这一派的言论起来。
赵昀听罢了纪先成的话之后,又想想当初高怀远离开京城之前和他长谈的一些话,觉得纪先成的话比郑清之有理,现在他好不容易上台掌权了,刚刚想要做点功绩出来,让高怀远打李全,平定京东,要是现在李全死了,京东反倒被蒙古人给占去了,那么他费这么大的力气,岂不等于白干了吗?
到时候高怀远肯定是不会答应的,而且朝野之中现在对高怀远北伐的事情大多数人持着支持的态度,一旦他不许高怀远北上的话,岂不要招致不少人的反对了吗?
再想想郑清之这个人,他也有些不高兴,本来他和高怀远都是自己的肱骨之臣,以前在对付史弥远的问题上,两个人本来是很有默契的,可自从史弥远一倒台,这两人就尿不到一个壶里面,高怀远力主北伐李全,而郑清之从开始就反对此事,现在高怀远灭了李全,要北上平定整个京东,郑清之还是不答应。
到底问题是出在什么地方,其实赵昀也很清楚,就是郑清之这个文官看高怀远受宠,心中不太高兴罢了,但是这件事上,郑清之推三阻四,明显是太不给高怀远面子了。
这倒好,被纪先成站出来骂了吧!不过赵昀这段时间也学了不少东西,知道也不能单单只听纪先成的,更不能只听郑清之的,现在倒不如先听听真德秀的意见。
于是他点到真德秀问道:“真爱卿,对于高将军这份奏章,不知道你是何看法呢?”
真德秀一直没有说话,他看出来郑清之故意找茬,不想让高怀远太过顺利了,而从文官的角度上来说,郑清之这么做无可厚非,毕竟高怀远乃是武将出身,现在权势很大,一旦让高怀远太过顺利的话,怕他以后尾大不掉,不好收拾。
但是真德秀也知道,自己能有今天,乃是高怀远举荐他才让他出山当上了这个相爷的,而且他也看出,高怀远眼下是雄心勃勃,要替大宋做些事情,不管于公于私,他都不能站在郑清之那边说话。
更何况眼下的情况确实如此,从各种消息上来看,蒙古人这次做的事情都不道义,假若让蒙古人打到京东的话,那么这么多年一来,京东好不容易才算是能看到一线曙光,重归大宋治下的希望,可能就要就此破灭了,大宋再想收回京东,恐怕就真的不容易了,那么高怀远这次打李全也可以说是白干了,到头来对大宋很是不利。
蒙古人一旦占了京东,对于大宋来说确实不是好事,两国以前没有交界,现在蒙古人入主京东,就可以直接威胁到了大宋的天下,这对大宋来说就成了一个新的威胁。
所以真德秀想了一阵之后,出班答道:“微臣以为纪大人所说的有理,高将军这么做确实有利于稳定京东,万不能让蒙古大军入主京东才是,只是这件事事关重大,圣上还需提醒高将军,切莫让蒙古人太过难堪了,眼下我朝实不易和蒙古人再发生大战,否则的话将会很可能引火烧身!至于疏浚河道之事,臣下也觉得高将军所想有理,假如一旦有朝一日我朝准备妥当的话,打算北复中原,少不得是要用船只输送粮秣资财北上,提前做好准备倒也是明智之举,倒也不必太过担心金国趁机南下,毕竟金国现在首尾难顾,也无力南侵了!”
真德秀的一番话等于是站在了高怀远的这一边,让郑清之听罢之后,大为生气,眼下虽然他才是首辅大臣,但是真德秀在朝野的影响力也绝不比他差,而且在以前史弥远当权的时候,真德秀的为人及其口碑也比他好,纪先成也许无法比得上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但是真德秀绝对是能和他相抗的。
看到真德秀也站在高怀远那边,郑清之于是也不好再极力反对了,否则的话,他很可能就成了众矢之的,到时候连圣上也得罪了。
赵昀闻听之后高兴了起来,看来高怀远想做的事情,在朝中支持者还是不少的,这样的话他下旨就好办了,不会引起太多大臣非议了,现在当皇帝也不容易,有时候不见得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少事情上还要看看大臣的脸色。
“哦!既然如此,那么此事就按照高将军所请示的办好了,淮东乃至京东要尽快稳定下来,至于督办粮食北运的事情,这次就交给真爱卿来办吧!
正好这两年我朝也算是风调雨顺,个府库之中粮食存量还算充裕,就从江南西路以及荆湖路调运粮食,尽快运往楚州一带好了!只是淮东制置使到底由谁去做,诸位爱卿还是要议一下为好!”赵昀一边下旨,一边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贾涉和许国死后,本来是徐曦稷任淮东制置使,后来因为在处置李全的问题上,赵昀不满徐曦稷所为,将他贬为兵马钤辖,现在淮东制置使一直空缺,李全现在已经兵败身死,淮东失地也已经尽收回来,于是这件事又要提上议程了。
听到赵昀问这个问题,于是大殿上的大臣们又是一番议论,郑清之、真德秀纪先成等人都提出了一些人选,最终一个人脱颖而出,基本上被朝中的官员们都认可了。
此人乃是真德秀提出的人选,正是当年京西路制置大使赵方的儿子赵范,赵范这两年可以说官路亨通,有高怀远暗地里面照顾着,先是知光州,因为抵御金军有功,现在已经提拔到了京中为官,当了刑部侍郎,而赵范当年在扬州当过通判,对于淮东情况很是熟悉,而且因为其父在朝野之中负有盛名,不少人都愿意卖给他一个面子,而赵范这两年时间做事也很勤勉,很有其父之风,深受赵昀器重。
当真德秀提出了让赵范出任淮东制置使的时候,基本上朝中反对的人很少,除了郑清之不太高兴之外,其余人等都觉得赵范乃是比较合适的一个人选。
其实现在朝中还是执行的老套路,就是重要的官职应该交给文官来出任,武将是不能担任像这样重要的职务的,而赵范乃是文官出身,在这方面受到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高怀远起初是想要活动一番,让自己手下的部将充当此任的,但是纪先成却出言反对,告诉高怀远,现在让武将出任淮东制置使,定会受到朝中许多文官的反对,到时候不但可能办不成事,还招致文官们的非议,告高怀远弄权,所以高怀远当初才放弃了这个想法,不过纪先成却告诉他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赵范。
高怀远当即便点头答应了下来,因为赵范他们因为赵方的缘故,这两年经常会有书信来往,两个人处的相当不错,而且在对于淮东的事情上,两个人见面也有过商议,基本上意见很是一致,所以让赵范出任淮东制置使这件事上,高怀远自然没有意见。
何况赵范也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这两年来,他之所以平步青云,和高怀远有分不开的关系,所以即便是看在这个面子上,赵范也会按照高怀远的既定政策在淮东推行新的政策,不会和高怀远的既定政策发生冲突。
纪先成可不是吃素的,高怀远此行之前,他们便商量好了这些事情,最理解高怀远的人也就是纪先成了,而且现在纪先成可以说是把持着言路之人,舆论上他是绝不会让高怀远落于下风的,再加上纪先成这个人说话不留情面,一听郑清之这帮人又要拉高怀远的后腿,便立即站出来毫不客气的驳斥了他们一番。
纪先成的话够狠,一下子就把郑清之等人批驳的一塌糊涂,潜台词就是你们这帮人根本就是鼠目寸光之人,岂能和高怀远的远见卓识相比呀!
郑清之当即便被气了个白瞪眼,他现在对纪先成很是反感,这家伙被高怀远举荐当上了左谏议大夫之后,可以说处处维护高怀远的利益,户部那边刚刚拖延了一点向淮东调运粮秣的时间,纪先成便带着一帮谏官,大肆弹劾户部办事不利,险一些把户部的官员给撤职查办,而这段时间一来,郑清之手下的人只要是提出一点不利于高怀远北伐的建议,马上就会招致谏官们群起而攻之,这帮人在纪先成的带领下,简直成了高怀远的走狗,实在是令他不爽到了极点。
而高怀远这厮也真是够坏的,虽说干掉史弥远一党,他出力最大,但是这家伙却凭着自己功劳大的本钱,还有他和当今圣上赵昀的私人关系,一把史弥远干翻,就马上清洗了谏官系统,安插了大批支持他的人进入谏院,让纪先成带着帮他说话。
而这个纪先成也真不愧是高怀远的幕僚,上位之后处处和他郑清之作对,今天上来就指桑骂槐的将他这一系的人给骂了个遍。
郑清之正琢磨着如何驳斥纪先成的时候,朝班之中便又有人站出来,大肆指责起了郑清之这一派的言论起来。
赵昀听罢了纪先成的话之后,又想想当初高怀远离开京城之前和他长谈的一些话,觉得纪先成的话比郑清之有理,现在他好不容易上台掌权了,刚刚想要做点功绩出来,让高怀远打李全,平定京东,要是现在李全死了,京东反倒被蒙古人给占去了,那么他费这么大的力气,岂不等于白干了吗?
到时候高怀远肯定是不会答应的,而且朝野之中现在对高怀远北伐的事情大多数人持着支持的态度,一旦他不许高怀远北上的话,岂不要招致不少人的反对了吗?
再想想郑清之这个人,他也有些不高兴,本来他和高怀远都是自己的肱骨之臣,以前在对付史弥远的问题上,两个人本来是很有默契的,可自从史弥远一倒台,这两人就尿不到一个壶里面,高怀远力主北伐李全,而郑清之从开始就反对此事,现在高怀远灭了李全,要北上平定整个京东,郑清之还是不答应。
到底问题是出在什么地方,其实赵昀也很清楚,就是郑清之这个文官看高怀远受宠,心中不太高兴罢了,但是这件事上,郑清之推三阻四,明显是太不给高怀远面子了。
这倒好,被纪先成站出来骂了吧!不过赵昀这段时间也学了不少东西,知道也不能单单只听纪先成的,更不能只听郑清之的,现在倒不如先听听真德秀的意见。
于是他点到真德秀问道:“真爱卿,对于高将军这份奏章,不知道你是何看法呢?”
真德秀一直没有说话,他看出来郑清之故意找茬,不想让高怀远太过顺利了,而从文官的角度上来说,郑清之这么做无可厚非,毕竟高怀远乃是武将出身,现在权势很大,一旦让高怀远太过顺利的话,怕他以后尾大不掉,不好收拾。
但是真德秀也知道,自己能有今天,乃是高怀远举荐他才让他出山当上了这个相爷的,而且他也看出,高怀远眼下是雄心勃勃,要替大宋做些事情,不管于公于私,他都不能站在郑清之那边说话。
更何况眼下的情况确实如此,从各种消息上来看,蒙古人这次做的事情都不道义,假若让蒙古人打到京东的话,那么这么多年一来,京东好不容易才算是能看到一线曙光,重归大宋治下的希望,可能就要就此破灭了,大宋再想收回京东,恐怕就真的不容易了,那么高怀远这次打李全也可以说是白干了,到头来对大宋很是不利。
蒙古人一旦占了京东,对于大宋来说确实不是好事,两国以前没有交界,现在蒙古人入主京东,就可以直接威胁到了大宋的天下,这对大宋来说就成了一个新的威胁。
所以真德秀想了一阵之后,出班答道:“微臣以为纪大人所说的有理,高将军这么做确实有利于稳定京东,万不能让蒙古大军入主京东才是,只是这件事事关重大,圣上还需提醒高将军,切莫让蒙古人太过难堪了,眼下我朝实不易和蒙古人再发生大战,否则的话将会很可能引火烧身!至于疏浚河道之事,臣下也觉得高将军所想有理,假如一旦有朝一日我朝准备妥当的话,打算北复中原,少不得是要用船只输送粮秣资财北上,提前做好准备倒也是明智之举,倒也不必太过担心金国趁机南下,毕竟金国现在首尾难顾,也无力南侵了!”
真德秀的一番话等于是站在了高怀远的这一边,让郑清之听罢之后,大为生气,眼下虽然他才是首辅大臣,但是真德秀在朝野的影响力也绝不比他差,而且在以前史弥远当权的时候,真德秀的为人及其口碑也比他好,纪先成也许无法比得上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但是真德秀绝对是能和他相抗的。
看到真德秀也站在高怀远那边,郑清之于是也不好再极力反对了,否则的话,他很可能就成了众矢之的,到时候连圣上也得罪了。
赵昀闻听之后高兴了起来,看来高怀远想做的事情,在朝中支持者还是不少的,这样的话他下旨就好办了,不会引起太多大臣非议了,现在当皇帝也不容易,有时候不见得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少事情上还要看看大臣的脸色。
“哦!既然如此,那么此事就按照高将军所请示的办好了,淮东乃至京东要尽快稳定下来,至于督办粮食北运的事情,这次就交给真爱卿来办吧!
正好这两年我朝也算是风调雨顺,个府库之中粮食存量还算充裕,就从江南西路以及荆湖路调运粮食,尽快运往楚州一带好了!只是淮东制置使到底由谁去做,诸位爱卿还是要议一下为好!”赵昀一边下旨,一边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贾涉和许国死后,本来是徐曦稷任淮东制置使,后来因为在处置李全的问题上,赵昀不满徐曦稷所为,将他贬为兵马钤辖,现在淮东制置使一直空缺,李全现在已经兵败身死,淮东失地也已经尽收回来,于是这件事又要提上议程了。
听到赵昀问这个问题,于是大殿上的大臣们又是一番议论,郑清之、真德秀纪先成等人都提出了一些人选,最终一个人脱颖而出,基本上被朝中的官员们都认可了。
此人乃是真德秀提出的人选,正是当年京西路制置大使赵方的儿子赵范,赵范这两年可以说官路亨通,有高怀远暗地里面照顾着,先是知光州,因为抵御金军有功,现在已经提拔到了京中为官,当了刑部侍郎,而赵范当年在扬州当过通判,对于淮东情况很是熟悉,而且因为其父在朝野之中负有盛名,不少人都愿意卖给他一个面子,而赵范这两年时间做事也很勤勉,很有其父之风,深受赵昀器重。
当真德秀提出了让赵范出任淮东制置使的时候,基本上朝中反对的人很少,除了郑清之不太高兴之外,其余人等都觉得赵范乃是比较合适的一个人选。
其实现在朝中还是执行的老套路,就是重要的官职应该交给文官来出任,武将是不能担任像这样重要的职务的,而赵范乃是文官出身,在这方面受到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高怀远起初是想要活动一番,让自己手下的部将充当此任的,但是纪先成却出言反对,告诉高怀远,现在让武将出任淮东制置使,定会受到朝中许多文官的反对,到时候不但可能办不成事,还招致文官们的非议,告高怀远弄权,所以高怀远当初才放弃了这个想法,不过纪先成却告诉他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赵范。
高怀远当即便点头答应了下来,因为赵范他们因为赵方的缘故,这两年经常会有书信来往,两个人处的相当不错,而且在对于淮东的事情上,两个人见面也有过商议,基本上意见很是一致,所以让赵范出任淮东制置使这件事上,高怀远自然没有意见。
何况赵范也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这两年来,他之所以平步青云,和高怀远有分不开的关系,所以即便是看在这个面子上,赵范也会按照高怀远的既定政策在淮东推行新的政策,不会和高怀远的既定政策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