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特警_1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东辰喜形于色,起身跪下磕头,“谢皇上隆恩。”
  “起来吧。”皇帝很高兴,这才转入正题,与他聊了聊南方形势,然后重点说明西山大营武备废驰,令人忧心,“爱卿入职后要迅速整军备武,以安朕心。”
  “臣遵旨。”苏东辰见皇帝已经吩咐完,这才起身告退。
  出宫之后,他立刻去了兵部,交验官印文书,正式走马上任。
  他现在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兵部清吏司的官员都没有怠慢,前面排队办事的几个军官也热情地让他先办。听那几个军官简明扼要地报了官职履历,他便明白了,这几个都是从东北调回来的中级将官,属于苏家军的嫡系,要往京城三大营安插。他很高兴,与他们寒暄了几句,这才进去办事。
  他心里有数,即便明面上这几位算是安国公府的人,可暗地里有没有什么猫腻,却是说不清的。他们或许是三位皇子派系的人,又或者是皇上的人。他不会完全信任他们,当然也要重用,不然岂不让苏家军的官兵们寒心。
  办完入职手续,拿到新的官职印信,他便回了安国公府,先到泰昌院换了常服。
  安国公府已经出嫁的三位姑奶奶早就到了,这时得到报信,就与姑爷一起带着孩子到了泰昌院,顿时欢声笑语不断。
  大姑奶奶苏馨兰嫁给信国公世子常允达,现任刑部左侍郎,已有二子一女。二姑奶奶苏芷兰嫁回了母亲的娘家,夫婿是武阳李氏嫡支嫡脉的七公子李英,刚刚高中探花,现在翰林院做编修,已有两子。
  两人年近而立,都是苏东辰的同母胞妹,看上去风姿绰约,精神奕奕,显然过得很不错。他们的婚事都是李氏去世前定下,两位夫婿都是家世显赫,才貌双全。后来胡氏进门后想要动手脚搅黄婚事,不让苏东辰有那些实力不凡的姻亲,不过,老夫人和武阳李氏护着,让胡氏也没有办法做手脚。九年前,老夫人硬撑着等苏芷兰出嫁,又督着儿子和胡氏把苏南辰的婚事定下,这才放心地撒手西去。
  如今,兄妹三人在分别十几年后终于团聚,苏馨兰和苏芷兰都很激动,又哭又笑,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
  三姑奶奶苏蕙兰刚十七岁,看上去似乎比她两个姐姐还老。她是庶出,生母是老夫人所赐的刘姨娘。她被嫡母配给娘家侄儿胡胜,过得很苦,已经两次滑胎。今天虽然穿着盛装,衣裙首饰却都是前两年的样式,尽管用脂粉盖住腊黄的脸色,看上去却依然衰败羸弱,憔悴不堪。
  胡胜也收拾过,但人的气质却是难以伪装的。苏东辰目光如炬,一眼扫过去,便看出此人酒色过度,纨绔油滑,十分糟糕。
  苏东辰虽然远在南方,京城的消息却不断有人送来,自然知道胡氏对这个庶妹非常苛刻。
  胡氏的娘家会宁伯府想要继续与国公府联姻,打算把女儿嫁给胡氏生的苏西辰,胡氏却不肯,定要给儿子娶高门贵女。会宁伯府又想为胡氏嫡亲大哥的嫡子胡胜求娶胡氏所出的女儿,胡氏却怎么也不肯,于是苏惠兰便被他们拉出来填了坑。
  第18章面圣(2)
  胡胜才十三岁就有了通房,家中略有姿色的丫鬟媳妇子几乎被他淫遍,在外面包戏子,养粉头,强抢民女,无恶不作,若不是想着要娶胡氏的亲生女儿,连庶子庶女都有一堆了。况且,会宁伯府早就败落了,全靠胡氏贪墨安国公府的财物,送回去养着他们。
  胡氏不可能把亲生女儿嫁过去,却也不能不扶持娘家,于是就把刚刚及笄的庶女嫁过去,陪了大笔嫁妆,既得了优待庶女的好名声,又合情合理地送给娘家大笔财物。
  苏惠兰在会宁伯府过得非常困苦,一过门就被婆婆收了嫁妆,带去的陪房丫鬟全被胡胜收了房。胡胜的小妾通房一大堆,根本没把她这个正室夫人放在眼里。婆婆也待她十分苛刻,怀孕了还要立规矩,生生地让她滑了第一胎。好不容易怀上第二胎,胡胜与几个通房鬼混,放浪形骸间冲撞到她,又让她小产了。若不是得知大哥即将回京,她早就不想活了。
  苏东辰以前离得太远,鞭长莫及,本想派人回京警告胡家,又怕他们变本加历地折腾苏惠兰,只得暂且隐忍。此时看着满脸谄媚阿谀奉承的胡胜,他淡淡地笑了笑,“三妹夫不必多礼。”
  苏馨兰夫妇和苏芷兰夫妇都看不上这个癞皮狗一样的东西,与他也无话可说,只与苏东辰相谈甚欢。两家的孩子都在,苏东辰一一看过,笑着夸奖一番,给了厚厚的见面礼。
  一行人一起走进正院,到正房给安国公和国公夫人请安。
  安国公拉着两个孙儿,笑眯眯地说:“都午时了,全家都在等你,赶紧摆饭吧。”
  府里的孩子都在正房陪安国公夫妇说话,胡氏看见苏东辰,慈祥地笑道:“世子累了吧?用完午膳就赶紧歇歇。今儿三位姑奶奶和姑爷还有孩子们都来了,好好在府里玩一天,都是一家子骨肉,千万别拘礼。”
  “是。”苏东辰很有礼貌地微微欠身,温和地答应着,仿佛与她从来没有过矛盾冲突。
  安国公府虽然是传承三百年的顶级勋贵,却代代皆为武将,因此也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讲究,饭桌上很热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安国公已感微醺,轻松愉快地问道:“东辰,今儿进宫面圣,没甚大事吧。”
  “嗯,没什么大事。”苏东辰笑道,“皇上赏了早赐,又问了儿子一些家事,亲口许诺让儿子婚事自主,皇上不会赐婚,另外就是让儿子到西山大营后好好练兵,不负皇上的厚望。”
  “好好。”安国公拿起酒杯,笑容满面,“你现在已经是大人了,婚事自然由你自己作主。等你看中了哪家姑娘,只管回来跟爹说,爹去给你提亲。”
  “谢谢爹。”苏东辰举起杯子,与父亲轻碰了碰,然后一饮而尽,“我最近肯定公务繁忙,还要安排孟儿、仲儿读书习武的事,实在没空。亲事不急,等忙过这一阵再说。”
  “行,你看着办。”安国公嘿嘿直乐,“读书可进国子监,习武当入讲武堂,你当年也是讲武堂出来,参加武举,得了武状元。我看孟儿文武双全,倒是进哪一边都行,仲儿喜欢读书,就进国子监吧。”
  “嗯,我也是这么打算,让孟儿去讲武堂,仲儿到国子监。”苏东辰转头看了看两位妹夫,“允达的弟弟在讲武堂,舅舅家有几位表兄弟在国子监,孟儿和仲儿进去后也有人作伴,我倒是不担心。”
  那位穿越而来的开国皇帝,对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无论国子监还是讲武堂,都分成三级,童生以下在初级的萃华园,秀才在中级的金华园,举人在高级的清华园,就像他前世,那些名牌大学有附中,有附小。
  苏东辰他们说的都是初级园,凡能通过考核并按时缴纳束脩的人都能进去读书。再往上,就必须有功名了。
  听了苏东辰的话,常允达豪爽地一拍胸脯,“大舅兄放心。”
  李英含蓄地笑道:“国子监中不但有我家的几位兄弟在读书,还有出自陇西李氏本家和八大嫡支家族的祖辈、叔伯辈、兄弟辈任教习,仲儿过去读书,定不会让人欺负了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