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两大福星
“我看那个小伙子是个行家,你看他单手举起一个筐就这么掂量下就知道多少重了,一看就知道他没少干这事儿。”
“我刚才听见那小姑娘说她是孙小梅,那些传言不是说收豆子的姑娘,就是叫孙小梅的吗?他年纪可真小,这传言是不是有误呀?”
“说的也对,这小姑娘,怎么可能是那个收豆子的呢?还没及笄的吧,怎么可能有这个本事,应该是他家里的大人说的吧。”
“不管怎么说,一文钱一斤豆子,看来是真的了,老大叔您倒是说说呀,您那两筐豆子有多少斤,他们给了你多少铜版?我家里也有好多去年留下来的豆子卖不出去,再这样拖下去,我看我那批豆子就要生虫了,那可就白干一年了呀。”
最后一句话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全都眼巴巴的看着那位老大爷,希望能从他嘴里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老大爷看了一圈人,看他们面目端正,不像是有什么不轨之心的人,所以他也毫不避讳把那一百二十个铜板给拿了出来,笑呵呵地说道,“来镇上之前我就已经在家里称过秤了,我那豆子两筐一共一百斤,那小伙子也真是厉害,随手一掂就能掂出重量来,而且他俩也真是大方,没有框,就用二十文钱,买走我那两个破筐。”
说着他一拍脑袋,“哎呦喂,我真不该拿那二十文钱呀,那两个破筐根本就不值这个钱,我怎么稀里糊涂的就给忘了把钱还给他们了呢?对不起了诸位,我先回去了,我得赶快把豆子装好拉到他们家去,顺便把钱还给他们。”
老大爷有史以来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十分矫健的挤开了人群溜走了,等这些人回过头的时候就已经不见了人影,围观的人面面相觑也全都把摊给收了,看样子也是要回家把豆子拉到孙小梅家去。
孙小梅回去不久,就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用牛车拉豆子过来的村民们,大部分都是离杨柳村很远的村子过来的,人太多,孙小梅这小地方自然是不够放的,之前收的豆子也有一部分放在了毛凯家里,也差不多都满了,现在又来一批,罗芬便建议放在他家里,他家虽然也是土坯房,但是面积大,一人一间房屋外还有剩下来的一间杂物间,但是里面的东西不多,收拾一下也能够用来装豆子,孙小梅便答应了下来,答应罗氏一个月会给他二十文钱的租金。
罗氏一家人都在家,称豆子的事,他们也都来帮忙了,闹哄哄的,孙小梅照例拿出一个账本,记录每一个村民们带来的重量,然后算出来让何氏给他们发铜板,数量多的直接用银子来付账,这些人可都乐坏了,或许他们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呢,有时候赚一点就花掉一点,根本就攒不了钱。
每一个拿到银子的村民都对孙小梅感激涕零,孙老三这一家子在村子里面的声望节节攀高。人实在是太多了,四叔孙庆安,四婶子郑氏也都过来帮忙,带来的两个女娃让孙承通照看着。
但是人依旧很多,孙小梅记账基本就没有停过,而何氏的钱袋里都一点一点的瘪了下去,何氏一度担心铜板不够,时不时的在孙小梅的耳边嘀咕两句:铜板会不会不够呀?
孙小梅安慰:“娘,你可不要自乱阵脚,咱们这些天赚来的铜板都不少,怎么会不够呢,刚刚毛凯还回家把他的私房钱都带来了,三百多两银子呢,怎么会不够?”
何氏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可是那是小凯的银子呀,我哪好意思拿来用,再说了,那可是银子,好多村民带来的都是散碎的豆子,几十个铜板,根本就找不开呀。”
“放心吧娘,如果真的不够了,咱们再向村民们换铜板,要是换不开的话,先把帐给记着,明天我就去镇上把铜板换回来,在挨家挨户的给他们送过去就是。”
孙小梅一边记着账,一边摇头晃脑好笑看着何氏面前那一大袋子铜板,是真的一大袋,原本的那布兜在一天比一天挣得多,那么多铜板向已经装不下了,何氏便临时缝了个大的专门用来放头一天赚来的,如今装了满满一兜,现在已经用去了三分之一,这还有三分之二呢,何氏就已经担心铜板不够用,她每天只管做豆腐,研发新口味豆腐,从来没有去算过,这半个月也来挣了多少,都是由孙庆良数着。
现在孙庆良数着铜板也数腻味了,有时候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就扒拉到那大布兜里面,然后是一脸的无可奈何,或许他被这辈子从来没想到自己数铜板数到都不愿意再数的地步。
至于毛凯的那三百多两银子,他也担心收豆子的时候钱不够,所以每次收豆子他都提前把银子给揣在怀里带出来,如今毛凯家里也算是小富了,毛建云半个月前就已经把第一个轮椅做了出来,亲自带过来送给了孙庆良,再一次感谢孙小梅赠予的图纸。
如今,毛建云一做成架轮椅都会兴高采烈拉到镇上分享他的成果,可他才一摆出来就立刻有人把这轮椅给买走了,一来二去的,镇上的人也都听说了杨柳村木匠毛建云,做的轮椅可是比上级城市做的轮椅还要精致。
杨柳村这下子可就出名了,不仅有慷慨的收豆子小姑娘,还有手艺高超的木匠毛建云,现在有许许多多外村的人不是来定做轮椅的就是来卖豆子的,人一多,好些村民就琢磨出了在路边摆摊卖茶水的卖点小吃的,也挣了不少,大家都知道,这可是托了孙小梅和毛建云的福,因此对他们两家都客客气气的。
更多的是羡慕孙庆良,瞧他一个瘫子,啥都不干,他一个闺女就顶了半边天,这得多少辈子修来的福气呀。
差不多四点多钟的时候,终于送走了最后一位村民,大家紧绷的肌肉这才松懈了下来,看着一屋子的豆子,大家都很感慨,但更多的是担心孙小梅这么多豆子能不能卖得出去。
“我刚才听见那小姑娘说她是孙小梅,那些传言不是说收豆子的姑娘,就是叫孙小梅的吗?他年纪可真小,这传言是不是有误呀?”
“说的也对,这小姑娘,怎么可能是那个收豆子的呢?还没及笄的吧,怎么可能有这个本事,应该是他家里的大人说的吧。”
“不管怎么说,一文钱一斤豆子,看来是真的了,老大叔您倒是说说呀,您那两筐豆子有多少斤,他们给了你多少铜版?我家里也有好多去年留下来的豆子卖不出去,再这样拖下去,我看我那批豆子就要生虫了,那可就白干一年了呀。”
最后一句话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全都眼巴巴的看着那位老大爷,希望能从他嘴里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老大爷看了一圈人,看他们面目端正,不像是有什么不轨之心的人,所以他也毫不避讳把那一百二十个铜板给拿了出来,笑呵呵地说道,“来镇上之前我就已经在家里称过秤了,我那豆子两筐一共一百斤,那小伙子也真是厉害,随手一掂就能掂出重量来,而且他俩也真是大方,没有框,就用二十文钱,买走我那两个破筐。”
说着他一拍脑袋,“哎呦喂,我真不该拿那二十文钱呀,那两个破筐根本就不值这个钱,我怎么稀里糊涂的就给忘了把钱还给他们了呢?对不起了诸位,我先回去了,我得赶快把豆子装好拉到他们家去,顺便把钱还给他们。”
老大爷有史以来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十分矫健的挤开了人群溜走了,等这些人回过头的时候就已经不见了人影,围观的人面面相觑也全都把摊给收了,看样子也是要回家把豆子拉到孙小梅家去。
孙小梅回去不久,就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用牛车拉豆子过来的村民们,大部分都是离杨柳村很远的村子过来的,人太多,孙小梅这小地方自然是不够放的,之前收的豆子也有一部分放在了毛凯家里,也差不多都满了,现在又来一批,罗芬便建议放在他家里,他家虽然也是土坯房,但是面积大,一人一间房屋外还有剩下来的一间杂物间,但是里面的东西不多,收拾一下也能够用来装豆子,孙小梅便答应了下来,答应罗氏一个月会给他二十文钱的租金。
罗氏一家人都在家,称豆子的事,他们也都来帮忙了,闹哄哄的,孙小梅照例拿出一个账本,记录每一个村民们带来的重量,然后算出来让何氏给他们发铜板,数量多的直接用银子来付账,这些人可都乐坏了,或许他们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呢,有时候赚一点就花掉一点,根本就攒不了钱。
每一个拿到银子的村民都对孙小梅感激涕零,孙老三这一家子在村子里面的声望节节攀高。人实在是太多了,四叔孙庆安,四婶子郑氏也都过来帮忙,带来的两个女娃让孙承通照看着。
但是人依旧很多,孙小梅记账基本就没有停过,而何氏的钱袋里都一点一点的瘪了下去,何氏一度担心铜板不够,时不时的在孙小梅的耳边嘀咕两句:铜板会不会不够呀?
孙小梅安慰:“娘,你可不要自乱阵脚,咱们这些天赚来的铜板都不少,怎么会不够呢,刚刚毛凯还回家把他的私房钱都带来了,三百多两银子呢,怎么会不够?”
何氏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可是那是小凯的银子呀,我哪好意思拿来用,再说了,那可是银子,好多村民带来的都是散碎的豆子,几十个铜板,根本就找不开呀。”
“放心吧娘,如果真的不够了,咱们再向村民们换铜板,要是换不开的话,先把帐给记着,明天我就去镇上把铜板换回来,在挨家挨户的给他们送过去就是。”
孙小梅一边记着账,一边摇头晃脑好笑看着何氏面前那一大袋子铜板,是真的一大袋,原本的那布兜在一天比一天挣得多,那么多铜板向已经装不下了,何氏便临时缝了个大的专门用来放头一天赚来的,如今装了满满一兜,现在已经用去了三分之一,这还有三分之二呢,何氏就已经担心铜板不够用,她每天只管做豆腐,研发新口味豆腐,从来没有去算过,这半个月也来挣了多少,都是由孙庆良数着。
现在孙庆良数着铜板也数腻味了,有时候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就扒拉到那大布兜里面,然后是一脸的无可奈何,或许他被这辈子从来没想到自己数铜板数到都不愿意再数的地步。
至于毛凯的那三百多两银子,他也担心收豆子的时候钱不够,所以每次收豆子他都提前把银子给揣在怀里带出来,如今毛凯家里也算是小富了,毛建云半个月前就已经把第一个轮椅做了出来,亲自带过来送给了孙庆良,再一次感谢孙小梅赠予的图纸。
如今,毛建云一做成架轮椅都会兴高采烈拉到镇上分享他的成果,可他才一摆出来就立刻有人把这轮椅给买走了,一来二去的,镇上的人也都听说了杨柳村木匠毛建云,做的轮椅可是比上级城市做的轮椅还要精致。
杨柳村这下子可就出名了,不仅有慷慨的收豆子小姑娘,还有手艺高超的木匠毛建云,现在有许许多多外村的人不是来定做轮椅的就是来卖豆子的,人一多,好些村民就琢磨出了在路边摆摊卖茶水的卖点小吃的,也挣了不少,大家都知道,这可是托了孙小梅和毛建云的福,因此对他们两家都客客气气的。
更多的是羡慕孙庆良,瞧他一个瘫子,啥都不干,他一个闺女就顶了半边天,这得多少辈子修来的福气呀。
差不多四点多钟的时候,终于送走了最后一位村民,大家紧绷的肌肉这才松懈了下来,看着一屋子的豆子,大家都很感慨,但更多的是担心孙小梅这么多豆子能不能卖得出去。